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佛法·佛学·佛教

1. 佛法佛法,成佛的方法。【崃按:佛法是觉悟之法,其中包含着千锤百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就生命的觉照的方法。】

2. 佛学佛学,成佛的学问。【崃按:佛学是觉悟之学,其中包含着真知灼见、经得起科学验证的成就生命的觉照的学问。】

3. 佛教佛教,成佛的教育。【崃按:佛教是觉悟之教,其中包含着向善向上、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就生命的觉照的教育。】

4. 成佛成佛,觉照的成就。【崃按:成佛,不是外在的值得炫耀的事情,而是内在的光芒万丈的德行。】

君子慎独,惟精惟一

1. 慎独:出自《四书》之《大学》和《中庸》。

1.1 《大学·诚意章》:“毋自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崃按:诚意者,自诚其意也,第一要旨在“毋自欺”三字而已。全世界的眼睛都看着你,全世界的手都指着你,你内心能够有一点点的不庄严吗?

1.2 《中庸.隐微章》:“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崃按:见,现也;显,赫也。现,出现也;隐,隐没也。显,显赫也;微,幽微也。戒慎、恐惧,心地功夫也;不睹不闻,性天本体也。

2. 惟精惟一:出自《五经》之《尚书·大禹谟》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1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危殆而不安,道心微妙而杳渺。【崃按:危,危殆也;微,微妙也。人心,世间俗谛也;道心,出世间真谛也】

2.2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从粗糙中提炼出精粹,从杂多处简约至纯一,不偏不倚地把握着中道实现。【崃按:精,精粹也;粗,粗糙也。一,纯一也;多,杂多也。】

向死而生VS背死而生

1. 向死而生是西方哲学家的洞见,让我们领悟到生命历程与死亡历程是同步共时的双重历程。

2. 背死而生是释迦牟尼佛的洞见,让我们从背觉合尘的生死大梦中觉醒,踏上了逆生死流而上的背尘合觉的菩提大道。

3. 一向一背,中道实相存焉。向死而生是俗谛,背死而生是真谛,真俗圆融;向死而生是慈悲,向生而生是智慧,悲智双运。

佛法中的根和翅膀

 1. 佛法中的根,就是慈悲心,慈悲为怀,慈悲为本,慈悲的本怀,就是菩提大树的根。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无一不是以无相慈悲的修持,来接引一切众生,逆生死流而上,直至成佛的。这是佛法修行中“不住涅槃”的“他受用”的一面。

2. 佛法中的翅膀,就是空性智慧,智波罗蜜是十度波罗蜜的顶峰体验,也就是十地菩萨的生命境界,再上去就是等觉菩萨,最终突破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而究竟成佛。这是佛法修行中“不住生死”的“自受用”的一面。

3. 佛法中的根和翅膀,一个向下扎根,一个向上展翅,相反相成,悲智双运,彰显的就是中道实相的菩提大道。

法身大士的十地果位:从欢喜地到法云地

  《十地品》在《华严经》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佛陀于他化自在天宫说法时,金刚藏菩萨承佛威神,述说菩萨修行的十地。地是能生功德的意思;现证法性的,依法性能生种种无漏功德(所以也叫法界),如依地而生草木珍宝一样。十地【十度】,即:

1. 欢喜地【十度之布施度】初地的现证空性,是凡圣关.

1.1 初地,是菩萨入见道的位次,现证法性。菩提心与法性相应,名胜义菩提心。分证了无上菩提,所以也可称为(分证)成佛了。那时,欢喜已极。

1.2 菩萨初证圣性,得到了从来未有的出世心,尝到了从来未有的离系乐,观察如来所有的一切功德,自己都有分,能得能成,所以得到无比的欢喜。无比欢喜也是由于通达法空性,不再有各种怖畏了。

1.3 进入初地的,名为生诸如来家。如来是一切佛;菩萨以智度为母,方便为父,分证了佛法身。从此能荷担佛的家业,绍隆佛种不断,真是佛子,所以说生如来家。

1.4 凡是证法性的,就能断烦恼。初地菩萨所断的,是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障,扼要的说︰断除三种结’──身见、戒禁取、疑。【注:初地现证法空性时,尽灭一切戏论相。】

1.5 中观者说︰我执法执,都是烦恼障,是大小二乘所共断的。差别是︰声闻直观无我、无我所,断惑证真,不一定深观法空,所以不能断除习气──所知障。而菩萨是︰初学就胜解法空性,深细抉择,后观无我、无我所而证入法空性,所以也断三结,而且能渐断习气,习气净尽就成佛了。

1.6 约所修的菩萨行来说,当然是自利利他,广修六度、四摄、无边法门。但经中约特胜的意思说,初地菩萨的布施功德最为殊胜,也称为布施波罗蜜多圆满,初地菩萨是没有一样不能舍的

 

2. 离垢地【十度之持戒度】:

在十波罗蜜多中,戒波罗蜜多偏胜,持戒功德,圆满清净。戒就是十善行,如《十地经》说︰二地菩萨,自修十善,也教人修十善。以大乘心行来广行十善,达到身口意业的圆满清净,不再如初地那样,还有微细误犯的戒垢,所以名为离垢地


3. 发光地【十度之忍辱度】:

3.1 在十度中,忍波罗蜜多偏胜,圆满。为什么叫发光?因为第三地菩萨,勤求佛法,得闻持陀罗尼,能受持一切佛法。又勤修定学──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定。由于闻法及修定,慧力增胜,火一样的光芒焕发,能除诸冥暗。如受持佛法,于佛法的不明,就去除了。入了深定,那邪贪、邪嗔、邪痴等闇蔽,也不会再起,心光更明净了。

 

4. 焰慧地【十度之精进度】:

4.1 约修十波罗蜜多说,精进波罗蜜多圆满了。约四、五、六地修共三乘法来说,是修习三十七觉分。因为精勤的修习觉分,火焰似的慧光,炽盛起来。依我见而来的着我、着法,种种爱着,都如火烧薪一样,无余永灭,所以叫焰慧地

 

5. 难胜地【十度之禅定度】:五地的空有双照,是“小大关”。

5.1 约修十波罗蜜多说,静虑波罗蜜多偏胜圆满了。约修共三乘圣法说,能善巧通达诸谛理──四谛、二谛等。

5.2 为什么叫难胜呢?这是经过最极艰难才能够到达的。到达什么呢?从前,初地现证法空性时,尽灭一切戏论相,所以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等到从证真定而起时,有相又来了。或是无分别后得智,或是善分别慧,所以说︰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崃按:一方面是“智度为母”的“入毕竟空”,不住生死;一方面是“方便为父”的“出毕竟空”,不住涅槃

5.3五地以前的菩萨心境,见性空时,离一切相,不见一切法;等到了达法相时,又离去空性的证知了。一直是这样的空有不并,互相出没。

5.4由于性空慧的不断修证,般若力更强,这才能达到“真俗无碍,空有不二”的生命境界。这是经无限的修习而到达的,所以叫难胜。

5.5 以前初地的现证空性,是凡圣关;到了五地,又通过第二关,可说是大小关。因为现证空有不二,才不会于生死起厌离想,于涅槃起欣乐想;真的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超出了小乘圣者的心境。

 

6. 现前地【十度之般若度】:

6.1 约十波罗蜜多的修习说,是般若──慧波罗蜜多偏胜,圆满。到这,菩萨住于灭尽定中。

6.2 灭尽定是最胜的定,有漏的心识,都因定力而不起。如二乘圣者入灭尽定,就以为证于实际,生起入涅槃的意想。《楞伽经》说小乘的醉三昧酒,也就是入灭尽定。所以般若经中,佛劝菩萨们,如悲愿力不充,不要入灭尽定,免堕小乘。

6.3 但到了六地菩萨,在般若慧、大悲愿的资持下,能入灭尽定,而且于定中现证法性。那时,佛法皆现前,了了明见,所以叫现前地。

6.4 在这甚深的空慧中,缘起真实性,也就是幻有即空,空即幻有的不二平等,深彻照见、现证空有无碍的缘起中道。

6.5 六地菩萨,能常寂,又能常常悲念众生。常寂是般若的现证,常照是大悲的彰显。所以这是大悲、般若不二,为大乘的不共胜法,而胜过了、超出了二乘的智证

6.6 六地多修缘起观。缘起与空相应,所以也到了佛法皆现前──中道的证境。小乘有部说︰缘起有名为一念缘起的,以为十二缘起,不一定约三世说,就是一念心中,也可以安立的。《华严经》的〈十地品〉,在说第六地时,广明缘起,也就说到这一心缘起说【崃按:这里的“一心缘起”的“一心”就是“法界”,所以“一心缘起”就是“四种缘起”(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如来藏缘起、法界缘起)中最极殊胜的“法界缘起”,而“法界缘起”中最极殊胜的就是佛陀生命境界的“事事圆融法界”。故知此处六地菩萨所修的缘起不是别的,而是“法界缘起”。】

 

7. 远行地【十度之方便度】:

7.1 到了第七远行地,那更深妙了。能于灭尽定中,念念能起定,也念念能入定。

7.2 一般的入定出定,就是到了超作意位,也得有方便。而竟然念念能出能入。这不但是要入就入,要出就出,而且是入定就是出定,出定就是入定。

7.3 这如《维摩经》说︰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由于定的深妙,依定的般若,也到了无相有功用行的境地。上面说过,初地以来,智证空性是无相的,但出了深观,就是后得智,也还是有相现前(不要误解,以为有相就是执着)。五地能难得的达到空有不二的无相行,六地进步到只要多修无相作意,就能无相现行,但总还是间断的时间多。到了七地,就能无间断的,无相现行了

7.4 约十波罗蜜多说,第六般若波罗蜜多,重在实智。以后还有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都是般若的方便妙用。所以,如说六波罗蜜多,那后四波罗蜜多,就摄在般若中了。依十度说,第七地中的方便度最为殊胜,如火的越来越炽然一样。

7.5 约修行的时间说,到第七地终了,就是第二僧祇劫满。三大阿僧祇劫的分别,也是有特殊意义的。从发心成就,修到临入现证空性,为第一阿僧祇大劫,以后是圣者,进入第二阿僧祇大劫了。

7.6 七地满,到了纯清净无相行的边缘,所以是第二阿僧祇大劫满,以后进入第三阿僧祇大劫了。

7.7 因此经上说︰七地如二国中间的过渡地带,以前是有相行,有相与无相的间杂行,无相而有功用行,以后纯是无相无功用了。第七地到了这一边缘,所以叫远行。

 

8. 不动地【十度之愿度】:

8.1 从第七地,进入第八地,名不动地。怎么叫不动呢?第七地的无相行,还是有功用的,八地是无相而又无功用的。到了这,智慧、功德都任运地增进,烦恼也不再起现行。不为烦恼所动,也不为功用所动,所以叫不动。

8.2 如人在梦中渡河,用尽一切伎俩,艰苦地用力过去,忽然醒来,就一切功用都息了。三界修所断的烦恼,过去没有断尽,但不致引生危险。因为菩萨并不急急的要断烦恼,只要能控制就得了。有时,还可利用烦恼,作自利利他的方便。

8.3 但进入第八地,烦恼障已不断而自然断尽;所以在菩萨阶位中,八地得无生法忍,才尽断三界惑,如阿罗汉一样。

8.4 八地菩萨的无相行,证无分别法性,得无生法忍,都可说与阿罗汉的证入涅槃一致。而断尽三界烦恼,也与阿罗汉一样。所以《十地经》说︰菩萨进入第八地,要入涅槃。以佛的加持力,菩萨的本愿力,当然不会像小乘那样入涅槃的。从此进入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萨道

8.5 五地菩萨极艰难而能进入的大乘深境(无相行),到这才完全到达。

8.6 约十度说,八地的大愿,最极清净,所以能于无相无功用行中,起如幻三昧,于三有中,普现一切身,普说一切法。如普门大士观世音菩萨那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都是八地以上的深行菩萨境界。

8.7 无相行中,不但能“知有如幻”,而且是“显现如幻(无戏论相)”,与空性平等不二。所以,八地菩萨的纯无相行,是与“如幻三昧”相应的。

 

9. 善慧地【十度之力度】:

9.1无相无功用行,到了第九善慧地,更为增胜。

9.2 自证的,不用说是无功用的,就是为他说法,也能不待功用。

9.3 九地菩萨,能得法、义、辞、辩──四无碍解智,在一切说法人中,为第一大法师,守护佛的法藏。菩萨能一音说一切法,为无量差别根性,一时说一切应机的法门,自然而然地不加功用。

9.4在十波罗蜜多中,九地能圆满清净一切力波罗蜜多。

 

10. 法云地【十度之智度】:

10.1 如王子册封了太子,要正式登位,在印度要举行灌顶礼。取四大海的水,浇灌在王子的顶上,登位礼就告完成,这与近代的加冕礼一样。

10.2 菩萨到了十地,是法王子,位居补处,也就要圆满成佛了。这就有十方一切诸佛,放大光明,集合而流入菩萨的顶内。这是佛光灌顶,象征了一切诸佛的菩提智光,入于菩萨心中;菩萨的菩提智光,与诸佛无二无别;也就是菩萨的菩提心宝,圆满清净得与诸佛一样,这是成佛的象征。

10.3 为什么叫法云呢?因为在十度的修学中,十地是智波罗蜜多增胜。除佛以外,九地菩萨的一切智慧善根,都不能及。所以不但能自在说法,而且能遍法界而现神通,现身说法。降澍大法雨,如大雨滂沛,无处不满;大地的一切卉草树木,不问大小,都得到滋润而茁长一样。法雨从法云而来,十地菩萨是︰从愿力生大慈悲,福德智慧以为密云;现种种身,为杂色云;通明无畏,以为电光;震大雷音,说法降魔。一念一时,能于上所说微尘世界,皆悉周普,以善法雨,甘露法雨。所以,十地菩萨的现通说法,能长养一切众生善根,如大云的时雨滂沛一样。

妙色【转载净空法师讲记(分段加注)】

1.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讲的「湛然常住,称为妙色。色色无边,故云具足。并无质累,是谓清净」。我们先看这几句注解,都是不思议的境界。【崃按:清净具足妙色,无累无边常住】

2. 第一个常住,永恒不变,这才称之为妙色。凡是有变化的,色彩再美不能叫妙。为什么?它存在的时间不长,不能叫妙。色色无边则称为具足。换句话说,这个色相是遍虚空法界的,而且没有质累,所以叫清净。

3. 什么是质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累赘麻烦。它没有,它是清净的,确确实实这里面没有毫分不净夹杂,纯净纯善,这是法身如来的色相。【法身佛,体大;识大体,识大,转智大;强为之名曰“大”】

4. 法身是体,报身是他现的相,应化身是他的作用,这三身是一,这才真的叫妙。法身遍一切处,没有形相,它能现相,现的报身,报身何以能周遍?报身的智周遍,报身的能周遍。这个能是能力,眼见这个见的能力周遍,遍法界虚空界他都看得清楚,他一点障碍都没有;微尘里面所现的世界他也看得清楚;毛孔里面所现的世界,重重无尽的世界,他都看得清楚,他一丝毫障碍都没有。你看,见的能力周遍法界虚空界,听的能力也是周遍法界虚空界,乃至鼻嗅的能力、舌尝的能力、身触的能力、意知的能力,这六根的能力没有障碍,遍法界虚空界,报身!【报身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庄严无等伦,智大,能大,普观一切得自在,强为之名曰“方”,即是“大体”之“相大”】

5. 作用是应化身,应化身也没有障碍,随处现身,随缘说法,能在一刹那现无量无边身等众生数,跟法界虚空这一切众生的数量相等。这个话如果对於佛法没有相当程度的契入,不但是听不懂,听了以后是什么?这是神话,这不是真的,哪有这种事情?没有这个道理。确实是没这个道理,实际上来给你讲道理太深了,你没有悟道,你没有见道;不是没有道理,它真有道理。【崃按:化佛佛,现身说法,无入而不自得,无为而无不为,强为之名曰“用”,即是“大体”之“用大”】

6. 这个《钞》里面(钞是小注,注解的注解),色相,福德身;所以论福德到如来果地上才圆满,福德圆满了。当然这个福德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自性虽然本具,如果没有累劫的修行,把自性里面的障碍化解,自性里头这样大的福德不能现前。我们自性这个能力失掉了,楼上楼下讲话还要装对讲机,隔壁房间讲话得用电话。你看看本来的能力不需要这些东西,可以跟远方的人交谈。

7. 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跟我们这边的距离,世尊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距离是十万亿个佛国土。假设用佛国土,大小不一样,并不是相等的,最小的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黄念祖居士常说的十万亿个银河系,十万亿个银河系是最小的。我们就以这个最小的来算,十万亿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像这样单位十万亿个,那一边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那边教学。我们跟他距离这么远需不需要电话?不需要。这个耳朵很灵光,阿弥陀佛在那边讲经说法,我在这里听得清清楚楚;我的眼睛也很灵光,阿弥陀佛在那边教学,我在这个地方看得清清楚楚。本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德能,统统都有,要什么工具?

(略)

8. 这个就说明心的能量跟物质的能量,两个不能对比,物质的能量很有限,心性的能量没有极限。佛教导我们明心见性,恢复性德的能量,没有极限的能量,遍法界虚空界,一弹指它就圆满了;不是到一个地方,面面都到了,重重无尽的世界全都到了。这是性德,法尔如是,你看看这个福报多大!所以是福慧二足尊。我们平常会念二足尊,二足尊里头的境界,说老实话没有几个人能知道。我们可以说这六道里头的凡夫,如果不能够深入《华严》,这二足尊的境界是模模糊糊的,哪里会懂?

9. 凡夫既然迷失自性太久了,那真是无量劫又无量劫,自性有这么大的智慧、这么大的能力,忘得一干二净。怎么恢复?佛教给我们修行。我们的问题出在行上,行是行动。心的行动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里面产生错误;口的行为是言语,产生错误;身体的行为是动作,也产生错误。就是说,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性德相违背,不顺性德。佛对我们的教导是让我们慢慢的学,学著随顺性德,这就对了。

10. 所以,前面这个经上有这么一首偈,说「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以清净,是故妙色为福之果」。这个妙色是修福的果报,这个果报是性德现前,是这个,这不是普通的果报。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都在修,修一切福,福德的深广像大海一样。这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清净。这个福怎么修?记住佛家常讲的修行,行是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经里面跟我们讲了一个原则,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经上讲了个清净,「悉以清净」,与清净相应这个行为是正的,是与性德相应;行为要不清净就是错误的。

11. 《无量寿经》上这个经题讲得好,「清净平等觉」。虽然把原则说了三个,实际上是一而三,三而一,心地清净一定平等,心地平等一定觉悟。这就像什么?像水一样。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把心比作水,用水来表法,来表这个心。水要清净,没有一丝毫染污,这水清净;水要平等,没有一点点波浪,这个时候的水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外面的境界照在里面照得清清楚楚,那个照就是觉。所以清净平等觉,,我们可以从水这个现象看出来。

12. 所以我们供佛、供菩萨最重要的供具就是一杯水。其他什么都可以不供,那一杯水非常重要。水是什么?提醒自己,我的心,用心要像水一样,像水一样清净、一样平等、一样的觉照。供这一杯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是给我自己看的,时时刻刻提醒我;我无论做什么事情,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与清净、平等、觉照相应,这叫修福德!这个福德里头还有智慧,福慧双修,因为清净平等是福,觉是慧。这你就该懂得,我们所想的、所见的、所看的、所说的、所做的,没有一样不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种人日常生活都叫称性起修,性就是清净平等觉,他所修的果报就是这个经上讲的『妙色』。【崃按:称“清净平等觉照”之性德,起修“无累无边常住”之妙色”】

供养佛像的双重意义

学佛的人供养佛菩萨的形像两重意思:

1. 一个意思是报本反始。念念不忘老师,念念不忘,不忘老师的恩德,不忘老师的教导,认真学习是报答老师的恩德。【崃按:自性就是我们的老师,一切老师都是自性的化身。】

2. 第二个意思,见贤思齐。他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看到佛像我要成佛,看到菩萨像我要作菩萨。这个形像供奉在那里无量功德。这不是迷信,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用意在此地。【崃按:佛菩萨都是从凡夫的因地修起的,都是从生死流之中逆觉返证,契入法性流而上,直至成佛。】

3. 知过能改,知恩报恩,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不懂这个道理就不会做人。做人都做不好,怎么能成佛?怎么能成菩萨?【崃按:学佛就是为了成佛。要成佛,就要知过改过、知恩报恩。知过改过就不再顺生死流而下了,知恩报恩就逆生死流而上,契入法性流了。】

十度波罗密多

十波罗蜜

1.檀那波罗蜜

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著,是名檀那波罗蜜。(内即内身,谓头目身命等;外即外财,谓金银财物等也。)

2. 尸罗波罗蜜

梵语尸罗,华言清凉。谓离热恼,得清凉故。亦云防止,谓调练三业,止过防非,好行善道,不自放逸也。又戒经云:菩萨具持众戒,而无所著,是名尸罗波罗蜜。(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

3.羼提波罗蜜

梵语羼提,华言忍辱。他人加恼为辱,于辱安受曰忍。谓内心能安忍外所辱也。经云:菩萨悉能忍受一切诸恶,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无有摇动,是名羼提波罗蜜。

4. 毗梨耶波罗蜜

梵语毗梨耶,华言精进。练心于法曰精,精心务达名进。谓勤修善法,心无懈怠也。经云:菩萨普发众业,常修靡懈,诸有所作,恒不退转,是名毗梨耶波罗蜜。

5. 禅那波罗蜜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谓念虑皆忘,安心理境。又名智生,谓依定生智也。经云:菩萨于五欲境,无所贪着,诸次第定,悉能成就,是名禅那波罗蜜。(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诸次第定者,谓于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等次第而入也。)

6.般若波罗蜜

梵语般若,华言智慧。决定审理名智,造心分别名慧。谓照了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能通达无碍也。经云:菩萨于诸佛所,善观诸法,得实相印,普入一切智门,是名般若波罗蜜。(实相,即一实相也,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印即印定一切法皆无相故。)

7.方便波罗蜜

方即方法,便即便宜。谓善巧方便,随机利物,称适缘宜也。经云:菩萨教化众生而不?倦,随其心乐,而为现身说法,是名方便波罗蜜。

8.愿波罗蜜

愿即誓愿,志求满足也。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尽未来际,成就行愿也。经云:菩萨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尽未来劫,证得如来智慧,是名愿波罗蜜。(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9.力波罗蜜

力即力用,谓行满功成,万境无动,能善办众事也。经云:菩萨具深心力,无有杂染,乃至具加持力,令信解领受,是名力波罗蜜。

10.智波罗蜜

智即智慧,谓决断无惑,证法怡神,善入佛慧,明了无碍也。经云:菩萨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普觉悟法界门,是名智波罗蜜。

 

2021-08-30

感应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感应器,不需要拍打,甚至不需要触碰,只要靠得够近,我们就已经为对方打开心门。

念佛

1. 念是今心,佛是觉。

2. 念佛就是心与佛相应,也就是心与觉性相应。

3. 保持这一颗觉性的心,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念佛,时时处处事事都与觉性相应。

性:生死流之母,法性流之子

 1. 自性清净,如如不动。

2. “无明业相”乃初动之最微极细之相,乃生死流之源头处。由此“三细”之“细中细”第一相,接着带出“细中粗”之第二相“能见相”和第三相“境界相”;进一步,“三细”转变为“六粗”之“粗中细”之第一相“智相”和第二相“相续相”,接着带出“粗中粗”之第三相“执取相”和第四相“计名字相”,以及最粗劣之第五相“起业相”和第六相“业系苦相”之造业受苦。这,就是生死之流由细到粗的九相。这九相的以第一相“无明业相”,也就是“生相无明”为源头。然而,“生相无明”所依止的却是清净无染的自性。所以,我们可以说:自性是生死流之母。

3. 法性之流的历程,乃是逆生死流而上的回归自性的历程,与上述“由细到粗”的历程相反,是“由粗到细”的历程,也就是从“业系苦相”回归到“无明业相”的历程。然后,由“无明业相”再回归终极维度空间的自性。这个回归自性的历程,自性是经历法性流而“重生”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自性是法性流之子。

人生三滋味:果汁梦、啤酒戏、矿泉水旅

 1. 人生如梦的果汁滋味:虽然甜蜜,但是总该有一个梦醒时分吧!

2. 人生如戏的啤酒滋味:虽然微醉的感觉美妙,但是总不如完全清醒的头脑好使吧!

3. 人生如旅的矿泉水滋味: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滋味,但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东西。

2021-08-29

人性:法性、佛性、自性

 1. 人性:人性本善,这指的是人的“内在自然”。人的“内在自然” 与 天的“外在自然”,可以、应该而且必须接通起来。“人性本善”里的“本善”二字,包含了两层玄义:

1.1 “本善”是绝对的善,不是“能所对立”的善,而是“能所不二”的善,也就是“等觉菩萨”的善,对应的是“无明业相”的生命境界;

1.2 “本善”是“复归无极”的善,不是“一切境界”的善,而是“不取于相”的善,也就是“妙觉如来”的善,对应的是“常寂光土”的生命境界。

2. 法性:法性就是一切众生——包括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的本性。人的法性就简称为“人性”。石头的法性就简称为“石性”。

3. 佛性:佛性就是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性。人的佛性就简称为“人性”。猴子的佛性就简称为“猴性”。

4. 自性:自性就是修行人的本性。自性就是人性,人性就是自性。

六染心:逆生死流而回归自性的修行历程

【六染心 :逆生死流而回归自性的修行历程】

 (名数)心体原为清净,离诸妄染,然因依于不觉,忽起无明,遂有六种染心之相:

一、执相应染我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执着外境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三执取相与第四计名字相也。【崃按:此乃“执着于六道”之染心,唯阿罗汉破“见思惑”之“我执分别”(见惑)与“我执俱生”(思惑),逆生死之流而上,回归至“声闻法界”】

二、不断相应染,不断为相续之义,于苦乐等境,法执之烦恼与心王相应而起,相续不断,以染净心者,是六粗中之第二相续相也。是分别起之法执。【崃按:此乃“二乘人”生命境界中的染心,对应“尘沙惑”中的“法执分别”;破“不断相应染”,方能逆生死之流而上,回归至“分别智相应染”处】

三、分别智相应染,分别智为能分别世间出世间诸法之智,此分别智与心王相应而污净心者,六粗中之第一智相也。是俱生起之微细法执。【崃按:此乃“二乘人”生命境界中的染心,对应“尘沙惑”中的“法执俱生”;破“分别智相应染”,方能逆生死之流而上,超越十法界,回归至“现色不相应染”处】

四、现色不相应染,依根本无明而薰动净心,现境界之相者。最极微细,不与心王及心所相应,故曰不相应。三细中之第三现相也。【崃按:此乃“法身大士”生命境界中的染心,对应“无明惑”中的“妄现”相;破“现色不相应染”,方能逆生死之流而上,回归至“能见心不相应染”处】

五、能见心不相应染,由根本无明而使净心始有能见之相者,不相应之义同上。三细中之第二转相也。【崃按:此乃“法身大士”生命境界中的染心,对应“无明惑”中的“妄见”相;破“能见心不相应染”,方能逆生死之流而上,回归至“根本业不相应染”处】

六、根本业不相应染,业为动作之义,由根本无明而心体始动作者。是为根本之动作,故曰根本业。不相应之义同上。是为众生迷妄之元始,三细中之第一业相也。【崃按:此乃“等觉菩萨”生命境界中的染心,对应“无明惑”中的“妄动”相;破“根本业不相应染”,方能逆生死之流而上,回归至“清净无染”的涅槃妙心,体验“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如来藏实相之生命境界】

三细六粗,明由因缘而生起之次第,故自细至粗而说,此欲辨治断之次第,故自粗至细而说。见起信论。


三惑九相:极粗惑、粗惑、细惑、微细惑

1. 与“粗中粗”四相密切相关的惑:见思惑,六道凡夫的惑;“三细六粗”里的“六粗”的后四相,即: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无明异相:执取相和计名字相;无明灭相:起业相、业系苦相】

2. 与“粗中细”二相密切相关的惑:尘沙惑,十法界里的惑;“三细六粗”里的“六粗”的前二相,即:智相、相续相。【无明住相】

3. 与“细中粗”二相密切相关的惑:无明惑,一真法界里的惑;“三细六粗”里的“三细”的后二相,即:能见相、境界相。【无明住相】

4. 与“细中细”独相密切相关的惑:无明惑,一真法界里的惑;“三细六粗”里的“三细”的最初一相,即:无明业相。【无明生相】

5. 总之,凡夫之境界为粗中之粗(六粗后四相)、菩萨之境界为粗中之细(六粗前二相)及细中之粗(三细后二相)、佛之境界则是细中之细(无明业相)。 

阿赖耶识与三细六粗

1. 【真妄和合的心,阿赖耶识心也】阿赖耶识,为诸识根本,其体半真半妄。半真即是真如,半妄即是无明。谓依赖耶转生二分,一转相见分,二现相相分,连上赖耶则为无明三细。因见分带出相分境,而相分遂能显现。见分不觉自心所现,将谓心外实有,反生取着,遂有「能」「所」激动心海,则诸识浪起,转生六粗。【崃按:无明为因现三细(唯心所现;阿赖耶识心之“半妄”之作用也),境界为缘变六粗(唯识所变;第六意识顺第七末那识对内执取——注意:此乃“三细”相之“能见相”之不相应于第六意识心之对内执取,与“六粗”相之“执取相”依相应于第六意识心之对外执取,有对内与对外执取之区别)——而产生的十法界能所对立的生命境界,从最高的佛法界,到最低的地狱法界,越是往下,执取的程度越是严重】

2. 三细六粗合称九相,九相者依《大乘起信论》所说,缘于不觉之故,凡夫遂产生三细六粗之相。故说以无明不觉,真性随缘(顺生死流而下),转生三细,及至六粗。三细者指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六粗者指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故三细六粗合称九相。凡夫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3. 云何为三?

3.1 一者、无明业相【崃按:此乃“等觉菩萨”之生命境界,也就是一切诸佛“乘愿再来”之“无所住”之生命境界;《金刚经》所谓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指的正是此处。笔者比喻此处为“人生大梦之入口处”。以依不觉故心动,若觉则不动【崃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非旛动,非风动,仁者心自动”,指的就是“不觉”的心,也就是“根本无明”,为“九相”之第一相,乃后八相之所依止;后八相,两两相对,分为四对,唯此“无明业相”孤独无对】。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说名为业;无明业相,略称业相。指从真起妄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之最初状态,乃枝末无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之状态。【崃按:此“无明业相”为第一相,孤独绝对。此为“三细”相中的“细中细”相】

3.2 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崃按:彼无明业相之动为“妄动”,此能见相之见为“妄见”】。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初动之相,又称转相。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前述无明业相所起而能认识对象之心(主观)。【崃按:此为“无明住相”四相之第一相;从此“能见相”以下之八相,皆两两相对,共四对。此“能见相”和“境界相”为第一对,为“三细”相中的“细中粗”相】

3.3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转相,而妄现境界之相。盖能见相既起,则同时妄现此认识对象(客观)。【崃按:此“境界相”(“无明住相”四相之第二相)与上述“能见相”(“无明住相”四相之第一相)是一对,一个是“见相”,一个是“现相”。修行人若依“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法门作细微观照,则能够照见“见分相分不相离”,体验“见现同时”的生命境界,而回归于根本无明之业相,证得“等觉菩萨”之果位。须知,此“境界相”与“能见相”为一对,同为“三细”相中的“细中粗”相,乃一真法界之“十地”果位之法身大士的生命境界

以上是三细。

4.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即是六粗。六粗者:

4.1 【九相中的“第二对”】

4.1.1 一智相,为法执俱生智相者,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崃按:此为“无明住相”四相之第三相,其关键词语为“染净爱憎的妄加分别”;从此“智相”以下的六相,皆属于“相应心法”,指的是“与第六意识心相应”的生命境界,也就是“能所对立”的十法界、六道乃至于三恶道的生命现象,合称为“六粗”相;此“智相”与下一个“相续相”乃“六粗”中的“粗中细”相,皆是“出离六道轮回”的修行人的生命境界,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四圣法界”的生命境界

4.1.2 二相续相,即法执分别相续相者,依智相分别,于爱境则生乐,于不爱境则生苦;起心动念,相应不断。【崃按:此处所谓“相应”,指的是“与第六意识相应”,而起“法执分别”的杂念;此为“无明住相”四相之第四相。注意:此处的关键词语是“苦乐的相续不断”

4.2 【九相中的“第三对”】

4.2.1 三执取相,即我执俱生执取相者,依前之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崃按:此处的“执取相”以下四相,属于“六道凡夫”的生命境界,合称“粗中粗”相;如果还要细分,则“粗中粗”相,还可以细分为“第四对”的“三恶道”相和“第三对”的“人天乘”(即:三善道)相。此“执取相”与儒家所谓的“择善固执”可以接通来看,但是不可小看“择善固执”一语,依“内学”修证的“慎独”法门,择善固执能够帮助修行人由“第四对”一步步回归到“第一对”,最后再由“第一对”回归到“独孤绝对”的“根本无明”的业相,而获得大彻大悟。此处需要牢记的关键词语是“心起执着”。——“内学”修证的一大误区:一般人看到“心起执着”,就肤浅地理解为“一切都不要执着”,结果让自己堕落一个人生的黑暗深渊里去。所谓的“不要执着”,其玄义在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指的是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往外攀援”,不要“依大众和权威”,要“回归自心”,要“证悟自性”,要“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4.2.2 四计名字相,即我执分别计名字相者,依前之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又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崃按:人类的语言大约在7万年前发展成熟,而让人类能够通过沟通,发挥强大的协作能力,一举击败毒蛇猛兽,而跃居自然界食物链的顶端;人类的文字大约在1万年前就出现了,到了5000年前就发展成熟了。有人说:语言区别了人类和禽兽,文字区别了文明和野蛮,这是有道理了。然而,历史上我们也看到了跟这个道理相反的现象,这不代表这个道理错了,而是我们要更有智慧、更善巧地来理解这个道理。道家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庄子说:“得鱼忘筌”,都是很好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有智慧善用语言文字来帮助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来为自己和他人实现人生的幸福。】

4.3 【九相中的“第四对”】

4.3.1 五起业相,即造作有漏诸起业相者,依前之计名字相,名取着,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崃按:此处的“起业相”与上述的“计名字相”关系密切,值得深思。人类发明创造出语言文字,本来是为了沟通和协作,在日常生活的人与人、社团与社团乃至于国与国交往中,却反而成为矛盾冲突的根源,这个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在2500年前的老子时代就已经存在这个问题了,这是文明世界必须要正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人类世界文明的进步有赖于语言文字,但是如果不谨慎,语言文字也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毁灭。这在人类历史上有俯拾皆是的例子。为了不要继续陷入“起业相”的泥淖之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一定要学会“延缓判断”,一定要学会“正念呼吸”来控制自己的脾气】

4.3.2 六业系苦相,即是六道果报业系苦相者,系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又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称为业系苦相。【崃按:佛法说:“诸漏皆苦”,这个“漏”字,从第一相的“无明业相”说起,越漏越严重,到了第九相的“业系苦相”,既是对“三恶道”的极苦境界的表述,也是对一切众生“流浪生死”(双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九相痛苦的总结。】

5. 《大乘起信论》言,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与六粗(九相)之别。细者,无「心王」与「心所」之分,其相微细难测;粗者,「心王」与「心所」相应,其作用之相粗显。

5.1 依此,若由细相进入粗相,即由不相应心之阿赖耶识位进入相应心之六识位,迷之世界乃随之展开。

5.2 是故,若欲抵达悟境,须由粗相向细相迈入。凡夫之境界为粗中之粗(六粗后四相)、菩萨之境界为粗中之细(六粗前二相)及细中之粗(三细后二相)、佛之境界则是细中之细(无明业相)。 

2021-08-28

反闻自性的六步功夫【逆生死之流而回归自性】

反闻功夫有六步,六步除六结。有结是生死,解结则了生死。

1. 第一步【除动结,从“造业受苦”的三恶道解脱;去“执相应染”】:“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此二句是第一步功夫,空动相即解动结。【崃按:动结的生命境界就是“造业受苦”的三恶道境界。破动结,才能够“入流”。“入流”指的是小乘初果须陀洹在欲界的修行成就——入法性之流,永不堕恶道;“忘所”也称“亡所”,指的是“外不着相”,心有定力故也。从“三细六粗”的九相来看,造业受苦的众生困于“生死流”之中,显现的是“起业相”(“六粗”之第五相)和“业系苦相”(“六粗”之第六相);反闻自性的第一步就是帮助修行人从“造业受苦”的生命悲剧中脱身而出,开始契入“法性之流”,这是一个“逆生死之流”的修行历程。破除了造业受苦的“动结”后,修行人契入了“永不堕恶道”的“人天善道”的生命境界;“亡所”可以善巧地解释为“从三恶道的处所逃亡了”;“人天善道”的生命境界,对应的是“九相”中的“执取相”和“计名字相”,也就是“我执俱生”和“我执分别”的生命境界,也就是“思惑”和“见惑”的生命境界】【另一视角:破“欲界”之动相,契入“色界”的静相。】【另一视角:“亡所”,就是从“能所对立”之中解脱出来,那就超越十法界,而契入一真法界了】

初于闻中是观音菩萨在古观音如来处,得了修行方法,最初修时自闻中修的反闻闻自性。性乃本性,非习种性。习种性如眼见色的见性,见了起分别,就是差别性。此是生死,虚妄不实。眼见色不能闻声,彼此不能通,一根如是,根根皆然。性种性是通的,乃根性、尘性、识性,唯一无二的本性,一切诸佛皆称此性而成佛

入流忘所者,入对出说。一切众生听外面音声,真性随缘往外流,而不知缘虚妄之法,此性亦变为虚妄。若欲了生死,就要将本性收拢起来,即是反闻自性的功夫,不令耳根闻性放逸去分别声。不但耳根要反过来反闻,根根都要反过来,眼反见,鼻反嗅,舌反尝,身反触,意反觉。现在说耳根,即是使耳根真性不要往外流。入流是随顺法性流,出流是随顺根尘流。向内流,全妄成真;向外流,全真成妄。功夫用上去即入流,入流则忘所。所即声尘。忘音声之相,听而不闻,则不被音声所转,亦即是不为色尘等所转。色尘为声音所依故,风声、雨声、车声、马声、男声、女声,音声虽有多种,然不出可意声、不可意声二种。用功的人,不但坏音声不听,好音声亦不听。因为音声都是有对待的,能反闻自性,忘所闻声,则离对待而动结解

2. 第二步【除静结,破见惑;去“执相应染”】:“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第二步空静相,即解静结。【崃按:破静结,脱离六识分别作用;既无动静之分别,动静二相自不生;此处对应小乘第二果斯陀含和第三果阿那含在色界十八禅定天的修行成就;此处(静结)对应“的是“九相”之“六粗”的第四相“计名字相”(我执分别;见惑)】【破“色界”之静相,契入“无色界”的根相】

不闻音声动相,觉得有静相,还是向外分别的生死。何以故?对动而言静,有对待故。反闻功夫渐深,忘却尘境,故所入寂。法性为所入,观智为能入。观智即始觉智也。以始觉智反闻本觉理,转识成智。功行深故,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明明白白不生。又者绝对不生,故曰了然不生。

3. 第三步【除根结,破思惑;去“执相应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此第三步空能闻之根相,即解根结。【崃按:破根结,脱离六根的能动相,也就是彻底放下对身体的执着,证得空性,是为小乘第四果阿罗汉在无色界四空天的修行成就;此处(根结)的生命境界对应的是“九相”之“六粗”的第三相“执取相”“我执俱生”;思惑)】【破“无色界”的根相,契入“声闻法界”的觉相】

如是者,仍是反闻闻自性。反之又反,闻之又闻,反闻功深,不但所闻动静二相尽,能闻根相亦尽。论反闻功夫确只一个,虽然说有六步,总是一个闻性。反之又反,闻之又闻,以至闻到明心见性为究竟。

4. 第四步【除觉结,出离十法界;去“不断相应染”和“分别智相应染”】:“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此第四步空觉相,即解觉结。【崃按:破觉结,方证得“正觉”,对应法身大士中的30位“地前菩萨”,也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菩萨;在阿罗汉果位的生命境界,对应的是“九相”之“六粗”中的第一相“智相”(法执俱生)和第二相“相续相”(法执分别),唯有法身大士破除“觉结”,也就是破除“尘沙惑”,方能接通“无相慈悲”的生命能量,随类现身,应机说法】【破“四圣法界”之觉相,契入“一真法界”的空相】

尽闻不住者,根相虽空,还有能觉根尽的念头,并此念头也要打消。既有能觉之念,仍是微细分别的生死。尽闻二字,承上能闻所闻俱尽也。尽闻若住,则半途而废。不住即是用功,反之又反,闻之又闻,破微细觉心。觉有二,即能觉所觉。觉心是能觉、能闻之根,所闻动静二相是所觉,所觉第三步已空,此是空能觉之心。因有能觉,还是对所觉之念。有念还未接通真如实性,故应空觉结。

5. 第五步【除空结,超越一真法界;去“现色不相应染”和“能见心不相应染”】:“空觉极圆,空所空灭。”此第五步灭空相,即解空结。【破空结,方证得“正等正觉”,对应法身大士中第31位至第40位的“十地菩萨”;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其生命境界对应的是“能见相”(“三细”之第二相)和“境界相”(“三细”之第三相)这一对“细中粗”相,属于“妄想”(即:妄见和妄现,其根源在于妄动)的范畴】【破“一真法界”的空相,契入“等觉菩萨”的灭相】

能觉所觉皆空,还要空到极处,不空到极处,就不能圆满。如要空觉极圆,还须空空。因为要知是谁知道空的,还是心中微细的空念,故须打消此微细之空念而灭空结。

6. 第六步【除灭结,接通涅槃妙心;去“根本业不相应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第六步灭灭得体,即解灭结。【崃按:破灭结,方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对应法身大士中的第41位,也就是最后一位的“等觉菩萨”,表面上此第41位的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的生相无明没有破,实际上在此位的众多等觉菩萨皆是“乘愿再来”的古佛,久远劫前已经证得无上菩提的佛果,重新回归此处,乃因大慈悲故,欲救度无边苦难众生也;此处“等觉菩萨”的生命境界,对应的是“九相”之“三细”中孤独绝对的第一相“无明业相”】【破“等觉菩萨”的灭相,契入“妙觉无上菩提果位”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灭从何立,对生之灭也。今知对生之灭非真灭,所以要将此灭亦灭去。灭生之灭既灭,故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破生相无明矣。

反闻功夫到第六步生灭既灭,则涅槃理现前,常寂常照,常照常寂。性是寂灭理,心是常照智。理智圆明,故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盖以法性湛寂,如如不动。不被声转是超越世间凡夫而无动相、静相,及人我执分别;不着空相觉相,是超越出世间二乘人。因出世间有空相、觉相,悟偏空而有空相,悟偏真而有觉相,皆是声闻辟支佛境界。今此寂灭现前,则不但超过世间凡夫、出世声闻,亦超过三贤十地菩萨。

菩萨虽亦能超过二乘而未究竟,还有生相无明未破故。观音菩萨闻性圆证,超越三乘人,故成圆满大觉,与佛齐等。获二种殊胜:一者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与众生同一悲仰。所以能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众生同一悲仰者,因菩萨证圆明心,故上与佛通,下与众生通。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慈而曰力者,谓菩萨之慈悲,中有利生之作用也。慈能与乐,故曰慈力。与乐即是拔苦,故亦即具足悲力。观音菩萨得有十方诸佛慈悲,又得有十方诸佛之力,岂从外得?还是自己本具的。不惟观音具足,人人本皆具足,而为六结所结,故有生、佛之别。有结是生死凡夫,结解即与诸佛同等。

六结中前三结解,破分段生死;后三结解,破变易生死。

涅槃城的三个门

1. 空门:心是常照智,智者不惑,无知而无不知

2. 无相门: 性是寂灭理,仁者不忧,无相而无不相

3. 无作门:不二是无上菩提,勇者不惧,无为而无不为

【崃按:佛学是内学,也成为心性之学,在修行人在菩提道上之时,此心是始觉智,此性是本觉理;唯有到了涅槃城,此心才是常照智,此性方是寂灭理】

独体:人生幸福的终极依据

 1. 儒家特别重视“慎独”的修养方法,这其实是与佛家“禅修”相接通的修养方法,而不是一套理论的标准与概念的搬弄而已,必须依靠真实的修养功夫来化解自己生命中的种种困惑和烦恼,以证得幸福美好的人生。【崃按:从内学的视角来看,今日学习儒释道的人,很多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切入的,搞了一辈子,还是在“为他人计算家产,自己却还是一个穷光蛋”,主要原因就是“心外求法”,属于“外道”的范畴,所以不得受用。要想得到真实受用,就必须从“慎独”入手,狠狠下一番“格物致知”的功夫才行。】

2. “慎独”的“慎”字,涵盖了“禅修”中的“止禅”和“观禅”的双重修养境界。在“止禅”的“慎”修中,我们证得的是类似于佛家阿罗汉“空性”的境界,也就是“良知”的境界;在“观禅”的“慎”修中,我们证得的是类似于佛家法身大士“无相”的境界,也就是“良能”的境界。“良知”和“良能”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良心”这个“心之太极”或“太极之心”,所起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作用了。【崃按:“释迦摩尼”中的“释迦”二字,意思是“能仁”,也就是“良能”,也就是“慈悲”的同义词;“牟尼”二字,意思是“清净”,也就是“良知”,也就是“空性”的同义词。】

3. “慎独”的“独”字,涵盖了“良心”和“天理”双重生命本体的真实学习体验。在“良心”的范畴,正如上文所表述的,这是一个“太极”的范畴,这是一个“有量的无量”的世界,类似于佛家的“一真法界”;在“天理”的范畴,这是一个“无极”,也就是“道”的范畴,这是一个“无量的无量”的世界,类似于佛家的“常寂光土”。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心就是良心,此理就是天理,表达的就是刘宗周所谓的“独体”——见刘宗周《人谱》——的双重本体论的玄义。【崃按:佛家“一真法界”里的法身大士的“真心”,也就是“良心”;“常寂光土”的“涅槃妙义”,也就是“天理”。】

人生三境界:逃兵、守将、君王【完成第1次修订】

 1. 人生逃兵:人生中“六道轮回”的这一面,是“人生困顿”的一面,是让人“不堪忍受”的一面,让人感觉“被迫参与战斗”的一面,这一面让人产生强烈的渴望与不懈的追求,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历史上的屈原和陶渊明,一个深刻体验“委屈”,一个极力实现“逃避”,从不同的方面,为世世代代的后人,彰显出了佛家阿罗汉的“空性智慧”的无比珍贵的价值与作用。所以,笔者这里所谓的“人生逃兵”不但没有消极意义,反而充满一种儒家“君子”追求幸福人生的积极意义。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先天”的“木石前盟”,来为读者提示了“空性”的生命境界,是追求幸福人生的第一个境界。这,也就是人们时常挂在口头上,却不明白其真实含义的“不忘初心”一语,所提示的生命境界。贾宝玉的宝玉上所刻的八个字:“莫忘莫失,仙寿恒昌”,说的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本源的这一颗“初心”所包含的双重玄义:一方面是大顽石不得补天的“无用”的遗憾,一方面是绛珠仙草不得报恩的“失爱”的遗憾。在这里,曹雪芹通过“木石前盟”,给读者两个幸福人生的重要启示:一个是要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是要懂得“感恩报恩”。觉得自己“没用”,就需要回归生命的本源去体悟生命至善至美的境界,一方面能够“见天地之大美”,一方面能够“随缘尽份”、“随喜功德”来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同时开创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正是因为“天地本不全”,我们每一个才可以、应该而且必须做一块“补天之石”;要是众石去补天,天地已经完好无缺了,我们只需要鼓掌欢呼即可,又何必耿耿于怀,自己没有用处呢?林黛玉的“空性”可惜“着空”了,如果是“真空”,那就能够接通“金玉良缘”的“慈悲”境界,而彰显出“般若无知,而无不知”的大用了。

2. 人生守将:上述所谓的“人生逃兵”只是权宜之计,他在“空性智慧”的生命境界,做了一个亮丽的转身之后,就契入“无相慈悲”的生命境界,而重返“六道轮回”的众生世界,来充当“人生守将”。这就是佛家“法身大士”的生命境界,也就是儒家“贤人”的生命境界。这里的“人生守将”,他守的是“真空家乡”的美好风光,他随类现身、应机说法,说的也不外是“真空家乡”是如何的美好,来唤醒众生生命深处的美好记忆,让他们从人生大梦中醒过来,不再虚度光阴,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到处攀缘,从此改弦易辙,在菩提大道上勇猛精进。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通过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来提示世人“慈悲”的生命境界。薛宝钗的“慈悲”可惜“着相”了,如果是“无相而无不相”,那就能够接通“木石前盟”的“空性”境界,而彰显出“无相慈悲,普渡众生”的大用了。薛宝钗的金锁上刻的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指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彰显慈悲心,跟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体悟生命的永恒意义。

3. 人生君王:上述“人生逃兵”与“人生守将”的两个方面,最后必须总归到“人生君王”的这一个枢纽,也就是“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终极维度空间。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通过“大荒上无稽崖青埂峰下通灵的大顽石”这一系列的意象,来提示世人生命本源的空灵、空明、空寂的境界。而且,在“补天的大事”中,竟然“落选”了,因为自己是“多余”的,这对世人反思生命的终极意义,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可惜的是后人不争气,纷纷去猜测曹雪芹家族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几乎完全忽略了《红楼梦》这部旷世巨作中含蕴的无比丰富的精神宝藏。为数众多的“红学”研究者与粉丝们,所为何事啊?从“内学”的视角来观察,可说是忙着为他人计算家产,自己却过着穷光蛋的生活,那又有何意义呢?要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为我们呈现的大顽石的“人间之旅”,提示的是“人生如旅”的意义,而在这个“人生如旅”的大框架里面,又同时包含了“人生如戏”与”人生如梦“的双重比喻。《好了歌》唱的就是“人生如戏”:你方唱罢我登场;《红楼梦》的书名就直接点名了“人生如梦”:贾母在梦里,刘姥姥在梦里,你我在梦里,曹雪芹也在梦里。试问:什么时候才能够人生大梦之中醒过来啊?庄子说:人生大梦是个梦中梦,我们在梦中梦醒来了之后,还是在梦里啊,却在那里说着梦话,以为自己大彻大悟了呢!只有从人生大梦之中完全醒过来的人,才是“人生君王”,从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够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并开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佛陀、孔子、老子、耶稣,乃至于一切宗教的先知们,都是这样的人!儒释道智慧传承所给予世人的最大提示,不是别的,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应该而且必须当上“人生君王”。

2021-08-27

上流的情义VS下流的情欲

1. 《红楼梦》第一回所描述的“木石前盟”,其具体内涵就是人类生命中的“上流的情义”,这是人类生命中属于“先天”范畴的“真心”(木)与“天性”(石)。【崃按:儒释道都是“内学”,也称为“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所谓的“心性”:心是真心(林黛玉所谓“草木之人--绛珠仙草”的朴素自然的情感世界,也就是一个“童心的世界”),性是天性(贾宝玉--神瑛侍者的生命本源的大荒上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通灵的顽石)。】【阿罗汉以“空性智慧”,接通了“上流的情义”,通过了菩提大道上“做自己”的第一关】(自度的功利境界)

2. 《红楼梦》第八回所描述的“金玉良缘”,其具体内涵就是人类生命中的“下流的情欲”,这是人类生命中属于“后天”范畴的“情执”(金)与“物欲”(玉)。【崃按:这里的“下流”二字,并没有道德批判的含义,纯粹是客观的描述。须知,情欲是人类生命中“俗谛”的一面,其中含藏的生命能量,不可被创造,也不可被毁灭,只可以被转化和提升。其中的“情执”是薛宝钗,“物欲”是贾宝玉】【法身大士以“无相慈悲”,接通了众生“下流的情欲”,通过了菩提大道上“做人”的第二关】(度人的道德境界)

3. 《红楼梦》最后一回所描述的“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具体内涵就是“上流情义”与“下流情欲”的共同源头,这是人类生命中属于“无极”范畴的终极维度空间。这是一个“与造物主同在”的不可思议空间。【崃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极力为读者指点幸福人生的康庄大道,可惜数百年来人们都热衷于别人的是非,对自己安身立命的大事却置之不理。】【佛陀以“无作菩提”,接通了生命中的一切能量,通过了菩提大道上“做学问兼做事”的第三关】(人度的天地境界)

4. 说到底,《红楼梦》表面上是一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的背后却隐藏着幸福人生的秘密。能够解读这个幸福人生秘密的人,才算是曹雪芹的知音人,才算读懂了《红楼梦》,才算不虚此生。

5. 天下谁人是曹雪芹的知音?没有内心修养的人,就绝不可能是《红楼梦》的知音人。唯有通达心性之学,才能够看到《红楼梦》这部旷世巨作背后隐藏的幸福人生的秘密。

好管闲事VS冷漠无情

1.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个“好管闲事”与一个“冷漠无情”的自己,这是一个“好·冷”的相反相成的矛盾体。

2. 当“好管闲事”的自己,遇到“冷漠无情”的自己,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3. 其实,“好管闲事”和“冷漠无情”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它们可以、应该而且必须与真实的自己取得联系,然后,前者转化为“不去的慈悲”,后者转化为“不来的智慧”,然后的然后,真实的自己发挥“悲智双运”的作用,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并且有能力去开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汉字的对话:化、花、华

1. “化”对女朋友“花”说:你的草帽真好看!

2. “华”对好朋友“化”说:要不要爬上来一起玩?

变VS不变:过犹不及

 1. 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不变是不可能的。

2. 但是,变得太快跟变得不够快,同样是有问题的。

3. 变固然是必须的,但是变的速度、程度,都需要把握一个刚刚好的分寸。

4. 这是对外在的世界(易数的世界:变易)而言:一切都在变。

5. 然而,对内在的世界(易象的世界:简易)而言: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

6. 内在的世界同时包含了变动的“太阳”和静止的“太阴”这两个方面,整体上就是一个“太极的心”。

7. 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的共同源头是一个“全在的世界”。

8. 对全在的世界(易理的世界;不易)而言:终极维度,原始反终;加减乘除等于零,没有变可说。

9. 全在的世界拥抱着一切维度空间的变与不变,它本身就是一个永恒而已。

10. 全在的世界,可以说是“上帝的国度”,可以说是“大涅槃”,可以说是“大同世界”,是每一个达到自我实现的修养境界的人,都可以真实体验到的生命境界,并不是理论的虚构与概念的游戏而已。

Lost Soul l VS Great Soul

 1. Given the proper guidance, every lost soul can, should and must transform into a great soul.

2. A lost soul needs not only mental health care, but also spiritual health care.

3. To heal the lost souls in a society is of upmost importance in today humankind world.

人人心中都应当有一个科学实验室🧪

 1. 人生需要信仰,需要一种经得起科学实验验证的信仰。

2. 宗教的信仰也好,非宗教的信仰也好,都必须能够经得起科学实验的验证。

3. 所以,人人心中都应当有一个科学实验室,让人们去验证自己所接受的信仰。

4.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

5. 我想:未经科学验证的信仰,不值得信。

6. 然而,我所谓的“科学验证”,不只是唯心的形而上,也不只是唯物的形而下,而是唯心和唯物的共同源头的“唯人”(也可称为“原人”;瑜伽学智慧传承的术语)。

2021-08-26

道家道教发展的三个高峰期(过现未来)

 道家道教发展的三个高峰期(过现未来)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老子和庄子横空出世,分别以《道德经》(《老子》)和《南华经》(《庄子》),开创与弘扬了道家学说,为日后道家和道教的发展奠下了无比巩固的基础。同时,民间方士”会阴阳之学,明鬼神之事“,神仙家开始追求长生之术、不死之药,也为道教的创立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播下了良好的种子。

2. 汉唐盛世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个时期,先是道家在汉初“文景之治”做出杰出贡献,后是道教在汉末184年(甲子年)的建立,并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崃按:由于学力不足,暂时跳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容日后补充。这里可以匆匆说一句是南北朝的时候有一个号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特别让人仰慕,真的是一代高人!】到了唐朝,由于皇帝姓李,认为老子(老聃)又名“李耳”,就产生了“我们跟老子是一家人”的错觉【崃按:开开玩笑而已,不必深究】,开始极力推崇道家学说,道士在唐朝的地位也显得比较高一些。

3. 【期待中的】21世纪的第三个高峰期:道家道教的发展,以丹鼎道为代表,在宋明时期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也就是开始从“注重外在”与“外在内在混杂”的阶段和型态,转变为“注重内在”与“由内而外历程”的阶段和型态。以丹鼎道的术语来描述,也就是从“外丹修炼”和“内外丹并炼”,转变为“注重内丹”与“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练虚合道的修炼历程”。道家道教的这个转型,与儒家由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转型,是同步共时完成的。儒道二家的转型,一方面固然是受到佛家“真谛”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不能不看到,与此同时,儒道二家也深刻影响了佛家“俗谛”的核心内涵。所以说,到了明朝,儒释道是合一的,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也是到了王阳明时期的明朝,也就是距今500年的时间点开始,我们才可以这么说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期待在500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1世纪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儒释道的智慧传承,将大放异彩,为人类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不是一个空愿,只要你我坚信:改变世界,从我开始。舍我其谁?这是孟子的文化担当,也是21世纪的你我,所应当具备的文化担当!

双重因果:苦集VS灭道

 1.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就向五比丘讲述了“苦集灭道”的“四谛”妙义。

2. 可以说,“苦集灭道”的“四谛”妙义,概括了佛陀49年教学的核心内容。

3. “苦集灭道”的“四谛”妙义,是佛陀“承前启后”的智慧传承。

4. 佛陀一方面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六道轮回的智慧传承,把它归纳为“苦集”二谛的“世间因果”;一方面开启了佛教独有的关于“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智慧传承,把它归纳为“灭道”二谛的“出世间因果”。

5. 所以,完整的佛教同时关心着“世间因果”的“俗谛”与“出世间因果”的“真谛”,并且明确地指出“真俗不二”的妙谛,要求佛弟子们在真谛和俗谛之间取得一个美妙的平衡,落实“八不”的中道。【崃按:“八不”指的是“生、不滅、不斷、常、一、異、去、來”者,其实包含着“四对”,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之“既不执著于相互对立的两边,也不执著于一个固定的平衡点”,化解一切的对立冲突,接通包含一切时空的终极维度空间,方能洞见“止于至善”的那个“一”。——这个“洞见”,也是一种对真实生命的“回归”和“体验”。

6. 所以,佛法的修行,一方面表现为阿罗汉一心弃绝世间因果的六道轮回,而证得出世间因果的空性智慧;一方面表现为法身大士一心拥抱世间因果的苦难众生,而证得出世间因果的无相慈悲,最终表现为佛陀一心化世间因果为出世间因果,而证得接通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的无作涅槃。【崃按:在阿罗汉和法身大士那里,虽然都已经断除了“见思惑”而证得了出离六道轮回的空性智慧,然而,由于尘沙惑和无明惑在作祟,“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 难免割裂为二,唯有佛陀契入菩提心的“不二法门”、“八不中道”,方能洞见“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是一不是二,方能洞见“一切众生”和“一切诸佛”是一不是二,方能洞见“众生皈依佛陀”和“佛陀皈依众生”是一不是二。】

2021-08-25

新加坡开埠200周年纪念纸币背后的八大杰出人物【转载】

 新加坡八大杰出人物

  1. 华侨领袖陈嘉庚
  2. 被誉为新加坡特蕾莎修女的许哲
  3. 杰出女教育家王惠卿
  4. 现代马来文学之父文西·阿都拉
  5. 第一任植物园园长亨利·李德里
  6. 印族慈善家比莱
  7. 杰出女运动家爱丽丝·彭尼华德
  8. 马来族抗日英雄阿南赛迪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world/34g3g4y.html

“六无”的人

1. 无才的人:无才而无不才,君子不器。

2. 无能的人:无能而无不能,君子多能。

3. 无为的人:无为而无不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4. 无德的人:无德而无不德,君子圣德。

5. 无量的人:无量而无不量,君子大量。

6. 无善的人:无善而无不善,君子至善。

真正的开悟


开悟之后能够修养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开悟。

开悟之后还是没有修养,那是假的开悟。

这是古人检查自己有没有开悟的标准。

人不敬我,人不容我,人不助我

人之对我的“三不”,应如是对治:

1. 先自我修养(自敬、自容、自助);再发展美好的五伦关系(敬人、容人、助人);最后才有自己渴望和追求的人生收获(人敬、人容、人助)。

2. 放下人不敬我,提起自敬而敬人;放下人不容我,提起自容而容人;放下人不助我,提起自助而助人。
 
3. 真积力久,自敬敬人而后人敬之,自容容人而后人容之,自助助人而后人助之。

三我:自我、人我、无我

 三我:自我、人我、无我

1. 阿罗汉的自我:皈依佛;弃绝世间而自度,证得出世间的空性智慧,住于“理法界”的“有余涅槃”(尚有惑业苦之残余)。【我皈依佛】【自敬、自容、自助】【我为自己;为己之学】

2. 法身大士的人我:皈依法;回归世间以度他,证得入世间的无相慈悲,住于“理事圆融法界”的“有余涅槃”(尚有无明惑的残余)。【佛我不二】【敬人、容人、助人】【我为人人;为人之行】

3. 佛陀的无我:皈依僧;不去不来大自在,证得世出世间无作涅槃,住于“事事圆融法界”的“无余涅槃”(无上菩提果)。【佛皈依众生】【人敬之、人容之、人助之】【人人为我;无我之我】

茫茫人海、脑海和心海

 1. 人海茫茫:谁才是自己的知音人哪?谁愿意为自己停留脚步,倾听自己倾诉心声?自己又是谁的知音人哪?自己又愿意为谁停留脚步,倾听他倾诉心声?【崃按(点评):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人生没有知己,这是生命最大的遗憾。佛陀,唯有佛陀,堪称众生的知音人。所以,佛陀是“人度之”的生命境界,一切众生都心向佛陀,恨不得把一切最美好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奉献给佛陀。所以,一行禅师如是说:当众生皈依佛陀的时候,佛陀也皈依众生。】

2. 脑海茫茫:各种妄念不断地生灭着,怎么让它减少呢?没有念头的真心在哪里啊?没有念头的生命境界,是真的吗?还是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崃按(点赞):阿罗汉的生命境界虽然还没有证得真心,却已经尝到“般若无知 根本智”(空性智慧)的美味了。法身大士的“真心”(41个层次)境界,乃至于佛陀的“菩提心”(圆满的真心)境界,只能够用“不可思议”去形容和想象了!】

3. 心海茫茫:心海的海面上,情绪的波涛为何如此汹涌澎拜?听说心海底下的世界无比美丽,这是真的吗?【崃按(点赞):法身大士的“无相慈悲”就是把心海的海底世界的美丽接通到海面上的波涛汹涌,在极其凶险的生命境界中,都能够用平静安稳的心,去看到包含在其中的极其美丽的生命境界。善哉法身大士!】

Stewardship 上天的管家【转载的基础上略加会通、点评】

1. Stewardship is a theological belief that huma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world, and should take care and look after it. Believers in stewardship are usually people who believe in one God who created the universe and all that is within it, also believing that they must take care of creation and look after it. Creation includes animals and the environment. 【崃按:基督教智慧传承的这个词语"Stewardship",意思跟《水浒传》所谓的“替天行道”十分接近!一般上中文把它翻译为“管家”,要知道“管家”的意思,就是说他“只有管理权,没有拥有权”。这个意思跟“身体是道器”的玄义,十分接近。所以,能够执行Stewardship的人,不是一般在名利场上打滚的人,而是已经开悟的人,也就是“与道同在”、“进入上帝的国度”的人。这样的人,他拥有心灵健康,他能够做到敬天爱人。他是人类物种中带头的人。】

2. A biblical world view of stewardship can be consciously defined as: "Utilizing and managing all resources God provides for the glory of God and the betterment of His creation." The central essence of biblical world view stewardship is managing everything God brings into the believer's life in a manner that honors God and impacts eternity. 【崃按:不只是基督教智慧传承有这个包含“出世间意义”的“管家”妙悟妙语,儒释道与一切宗教也都有。佛家所谓的“把身体借给佛菩萨使用”,便是这个意思。儒家所谓的“君子喻于义”,表达的就是君子一心渴望与追求圣贤的生命境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专注于一个“义”字,来做好“管家”的工作。】

3. Stewardship begins and end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God's ownership of all【崃按:Stewardship的“原始反终”之处,在于体悟“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上天,不可贪天之功,以为己功”】: 

  • "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Revelation 22:13) 【崃按: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同一个!开端与结尾,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东西。这就是佛家所谓的“不二”。这个“不二”是入道之门。】
  • "The earth is the Lord's, and everything in it, the world, and all who live in it." (Psalm 24:1) 【崃按:大地,大地上的一切物;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人。通通归属于造物主。】
  • "To the Lord your God belong the heavens, even the highest heaven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in it." (Deuteronomy 10:14) 【崃按:天地万物,从最高的天堂,到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一切,通通归属于造物主。】
  • "The land must not be sold permanently, because the land is mine and you are but aliens and my tenants." (Leviticus 25:23) 【崃按(点评):大地是造物主搭建的舞台,我们都只是临时演员。】
  • "Who has a claim against me that I must pay? Everything under heaven belongs to me." (Job41:11) 【崃按(翻译):谁有资格来向我收租?天底下的一切都归属我呢。】

反论

1.
[c]
矛盾的人(或事物、情况)a person, thing or situation that has two opposite features and therefore seems strange
2.
[c][u]
似非而是的隽语/观点;悖论;悖论修辞a statement containing two opposite ideas that make it seem impossible or unlikely, although it is probably true; the use of this in writing

=>【崃按:我们重视的是“反论”的第二个意思。“反论”的第一个意思,可以用来代表“众生的困惑”,对应的是“与事实真相相逆反”的生命的苦难境界;“反论”的第二个意思,可以代表“一切诸佛的妙悟妙语”,对应的是“与事实真相相逆反的境界相逆反”的生命的微妙境界——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事实真相的双重逆反”。妙不可言,只能用心体悟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 【崃按2:“妙悟”谐音“喵呜”,也就是猫的叫声;可以建立这样一种幽默的声音联想和意义联系:修养自己的人,一听到猫叫,就要开悟,然后把开悟后的“知见”(五分法身香之第四分;菩萨的“道德境界”)和解脱知见(五分法身香之第五分;佛陀的“天地境界”)落实到日常生活里去。】

2021-08-24

奴、努、怒

1. 奴:一只强而有力的右手(又),抓住了一个女人(女),强迫她当奴隶(奴)。

2. 努:女奴(奴)因为害怕被处罚,卖力(力)地工作(努)着。

3. 怒:女奴(奴)的内心(心字底),充满了愤怒(怒),因为她是被迫劳动。

中医智慧:辨证论治

1. 【转发】辨证论治,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

2. 【借用】佛法的“世间因果”(苦谛与集谛)是“辩证”;“出世间因果”(灭谛与道谛)是“论治”。

3. 【心解】“四谛”就是佛陀对众生病苦的“辨证论治”。“世间因果”(苦集)是众生病苦的“证”,“出世间因果”(灭道)是一切诸佛的“治”。在佛教智慧传承的历程中,“世间因果”的“辩证”是由早期的印度教,也就是婆罗门教完成的;释迦摩尼佛继承了婆罗门教的智慧,并且创造性地补充了“出世间因果”的“论治”。

人生之旅:独孤六步

1. 加快脚步来工作

2. 放慢脚步来学习【慢就是快】

3. 停下脚步来思考

4. 退后一步来反思【退后原来是向前】

5. 退回起步来领悟

6. 体验独步来创造【终点就在起点之中,也在这个旅途之中】

SPACE

SPACE framework 

1. Support: Be a person who is supportive and willing to listen.

2. Problem-solve: Process setbacks and work together to develop alternative plans to overcome setbacks.

3. Affirm: Affirm strengths and encourage efforts (not just abilities and achievements) to enhance resilience and learning.

4. Cheer: cheer people’s on for renewed effort and share inspirational stories of resilience.

5. Empower: Provide people with skills and opportunities to take risks and experience challenges.

2021-08-22

梦醒了,剧终了,旅程结束了

1. 阿罗汉是梦觉者:不但从三涂恶梦惊醒了,也从三善道的美梦觉醒了,从此不愿再堕入梦魇人生的境界去了。

2. 法身大士是剧终谢幕者:众生搭台,菩萨唱戏;大兴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你方唱罢我登场,曲终人散终有时。

3. 妙觉果位佛是回返故乡者:等觉菩萨停留在故乡的临界点,这是一种与大慈悲心相应的停留。说到底,妙觉佛当然是已经回返“真空故乡”者,然而,依慈悲故,乘愿再来,回到“生相无明”的生命境界,扮演“等觉菩萨”的角色。

留惑润生,留的是什么惑?(转载净空法师的开示)

【等觉菩萨,尚有一分法执未破,必至佛果,方究竟舍。故佛法自始至终只一舍字。舍者,正是不住空、不住有。】 

这是为我们说明,大乘佛法的修学总纲领,就是本经里面所讲的行於布施。

行於布施要紧的是要不执著,也就是世尊所说的应无所住,这就是舍,空有两边都舍。

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没有别的,唯有舍而已。,也就是平常讲的放下

到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这是最微细的无明,也就是执著;因为这个执著没破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相现前,所以这品无明叫生相无明。

十法界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现在很多科学家、哲学家都在探讨,人类的起源、宇宙的起源,怎么发生出来的?怎么样发展变到现前这个境界?他们都不断的在研究、在探讨。

这个问题,大乘经上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就是一念生相无明,只要有这个存在,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就存在;这一点点执著没有了,这个现象全都不存在,所以叫它做生相无明。

生起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就是从这个一念生的;也有大乘经上说,一念不觉,就是那个一念,最初的那个一念,一念不觉;都是指等觉菩萨最微细的这一分法执,他没有破,破了之后就成佛。 

而实际上,每一尊佛到这个境界,他这一品生相无明都不破,保留著,他不会把它破掉。

有没有能力破?有!随时都有能力破,但是他不破。

为什么不破?为了要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他要一破了,他就完全走了,那还有什么众生好度?没有了。

永嘉大师讲「觉后空空无大千」,那个大千都空了,还有什么众生好度?度众生实在讲,佛经上讲的比喻「梦中佛事」,很有道理。

梦里面觉悟了,梦里面还有众生在颠倒错乱,自己晓得我是在作梦,我醒了,不妨在梦中说法帮助那些没悟的众生觉悟,干这个事情。如果他一下醒过来,梦中境界就没有了,梦里面众生就没人度。

这是佛讲慈悲,真正慈悲到了极处!在佛法里面说,这叫留惑润生。留著一品生相无明,其他的都不保留,就是统统放下了,唯独这一品保留。

因为保留这一品,他才能够在十法界,像《普门品》里面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示现什么身,这一品生相无明破了,那就全部都没有了,所以他要留著一品。

我们看佛,佛也留一品,佛要不留一品,怎么能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只要来示现的,都留一品,最后的一品生相无明都保留。

但是我们要晓得,他不是没有能力断,有能力而不断,不断是为一切众生,这叫大慈大悲。所以到果地,方是究竟舍。 

此生是等觉,背后是妙觉

1. 此生是留惑润生的等觉菩萨。【崃按:“留惑润生”的“惑”,指的是“生相无明”的“业相”这一念小小的执着,而不是别的。这是一切诸佛证得了无上菩提,出离了“生死大梦”(“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双重梦境)之后,乘愿再来,回到梦境之中,来兴建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我们佛弟子当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

2. 此生之前和之后都是妙觉佛。【崃按:“妙觉果位”的“妙”,应该如何理解呢?古人说:“妙于有无之间”,也就是说“妙觉”是一种“有无之间”的“觉”(菩提果;无生果),不住于有(不来的智慧),也不住于空(不去的慈悲),空有双遣(不来不去的菩提)。与“留惑润生”相接通来看“空有双遣”的菩提心,就能够彻悟一切诸佛与众生的“生死大梦”的微妙关系了。】

3. 等觉菩萨是显教的真心,妙觉佛是密教的法性。【崃按:接着上面的思路往下说,“显教的真心”就是“不去”的慈悲心,“密教的法性”就是“不来”的智慧。】

2021-08-21

世界是我们自己的心

 1. 世界是一面明镜,我们对着它笑,它就笑;对着它哭,它就哭。哭笑由我,不由它。因为世界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妄心。【人生如梦;比喻多元视角能力的培养;智慧--空解脱门;看到妄心起着导演的作用】

2. 世界是出色的模仿秀演员,我们赞叹它,它就赞叹我们;辱骂它,它就辱骂我们。赞叹还是辱骂,由我决定,不由它决定。因为世界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真心。【人生如戏;比喻“改变世界,从我开始”的大爱愿景的落实;慈悲--无相解脱门;看到真心起着演员的作用】

3. 世界是一名快乐的旅者,我们跟着它走,它很快乐;我们不跟着它走,它一样快乐。快乐还是不快乐,由我决定,不由它决定。因为世界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菩提心。【人生如旅;比喻“觉后空空无大千”的事实真相;菩提--无作解脱门;看到菩提心起着观众的作用】

有形生命化身佛,无形生命法身佛

1. 有形生命就是身体,也就是此生(此身)的化身佛【太极图之太阴鱼,其鱼眼即表示“阴极生阳”】

2. 无形生命就是心灵,也就是生生世世(此心)的法身佛【太极图之太阳鱼,其鱼眼即表示“阳极生阴”】

3. 身心合一就是大道,也就是此生接通生生世世的“当下即是”的报身佛【太极图之互抱、互生之阴阳鱼】

心内心,天外天

1. 阿罗汉:不执着于外界的六道轮回,看见六道轮回的导演—妄心,证得了声闻法界—小乘的天。

2. 法身大士:不分别于圣凡净染之异同,亦初破无明惑而看见第一道真实生命的曙光—真心,证得了一真法界—大乘的天。

3. 佛陀:不妄想于生灭变化之生命现象,尽破无明惑而看见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常寂光土的心,证得了无上菩提—大涅槃的天。

心内心,天外天

 1. 心:心内有心,妄心之内有真心,好比顽石里面有完美的雕像,需要去除多余的石头才能发现。所以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以至于无,就是没有多余的石头,只有完美的雕像。完美的雕像,比喻自在的真心,也就是真我。

2. 天:天外有天,形而下的天之外有形而上的天,好比天空之外有广阔的太空,需要乘宇宙飞船冲出大气层才能发现。所以说,为学日益,学无止境,以至于至善。以止于至善,就是没有任何的挂碍,只有自由的心灵世界。自由的心灵世界,形容真理的世界。

3. 一:心路历程之始于“物物一太极”,终乎“统体一太极”。

3.1 心内心,天外天,内在而超越,有诸中而形于外,推己及人,诚而明者也;

3.2 天外天,心内心,超越而内在,出乎其外而入乎其中,乘愿再来,明而诚者也。

聚散两依依,依于自性【自信源于自性】

1. 聚:众缘和合而生,不离自性【一心开二门之“生死流转门”;自性空寂而空明,寂照不二,本无生灭;一念无始无明,无端生起,掩蔽自性,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变现出一真法界{真心境界之“心现”庄严法相}、十法界{妄心境界之“识变”复杂现象,含:四圣境界、六道轮回(含:三涂苦痛)}】

2. 散:众缘离散而灭,不离自性【一心开二门之“真如回归门”;既然缘灭,正好回归自性真如,由三涂回归“永不堕恶道”的“三善道”,由“三善道”回归“出离六道轮回”的“声闻法界”与“缘觉法界”,由“二乘法界”回归“出离十法界”的“一真法界”,由“一真法界”回归“无上菩提”的“大涅槃”,也就是恢复真如佛性的“本来面目”,这是真实生命“失而复得”的修炼历程,本无所得,故曰成佛是“得无所得”,只是把生命中的一切妄想、分别、执着去除而已,只是恢复真实生命本来的样子而已,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添加或减损。】

3. 依:缘起依,缘灭亦依,依于自性【缘起依是“世间因果”的依靠,缘灭依是“出世间因果”的依靠,佛法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无有是处。所以,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说到底,也是一种“不一亦不二”的关系。看清楚了“六道轮回”的“世间因果”,才能够真正生起“厌弃”之心;看清楚了“自净其意”的“出世间因果”,才能够真正生起“欣慕”之心。一欣一厌,一阴一阳,两个方面的力量互抱、互生,才能够在菩提大道上勇猛精进,直至成佛。】

别让别人把你撕碎,先回归完整的自己

1. 撕碎:与自性失联的外在世界可怕极了,它会把我们撕个粉碎!

2. 回归:唯有回归自性,才能够重新与外在世界取得联系。

3. 完整:重新取得联系之后,就没有内外之分,整个世界都是自己。

大写的人是三位一体

1. 大写的人是不惧的勇者,好比一名将军,背后有军师的运筹帷幄,还有明君的推心置腹。

2. 大写的人是不惑的智者,好比一名军师,背后有明君的三顾茅庐,还有将军的一心听命。

3. 大写的人是不忧的仁者,好比一名明君,背后有军师的鞠躬尽瘁,还有将军的誓死拼杀。

2021-08-20

注意力: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视角【转发并驳斥作者的谬误】

 1. 在英语中没有注意力这个词,只有注意(attention;mind)。“注意”(关注)是感觉器官的动作,是对外界的响应。只有让外界事物充分展示,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就是说,教学的主要方面,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布置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来自客观世界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崃按:这是一种“对外注意”的能力。说到底,这是“有诸中”的“注意力”的“形于外”的运用。】

2. 而在我们这里,居然认为存在“注意力”这样一种“力”,一种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的驱动能力,好像只要学生发出这种“注意力”,就能双目生辉,洞悉书本中、老师口中的知识。这完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前后关系。所谓训练注意力,那只是训练服从意识。【崃按:这是一种“对内注意”的能力。说到底,这就是“注意力”本身。这是一种“静心”或“正念”的内在心理技能的训练,是人类文化中的智慧传承,不论在东方或西方,都有这样一种内在的智慧传承。作者无知,可谓井底之蛙。】

3. 类似说法还有“用心学习”,心是啥?是脑浆还是心脏?咋用?没人懂。诚然意识有反作用力,但试图从心的地方解决根本问题,是不行的。【崃按:作者视野狭隘,只是阅读与接触了现代科学与社会学范畴的书籍,对于人类文化中的自古以来的智慧传承,一无所知。心何止是意识?人类从意识的心出发,当然需要结合实践——作者坚持实践的观点当然是正确的,可是过度强调“唯物主义”,轻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偏颇也是明显的——,在生活实践中,意识的心,可以、应该而且必须向深处开发与转化潜意识,向高处突破与提升到超意识,才能够做一个“大写的人”。也就是说,完整的心,包含了意识(一般人;人线)、潜意识(心地;地线)与超意识(性天;天线)三个层面。“用心学习”中的“心”指的是“完整的心”,需要经过修炼,才能够证得的。所以,“用心学习”是一个内在的心路历程,而不是一个事件。“用心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用心”的过程。】

2021-08-19

主义之害与祖国之爱

1. 主义之害:人类文化中的各种主义,占据了人类心灵的不同角落,让人类陷入四分五裂的生命状态,生生世世都活在矛盾冲突之中,看不到人类这个“万物之灵”的地球物种,其生命方向与归宿的事实真相。

2. 祖国之爱:指的是人类文化中的真爱的智慧传承,祖国不是一个政治观念而已,更是一个生命传承的观念,祖祖相传的山河大地,里面寄托的不只是自然界的壮丽风光,更有人文界的浩然之气。文化中国的观念里面,包含着浓浓的祖国之爱。

3. 主义之害,害在狭隘的心态与粗糙的情绪;祖国之爱,爱的是人心之美和人性之善。

放下:安全空间VS提起:勇者空间

1. 需要安全空间的人,他们心中有畏惧

2. 开创勇者空间的人,他们心中有爱。

3. 我们同时需要安全空间和勇者空间。安全空间提供我们避难所,勇者空间让我们能够从避难所走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因为勇者空间拥抱着安全空间。

生的三个死党:老、病、死

生命(生)的历程,是复杂而迷人的,它是一个多层面的历程。依据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生的历程同时包含另外三个历程:

1. 生的历程包含老的历程:生的历程就是老的历程,这个好理解,令人感觉本来就是这样,然而仔细一想,生的是什么?老的是什么?它们真的是一个东西吗,还是刚好重叠而已呢?其实,老和生不一定是一个东西,虽然它们重叠得如此完美。老是身体的事情,至于心灵,没有什么老不老的,它永远就是那个样子而已。

2. 生的历程包含病的历程:生的历程就是病的历程,这个也好理解,有生以来,谁没有生过病呢?病的一生,一生的病,难道病魔的阴影真的笼罩整个生命历程吗?也不见得!注重养生、卫生、长生之道的人,往往可以让病魔知难而退,而获得完全的康复,乃至于契入“永生”的生命境界。

3. 生的历程包含死的历程:生的历程就是死的历程,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似乎不太好理解。实际上,静心思考一下,却也不是那么费解。一般人说的“有生必有死”,说得肤浅,但是也动到一点边;西方哲学家“向死而生”,说得深刻,但是不够究竟;笔者说“生死同步共时”,生命历程也就是死亡历程,生命历程结束了就是死亡历程结束了,并不是生命历程结束了才叫做“死亡”,而是生命历程一开始“死亡”就形影不离了。

4.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历程,它其实不但重演了宇宙生成的历程,它也预演了宇宙毁灭的历程,人的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这一生之中与这一身之上,再也没有别的了。不要再盲目渴望与追求死后的一切了,因为没有所谓的“死后”,也没有所谓的“生前”。只有“死前”与“生后”而已啊!

5. 每一个可以、应该而且必须把握的就是从“生后”到“死前”的这一生、这一身而已啊!懂得这一点,才懂得怎么珍惜生命,才懂得怎么不负此心,才懂得怎么把生命价值最大化。

开悟的生命境界【转发】

1. 开悟的人突破了我执,自他不二了,所以他(一方面心怀慈悲;不去;不离不弃)终日行,尽未来际、念念相续不间断地利益众生、修行,同时(另一方面契入空性;不来;莫忘莫失)又像什么事儿都没有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山”比喻空性智慧,“深海”比喻空相慈悲。

2. “高高山顶立”是他的自受用,高山顶上,四顾无人,那样地自在、空阔【空性智慧】;“深深海底行”是他的他受用,就是尽未来际广行众善、利益众生【无相慈悲】。念念不间断地“深深海底行”,同时念念不间断地“高高山顶立”,终日行,未曾行,这应该就是开悟之后菩萨们的境界。

3. 我们要把心量打开,要发广大心、长远心。这个长远心不是今生今世,是尽未来际。真正地把这样的心发起来,说开悟、不开悟,都是多余的。

4. 我们什么都不缺,最后不过是瓮中捉鳖——瓮中何曾走得了鳖啊!那坛子里有一个乌龟,它跑不出来。你着什么急啊?不要着急,早晚的事。它本来就是你的,一直都是你的。这就需要我们发长远心、广大心。

亲者痛 仇者快

 1. 亲者痛:爱我们的人感到痛苦。

2. 仇者快:恨我们的人感到痛快。

3. 不要做这样的事情啊!

4. 之所以有这样的一句话,就是世世代代的人,都在做这样的事情啊!

5. 要能够不做这样的事情,除非我们愿意修养自己。

6. 只有那些有修养的人,才能够不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转心虚为虚心

1. 心虚:心里若有所失,所失者无他,良心也。

2. 虚心:心里若谷幽深,幽深者无他,天理也。

3. 转心虚为虚心者,即王阳明所谓“致良知”也。

2021-08-16

勇者不惧的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生活空间

 1. 安全空间:这是人们时常提到的,不可否定它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可把它的重要性绝对化。说到底,安全空间是一种属于消极、退避的空间,它一方面让人避开矛盾冲突,一方面却也让人心里的恐惧继续存在。

2. 勇者不惧的空间:这是刚刚过去的周末笔者才听到的,一听到就有相逢恨晚的感觉,真的有一种“深得我心”的亲切感。这是一种属于积极、进取的空间,它一方面提供人们化解矛盾冲突的机会,一方面也把每个人内心的恐惧能量转化提升为探索、发现与开创的能量。

3. 说到底,勇者不惧的空间,需要我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自由自在的创造力。

Meaning of CARE (written on 2021-08-16) 关怀的四个维度

1. C: Courage to create a Brave Space based on Safe Space [Free Will: Both agree to disagree and disagree to agree so as to leave a legacy] 第一个维度:勇气,关怀者需要在“安全空间”的基础上,去开创“勇者不惧的空间” 【自由意志:勇于踏出“舒适圈”,开创更大的共同生活空间】

2. A: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everyone by empathetic listening [Heart: to love with wisdom and courage] 第二个维度:通过同理心的深度倾听,欣赏每一个人生命中独一无二的美【情感智商:基于智慧和勇气的慈悲】

3. R: Reflective so as to think about thinking [Mind: To 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 第三个维度:深度反思,思考自己的思考【智商:学习新知、放弃成见、重新认识】

4. E: Ease oneself and others by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with self, people and the world. [Body: To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s] 第四个维度:通过与自身、他人、世界建立联系,获得自在和放松的效果【身体:活在当下的真实体验】

2021-08-15

纸上得来终觉浅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 【网上资源分享】《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2. 【崃按:点评】“情圣”陆游用一颗至情至圣的心来对待人、对待学问、对待儿子。用至情至圣的心去体会、感悟并实践书本中的知识,这是需要用整个生命去完成的一件事,陆游自己做到了,在自己快要走完人生道路的晚年,殷切地把这个做学问的秘诀传授给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讲的是头脑里的知识,与自己的人生没有挂钩,只是浮光掠影的一种认知,很容易就忘掉了。“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是用整个生命去体会、感悟并实践书本里的道理,让自己的生命获得转化与提升,不只让自己成为更美好的人,而且也让自己有能力去为自己和他人开创更美好的生活空间。

陆游哀悼朱熹的祭文

祭朱元晦侍讲文
宋/陆游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
路修齿耄,神往形留。

公殁不亡,尚其来飨!
【译文】 
我有即便死去千百万次、也要让您复活的心愿,有好比倾倒长江黄河、流注东海那么多的热
泪。

追求理想的道路遥远,而我年纪已经老迈;我的心神已经随您前往,只是徒具形体在人间。

您的形体虽已不在,而您的精神永留人间。在此诚心请您,来享用为您准备的祭品吧!

【点评】

陆游是“千古一情圣”,从他对唐琬一生一世的爱,到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爱,到他对死去的故友的爱,都是从一颗至情至圣的真心中流露出来。

陆游与唐琬的两首《钗头凤》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点评:


上面这两首传诵千古的《钗头凤》,其中饱含的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悲凄哀怨,陆游与唐琬一



生一世的爱,感动了生生世世的后人。不论这个爱情故事是真是假,但是这个爱情故事里面所包



含的悲凄哀怨,能够引起生生世世的后人的共鸣,谁又可以说是假的呢?这就好比法国名著《小



王子》,谁又可以否定里面所包含的人生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