2021-06-08

开悟是修行的起点,而不是终点【以曾子为例】

1. 开悟是修行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2. 太多人搞错了,以为开悟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以为开悟就是成佛了。


3. 由于上述误解,造成了修行的障碍,乃至于人生悲剧,要嘛一开悟就自高自大,要嘛一开悟就取消了自己生命的的意义。


4. 其实,人生的道路既是漫长遥远,且是险阻重重,所以曾子才会感叹说: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是“知死”的智者,他的人生态度既超越,又内在。超越的是他的智慧,内在的是他的仁慈。


5. 曾子又是“知生”的仁者,他勇于承担生命中的种种苦难和责任,所以他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责任再重,曾子也毫不犹豫地扛在肩上。他在心中对自己说:士不可不弘毅。


6. 曾子一方面秉持“知死”的智慧,看到人生道路的漫长遥远;一方面怀抱“知生”的慈悲,立志要解救人间的种种的苦难。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生是“任重而道远”的。


7. 人们之所以误以为开悟就是修行的终点,不是他们缺少“知死”的智慧,而是他们没有接通自己生命深处“知生”的慈悲。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中所包含的深意,被太多人忽悠掉了,甚至故意唱反调:未知死,焉知生。


8. “未知死,焉知生”与“未知生,焉知死”从智慧的角度去看,只是对同一个事物(生命)的不同视角,完全没问题。然而,如果从慈悲的角度去看,就大有问题了。问题就是本文一开头所提到的,会让人们把对思考生命的重点放在“死”,而造成人生的悲剧。


9. 笔者坚信,一切正信的宗教,都是人类文化中的“智慧传承”(Wisdom Traditions),都值得我们尊重、爱护和学习,而且一切宗教都是“以善为宗,以爱为教”,其重点都是在“人生”,在人的一生怎么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做更好的自己,并开创更美好的世界。


10. 可惜的是,太多人误以为宗教的重点在“人死”(与“人生”相对),以至于把太多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无缥缈的“灵界”,而忽略了身边的人,并白白浪费了自己大好的生命时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