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南传佛教的四个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1. 南传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

2. 南传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圣人,需要“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前后要经历上述的四个果位。

3.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所谓“入流”是也。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轮回七次。【崃按:念佛人可以用“须陀洹”的修行标准来检验自己念佛的功夫,可以通过反观内省的“慎独”功夫,看自己还会不会起三恶道的念头,也就是“贪嗔痴”的念头。如果还会,那就是“不入流”,那就要起大惭愧心,加紧用功了。】

4. 二果斯陀含,意为一来,谓修行人在初果须陀洹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天善道”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

5. 三果阿那含,意为不还,意思是修行人在二果斯陀含的基础上,进一步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出离欲界天,不再回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换句话说,三果阿那含是在色界天修行的佛弟子,最高成就是到达“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在《地藏经》里也称为“摩醯首罗天”,教化“娑婆世界”的“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就居住在这里。当知,三果阿那含所证得的是佛弟子依教奉行的“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那是在“无想天”(在“四禅天”之上)之上的修行境界】

6. 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杀贼”(杀尽烦恼之贼)、“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无生”(出离六道轮回),断尽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当知,四果阿罗汉是在三果阿那含“出离色界天”的基础上,在“四空天”的境界中修行,先证得“四禅八定”,后证得“出离三界六道”的“九次第定”,才能够成就的。

7. 上述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崃按:属于“有学”的修行因地范畴)。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崃按:属于“无学”的修行果地范畴),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