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6

自由:我想做什么,未必就做什么;我想不做什么,未必就不做什么

1. 习性之心:自由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我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习性之心,属于妄心,所想/所转的都是妄念。妄念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2. 本性之心:自由就是“我想做什么,未必就做什么”/ “我想不做什么,未必就不做什么”。——本性之心,属于真心,所想/所转的都是正念。正念既顾自己,又顾他人。

3. 习性之心:从贪嗔痴起念,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表面上很自由,实际上堕入因果之中,极不自由。

4:本性之心:与戒定慧三学的不贪、不嗔、不痴相应,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事上磨练”的真正含义:主动做事,以获得学习与成长

1. 事:主动去做的事情

2. 磨练:自己预期的学习与成长

3. 例如:三世诸佛都是在主动救度众生的大事业中,获得自己预期的学习与成长,最终实现成佛愿景的。

2018-12-23

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错误心态

对待传统文化的三种错误心态

1. 盲目崇拜的心态:只要是冲突文化就是好的,不容质疑,不用思考,不许反对。

2. 盲目排斥的心态:只要是传统文化就是不好的,极力反对,专挖疮疤,怀疑到底。

3. 传统文化关我神马事:对传统文化无感、无言、无奈。


如:不二法门


1. 真如:涅槃佛性之谓也。真者,不变也,本体也;如者,常变、本用、能所不二也。

2. 空如:般若佛心之谓也。空者,无自性也;如者,有无不二、三谛圆融也。

3. 如:救度佛行之谓也。自者,自性也,真如佛性也;如者,无所来去也,化度九法界众生而无障碍也。


2018-12-17

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1. 離婁章句下(十九)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註釋」由仁義行:朱注:「仁義已根於心,而所行皆從此出;非以仁義為美,而後勉強行之,所謂安而行之也。」

「語譯」

   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不同的地方之所以可貴,往往把它拋棄了,只有君子知道它的可貴而保存著。舜是位聖人,他明白天下種種事物的道理,體察做人的大道,所以他的行為,就都自然合於仁義去做;並不是知道了仁義的可貴,才勉強自己去行仁義的。」

2. 本章言人類依道而行。固勝禽獸;背理而行,則反不若矣。

    孟子認為人和禽獸的差別,就在於人能不受形體私欲所左右,能自作主宰,純粹為義之故而為;和絕不計較利害得失的道德心。人的良知、道德心使他不同於一般禽獸;他知是非,明善惡,為自己一切的作為負責。

    舜的明庶物之理,又能知人倫之道,是他本心自然流露而實踐的,這就是中庸所謂的「誠則明矣」,因一切道德之理,都不外乎本心,故至誠者自然聰明睿智(當然這是專指對德行法則的直覺而言,不包括經驗知識)。舜一切合理的言行,不是有所為的去行仁義,而是他天性自然如此的。

   此中所謂由仁義行,即是「性之也」(天性自然如此),亦即是安而行之,已經是聖人的大而化之之境,不用一點兒勉強,而行出來的自然合道,此便是「心即理,理即心,聲為律,身為度」之境界。

2018-12-15

人体与细菌共存


1. 人体有50万亿个细胞,却有多达500万亿个细菌(1000类群系)与之共存。——可以说,我们只有百分之十是人类,百分之九十是细菌。

2. 我们体内的几乎所有细菌都对人体有益。

3.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2.5万个基因组成,但是我们体内的微生物携带的基因数量却比这个数字多100倍【一说:500倍】。——可以说,我们只有百分之一是人类,百分之九十九是细菌。

4.细菌群系的巨量基因使它们能够完成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工作,例如:协助消化食物、制造维生素和矿物质,甚至可以通过排挤或杀死感染菌,避免人体生病。

5. 细菌群系能够由内而外塑造我们的形象,帮助建造我们的身体,并且当我们变老时,它们塑造并更新我们的内脏器官。

6. 细菌群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模式。有很多动物研究发现,动物体内的微生物会影响其情绪、个性和对焦虑和压力的反应。

7. 人体内部的微生物是否会对人产生类似影响还不清楚,但是我们已经知道,不同人类个体的微生物群系之间的差别甚至要大于其基因组的差别。

8. 【趣味新知】最新研究显示,每个人呆过的地方都会留下自己独一无二的“细菌云”。这个发现,可能成为以后警方破案的依据。因为“细菌云”就如指纹一般,是没有重复的。虽然每个人的“细菌云”里的细菌种类大同小异,但是各类细菌的比列却千差万别。

2018-12-09

治疗心病的法药

1. 透过法相,深入法性。深观因缘,体悟性空。

2. 境界现前,当知:善因缘须善了,恶因缘亦须善了。须知缘起性空,方能力转恶因缘。

3. 修行者当由妄想中整理出善心善念。

4. 人生五力:信、进(四正勤)、念(四念处)、定(四神足)、慧。

5. 善恶形影不离,一念之间,不是起善,就是起恶。

6. 末那识即是无量劫以来积累的自私自利的习气。(崃按:根据汉字蕴藏的信息,或是“农耕文明时期”--始于12000年前的“农业革命”。汉字“私”字的“禾”字旁,似乎提供了思考的线索。)

7. 惭:透过内心所起的不足之感(内惭于己 VS 外愧于人) (惭乎恶因 VS 愧乎恶果)(惭凭自力 VS 愧借他力)

8. 惭以修善,愧以拒恶。

9. 深观因缘,深入法性。

10. 一念南无佛,即种金刚种。

11. 

2018-12-05

《弟子规》第6章 (亲有过)与 慈悲不杀

1. 怡吾色(身业):不见杀(微笑😊就是慈悲不杀,不让人因为看到自己的黑脸、臭脸,而起嗔恚心)

2. 柔吾声(口业):不闻杀(柔软语 就是慈悲不杀,不让人因为听到自己的气话、硬话,而起嗔恚心)

3.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业):不为我杀(不回应 就是慈悲不杀,不让人的不正言行,动摇自己的正言正行)

2018-12-04

以心改心

1. 心里原本以为的,是一个心念。—心念A

2. 自己或者别人的与心念A不同的看法,是另外一个乃至多个心念。—心念B乃至心念N

3. 我们的心往往先入为主,执着于心念A,而不肯改变。

4. 我们需要调动元认知能力,去改变心执着于心念A的状态,让它能够去接受心念B乃至心念N。

5. 执着于各种心念的心,是第一个层次的心;元认知能力的心,是更高层次的心。

6. 必须时时调动元认知能力,去改变执着于特定心念的心。这就是以心改心。

济公(1148–1209)

1. 名号:济公,法名道济,号称“湖隐”、“方圆叟”,人称“颠僧”、“济颠”、“济公活佛”。俗家姓名李修缘。

2.  时空:南宋人(1148--1209),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至济公出世(公元1148年),佛教传入中国已经超过1000年。济公与禅宗六祖惠能(公元638-713)相距335年。

3. 寺庙:国清寺18岁出家,安身杭州灵隐寺10年,后62岁圆寂于净慈寺(于此当书记僧长达33年)。

4. 传说:降龙罗汉转世。

5. 言行: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然而,见义勇为,抱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其语言诙谐幽默,而有文采。

6. 流传:济公故事在南宋便开始流传,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后来,进一步被编成小说、戏曲等,广为传颂。直至明末清初,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

7. 形象: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佛珠,葫芦。似丐似氓,非僧非道。

8. 高僧:济公实际上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临济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

9. 著作: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10. 中医: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11. 自述:济公曾经写诗自述道“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颠僧绕市廛。”活脱脱的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

12. 学识:济公学识渊博,擅诗善文。

13. 德行:济公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深得老百姓喜爱。

14. 故事: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

15. 临终:济公临终作偈曰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16. 法门:“外现罗汉相,内秘菩萨道”;“修心不修口”;“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后二句:“世人若学我,斯人入魔道”)

17. 神通:济公事迹最大的看点不是他的神通,而是他的慈悲与侠义。有慈悲,所以有神通。有侠义,所以无妨神通。济世情怀故也。

18. 疯癫:济公的疯癫,是特殊历史时空中慈悲济世的一种方便,不可学。假疯癫,真和尚。假疯癫以施神通,真和尚而救苦难。慈悲心,应当学。

19. 印光大师评价: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欲令一切人生正信心,故常显不思议事。其饮酒食肉者,乃遮掩其圣人之德,欲令愚人见其颠狂不法,因之不甚相信。否则彼便不能在世间住矣。凡佛菩萨现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绝不显神通。若显神通,便不能在世间住。唯现作颠狂者,显则无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饮酒食肉也。

20. 印光大师推荐版本:《济公传》有几种,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云有八本,多后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义均好,所叙之事,乃当日实事。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学,便是妄毁,妄学则决定要堕地狱,妄毁则是以凡夫之知见,测度神通圣人,亦属罪过,比之学者,尚轻之多多矣。见其不可思议处,当生敬信。见其饮酒食肉处,绝不肯学,则得益不受损矣。祈洞察是幸。

21. 吊诡:


2018-12-03

真假1

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似真似假
亦假亦真—《济公》台词

真即是假,假即是真;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真不是真,假不是假。—王希廉《红楼梦总评》

崃按:
总之,真妄和合,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

真假2

1.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第1回(开头)

2. 假去真来真不假
    无缘有是有非无—《红楼梦》第120回(结尾)

崃注:
1. 无缘:缘起性空,空无自性。
2. 有是:实有西方,心作心是。是者,觉今是而昨非也。

崃按:
1. 众生之凡夫境界(真假、有无颠倒错落)—心态:认假不认真;行止:无从依据有无标准进行修炼。
2. 行者之圣贤境界(真假、有无各归其位)—心态:认真不认假;行止:依据有无标准进行修炼。

一善一恶之谓心

1. 一阴一阳之谓道。

2. 一善一恶之谓心。(刘宗周:“有善有恶心之动”)

3. 此乃真妄和合之意。(刘宗周:“意根”)

4. 独体乃心之太极。(崃按:即慎独功夫、即独体本体。)

5. 诚体乃本天者也。(崃按:诚体乃性体之无极。)

人生与人性

1. 或问:人生本无心,奈人性之心何?
    答曰:借人性纯善之心,回归天真无善无恶之心体,如斯而已矣。

2. 或问:人性本纯善,奈人生之恶何?
    答曰:当知人性本善如日光,人生之恶如乌云,拨云自可见日,又何疑哉?

无缘大慈的真义 (gming.org)

1.  “无缘慈悲”为三种慈悲之一。

2. 龙树《大智度论》:“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

3.  “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

4. 此中之“无缘”,为大乘佛教所言“空”思想的极致,是完全无自他之对立,乃绝对的慈悲,亦为最高的慈悲。

崃按:
所谓“空空如也”,包含二义故也。二乘人破“我执”(烦恼障),乃出六道轮回,此为“空”之第一个境界;大乘菩萨破“法执”(所知障),乃契入一真法界,分证法身,最后证得大涅槃,此乃“空”之究竟境界。至此,真如尽显故也。

善恶、圣凡、真妄、觉迷的四个境界

1. 善恶的境界:六道(三善道 VS 三恶道)轮回的凡夫境界。我执、法执俱全。—崃按:可叹人天二道,虽名为“善”,却仍沦陷于“凡夫”之位,不免轮回之苦,终非究竟。

2. 圣凡的境界:十法界(四圣 VS 六凡)妄心造作的众生境界。破我执,证我空;法执尚在。—崃按:可叹二乘圣人,虽名为“圣”,却仍纠缠于“妄心”的造作之中。

3. 真妄的境界:唯心所现(一真法界) VS  唯识所变(妄心造作十法界)的无明迷覆的境界。我空;破法执,证法空。—崃按:可叹法身大士,虽名为“真”,却仍处于“无明”之中。

4. 觉而不迷 境界:觉日普照(一)大涅槃,无明迷雾(二)何处寻?我空,法空;空空如也。—崃按:修行人须至此境界,方是究竟,方为“至善”、“至圣”、“全真”、“圆觉”。

圣严法师临终偈语

无事忙中老 -- 可笑 世人 从年轻到年老 都是无事忙


空里有哭笑 -- 可叹 行者 从出世到入世 不离真性情

本来没有我 -- 当知 诸法 皆依因缘而生灭  无有自性

生死皆可抛 -- 当度 众生 超越生死登彼岸 圆证菩提 

怪不圣 圣不怪

1. 怪不圣:只因妄心造作。怪与圣,其本性本无二,唯怪起心动念,造作一真法界、十法界。此造作之妄心本无,无以名之,强为之字曰“无明”。怪圣由此,乃不得不二矣。

2. 圣不怪:缘由明心见性。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无心之用,如明镜照人,物来则现,物去则复归空寂清净。无明本无,佛性本有,今乃复得光明,所谓“一灯能破千年暗”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