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大学》之道就是菩提之道

 《大学》之道就是菩提之道

1. 《大学》之道,是依据儒学经典《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来定义的。——读者请注意,里面包含了三个“在”字,带出了“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崃按:在“三纲领”里,“明明德”是“内圣”(自度-南传佛教阿罗汉;报身佛)的总纲领,“亲民”是“外王”(度他-汉传佛教法身大士;化身佛)的总纲领,而“止于至善”(自他圆满-藏传佛教大日如来;法身佛)是总纲领的总纲领】

2. 跟“三纲领”相对应的就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的这一段文字:“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读者请注意,里面有三处加黑的文字,是“吃紧的地方”。第一个是曾子所谓“仁以为己任”【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人生愿景,儒家弟子心中的大志向是人人获得圣贤教育,开发与“人性本善”的无限潜能相应的大智慧,以实现“天下太平”的大同世界。第二个是《大学》在上述这段文字之后,紧接着的一句警示语:“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提醒读者在“八条目”中,“修身”是大根大本。第三个是宋明理学对儒学的“添加价值”,前两个重点,在宋明理学之前就已经十分清楚了,唯有“格物致知”这一个关键处,在宋明理学之前是隐晦模糊的。只有到了以朱熹、王阳明以及刘宗周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用他们一生的智慧和实践,才把“格物致知”的真实内涵充分地彰显出来。【崃按:“格物致知”的关键处,就是一个“悟”字。没有“悟”,就没有真学问、真品格、真事业可言。——然而,不可不知,“悟”是一个无止尽的心路历程,并不是一次过完成的“事”,而是在多年理论探索、研究、思考有得的基础上,获得第一个“悟”之后,就展开的“悟后起修”的无止尽的修养历程】

3. 上述的“三纲领”和“八条目”都是一般对儒学稍有认知的人都知道的,换句话说,那是对《大学》的基本认知,然而,在“三纲领”和“八条目”之间,大家通常忽略的,是《大学》也说了这样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为了方便记忆,笔者把这段文字的重点,归纳为“六字诀”:止、定、静、安、虑、得。其中,“得”字诀代表的就是心路历程各个阶段的突破与证得。结合“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以及“知所先后”的准绳,让我们来检验“八条目”里的“格物”和“平天下” 的区别:“格”和“平”是动词,属于“事”的范畴;“物”和“天下”是名词,属于“物”的范畴;这是两者在语言表达的结构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内涵,“格物”的“物”属于“本物”(试问:读者内心能否感通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本来无一物”之开悟语?——可谷歌搜索相关信息仔细阅读并用心体会,一定能够从若有所悟,到最后获得真实的感悟)、“格”属于“始事”(注意:“格”的本意是“来”的意思,这里我们必须把它定义为“六次第”的“得”字诀,才符合“始事”的内涵。“始事”表达的是“修行的起点”。令人深深感叹的是,太少人到达“格”的境界,而少数到达的人,却又误以为“格”是“修行的终点”,以至于“圣学衰微”到今天的地步啊!)

4. 把上述所言,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补充:(1)“三纲领”是互相包含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明明德”包含了“亲民”和“止于至善”、“亲民”包含了“明明德”和“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包含了“明明德”和“亲民”,这是佛学所谓“圆融”的一面;(2)“八条目”是条理分明的一个个的修行次第,包含了前半段“退六步”(六个“先”字为代表)的倒序与后半段“进七步”(七个“后”字为代表)的顺序,这是佛学所谓“次第”的一面;(3)“六字诀”则一以贯之,不管是“三纲领”还是“八条目”的感悟与实践,都离不开“六字诀”,这就是佛学所谓的“圆融不碍次第,次第不碍圆融”。

5. 《大学》之道与菩提之道(成佛之道)的会通:(1)相对于在“大学之道”里,“格物”是“明明德”的起点:在“菩提之道”里,“阿罗汉”的“般若智慧”是成佛(佛是智者)的起点;(2)相对于在“大学之道”里,“修身为本”是“亲民”的起点:在“菩提之道”里,“法身大士”的“无相慈悲”是“普渡众生”的起点;(3)相对于在“大学之道”里,“平天下”是生命“止于至善”的终极维度空间:在“菩提之道”里,“自他圆满”的“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是“歇即菩提”的“大涅槃”的终极维度空间的受用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