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在《百度百科》基础上加注“念佛6次第”)

【六妙门:数、随、止、观、还、净】(崃按:念佛人何妨据此建立“念佛6次第”之评量表,以考查自身念佛功夫之深浅?】



1. 数息门【用数呼吸的方法(一呼一吸,算一数)来安定心神】【数息念佛法:摄散乱心。戒学】
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为妙门也。(崃按:用白话简单解释一下。讲的是,我们生活在欲界的人,心念太粗、太散乱,所以一开始必须用“数呼吸”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安定心神。)

2.随息门【用观察呼吸的方法(我在呼气,我在吸气)来修得清明】【随息念佛法:入细微心。戒学】
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为随。行者虽因数息心住而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须放数修随。心依于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净。因是则诸禅自发。故以随为门也。(崃按:用白话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方法讲的是,细心观察自己的呼吸,呼气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呼气,吸气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吸气,呼吸的长短冷热,自己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够进入禅定的境界)

3.止门【用凝聚的方法来安定心神】【凝心念佛法:心如止水。定学】
息心静虑。名之为止。行者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依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渟安隐。莫若于止。故舍随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以止为门。(崃按:用白话简单解释一下。虽然“随习门”让我们入细微心,但是我们的心需要观察一呼一吸的动作,念头虽然细微,说到底还是动来动去。所以,为了进一步去除这个“细微的波动”,我们需要凝聚自己的心神。)

4.观门【用观照的方法来修证智慧】【慧心念佛法:观照如明镜。慧学】
分别推析之心名为观。行者虽因止证诸禅定。而解慧未发。若住定心。则有无明味著之乖。故须推寻检析所证禅定。是中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若观心分明。则知五众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以观为门。(崃按:用白话简单解释一下。“止门”虽然帮助我们获得禅定,但是没有观照的智慧,这个禅定的境界并不可靠。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修证观照的智慧来破除种种邪知邪见。)

5.还门【用反照的方法来修证自心】【还心念佛法:回归自心。一真法界】
转心反照。名之为还。行者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若计有我能观析破于颠倒。则计我之惑。还附观而生。同于外道。故云是诸外道计著。观空智慧。不得解脱。若觉此患。即当转心反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之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还为门。(崃按:用白话简单解释一下。我们虽然已经通过“观门”获得智慧,但是这个智慧还依附着“我惑”,属于“妄心”的范畴。所以,我们需要进行一个“乾坤大挪移”,以获得“180°的智慧”。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能够观照外界的智慧,用到相反的方向,用来观照自己的内心,以“回归自心”,契入“一真法界”。)

6.净门【用念佛的方法修得清净】【净心念佛法:密宗“身口意三密相应”,此则“身口意三净相应”。——不只是“心净”(心是佛),而且是“口净”(口是佛),更加是“身净”(身是佛)。其中,“身净”(行动中的佛,与“佛性”相应,也就是与“不生不死的涅槃本性”相应)是源头活水,创造出“口净”(口吐莲花的佛语)与“心净”(心花怒放的佛心)。回归自性。行动中的佛。一真法界】
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行者修还之时。虽能破观之倒。若真明未发。而住无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秽浊觉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净。因此真明开发。即断三界结使。证三乘道。故云。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以净为门。意在此也。(崃按:深入到这里,不能只用白话解释一下,更需要加入“自家体贴出来的意思”,与大家分享,希望取得“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成果——读者当用心阅读,与自心自性相应,方能获得真实受用。上面我们说,用“还门”契入真心,那是一个“开悟”,也就是“明心”的境界,虽然“明心”,但是却还没有“见性”。怎么“见性”?那就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去落实、去印证了。这也就是“悟后起修”的“起修”二字。用一行禅师“把心带回这个身体”这句话来说,就是把“开悟”的心带回这个身体来“起修”。用儒家《大学》的话来说,“开悟”就是“格物”功夫成熟了,“物格”了!“物格”了,才是“修身”功夫的起点。所谓“见性”,是在“修身”的历程中实现的。修一分身,见一分性。这是与涅槃佛性相应的41位法身大士的修行历程啊!)

【佛陀的境界: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佛陀的境界: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1. 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宝玉悟禅”的情节,贾宝玉在极度心灰意冷的状态下,提笔写下:“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这首偈语,并且还填了一首《寄生草》词解释:“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写完之后,贾宝玉大有撒手人寰的姿态。

2. 后来,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三个人一起来找贾宝玉,并在这首偈语后面,加了两句话:“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才算把贾宝玉重新拉回到人世间来。

3. 对于这个情节,各人体会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依我之见,贾宝玉“开悟”之后,才是他“修行”的起点,所谓“悟后起修”,所谓“佛法不离世间觉”,就是这个意思;而不是“开悟”之后,就一了百了,变成佛菩萨了。

4. 佛菩萨也是需要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修炼出来的,并不是突然间“开悟”就成长和成功的。也许有人会问:你这么说,只是你自己的看法,不合乎事实真相!释迦牟尼佛,不是坐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的吗?哈哈,那我就要说:你只看到表面的现象,事实真相是释迦牟尼佛也是“悟后起修”才修炼成佛的,我们所尊敬、景仰的释迦牟尼佛并不是那一位菩提树下刚刚“开悟”的30岁的年轻人,而是那一位苦口婆心教导世人49年的“多元文化义务教育工作者”的80岁的老人家啊!不是吗?

5. “无立足境”指的恰恰是不要执着于开悟的境界,“是方干净”指的就是“悟后起修”的清净心。

【爱:心动不如行动】

【爱:心动不如行动】

1. “爱”字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面的部分是“爪+冖”,表示“给予庇护:掌心向下,给他人提供庇护”(giving),下面的部分是“友:相助(helping)如左右手(𠂇=左手;又=右手)”。

2. 可见“爱”字,包含了“给予”和“相助”两个行动。是的,这个世界需要的是“行动中的爱”,而不只是“心里的爱”(爱的美好感觉)和“口头上的爱”(爱的美好语言),虽然后二者也是很重要的,前者却是后二者的源头活水。

3. 上面是笔者对“爱”的简体字的心解。对照简繁两个字形,我们与其感叹繁体字“愛”的“心”不见了,不如赞叹这颗“心”已经化为互助的“行动”了。何况繁体字字形,除了中间的“心” ,底下还有一只表示“行动”的脚呢?这不是正好说明了“爱:心动不如行动”的道理了吗?

2020-07-29

【我是谁?】(人生三如)

【我是谁?】(人生三如)

1. 在人生的大梦中,每个人都是梦想家,我们要勇于筑梦、追梦、圆梦。【人生如梦】

2.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演员,我们要尽心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人生如戏】

3.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是旅客,我们要欣赏沿途的风景,不要只顾着赶路。【人生如旅】

【人生最大的悲哀:失去相反的观点】

【人生最大的悲哀:失去相反的观点】

1. 一个人的思想如果想要获得突破,就一定要寻求相反的观点。能够把相反的观点融汇进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思想的突破。

2. 当一个人找不到相反的观点,那就代表着他的思想停滞了,再也无法突破了。这是人生莫大的悲哀啊!

3. 原来,“独孤求败”所求的,不是别的,而是“相反的观点”而已。

【我信佛】

【我信佛】

1. 1959年,净空法师33岁出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谢恩师李炳南。据法师自己说,当时,李老师一看到他,就远远指着他说:“你要信佛啊!”。当时,法师心里不知道为什么老师这么说,一直在若干年后,才明白了“我信佛”的真实义。

2. 一般人以为,只要是佛教徒,就算是“信佛”了。何况是出家人呢?这是“形式上”的标准。李炳南老师指的是“实质上”的标准。“实质上”的标准,那必须是有修有证才行的啊。

3. 根据2015年6月9日BBC英伦网特约撰稿人发布在网上的资料,净空法师接受访问时表示,他在85岁的时候,才完全相信净土法门。这是法师与大众分享他学佛修证的历程啊。

4. 没有“修”和“证”,何来“信”字?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吗?为什么那么多人搞不懂呢?

“老师,孔子是谁?”【我想:谁是孔子?】

“老师,孔子是谁?”【我想:谁是孔子?】

1. 1991年,我开始了教师的生涯。就在这一年,当我在课堂上介绍传统文化的时候,有一个17岁的高一女学生在课堂上,那么单纯、天真地提出一个问题:“老师,孔子是谁?”我当时现场的心理反应是:天啊,连孔子是谁也不知道!后来,我才知道我那样的心理反应,可说是“少见多怪”,才会那么“大惊小怪”。因为教学的时间久了,我们教师们也就“多见多闻”、“见怪不怪”了。

2. 然而,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后来,我内心总是有一个声音,不断追问自己:“老师,孔子是谁?”越是追问,就越是发现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因为历史上对孔子的记录与解释,存在着很多很多的版本,我们不能够只是凭借一个权威的版本就认定:孔子就是这个样子!

3. 孔子真的有一个固定的样子吗?我想,没有的。有多少人对孔子有兴趣而加以学习、模仿,孔子就有多少个样子。所以,除了问“孔子是谁”之外,我们还需要问“谁是孔子”。孔子不只是固定在551-479BC这个历史时空的样子而已(孔子是谁),而且是超越时空的“仲尼之心至今在”(谁是孔子)。所以说,你是孔子,我是孔子,他是孔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行动中的孔子”。

“老师,你相信神吗?”【我想,神相信我吗?】

“老师,你相信神吗?”【我想,神相信我吗?】

1. 不久前,一名中三学生在课堂上向我提问:“老师,世界上有神吗?”我当时引用了基督教《圣经》里的一段话来回答:“神就是爱。活在爱之中的人,活在神之中,而神也在他之中。”算是从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2. 后来,我想这个问题也可以转换为:“老师,你相信神吗?如果是这个问题,就可以把它跟佛法给联系起来。佛法教导我们“心内求法”,一行禅师也给我们开示说:当我们皈依佛的时候,佛也同时皈依我们。隐含的意思是:我们把自己托付给佛,佛也把祂托付给我们。终极的意思是:佛法不离世间觉。所以,对于“你相信神吗”的回应,不是单程的心灵历程,而是双程的心灵历程:我相信神,神也相信我。

2020-07-28

【倒计时器:自身】

【倒计时器:自身】

1. 倒计时,对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作用,推动了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和成长,有时候也标注着走向成功。譬如:考场上的倒计时、工作场所各项任务的倒计时、火箭发射站的倒计时,等等。

2. 然而,对于日历上的新年的倒计时,我总是兴致缺缺,感觉那是无聊透顶的一项活动,既不是进步和成长,更不是成功,又有什么好高兴、好庆祝的?新的一年,能够自动带来成长和成功吗?还是,那只是一种虚假的自我感觉良好而已?通过所有人的虚假的自我感觉良好,制造出来的表面的的欢乐气氛,就能够带来社会的进步吗?我并不这么认为。

3. 要知道,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最大的倒计时器。打从一出生,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就已经印上了“死亡日”的大限。虽然谁也不知道这个大限什么时候到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打从呱呱坠地,我们每一个人就一秒钟也不停留地向着大限奔跑过去。倒计时,意味着自己在世界上存活的时间的减少,有什么值得高兴呢?

4. 然而,清楚地意识到“自身”生命处于倒计时状态,的确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回归“自心”,最终接通“自性”。没有处于“自身”倒计时状态的人,我们只能说:生是个糊涂人,死也是个糊涂鬼。

2020-07-27

【今天早上我与老虎相会】

【今天早上我与老虎相会】

1. 今天早上吃早餐的时候,照常做着餐前的皈依、观照与感恩(包括巴利文、华语和英语)。我念到感恩词的最后一句: Thank you everyone for everything offered to me时,突然心念接通到“地球生命的演化历史”,心里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这个生命的传承是多么久远啊,在这么久远的生命传承之中,食物是多么重要啊,我的“人类远祖、猿猴远祖、哺乳动物远祖、脊椎动物远祖、...、微生物远祖”们,它们都没有在生下“我”之前饿死,才有今天的“我”啊。“我”的生命不是隔绝的,而是接通了所有的“父母”们,才有“我”啊!

2. 接着,我观想到,要是我把自己的这个体悟跟一只老虎分享,老虎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感动呢?我想,一定会的。因为老虎也有佛性。

3. 那,你呢?你会感动吗?你不是也有佛性吗?你哪里能够连一只老虎也不如呢?哈哈哈哈!

2020-07-26

【你我他对话:心性身接通—用《红楼梦》三个主人翁来说明】

【你我他对话:心性身接通—用《红楼梦》三个主人翁来说明

1. 你是(我和他的)自心。你是林黛玉,你是“我贾宝玉”和“她薛宝钗”的自心。你与我的关系是“木石前盟”(心性不二),你与她的关系是“钗黛兼美”(身心合一)。

2. 我是(你和他的)自性。我是贾宝玉,我是“你林黛玉”和“她薛宝钗”的自性。我与你的关系是“木石前盟”(心性合一),我与她的关系是“金玉良缘”(身灵不二)。

3. 他是(我和你的)自身。她是薛宝钗,她是“我贾宝玉”和“你林黛玉”的自身。我与她的关系是“金玉良缘”(身灵合一),你与她的关系是“钗黛双美”(身心不二)。

4. 你我他是一个“自己”。你林黛玉、我贾宝玉、她薛宝钗,我们三个人是一个“自己”。我们三个人在这一生中,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并取得成功。

【什么是明:荀子如是说】

【什么是明:荀子如是说】

1. 请看荀子的一段话。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2. 首先,荀子清楚列出了学习的四个次第:闻、见、知、行。【崃按:闻而知之,见而行之,这是四个次第之间比较明显的交互关系。实际上,四个次第的每一个次第,都和其他三个次第密不可分,所谓“次第不碍圆融,圆融不碍次第”,我们不可不知。】

3. 其次,荀子画龙点睛,点出了“行”的终极意义。“行”不但带我们到“止”的境界,而且带我们到“明”的境界。这,便很有佛法的意趣了。【崃按:佛法所谓“止观”法门,荀子的一个“行”字,便是这个法门的最佳注解了。一个人的心要达到“止”的境界,是需要在生活中修行(行)的,一个人的心要获得智慧的“明”,也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行)的。】

【我是谁VS谁是我】

【我是谁VS谁是我】

1. 我是谁?这是从“生我之后”的角度来说的,指的是人“后天”的生命状态,指的是“历史维度”的人。这里的人,生命的主体是“自身”的有形生命。

2. 谁是我?这是从“生我之前”的角度来说的,指的是人“先天”的生命状态,指的是“终极维度”的人。这里的人,生命的主体是“自性”的无形生命。

3. 我是谁?谁是我?在“自身”的有形生命和“自性”的无形生命之间,维持着“中道”动态平衡的是“自心”。“自心”对内接通“自性”,这是“自受用”的一面;对外接通“自身”,这是“他受用”的一面。

4. 用佛法的术语来说,“自性”是法身佛,“自心”是报身佛,“自身”是化身佛。

【“我的”是什么VS什么是“我的”】

【“我的”是什么VS什么是“我的”】

1. “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中的“我的”,只限于物质层面的东西,譬如:食物、衣物、用品、财产等,都是“身体”可以受用的。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就连这个“身体”也是属于“我的”,而不是“我”本身。【崃按:这就是佛法所谓的“执着”的生命状态,一切苦难由此产生。世间因果在这个维度空间运行。】

2. 什么是“我的”?这个问题中的“我的”,并不只是指有形的物质层面的东西,而且是指无形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譬如:亲情、友情、爱情),更加是指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共同的“源头活水”。我们可以说:“天空是我的”、“海洋是我的”、“宇宙是我的”、“生命是我的”、“世界是我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多么美好啊!【崃按:这就是佛法所谓的“空”的境界,也就是“无我” 大自在。】

【钱可以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钱可以买得到的都不是重要的东西?】

【钱可以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钱可以买得到的都不是重要的东西?】

1. 钱可以解决的都不是大问题?是的,但是那并不表示钱没有用,钱还是很有用的,因为它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令人心烦的小问题。只有当钱解决完了各种小问题之后,我们才有时间和精力、才有命来解决那些只有用心才能解决的大问题。——是的,生活中的大问题,只有用心才能解决。

2. 钱可以“交换”得到的都不是重要的东西?是的,但是那不表示我们可以不需要钱,钱还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必须用钱来“交换”各种各样生存需要的东西。是的,钱只能“交换”到生存需要的东西,生命中重要的东西,譬如真善美的心灵,却只能用“修养”去“交换”。——人除了生存,还需要生活的情趣和生命的意义,那都需要用“修养”去“交换”。

2020-07-23

【修养:修身养心】

【修养:修身养心】

1. 修养:“修”是属于“人”的范畴的“修德”,也就是所谓的“良知”的“应然之理”;“养”是属于“天”的范畴的“性德”,也就是所谓的“天理”的“当然之理”。

2. 修身:佛家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一行禅师所谓“身体是宇宙的礼物”,都是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个身体。身体,是生命之本;没有了身体,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通通落空了。身体是“群体生命”和“个体生命”的枢纽,是“社会人”和“自然人”的交汇点,里面包含无穷的奥秘,值得我们用心仔细去观察和体会。“修身”包含了两层意思:(1)对外的“他受用之身”,这方面涉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历程;(2)对内的“自受用之身”,这方面涉及了“致知、诚意、正心”的“内圣”历程。【崃按:“格物”跑去哪里了?“格物”不能够归于“内圣”,也不能归于“外王”,它是“内圣”和“外王”的“不二法门”,是“内圣”和“外王”能够“合一”的那个“一”字,也就是“道”的意思。】

3. 养心:这属于“内圣”的范畴,也就是牟宗三所谓的“心性之学”的范畴。“心”可分为妄心和真心,这里我们放了一个“养”字在前面,其对象是哪个?那就不言而喻了。当然是“养真心”,用明朝高攀龙的说法,也可以说成是“讨真心”。不管是“养真心”还是“讨真心”,都离不开“慎独”的修养功夫,修养过程要对治与消融的,当然是“妄心”。这就是所谓“却妄返真”的历程。其实“妄心”和“真心”是一体的两面,“真心”是太阳光,“妄心”是乌云。扫一分乌云,就见一分光明;扫十分乌云,就见十分光明。“养”得“十分光明”的“真心”的时候,就是佛家所谓“性修不二”,也就是牟宗三所谓的“心性合一”。然而,“内圣”历程并不是与“外王”历程割裂的,所谓“扫一分乌云,见一分光明”到“扫十分乌云,见十分光明”历程中,都是“内外合一”的历程,“内圣”面做得几分,“外王”面就彰显几分,并不是“内圣”面做到十分了,才开始彰显在“外王”面。不可不知。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有诸中而形于外”,我们“中”有多少分的修养,人们在我们“外”的言行,看得清清楚楚啊,怎么掩饰得了?

【进化:食古而化,知难而进】

【进化:食古而化,知难而进】

1. 人体的进化,从猿猴算起,经历了接近300万年;从地球上的第一个单细胞算起,经历了接近38亿年。感觉上,就像是佛家所谓的“无量劫”啊。有人说,这是群体物种的进化,我们个人无能为力啊!我说,如果我们是普通的动物,那是对的,无能为力;可是,我们是人啊,“万物之灵”的人类啊,我们不能够用一句“无能为力”,来推卸责任啊。然而,要怎么做才算负责任呢?那就需要谈到“心灵”了。

2. 可是,人心的进化,是人体进化到成熟阶段才出现的。什么时候呢?就是人类开始创造宗教的时候,也就是地球上开始出现文化现象的时候。宗教,可说是人类文化的共同母亲。人类最早的文化现象,就是宗教现象。人类最早的宗教大约是1万多年前出现在地球上的。所以,我们可以说,人心的进化,大约是1万年前才开始的。跟300万年甚至是38亿年的人体进化历程相比,人心的进化历程时间不算太长啊。

3. 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人类文化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反省和思考,要能够做到“食古而化”,然后不要让它成为头脑中的概念或口头上的说教而已,一定还要“知难而进”(也可以说是“知难而行”)。依据“食古而化”的智慧之光,实践“知难而进”的慈悲之道,这就是“人心进化”的两个原则。

【仁:诚敬谦和】

【仁:诚敬谦和】

1. 仁就是诚:仁是真实的整体生命,其源头活水在于一个“诚”字。这是属于“天”的范畴,不是人力勉强可以达到的。这也就是佛家所谓的“性德”,也就是儒家所谓的“明明德”的第二个“明”字。【格物,对象是“天理”】

2. 仁就是敬:仁是真实的整体生命,其修养功夫在于一个“敬”字。这是属于“人”的范畴,必须下足修养的苦功才能够达到。这就是佛家所谓的“修德”,也就是儒家所谓的“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字。【致知,对象是“良知”】

3. 仁就是谦:仁是真实的整体生命,其处世待人的秘诀在于一个“谦”字。这是属于“心”的范畴,也就是世人所谓“虚怀若谷”,也就是佛家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就是陆九渊所谓“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说到底,“谦谦君子”,他的内心就是一个无量无边的“虚”字,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弥陀”二字的真实义。

4. 仁就是和:仁是真实的整体生命,其终极愿景就是一个“和”字。这是属于“身”的范畴,也就是世人所谓“和为贵”,《中庸》所谓“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不是没有原则的“烂好人”,也不是没有感受的“木头人”,恰恰相反,“和”是真实生命的行云流水、率性率情的自由发挥。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见“和”之中,也有喜怒哀乐的,只不过它不是肆无忌惮的发泄情绪,而是“当喜则喜,当怒则怒,当哀则哀,当乐则乐”,一一合乎“中道”罢了。本乎“和”的原则,儒家君子才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大同世界”。

4. 仁就是和:

2020-07-22

【理所当然VS应当如此】

【理所当然VS应当如此】

1. 理所当然:当然之理,指的是自然规律。儒家所谓“天理”,指的就是当然之理,属于“天”的范畴,也就是“自然”的范畴。《大学》“格物”所“格”的对象,就是“当然之理”,也就是“天理”这个“本物”。【空间维度:客观的物(自性之物)】

2. 应当如此:应然之理,指的是人文规范。儒家所谓“良心”,指的就是应然之理,属于“人”的范畴,也就是“社会”的范畴。《大学》“致知”所“致”的对象,就是“应然之理”,也就是“良知”这个“本心”。【时间维度:主观的心】

3. 当然之理和应然之理的交汇点(中:真意):人文规范之中含摄自然规律。儒家所谓“仁”,指的就是“中”,也就是陶渊明所谓“此中有真意”的“真意”,属于“天人合一”的范畴,也就是“自然和社会交融”的范畴。《大学》“诚意”所“诚”的对象,就是“当然之理”和“应然之理”的“中道”,也就是“心物交融”的“本意”。【时空维度:当下的“一”】

【思考的八个元素】

【思考的八个元素】

1. 目的第一:思考要朝向“目的”(彼岸)(蓝色思考帽)

2. 问题第二:思考要依据“问题”(此岸)(思考方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 信息第三:思考要收集“信息”(白色思考帽)

4. 诠释第四:思考要做出“诠释”(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青色思考帽)

5. 概念第五:思考要运用“概念”(理论架构)(理性的逻辑思考)

6. 前提第六:思考要自觉“前提”(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原则、原理)

7. 后果第七:思考要顾及“后果”(有因必有果;一叶知秋)(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

8. 观点第八:思考要建立“观点”(自己的立场、立足点)

2020-07-21

【人乘佛教】四句教

【人乘佛教】四句教

1. 人:人身难得今已得【易解:出离三涂,自当庆幸。三涂者,嗔心地狱、贪心饿鬼、痴心畜生也。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红楼梦》含玄义:贾宝玉本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大顽石,日夜悲泣,为的是“自己没用”。后来求得一僧一道带自己到人间来。谁是贾宝玉?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性)”啊!我们应当醒悟,今天好不容易得此人身,应当善用人身,“做一个有用的人”,以填补内心深处“无量劫以来”的“无用”的遗憾啊。换句话说,我们生活在人间,应当仔细观察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缺陷,然后发挥自己最大的心力去补救、去改善。】

2. 乘:乘愿再来今已来【易解:念佛往生,回去回来。念佛得感应,当下回去阿弥陀佛面前行个礼,当下“乘愿再来”,回来人间。】【《红楼梦》含玄义:林黛玉本是天上的奇葩,差点缺水而枯死,幸得神瑛侍者(大顽石的化身)取水灌溉,方得活命。因此,后来听闻大顽石下凡为人,便跟着下凡,为的是“用一生的眼泪”来“报恩”。林黛玉是谁?不是别人,也是我们“自己(真心)”啊!我们应当醒悟,我们来到人间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报恩”。只要时时处处不忘“报恩”的本怀(本心),我们还会陷入是非人我的纠纷和痛苦之中吗?人人都是我们的“恩人”啊!我们忍心给自己的“恩人”带来痛苦吗?】

3. 佛:佛者觉也今当觉【易解:自觉觉人,破迷开悟。自性弥陀和西方弥陀,无二无别;西方净土和唯心净土,亦复如是。当如是觉,如是成就。】【《红楼梦》含玄义:贾宝玉多次为了不让林黛玉生气,做了一些不必要的事,结果让林黛玉更加生气,贾宝玉十分委屈,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结果林黛玉说出了一句话:“我为的是我的心”。我们应当从这里获得启发,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我为的是我的心”这一点,那天下就太平了,因为那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心心相印”,互相感应,互相接通,成为一个“佛佛道同”的“生命共同体”。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与“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的“法身”接通。《红楼梦》里面的“木石前盟”指的是“心性关系”,“金玉良缘”指的是“身心关系”,只有接通了“法身”,我们才能够证得“心性合一”和“身心合一”的“真实生命”。】

4. 教:教者救失今当救【易解:自救救人,离苦得乐。教是慈悲,方便多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现在三世,这里十方。当下即是,净土现前】【《红楼梦》含玄义: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就明白了薛宝钗在“金玉良缘”中为什么会沦为悲剧人物。其原因跟林黛玉在“木石前盟”中之所以沦为悲剧人物,都不是别的,而是没有接通“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所以发生了激烈的心性矛盾、身心冲突,弄得大家筋疲力尽、伤痕累累。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困境吗?明明是爱着对方,却时时处处给对方带来压力和伤害。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上司下属之间,都是如此,没有例外。我们还不赶快醒悟吗?醒悟之道没有别的,就是上述的三句话:“人身难得今已得,乘愿再来今已来,佛者觉也今当觉”。不忘“要做有用的人”的本愿,不忘“报恩”的本心,自然能够契入自觉觉人的佛心,所谓“有诸中而形于外”,也就自然能够彰显出自救救人的佛行。当知,薛宝钗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自身)”啊!当知,“自性”、“自心”和“自身”,都是一个“自己”啊!】

【人乘佛教:即人成佛】

【人乘佛教:即人成佛】

1. 人乘佛教:佛陀教育的这一条道路,可以用来说明“儒是今生今世的佛,佛是生生世世的儒”的主张。如果有人担心,这样的主张,不是把佛教的丰富多姿的内容,变得浅薄、贫乏起来?不是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吗?我说:这个思路本身就错了,这个思路就对不起释迦摩尼佛,也对不起佛教丰富多姿的内容了。净空法师曾经开示:佛陀教育不同于世俗教育,世俗教育有固定的次第,而佛教的次第不是僵化、死板的,所谓“次第不碍圆融,圆融不碍次第”。我说,我们以圆融的心,来提倡“人乘佛教”,那才是真正的尊重佛教、弘扬佛教。因为我们一定要搞清楚,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做的,并不是“弘扬佛教”,而是“弘扬生命”。“弘扬生命”的佛弟子,才是在真正的“弘扬佛教”。如果为了“弘扬佛教”,而伤害生命、摧残生命,释迦牟尼佛看了,也肯定会伤心落泪的。

2. 即人成佛:佛家所谓“众生皆有佛性”,儒家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正好可以融合为“人人都具有成佛的巨大潜能”。儒家的“慎独”,佛家的“禅修”,两者都是心灵修养的功夫,途径不同,目的地却是相同的。儒家“格物”功夫成熟,“物格”所触及的就是“法身”(打得妄心死,许汝法身活)——印光大师说“格物就是断烦恼”是就功夫的历程那一面说,“触及法身”是就功夫成熟时这一面说;“知致”所契入的就是“真心”;“诚意”就是“安住于当下”(当下包含了“现在”的“真心”和“这里”的“法身”)。这就是“即人成佛”的究竟圆满的内涵,其中包含了释迦牟尼佛49年讲经说法的全部内容,一点也没有丢下。

3. 以人为本:总之,进入现代世界之后,华人世界的佛教发展历程,已经是“以人为本”了。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到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到我们的“人乘佛教”的主张,都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主张的“人乘佛教”,并不是割裂的“次第”的、片面的佛教,恰恰相反,我们主张的是圆融的、“一乘法”的真实说、究竟说。虽然我们主张真实说、究竟说,我们也并没有舍弃或排斥方便说、不究竟说,我们只是不执着而已。因为我们明白,方便说、不究竟说,对于不同根器的众生的救度,还是必须的。

【有效沟通:聆听和说话】

【有效沟通:聆听和说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时候进行的是“无效沟通”,因为我们没有培养“有效聆听”和“有效说话”的习惯和能力。是的,不是技巧的掌握而已,而是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1. 有效聆听的习惯和能力:要用慈悲心来聆听,不只是用两只肉耳来听。这就是所谓的“同理心”的能力。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的能力。有效聆听是一门生活的艺术,里边包含了“准确转述”的语言艺术。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听了对方说的话之后,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问对方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就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请对方“澄清”到底是什么意思。请对方澄清,就涉及了另一门语言艺术。在双方沟通的过程中,只有秉持着同理心,去表演“转述”和“澄清”的语言艺术,我们才能够真正搞明白对方的意思。这就是“有效聆听”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培养。

2. 有效说话的习惯和能力:要用“悲智双运”的善巧方便的心来说话,不只是用三寸不烂之舌说话。一方面要契理,一方面要契机,既要利益对方,又不要给对方带来伤害和压力。有效说话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它主要包含了“中介的产婆术”语言艺术和“不批评的回应”语言艺术。“中介的产婆术”也就是“苏格拉底提问法”,指的是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不直接给对方任何建议或解决方法,而只是依据他说的话,不断提出促进他深入思考的问题,让他最后自己获得结论或想出解决方法。“不批评的回应”语言艺术十分重要,我们一般上要嘛不回应(“个人因果,个人负责”的切断处理——这是对“真实生命”的伤害),要嘛开口就批评(“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好”的轰炸处理——这也是对“真实生命”的伤害),既要“回应”,又要“不批评”,妙就妙在这里。必须用心体会,然后加以实践。

3. 有效聆听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爱心的基础上培养耐心和包容心;有效说话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理智心的基础上培养自律(管住自己不说不该说的话)和勇气(鼓励自己说该说的话)。有效沟通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圆满喜乐人生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当下:契入真心,触及法身】

【当下:契入真心,触及法身】

1. 当下:包含了“现在”的时间维度和“这里”的空间维度,时空两个维度交汇成一点。

2. 契入真心:在“现在”这个点上突破了所有的时间维度,而契入了“三世诸佛”的“真心”。【崃按:“现在”这一点,统摄了“无量劫”的时间】

3. 触及法身:在“这里”这个点上突破了所有的空间维度,而触及了“十方诸佛”的“法身”。【崃按:“这里”这一点,统摄了“十万亿佛土”的空间】

【在伤害和压力中成佛】

【在伤害和压力中成佛】

1. 在人生的道路上,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伤害和压力,它们好比是“烂泥巴”,正是我们成佛的“清净莲华”所需要养分。

2. 不是伤害和压力,可以杀死或压垮我们,而是我们对待伤害和压力的态度可以杀死或压扁我们。

3. 如果我们选择(往往是在昏昏沉沉之中忘记自己有选择,而下意识地就选了它)用一颗贪嗔痴慢疑的心,去对待伤害和压力,那我们是“自寻死路”,怨不得别人。如果我们选择(必须是保持高度警惕,才能够在电光石火之中选择它)用一颗戒定慧谦信的心,去对待伤害和压力,那我们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满怀感恩生命给予自己的厚待。

2020-07-20

【人与人沟通的五大语言艺术】

【人与人沟通的五门语言艺术】

1. 转述的语言艺术:用慈悲心聆听,然后转述对方的意思,确保自己理解正确。[Listen with your heart. (Your heart is the third ear.) Then, paraphrase what others sa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you understand correctly.]

2.  澄清的语言艺术:用冷静的心审视,然后根据“转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困惑,请对方进一步说明。[See with your mind. (Your mind is the third eye.) Then, raise clarifying questions to clear doubts on others' views.]

3. 中介的语言艺术:用自由的心探索,善用苏格拉底“产婆术”来帮助对方思考,形成自律、自主、自评的能力。 [Explore with your will. (Your will is born free.) Then, raise mediation questions to facilitate others' thinking. ]

4. 不批评的回应艺术:用清明的心回应,不加评论和情绪地如实回应,帮助对方看到自己。[Response with a mind with purity and clarity so as to allow others to see themselves. Non-judgmental responses.]

5. 给予建议的语言艺术:用善巧的心互动,提供对方契机契理的建议。[Suggest with an artful heart-mind so as to serve others' learning needs. Need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s of readiness and willingness to learn. ]

【五乘佛教:五种教育程度】

【五乘佛教+一乘法:六种教育程度】

1. 人乘佛教:小学毕业(得人身)

2. 天乘佛教:初中毕业(住忉利天);高中毕业(住大梵天)

3. 声闻乘:学士学位

4. 缘觉乘:荣誉学士学位

5. 菩萨乘:硕士学位

6. 一佛乘(一乘法):博士学位

【崃按:“六种教育程度”的说法,其灵感源自于净空法师“三个学位”的比喻。净空法师曾经开示:佛陀教育跟世俗教育不同,世俗教育是有固定次第的,佛陀教育虽然也有次第,然而“次第不碍圆融,圆融不碍次第”,“即使是幼稚园教育,研究班的课程也包括在里面”。净空法师的这个说法妙不可言,令人听了,不胜踊跃欢喜!】

2020-07-19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3. 除佛方便说:佛大慈大悲,为了救度不同根器的众生,故说八万四千法门。此种种法门,是为“方便说”。依净空法师开示,佛讲经说法49年,前边42年都是“方便说”,到了最后7年,才开示以《法华》、《华严》、《梵网》为代表的“一乘法门”,是为“真实说”。所谓的“除”,并不是“舍弃”,而是“不要执着”的意思。

2. 无二亦无三:一是一乘,也就是“一生成佛”法门。二是二乘,也就是大乘的“成菩萨”法门,以及小乘(声闻乘)的“成阿罗汉”法门。【另一说:二乘是声闻、缘觉】三是三乘,也就是菩萨乘、声闻乘、缘觉乘。【另有五乘的说法,也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同上,这里的两个“无”字,也不是“舍弃”或“破除”,而是“不要执着”的意思。

3. 唯有一乘法:“唯有”是真实说、究竟说;“一乘法”包含二义——(3.1)指的是上述《法华》、《华严》和《梵网》开示的“一生成佛”法门;(3.2)指的是“一乘中的一乘”,也就是求生西方净土的“念佛法门”。【崃按:依据净空法师的教导,念佛法门是“自他不二”法门,一方面我们归命西方弥陀,求生极乐世界;一方面我们体悟“自性弥陀”,求生“唯心净土”。】

【后记:此篇博文乃听闻净空法师开示“什么是一乘法门”有感而发。】

【念佛:佛佛与今心相应】

【念佛:佛佛与今心相应】

1. 念佛:念“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诸佛”。何以故?一者、依“阿弥陀佛48愿”之第17愿“诸佛称叹”,十方诸佛尽皆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故此念佛人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当下与十方诸佛“心心相印”;二者、阿弥陀佛即是“无量觉”,其功德与“十方诸佛”相应,故此念佛人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无量觉”名号功德,当下与十方三世诸佛相应。【崃按1:念佛不只是用嘴巴念,心更加要念;不只是心要念,身也要念;不只是大脑的每一个细胞要念,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要念。全身心念佛,方能与佛相应。】【崃按2: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要念,这是粗说。若是细说,是全身每一个原子、每一个电子、每一个基本粒子都要念,都要与佛相应。】

2. 佛佛与今心相应:念佛法门,是大“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陀罗尼)法门,此有二义可说。(2.1)念佛法门是“一生成佛”法门,它把“无量劫(多生多世)”统摄到“一生(今生)”;(2.2)念佛法门是“无上深妙禅”,它把“一生”统摄到“当下这一念”。故此,“当下这一念”不念则已,一念即接通“无量劫”,即与十方三世佛相应。须知“佛佛与今心相应”之第一个“佛”字指的是“十方诸佛”,第二个“佛”字指的是“三世诸佛”,“今心”指的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当下这一念”。“当下这一念(今心)”接通的就是“十方三世佛”的“共同一法身”,也就是“不生不死的涅槃本性”,也就是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也就是广钦老和尚临终开示的“不来不去不多事”的究竟开悟处啊!

【内心对话】

"Dialogue must begin, first of all, within oneself. If we cannot make peace within, how can we hope to bring about peace in the world?"
- Thich Nhat Hanh

【翻译】
一行禅师如是说:“一定要开始进行对话。首先,是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开始进行对话。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在内心取得和平,我们又如何期待取得世界和平呢?”

【儒释道:心性的自觉】

【儒释道:心性的自觉】

1. 儒释道:不管是哪一家,最核心的教导,不是别的,而是“心性之学”(牟宗三语),牟宗三称之为“生命的学问”。以我之见,“心性之学”最重要的并不是“学问”,而是“生命”。因为不管是孔子、佛陀还是老子,他们最重视的不是“学问”,而是“生命”。他们弘扬的并不是“儒学”、“佛学”或“道家思想”,他们共同做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弘扬生命”而已。“生命的学问”之所以可贵,并不是因为它是“学问”,而是因为它“弘扬生命”。我们每一个所真正追求的,也应该是“有学问的生命”,“生命的学问”只是这个终极目标的桥梁或渡到彼岸的船而已。因此,佛陀才在《金刚经》上提醒我们:“法尚应舍”。【崃按:我们千万不要误会佛陀“法尚应舍”的教导,以为是让我们“舍弃佛法”,这样的理解太差劲,也太违反常识了。佛陀的意思是“不要执着佛法”,那我们才能够开悟,才能够做一个“行动中的佛”。】

2. 心的自觉:请参考本博客的另一篇博文《心:无限趋近于性》。

3. 性的彰显:“心的自觉”是“修德”的积累,有一个从“始觉”到“究竟觉”的修养过程,从破见思惑、破尘沙惑,到最后破无明惑,就是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性的彰显”则是“性德”的回归,“本觉”就是“涅槃本性”的无量光明,所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那是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是我们每一个人通过真诚的心灵修养功夫——慎独,而可以触及的终极维度。人类对于死亡的“终极关怀”,只有触及了这个终极维度,才可以获得究竟圆满的体验和受用。而这个终极维度的触及,也就是《大学》“八条目”里的“格物”的终极目标。【崃按:“格物”的下手处,在于“慎独”。】

【品格在于行动】

【品格在于行动】

1. 新加坡教育自1959年至今,经历了“生存教育”(1959-1979)、“效率教育”(1979-1997)、“能力教育”(1997-2011)与“品格教育”(2012至今)四大阶段,我喜欢把这四个阶段比喻为“四层楼”。“品格教育”是第四楼,可是它不能够单独存在,它必须依靠“能力教育”、“效率教育”和“生存教育”的合力支撑。这“四层楼”的教育,就是“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或“全面教育”(holistic education)。

2. 自从2012年“品格教育”掀开序幕,教育部就把“能力教育”阶段的“社区服务计划”(CIP)提升为“德育在于行动”(VIA)项目。我觉得,这是十分值得国人为之点赞的。前者是教师规划和主导的,学生只是被动配合;后者却是学生规划、主导,教师从旁辅助。

3. 的确,一个人的“品格”不只是看头脑里的知识概念的储存量,也不只是看一张嘴巴的能言善辩的能力,而是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的能力,更是看行动上为他人付出了多少。

4. 学习传统文化也是一样,不管是学儒家、学佛家或学道家,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心里面”懂得或领悟了多少,而是“行动中”彰显或贡献了多少。这就是越南高僧一行禅师提醒佛弟子们,要做“行动中的佛”的真实义。

2020-07-18

【性:心生,还是生心?】

【性:心生,还是生心?】

1. 性:这个“性”字,现代人不容易理解,因为大家一看到这个字,修养高的人就马上与英语的“sexuality”(两性之间的,包括生理、心理、道德乃至于心灵的完整关系)对应起来,修养低的人就只能与英语的“sex”(两性之间的性行为)对应起来。然而,在儒释道的智慧传承里面,“性”指的是“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现代人所理解的“性”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儒家的“天理”、“佛家”的“涅槃”与道家的“道”,才是终极维度的“性”的具体内涵。然而,这些具体内涵不能够靠语言辩论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去掌握,也就是所谓的“不可思议”;只能够靠“慎独”、“禅修”或“静坐”的心灵修养功夫,并结合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去体会、去获得受用。

2. 心生:从“修德”的角度来看,“性”是“心生”的。因为“性”虽然是属于“天”的范畴,是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可是在“人”这里来说,这个源头活水却不知道为什么已经被阻塞住了,人们需要依靠“心”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去除阻塞,恢复真实生命的功用。“性”好比是太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被重重的乌云遮盖住了,所以需要依靠“心”来扫除乌云,才能够恢复阳光普照的本来面目。从这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说“性”是“心生”的,因为没有“心”的作用,“性”就只能永远被阻塞、被遮盖。

3. 生心:从“性德”的角度来看,“性”是“生心”的。因为“性”虽然在“人”的范畴里,它未必能够发挥应有的功用,可是“心”的的确确是它“失联”的“孩子”。从《大学》“三纲领”的“明明德”三个字来具体说明。“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动词,意思是“使之明”;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思是“光明”。第一个“明”是“修德”,是“心”;第二个“明”是“性德”,是“性”(佛性)。第一个“明”是需要依靠“心”的修养功夫,才能够获得的;第二个“明”是不需要依靠“心”的修养功夫,它好比重重乌云后面的太阳,虽然地面上的人们在一片黑暗之中,乌云背后的太阳却一分光明也没有减少。实际上,第一个“明”的“心”扫除一分乌云,就能够恢复一分光明;扫除了百分之百的乌云,就恢复了百分之百的光明。从这个角度来看,“性”岂不是“生心”的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吗?

【心:无限趋近于性】

【心:无限趋近于性】

1. 心:我们的心,都具备主观能动性,虽然不免误解与偏见,却可以通过自觉的努力,不断力求客观、力求全面。【崃按:依我之见,我们力求客观与全面的过程,就是所谓“成佛”、“成圣人”、“成真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不断“向善”而趋近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 无限: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有限中创造无限”,“有限”指的是“有形的生命”(身),“无限”指的是“无形的生命”(心),这两者融合为一就是“整体的生命”(身心合一)。【崃按:“身心健康”必须在“身心合一”的状态才能够实现。在这个状态之中,“无”(无形、无限)与“有”(有形、有限),两者并不是分离的,而是“玄同”的“一”,也就是“道”)】

3. 趋近于:趋,是快步走;近,是距离缩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指的是“一步一脚印”的修养过程,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用荀子《劝学》里的话来说,就是:“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殁而后止”。“真积力久”指的是“趋近于”的精进不已,“则入”指的是“趋近于”的成长和成功(“入”是“入道”,也就是上述“身心合一”的“一”达到了)。从此, 就契入了孔子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生活境界之中,也就是孔子自述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生活境界之中,以至于到了“殁”的时刻,都满怀喜悦地跟死神说声嗨,然后在“此心光明”的真实体验中“止于至善”。——“至善”就是下文的“性”字的具体内涵。】

4. 性:具备客观规律性,其具体内涵就是一个“善”字。然而,这个“善”字,并不是世俗意义的“善”。世俗意义的“善”字,是与“恶”相对的,没完没了,善恶对立冲突,正是世间“人祸”的根源。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是非纠纷、仇恨仇杀,正是各自坚持“自我中心”的“善”造成的。儒家孟子所谓的“性善”的“善”,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超越一切对立冲突的“本体的善”,简称“本善”。“本体的善”,就是“善自身”(Good-in-itself),是每个人通过真诚的“慎独”的心灵修养功夫,都可以开启的“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崃按:有些儒家学者声称,他们不相信“本善”,只接受“向善”,那是因为他们只在“心”的层次用功夫,在“性”的层次未能获得受用。】

2020-07-17

【悟:体悟、感悟、领悟、了悟】

【悟:体悟、感悟、领悟、了悟】

1. 悟:1.1 首先,“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汉字,提示我们“悟”离不开“吾心”【宋代陆九渊(1139-1193)13岁开悟的时候,说了一句震惊千古的话:“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1.2 其次,“悟”字的右偏旁,“吾”是个上下结构的汉字,提示我们“吾”离不开“五口”【五个人类学习的通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视听嗅味触五力】;1.3 再次,“悟”字的左偏旁,“忄”是个独体结构的汉字,提示我们“心”要“竖穷三际”【“三际”,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竖穷”,指的是超越时间的限制,进入永恒的终极维度】。

2. 体悟:指的是人们在行动、生活的经验之中,获得“悟”的体验。(body: to live) 【行动瑜伽(karma yoga)】【格物:格其反身之物;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言行以践履之,不离修者(修身)是】

3. 感悟:指的是人们在情感、人际的互动之中,获得“悟”的体验。(heart: to love) 【奉爱瑜伽(bhakti yoga)】【诚意;至诚感通之道】

4. 领悟:指的是人们在理智、深度的思考之中,获得“悟”的体验。(mind: to learn) 【智慧瑜伽(jnana yoga)】【致知:致其所性之知;读书以体验之,不离止者(止于至善)是】

5. 了悟:指的是人类在心灵、自觉的探索之中,获得了“悟”的体验。(conscience/soul: to leave a legacy) 【胜王瑜伽(raja yoga)】【正心;心就是佛;无善无恶心之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你有没有能力成佛?】

【你有没有能力成佛?】

1. 能:就是“潜能”,也就是佛学传承所谓的“佛性”【成佛的潜能】。地狱众生与佛陀,就“佛性”的角度来看,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地狱众生的佛性与佛陀相比,并没有减少一分一毫;佛陀的佛性与地狱众生相比,也没有增加一分一毫。

2.  力:就是“力量”,也就是佛学传承所谓的“神通力”【佛性获得开发之后自然发挥出来的力量】。地狱众生与佛陀,就“佛力”的角度来看,是天差地别的,因为地狱众生的佛力一点也没有发挥出来,而佛陀的佛力当然是百分之百地获得发挥【所以才称为“佛陀”】

3. 成佛:所以,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总结,说“每一个人都能成佛,但是每一个人成佛的先后是有不同的,关键在于他什么时候才触及佛性,而开发出佛力】。

2020-07-15

【真积力久】

【真积力久】

1. 在网上搜索,很高兴看到下列资料:

*****
名言: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注释: 真: 果真。力: 努力实践。入: 犹言钻进去。没: 同“殁”, 死去。
句意: 一个人为学果能持续地努力不懈, 自然会深入而有所得, 所以学习一定要到死去时才可停止。
《荀子·劝学》
*****
2. 阅读了资料之后,感觉注释虽然讲的没错,但却不能够把这两句名言的精彩内涵充分发挥出来。按照我的看法,荀子的这两句话【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可以作如下的进一步发挥。

3. 真积:指的是“大清明之心”【荀子说“性恶”(习性之恶),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大清明之心”,可以善用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改变习性的“恶”,而达到“善”的标准。所以,他说“人人可以为圣人”,因为人人都有这一颗“大清明之心”】的作用,真实不虚,日积月累。这是心灵层面“致知”的一面。

4. 力久:这是社会层面“格物”的一面,指的是社会实践,一步一脚印。“久”指的是是“渐修之久”(社会层面的落实),对应“日积月累”(心灵层面的)。

5. 则入:这个“入”,不是“入门”的意思(这个意思太浅了),而是所谓“登堂入室”的意思,也可以说是“悟入”或“开悟”的意思。一行禅师用的词语是“触及”,“触及了终极维度”(touching the ultimate dimension)。所以,“入”到哪里去了?“入”到佛家所谓“空”,道家所谓“无”的境界去了。到了这个境界,才谈得上“诚意”二字。

6. 学:宋明理学家说“学者,觉也”,也就是说学习要到达“觉悟”的境界,才算数。

7. 至乎没(殁):这个“殁”指的是“人的大限”,也就是这个“身体的到期日”(expiry date of the body),也就是一个“死”字。但是,我们要留意这个“殁”字之前的两个字“至乎”,因为还没有到达“殁”之前的时间,才是儒家学问重视的“人生”。还没有“殁”之前,儒家学问的实践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喜悦)乎,也就是说他们每天都是生活在喜悦之中的。正如孔子所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个“老”字其实正包含了“殁”字在里面。原来,儒家实践者是满怀喜悦地来向死神报到的。

8. 而后止:儒家实践者满怀喜悦地跟“死”说“嗨”了之后,他们才“止”。“止”是什么意思呢?网络上的解释说是“停止学习”,那样的解释太苍白无力了,也太过啰嗦了【“死了才可以停止学习”,这样的说法也太搞笑了】。其实,真正的解释就是《大学》所谓“止于至善”的意思。儒家实践者一生都在追求“做更好的自己”,以开创“更美好的世界”,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的生命工程。所以,儒家实践者到了临终之际,心无牵挂,该说的已经说了,该做的已经做了,“止”代表的是一种生命的圆满归宿。这个生命的圆满归宿,只有王阳明临终所说的“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八个字足以形容,让人景仰,让人羡慕,让人效法。

【佛:无限趋近于人】

【佛:无限趋近于人】

1. 设立上述标题的灵感,来自于谷歌搜索的“无限趋近于爱”。“爱”,就是佛家所谓的“慈悲”啊!学佛,岂不是“无限趋近于慈悲”吗?“慈悲”,岂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吗?所以,就设立了这个标题,供大家一起反省、思考、学习,然后取得我们这一生所需要的成长和成功。

2. 越南高僧一行禅师如是说:当佛弟子“皈依佛”的时候,表示佛弟子“把自己托付给佛”,可是佛弟子要清楚地意识到“托付”是一个双程的行为。当我们把自己托付给佛的时候,佛也同时把祂托付给我们。当我阅读一行禅师《佛陀的心》阅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十分震撼。你呢?

3. 唐朝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如是说:“佛者,觉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佛不是外在的什么东西,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觉性。那是活生生的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啊!

4. 接通了源头活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才能够源远流长啊!有了这样的悟性,我们才能够每一天宁静而喜悦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啊!

5. 佛,就是“人内在的觉性”。无限趋近于人,指的就是“无限趋近于人内在的觉性”。这个“无限趋近于人内在的觉性”的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

【崃按:大家仔细看一下,“佛”字是“人”字旁哦。】

2020-07-14

【人性:习性、感性、理性、悟性】

【人性:习性、感性、理性、悟性】

1. 人性:从头脑去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从心灵去体会,这是一个美好的生命。

2. 习性:跟身体挂钩的习惯性,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不过,一般人都偏重在指称不好的那一个方面。

3. 感性:就是跟感情、感受、情绪有关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4. 理性:就是跟思想、理论、杂念有关的,可以是善良的,也可以是邪恶的。

5. 悟性:就是超越一切对立,而获得的整体性的洞见,也就是所谓的“开悟”。

2020-07-13

【最美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伙伴和生活伙伴Learning Partnership and Living Partnership】

【最美好的人际关系:学习伙伴和生活伙伴Learning Partnership and Living Partnership】

1. 人际关系:在古代,儒家最重视的人际关系共有5种,就是:夫妻关系(夫妇)、亲子关系(父子)、兄弟姐妹关系(兄弟)、上司下属关系(君臣)和朋友关系(朋友),合称“五伦”。在现代,依据我的主张,不论是哪一种人际关系,如果要达到“美好”的境界,其实都离不开下列两种“伙伴关系”(partnership)。

2. 学习伙伴关系 (Learning Partnership):在这个关系下,每个人都是我们的“学习伙伴”(Learning Partners),或是值得我们认真请教、正面学习,或是值得我们认真反省、反面学习。《弟子规》一方面说:“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说的便是“正面学习”;一方面说:“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说的便是“反面学习”。这是清朝读书人,对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教导,加以详细的说明罢了。

3. 生活伙伴关系(Living Partnership):在这个关系下,不只是每个人,而且是一切生物,乃至于非生物,都是我们的“生活伙伴”(Living Partners),我们都应该用仁慈、博爱的心,与他们相处。这就是宋代大儒张载所谓的“民胞物与”(请各位读者,自己到谷歌搜索去查看并感受一下这四个字所包含的无比美好的内涵)的意思。佛学智慧传承的“众生”二字,其实就是“生活伙伴”的意思,可惜很多学佛人把“众生”理解为“无形的”,反而不懂得珍惜“有形的”生活伙伴,辜负了释迦牟尼佛的苦口婆心。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提醒我们要把生命投资在“有形的”生活伙伴身上,只要把“有形的”搞定了,“无形的”自然就搞定了;反之,把生命投资在“怪力乱神”,就很可能会虚度此生,岂不是糟蹋自己宝贵的生命吗?

【整体健康Total Well-being 】

【整体健康Total Well-being 】

1. 身体健康【Physical Wellness】:不可不知,在儒学智慧里的“身”字,是“有诸中而形于外”的“外”,并不是丢掉“中”的、只剩下躯壳的“外”。所以,“身”这个“外”,是与“心”那个“中”,息息相关的。所谓的“中”,也就是“心”,可以细分为下列三个方面。 

2. 心理(理性思考)健康【Mental Wellness】:这个思想上的“健康”,就是佛学智慧所谓的“正知正见”,如果是“邪知邪见”,那就是“不健康”。儒学经典《大学》“八条目”里面,有一条是“正心”,讲的就是这个。

3. 心理(感受情绪)健康【Emotional Wellness】:这个情感上的“健康”,就是佛学智慧所谓的“慈悲心”,如果是“愤恨残忍”,那就是“不健康”。儒学智慧传承里,孔子特别重视的“仁爱”,孟子特别强调“良心”,讲的都是这个。 

4. 心灵(包括理性和感性能力,还有意志力)【Spiritual Well-being 】:这个是“无形生命”的“整体健康”,涉及佛学智慧所谓的“明心见性”,如果是“愚昧而昏沉的精神状态”,那就是“心不灵”的“不健康”状态。儒学智慧传承里,《大学》和《中庸》这两部经典同时提到的“慎独”功夫,就是帮助我们获得“心灵健康”的方法。在佛学智慧传承里,特别强调的“禅修”,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只是“禅修”时常被人误解为灵界通灵的东西,而变得怪怪的,实在是可惜。说到“慎独”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原则:(1)反省原则(回归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2)推爱原则(回归社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2020-07-11

【阿弥陀佛48愿:第22愿(国无女人)和第23愿(厌女转男)到底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48愿:第22愿(国无女人)和第23愿(厌女转男)到底是什么意思?】

1. 有人认为,阿弥陀佛48愿中的第22愿“国无女人”和第23愿“厌女转男”,说明阿弥陀佛的世界是一个“男女不平等“的世界。是这样的吗?

2. 当然不是!要知道,佛经语并不是“描述性的科学语言”,而是“启示性的玄学语言”。如果我们用世俗的逻辑思维去思考和辩论,那它就变成“概念游戏”和“语言游戏”,一点用处也没有。我们必须同时兼顾“用心体会”(致知)和“身体力行”(格物)两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悟性,才能够真正获得启示。

3. 因此,阿弥陀佛48愿中的第22愿“国无女人”和第23愿“厌女转男”中的“男”和“女”必须善加理解,不能错解。用儒家的术语来说,这里的“男”不是性别层面的意思,而是“完整人格”的“大人”的意思;“女”也不是性别层面的意思,而是“不完整人格”的“小人”的意思。用佛家的术语来说,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却可以化现或男或女的身相。所以,如果我们从“身相”的角度来理解阿弥陀佛的第22愿和第23愿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崃按:用佛学术语来进一步说明,第22愿和第23愿中所谓的“女人”和“女”指的是“法相”,第23愿所谓的“男”指的是“法性”。法相的样子虽然不同,法性的本质却是一样的,这就是“性相不二”。】

4. 这可以从第24愿“莲花化生”来证明,因为这三愿在经文中,是紧密相连的一段话。我们可以这么说,沉溺在“六道”的众生,通通都像是古代那些身不由己的“女人”,唯有化生到净土,才能够提升到自律自主的“男子”的生命境界。千万不要以为是女人到净土去“变性”,那样的理解就太荒谬了。那样荒谬的理解,会让许多女人自卑,而忘记自己可以通过修养而变成“善女人”;同时,也令许多男人自大,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善男子”,不需要修养。【崃按:所谓“善男子,善女人”,指的是摆脱“男女身相”的执着、分别,而能够与“法性”相应的念佛人。】

5. “莲花化生”愿也让我们联想到《红楼梦》里面贾宝玉说的一段话:“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里面的“男女”也不是指性别层面的意思,而是心灵与修养层面的意思。有人认为,《红楼梦》是女性主义的作品,当然也可以说得通,但是,那只是说明杰出的文学作品可以作多角度的解读,并不表示那是《红楼梦》的原意。【崃按:贾宝玉口中的“女儿”指的是“法性”,“男人”指的是“法相”。法相上虽然有净染的不同,法性上却是超越净染,而契入“真心”的。】

【男女:一半的生命】

【男女:一半的生命】

1. 只享有一半生命的女性——今天阅读早报读到徐李颖《美国夫人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如是说:“当(成熟)女性总是力不从心地追逐那班越走越远“青春”之车的时候,她们只享有了一半的生命;当女性总是作为男性的对立面出现的时候,她们也只享有一半的生命。”我不由得赞叹:说得多好啊!【崃按:生命的旅程中,时时处处都存在着美,婴儿有婴儿的美,儿童有儿童的美,青少年有青少年的美,成熟的男女有成熟的男女的美,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美,年长者有年长者的美,正如《周易》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个爻,每个爻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美一样,我们又何必执着于一个阶段的美,而不去拥抱整体的美呢?】

2. 只享有一半生命的男性——我们可以从上述说法获得启发,而如是说:“当(成熟)男性只是沉湎于过去“光荣史”的时候,他们只享有一半的生命;当男性作为女性的对立面出现的时候,他们也只享有一半的生命。”不是吗?【崃按:社会上对于男女的角色扮演,的确有不同的规定,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只是“社会角色”的扮演,千万不要把“角色”当成自己的“真实身份”,而忘记了问自己“我是谁”。“角色”只是千差万别的法相,“我是谁”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法性”,而远离痛苦,获得解脱。】

3. 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徐李颖在文章快要结束的部分说:我们(不分男女)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和男人)。这个洞见,足以照亮我们的心,并照亮我们前方的道路。【崃按:“人”必须活在慈悲心之中,然后才能够找到“男女”各自前进的道路。最后,赫然发现,原来“男女”道路虽然不同,却是“殊途同归”。】

【父子相隐:人格的完整性Integrity】

【父子相隐:人格的完整性Integrity】

1. 今天阅读早报,读到这段韩咏梅写的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文字:“在治理问题上,经常用的一个英文词汇“integrity”,中文翻译起来没有一个百分百吻合的词,用在人身上,它指的是“诚信”,用在制度和事物上,它指“可靠”和“完整性”。”

2. 其实,这个英文词汇“integrity”,在中文里面,也可以翻译为“正直”。这就很有趣了,因为在2500年前,孔子就对“直”这个字,给我们做了一番令人“脑洞大开”的解释了。

3. 让我们来看一下《论语·子路第十三·第18章》的原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崃按:叶公,大约小孔子22岁,是楚国的著名政治家,他的曾祖父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位613-591BC)。因为封地在古叶邑(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为地方长官,史称“叶公”。在朝中任职“令尹”和“司马”期间,曾对楚国政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河南叶县至今保留着叶公令后人景仰的古迹】

4. 在解释上面那段话之前,给大家介绍一点背景:叶公是当时楚国杰出的政治人物,孔子周游列国到楚国的时候,曾经跟他进行了一些关于政治和人格的沟通与讨论。在上述那段话之前,在《论语》里还记录了孔子与叶公的两次互动。一次是记录在《论语·述而第七·第18章》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的为人(孔子自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牢之将至),一次是记录在《论语·子路第十三·第16章》叶公问政(孔子回答:近者悦,远者来)。

5. 回到上面那段话,重点在于叶公和孔子对于“直”这个字,理解不一致。叶公认为,一个人奉公守法,就是“直”。这个理解,属于“大义灭亲”的纯理性思维范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就算是父子之间,也不能够例外。这是我们现代人的法治观念的“直”,当然不能够算错。只不过,在孔子看来,在圆满的生命或人格里面,它“不完整(有缺漏)”罢了。

6. 孔子当然并不反对理性思维,只不过他看到更大、更远的生命层面。在儒家的“完整生命”里面,包含了两个原则:(1)亲亲(仁的原则);(2)尊贤(义的原则),所谓“居仁由义”,就是对这两个原则的概括。这两个原则,就好比人的两只手或两只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人体的“整体”原则来看,何止是双手、双脚缺一不可,人体的每一个部分,又有哪一个部分是可以缺少或割除的?叶公所谓的“直”,符合了“义的原则“,却伤害了“仁的原则”,所以孔子不能够赞同。

7. 反之,孔子所谓的“父子相隐”却也被现代人严重误解、扭曲,以致于人们以为儒家思想违反了现代的法治精神,已经是过时的、落伍的。殊不知,孔子所谓的“父子相隐”,完全不是现代人误以为的“包庇”、“私心”等人心黑暗一面,恰恰相反,它是在“仁的原则”的坚实基础上,引导人们走向“义的原则”,实现“居仁由义”的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人生境界。【崃按:“隐”字,除了理解为“隐瞒”、“隐藏”,还有“隐微”、“难言之隐”的意思。“隐”字,提示的是生命中的难以明说的、难以承受的负担,虽然折磨着人,让人感觉痛苦不堪,却又不能够用一种外在的、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说到底,“隐”字的终极含义是“恻隐之心”。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这里所谓的“非人”,指的就是“不完整(有缺漏)”的生命形态。】

8. 上述说法,有什么根据吗?有,就在《弟子规·第6章》里面:“亲有过,谏使更”,就在《孝经·谏诤章第十五》里面:【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仔细阅读,不能不令人感动啊!臣、子对于君、父,完全是根据“仁的原则”来实现“义的原则”,这里面包含了智慧与慈悲,并不是盲目、愚昧地“从命”。基于智慧和慈悲的人际互动,我们才能够创造出理想的人类社会啊!【崃按:在理想的人类社会里面,人人都是追求自身人格成长的“学习伙伴”,同时也是共创美好社会的“生活伙伴”。在理想的人类社会里,我们关心和帮助每一个人,一个也没有丢下。一个不能少,这是需要“居仁由义”才能够做到。在动辄报警、把对方(不管对方是不是父母、子女)告上法庭的所谓法治社会里,有谁能够细心体会一下“居仁由义”的道理呢?】

9.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做个小小总结,说:英文词汇“integrity”,中文可以翻译为“直”,里面包含了“仁的原则”和“义的原则”。【崃按:这个“直”字,不只是个体生命的舒展而没有扭曲(内圣层面的“顶天立地”),更加是群体生命的舒展而没有扭曲(外王层面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2020-07-10

【好人:没有好人,只有更好的人】

【好人:没有好人,只有更好的人】

1. 好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自称为“好人”。如果有的话,我们一定要远离他。因为他不是“虚伪”,就一定是“狂妄”。

2. 是的,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不是好人”。但是,我们永远都可以学习“做一个更好的人”。

3. 学习“做一个更好的人”是一生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学习伙伴”。

4. 在学习“做一个更好的人”的成长旅程中,我们同时也踏上了一个“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成功的道路。在这个“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成功道路上,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应该真诚沟通与紧密合作的“生活伙伴”。因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不是一个人可以创造出来的,而是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生活伙伴们,群策群力,才能够实现的。

【崃按:“生活伙伴”不只局限于人类,也可以包括一切动物、植物、非生物。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用“生活伙伴”来翻译“众生”这个佛学术语, 以便现代人接通佛学的智慧传承。】

【我的主张:佛弟子的生活素质 Qualities of a Buddhist's life, I propose】

【我的主张:佛弟子的生活素质 Qualities of a Buddhist's life, I propose】

4. 【四楼】免于扭曲的品格(Character with free will.) => 普贤菩萨“光明磊落,顶天立地”的德行:品格,不只是灌输进头脑里的伦理道德的观念,而是用心体会的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更是身体力行的“开创人间净土”的“行动中的佛”。品格,就像“画龙点睛”给我们的启示那样:它不是画在墙壁上“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死龙”,它是能够飞上最高的天空 呼风唤雨的“真龙”、“活龙”!

3. 【三楼】免于自私的能力(Ability with true-self.) => 观音菩萨“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真爱:没有真爱的环境,人人自私自利并勾心斗角;有真爱的环境,人人相互关怀并同舟共济,就有如一个人体的细胞一样,不分你我。(能力不只是办事的能力,而是做人的能力,更是做自己的能力)

2. 【二楼】免于压力的效率(Efficiency with no stress.) => 文殊菩萨“妙吉祥”的智慧:没有智慧的时候“思考速度比蜗牛还慢,所以压力山大”,有智慧的时候“思考速度快如闪电,所以没有压力,只有安住于当下的宁静和喜悦(效率不是来自慌慌张张的语言和行动,而是来自气定神闲的呼吸和行走以及心对心的沟通交流)

1. 【一楼】免于恐惧的生存(Survival with no fear.) => 地藏菩萨“大无畏”的精神:“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大慈悲心:“众生无比誓愿度”(自己就在“无边众生”之中,自度和度人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2020-07-09

【当下:现在这里 here and now】

【当下:现在这里 here and now】

1. 当下【慎独】:含藏两个意思——(1)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2)不是“里面”,也不是“外面”,而是“这里”。这是一个无比奇妙的“时空交汇点”,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契入“真实生命”之流。

2. 现在【独体】:把“过去”与“未来”在“现在”这一个时间点上给接通了。在“现在”(此时)这个时间点上,清清楚楚地看到:过去还没过去,未来已经来了。于是,终于明白:“现在”是“永恒”的入口。['now' is none other than synchronizing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for us to see the truth.] 这是禅宗所谓“明心见性”的“明心”(光明磊落:真如)。

3. 这里【独体】:既不跌向“里面的世界”(我执的“鬼神世界”),也不跌向“外面的世界”(法执的“是非人我”),而是在“这里”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在“这里”(此处)这个空间点上,平平稳稳地站着:“里面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没有关联的两个世界,恰恰相反,它们是“真实生命”的“一个完整的世界”。于是,终于通达:“这里”是“宇宙”的中心点。['here' is none other than the positioning the inner world and the outer world for us to touch the reality.]这是禅宗所谓“明心见性”的“见性”(顶天立地:实相)

【“画龙点睛”含禅意】

【“画龙点睛”含禅意】

画龙点睛【世俗义】:比喻说话、写文章的时候,在关键的地方,加上几句点明主题的话,使到所要传达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一般的解释,包括两个用处:(1)这个成语本身属于“好词好句”,学生可以用在“考场上”的作文里,以便获得更好成绩;(2)这个成语也提示了我们在生活中(包括考场上)应该怎么说话、写文章,才会更加精彩,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画龙点睛【含禅意】:这个故事可以用来传达“悟性教育”的目标,也就是佛弟子用整个生命来学佛,所可以而且应该达到的目标。“画龙”比喻“佛学”,虽然“逼真”,所谓“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是说到底只是“好像真的一样”,并不是真的,因为那是“被困”在墙壁上的“死龙”。“点睛”比喻“建立在佛学基础上的明心见性”,它是“真的”,是能够“破壁而去”的“活龙”。我们每一个佛弟子,内心深处渴望的不就是把自己培养成“真的”,能够“破壁而去”的“活龙”吗?【崃按:“破壁”就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超越一真法界”,“活龙”就是“行动中的佛”,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把佛法精彩地表演出来的佛弟子。】

【慎独:悲智双运,行愿不二】——用《西游记》的“四人一马”来比喻

【慎独:悲智双运,行愿不二】——用《西游记》的“四人一马”来比喻

1. 慎独:用“唐三藏”来比喻,它是“真实生命”的“全人(佛性/法身)”(完整的人),拥有“三个生命的宝藏”

2. 悲智双运:“悲”用“猪八戒(法号悟能)”来比喻,它是“臭皮囊-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贪嗔痴的“烂泥巴”),同时又是“道器-成所作智”(戒定慧的“清净莲花”)。“智”用“沙和尚(法号悟净)”来比喻,它是“第六意识”,同时又是“妙观察智”。

3. 行愿不二:“行”用“孙悟空(法号行者)”来比喻,它是“妄心-第八阿赖耶识”,同时又是“大圆镜智”。“愿”用“白龙马(无法号)”来比喻,它是“犯了天条的罪龙--比喻第七末那识”【崃按: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戏弄嫦娥、沙和尚打破琉璃盏,各各也都“犯了天条”】,同时又是“取经人脚力的白马--平等性智”。【所谓“心猿意马”,指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和“第七末那识”的密切关系】。

3. 大悲观世音,在《西游记》里化身为“猪八戒”,提示我们:莫要轻视这个“臭皮囊”的身体,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能够把它转化为发挥慈悲济世之大用的“道器”。“悟能”二字法号的真实义在此。【“猪八戒”代表的是“人体两个宝,双手和大脑”里的“双手”——“千手观音”就是救度众生的“能手”】

4. 大智文殊菩萨,在《西游记》里化身为“沙和尚”,提示我们:莫要轻视这个“充满杂念”的大脑,要通过“慎独”(禅修),把它加以净化,它就接通般若无知(根本智)之大本的“道体”(此为儒家术语,佛家术语就是“自性”)。“悟净”二字法号的真实义在此。【“沙和尚”代表的是“人体两个宝,双手和大脑”里的“大脑”——“三世佛母”就是开通整个大脑的“智慧如海(脑海)”】

5. 大行普贤菩萨,在《西游记》里化身为“孙悟空”,提示我们:莫要轻视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能够与“纯净”的心相应,每一个小小的“纯善”之行,都具有莫大的功德。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悟空”二字与“行者”二字法号的真实义在此。【“孙悟空”代表的是“人类心灵的悟性”——“普贤十愿”是“悟性”的最佳注脚】

6. 大愿地藏菩萨,在《西游记》里化身为“白龙马”,提示我们:莫要毫无目标地虚度一生,抑或随意发愿,身为佛弟子,当仔细体验“无愿解脱门”【崃按:“空、无相、无愿”为“三解脱门”,其中,“空”对应“空性智慧”(文殊菩萨),“无相”对应“无相布施”(观音菩萨),“无愿”对应“无愿涅槃”(地藏菩萨)】的真实义,方能与“真实生命”的“全人”相应。所谓“无愿”,提示我们:“涅槃”是一切众生本有的“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并不是随意(心外求法)发愿可以求得的,而是应当以地藏菩萨的“大愿”为榜样,反求诸己,心内求法,方能成就。【“白龙马”代表的是“人类心灵的愿力”——“地藏菩萨本愿”是“愿力”的最佳示范】

【存理灭欲:该死的死,该活的活】

【存理灭欲:该死的死,该活的活】

1. 存理灭欲:“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宇宙人生的真理之言,被天底下许许多多粗心的人误解了。要理解这句话,是需要细心体验的。

2. 该死的死:“人欲”是“烂泥巴”,是“该死的”,但是没有它,“该活的”也活不成。

3. 该活的活:“天理”是“清净莲花”,是“该活的”,但是它不但没有嫌弃“该死的”,反而心怀感恩地紧紧拥抱它,因为没有它,自己也活不成。

【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净空法师如是“画龙点睛”)

净空法师如是说:【佛用的这些名词是假名,所以不能执着。你要了解它的意思,了解之后你要去证得它,所以佛法是科学。你如果没有证得不算数,那种悟不叫开悟、彻悟,你只是听说而已,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像在经上听到、看到的,要通过实证,就是把所学习到的应用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要在实验里真正证得,那就叫实智、如理智,不通过实验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是科学,跟科学的精神完全相同。
  章嘉大师教导我们,检验自己是真是假,你学的这些佛法,你做到了没有?做到了真的,没做到全是假的。搞假的就是搞佛学常识,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不能超越四圣法界,也就是不能成为法身菩萨。这个检验的方法非常好,问题是你做到了没有。
  *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只要有恶的念头、言语行为,它就存在。给你说真话,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地狱、饿鬼从哪里来的?是自己念头变现出来的,你有这个念头,这个境界就现前;没有这个念头,这境界就不现。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佛的正说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念佛,佛境界现前;念贪,鬼境界现前;念瞋恨,地狱现前。都在你一念,为什么不念佛?为什么念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真正觉悟、明白的人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念头,除这一念之外什么都没有,他现在还没有往生,但是他住在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一句佛号变现的是极乐世界,现前就是。往生时告别这个世界,不跟这个世界众生和光同尘了,科学家讲他入另一个空间维次,跟我们不是同一个空间维次了。】

崃按:【净师这一段话,可说是“画龙点睛”!大家去Youtube网站,打字“画龙点睛”,去观看两三个“画龙点睛”成语故事的视频,就肯定会有所领悟。我们学佛,可不能做一只“被困”在墙壁上,不能动,更加不能飞的“死龙”啊!记得记得,要“点睛”。“点睛”之后,我们就能够“破壁而去”,飞上九万里的高空,享受真实生命的大自由。】

2020-07-07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1. 格物:慎独是入手处。格其“此处(这里)的身”之物。不逐外,不搜里。不落人份【守己份】,不陷鬼窟【守人间】。“此处(这里)”就是宇宙的中心。(here is the center of the universe.)

2. 致知:慎独之得手时。致其“此时(现在)的心”之知。不思前,不想后。不落焦虑【享宁静】,不陷后悔【享喜悦】。“此时(现在)”就是永恒的入口处。(now is the entrance of eternity.)

3. 诚意:诚体之总枢纽。诚其“当下的独体”之意。四无依傍,岿然独存。诚体本天,沛然流行。“当下”是大道的源头活水。(here and now is the source of reality.)【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在此时此处】【独体之中,诚体之和】

4. 正心:“正心”者,“正其止乎独体与诚体之心”也。“独体”者,自受用之心也;“诚体”者,他受用之行也。

5. 修身:“修身”者,“修其实现更美好之家国天下之身”也,也就是“修其诚体之身”也。

2020-07-06

【孝心·孝行·孝道】

【孝心·孝行·孝道】

1. 孝心:回归自己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良心

2. 孝行:与至善无恶的本性相应的行为——天理

3. 孝道:由孝心彰显为孝行的过程

【颠倒:焦虑地在明早入睡,却哭着在昨晚醒来】

【颠倒:焦虑地在明早入睡,却哭着在昨晚醒来】

1. 颠倒的心:每天晚上为明天的事情焦虑到无法入眠,每天早上为昨天的事情追悔到痛哭流涕。

2. 端正的心:每天晚上带着宁静的心情入睡(回归自己),每天早上带着喜悦的心情醒来(回归人间)。

【现在:三世佛的无量寿;这里:十方菩萨的无量光】

【现在:三世佛的无量寿;这里:十方菩萨的无量光】

1. 现在的心:三世佛的无量寿

2. 这里的身:十方菩萨的无量光

【走出妄心·走进真心】

【走出妄心·走进真心】

1. 走出妄心:这是一个“烂泥巴”的世界,但是却不可轻易加以抛弃,因为“没有烂泥巴,就没有清净的莲花”,莲花必须以烂泥巴做养分,才能够生长。所以,所谓“走出妄心”,指的不是“放弃”,而是“放下”妄心,也就是“往生”的“往”字的真实义。我不执着于“妄心”,我把它放下,我“往”西方净土去了。

2. 走进真心:这是一个“清净莲花”的世界,但是,却不可起贪念而加以执着,因为“莲花没有办法在空中生长,它必须在烂泥巴之中生长”。所以,所谓“走进真心”,指的不是“抱紧紧”,而是“提起”真心,也就是“往生”的“生”子的真实义。我不执着于“真心”,我把它提起,我“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法相身·法性心·法身佛】

【法相身·法性心·法身佛】

1. 法相身:唯识宗。

2. 法性心:禅宗。

3. 法身佛:密宗。

4. 法相、法性、法身,三无等差;唯识宗、禅宗、密宗,说到究竟处,又何尝有什么不同?学佛,就是要学到“究竟处”,否则浅尝辄止,挖了一个又一个的洞,没有接通地底下的源头活水,又有什么利益可言?

【般若心·涅槃性·菩提道】

【般若心·涅槃性·菩提道】

1. 般若心:佛心。

2. 涅槃性:佛性。

3. 菩提道:佛道。

4. 心性道,一以贯之;般若、涅槃、菩提,也是一个整体的真实生命。

【往:晚安!生:早安!】

【往:晚安!生:早安!】

1. “往生”不是“快要死的时候”,才来做、才来练习的东西,而是每天晚上欲眠未眠之际和每天早上欲醒未醒之际,可以深切体验得到的。

2. 每天晚上欲眠未眠之际和每天早上欲醒未醒之际,就是“无明业相”的境界,也就是“等觉菩萨”的境界。

3. 每天晚上欲眠未眠之际,要跟自己真诚地说一声“晚安”,然后,就抱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与“今天”说一声“拜!”。

4. 每天早上欲醒未醒之际,要跟自己喜悦地说一声“早安”,然后,就抱着“乘愿再来”的毅力,与“今天”说一声“嗨!”

5. 看!念佛人只活在今天,“说一声拜”的对象是今天,“说一声嗨”的对象也是今天。是的,活在今天,活在当下,这就是念佛人的境界。

【“往生”不是“死”的代名词】

【“往生”不是“死”的代名词】

1、念佛法门的衰微,在于太多人把“往生”当作是“死”的代名词。只要有人去世,就用“往生”来互相“安慰”。真的“死了”就是“往生”吗?这样想的话,就弄乱了自己,以为自己糊糊涂涂地、昏天暗地地,从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啊念,念啊念,“死了”就可以去“西方净土”。这些,都是头脑里的胡思乱想,不可能成就!

2、真正的念佛,心里头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念念都是“生”的,不是“死”的。如此念佛,当下即是,哪里有不往生的道理?

3. 念念都是“生”的人,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都能够做出佛弟子的好榜样,都是世人的好榜样,在他身上可以看到“阿弥陀佛的影子”。这样的人,一定可以往生。

2020-07-05

【荀子心·孟子性·孔子道】

【荀子心·孟子性·孔子道】

1. 荀子心:大清明的本心。

2. 孟子性:至善无恶的本性。

3. 孔子道:由大清明的本心,通达至善无恶的本性,这个过程所展现的內圣外王的大道。

【肮脏的古义】

【肮脏的古义】

1. 肮脏(ang1 zang1)的今义:这是明清以后才形成的贬义。共有两个意思:(1)指外在的环境不干净,譬如:厕所肮脏、肮脏的垃圾场;(2)指内心世界不干净,譬如:头脑肮脏、肮脏的灵魂。

2. 肮脏(kang3 zang3)的古义:这是明清以前几千年的褒义。意思是:刚正不阿。这是形容大丈夫、豪杰之士的一个词语。

3. 由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由小见大,而猛然醒悟:读书要能够通达源头,要有能力逆流而上,却不可满足于下流的境界。5000年的华人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天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处于下流的位置,不肯发奋图强,逆水行舟,又怎么能够欣赏到华人文化博大精深的力与美呢?

【心性:般若佛心·涅槃佛性】

【心性:般若佛心·涅槃佛性】

1. 心性之学:根据现代儒学大师牟宗三先生的洞见,儒释道思想都是属于“心性之学”,他还进一步把“心性之学”称为“生命的学问”。牟宗三写过一部论儒学的名著《心体与性体》。

2. 般若佛心:根据“心性之学”,般若学属于“心学”。牟宗三先生就写过一部论佛学的名著《般若与佛性》。般若佛心的证悟,对佛弟子的修行十分重要,必须是佛心现前了,这个学佛才算是扎根了,才算得上一个“信”字。——所以,当年净空老法师出家之后去拜谢李炳南老师的教导之恩,后者就指着前者说:“你要信佛啊!”

3. 涅槃佛性:般若学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早,在东汉、魏晋时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佛性论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迟,一直到南北朝时代才开始兴盛起来。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佛性论肯定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肯定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学佛人对于这一点,一定要用心体会,并获得心灵深处的感应。这个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一个理论,而在头脑里玩弄概念。

2020-07-04

【六道逃犯·十法界演员·一真法界梦主】

【六道逃犯·十法界演员·一真法界梦主】

1. 六道逃犯:六道轮回的众生,在贪嗔痴慢疑的五毒之中打滚,过的是永远在逃亡的罪犯一样的不安定的日子,心里存在着无可奈何的深切感受:天地虽大,却没有我容身的地方!

2. 十法界的演员:声闻界的阿罗汉,已经脱去了“见思惑”的外衣,但是“尘沙惑”和“无明惑”的中层和内层脏衣还穿在身上。他不再执着于善恶,然而他对于净染的分别和爱憎没有消除,就好比一位演员,他已经觉悟到“逃犯”只是自己扮演的一个角色,并不代表自己。然而,这个演员,虽然不再演戏了,但是过去“逃犯”的前尘往事总是萦绕脑际,让他内心不得安宁。

3. 一真法界的梦主: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已经脱去了“尘沙惑”的中层脏衣,而且“无明惑”的内层脏衣也开始有了破洞。他不再分别净染,也摆脱了爱僧,然而,他还是处于真妄和迷觉的对治修行之中,就好比一个做梦中梦的人,在梦中醒了,知道自己当演员只是一个梦罢了。然而,这个做梦的人,虽然已经从梦中梦出来了,但是他还是需要勇猛精进地继续修行,才能够完全出离梦境,才算是一个睡醒了的人。

【妄心:利好利空】

【妄心:利好利空】

1. 股市用语:利好,是指能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披露。 利空,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披露。

2. 妄心生灭:随着利好利空,妄念纷飞,各种语言行为就展现开来。

3. 真心不生不灭:不随着利好、利空而动摇其心,各种语言行为都处于含藏状态。真心守着真实生命,一心为自己和众生的大利益服务。一见到自己和众生的真实大利益(正知正见),正语、正行也就随着起用。

【无限缩小 和 无限放大】

【无限缩小 和 无限放大】

1. 无限缩小:佛陀的用心之细,我们应当学习。只要够细心,我们永远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正如研究微观宇宙的科学家所谓“在底下总会有更多空间”(there is always space down there),譬如我们下到纳米世界回头来看我们处身的世界,感受是大大不一样的。一秒钟对我们来说,太短了,对纳米世界来说,太长了。

2. 无限放大:佛陀的慈悲心之大,我们应当学习。只要心量够大,我们永远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正如研究宏观宇宙的科学家所谓“时间只是我们的幻觉”,譬如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对一小时的时间感受,与在痛苦的时候对一小时的感受,是存在着天渊之别的。

【乘愿而去,乘愿再来】

【乘愿而去,乘愿再来】

1. 为智慧:乘愿而去。

2. 为慈悲:乘愿再来。

3. 为生命:自在而去,自由而来。自由自在,不去不来。

【精神鸦片瘾 与 精神分裂症】

【精神鸦片瘾 与 精神分裂症】

1. 学佛人千万不可染上“精神鸦片瘾”,把佛法当作“精神鸦片”来逃避现实,而辜负了佛陀的教导,也导致了世人误解佛法。

2. 学佛人如果因为染上了严重的“精神鸦片瘾”,而导致“精神分裂症”,产生幻听、幻视等精神疾病,那就害了自己,也害了佛法。

3. 学佛,绝对是可以也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做一个健康的人。实际上,学佛人可以也应该是一个获得全面健康的人,因为他获得的是无上宝贵的精神粮食。

4. 是的,佛法是“法药”,是让生病的众生服用的,但是不同的病要服用不同的药,而且病好了就要好好去做事,千万不要继续服药了。

我的主张【与高中老同学GAH谈论佛法】

我的主张【与高中老同学GAH谈论佛法】

好!就这么说吧!

我主张的法门是:【儒佛合一】的法门。

口号是【儒是今生今世的佛,佛是生生世世的儒】

而且我坚信【孔子从来没有教导我们要弘扬儒家思想,正如佛陀从来没有教导我们要弘扬佛法一样。孔子和佛陀,他们一生所做的、所说的、所想的,都只是弘扬生命而已。】

2020-07-03

【九相:九层遮羞布】

【九相:九层遮羞布】

1. 九相和三件脏衣的关系:我们可以把九相比喻为三件脏衣的九层布,那么,第一件脏衣(见思惑)共有四层布(C6执取相、D7计名字相、E8起业相、F9业系苦相),第二件脏衣(尘沙惑)共有两层布(B4智相、C5相续相),第三件脏衣(无明惑)共有三层布(A1无明业相、A2能见相、B3境界相)。

2. 脱下三件脏衣的过程,也就是一层层撕下九层遮羞布的过程。把三件脏衣都脱下了,关键处在于剩下最后一层布的时候,也就是处于“无明业相”的等觉菩萨破除最后一品无明的时候。

3. 最后一层遮羞布撕下了,也就是恢复到“赤裸裸一丝不挂”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回归到亚当夏娃还没有偷吃禁果之前的天真活泼的真实生命的状态。

4. 成佛,没有别的,就是把一切多余的东西丢掉而已。这是要靠真实的修行,与语言文字无关。多少人在头脑中玩着概念游戏,在口头上玩着语言的游戏,一天到晚“玩弄佛法”,却一点修行的本事也没有,真的是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啊!

【灵感 和 观照】

【灵感 和 观照】

1. 灵感:灵感是接通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之后,源源不断流涌出来的正知正见。

2. 观照:人的悟性开启之后,不是用头脑来进行概念的思考,而是用心灵来进行实相的观照。

【中道之理,和德之气】

【中道之理,和德之气】

1. 中道之理:这就是“天理”的道体,就是“格物”功夫成熟后,所动到的“终极维度”的真实生命的本体。

2. 和德之气:这就是“良心”的能量,就是“致知”功夫成熟后,依据真实生命的本体所发挥出来的作用。

【从“冥冥中”往生“明明中”】

【从“冥冥中” 往生 “明明中”】

1. 冥冥中:妄心不除,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冥冥中”的黑暗世界里。

2. 明明中:妄心一破,我们就开始走进“明明中”的世界了,一步一脚印,越走越光明。

3. 往生:“往”就是“回去”(从“冥冥中”回到“明明中”去)”,“生”就是“回来”(把“明明中”带回到“冥冥中”来)。念佛人“往”则与佛相应而开智慧,“生”则与佛同行而发慈悲。念佛人应当悲智双运,光明磊落,顶天立地,做世人的好榜样。

【亲有过,谏使更:大乘菩萨对众生的帮助】

【亲有过,谏使更:大乘菩萨对众生的帮助】

1. 《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一切众生都是“亲人”,所以他们对于一切众生都负有百分之百的劝谏的责任。

2. 然而,大乘菩萨个个都通达慈悲法门,都学会了观世音菩萨“随类现身”和“契机说法”的本事,所以他们劝谏众生,采取的是一种平等对待的方式,不是高高在上的方式;用的是换位思考和多角度思考的方式,不是强迫说教和固定思路的方式;取得的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不是不欢而散的结局。

3. 各位菩提道上的学习伙伴们,大乘菩萨的上述榜样,不就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吗?

【委屈:佛弟子】

【委屈:佛弟子】

1. 委屈:佛弟子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委屈自己。

2. 不委屈:佛弟子发心,一定要努力修行,让自己接通真实生命,再也不要委屈自己了。

3. 委屈:佛弟子大发慈悲,自己不委屈之后,一定要帮助一切人学会接通真实生命,再也不要让任何人受委屈。

2020-07-02

【心臣:忠臣与佞臣】

【心臣:忠臣与佞臣】

1. 心臣:我们每一个应当学习观世音菩萨随类现身,应机说法的本事,能够善巧方便地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化身为对方“心君”的“心臣”,化“昏君”为“明君”。

2. 忠臣:益友能够用正直、忠诚、博闻的心,扮演“忠臣”的角色。

3. 佞臣:损友却是用谄媚、虚伪、无知的心,扮演“佞臣”的角色。

【崃按:在人际关系中,是一条双程路,“心君”和“心臣”也是交互的,我们是“心君”同时扮演对方“心臣”的角色,对方也同样是他自己的“心君”同时扮演我们“心臣”的角色。我们应当牢记《论语》教导:“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我们只要能够运用“仁”和“敬”这两个做人原则,去与别人沟通交流,就一定能够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

【意志:自我萎缩与自我成长】

【意志:自我萎缩与自我成长】

1. 学佛,让我发心,从今天开始,我不要再伤害自己、压迫自己,而造成真实生命的萎缩。

2. 学佛,让我发心,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促成自身真实生命的成长。

【情感:自我伤害与自我疗愈】

【情感:自我伤害与自我疗愈】

1. 学佛,让我们更加明白自己的情感生命,让我们愿意为自己情感生命的健康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

2. 学佛,让我们明白我们情感生命之所以伤痕累累,是我们自我伤害的结果。

3. 学佛,让我们下定决心,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踏上自我疗愈的旅程。

【思想和行动:自我束缚与自我解放】

【思想和行动:自我束缚与自我解放】

1. 学佛,说到底,是思想和行动上的自我解放,让每一个人能够享有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2. 学佛,说到底,让我们明白,原来我们思想和行动上的不自由,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一种自作自受的“自我束缚”。

【回不去,回不来】

【回不去,回不来】

1. 学佛(乃至于学习一切智慧传承)有二难:一个是“回不去”,一个是“回不来”。

2. 先说“回不去”。学佛人既然已经知道世间之苦,而发心学佛,如果学佛多年,还是“回不去”,那的确是可怜的。可以说是白学了。

3. 再说“回不来”。学佛人学佛获得感应了,终于“回得去”了,但是如果“回不来”,那又怎么彰显大乘佛法的大慈大悲呢?虽然具有“回得去”的智慧,却不能够彰显“回得来”的慈悲心,那么学佛也只是学到“半桶水”而已。

4. 由此可见,真正学佛人,要能够表演“回得去”,同时又“回得来”的本事,那才是真佛弟子啊。

5. 说到底,所谓“回得去”和“回得来”,与“不去不来”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啊。这就是“不二法门”,这就是“不来不去不多事”。

【伤痕累累要自救】

【伤痕累累要自救】

1. 佛弟子当自觉,由于情执深重,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伤痕累累的。

2. 既然观照到自己伤痕累累,就要对自己和一切人起大悲悯心,而加以拥抱,而疗愈之。

3. 当知当学,佛陀是大医王,我们的内心与佛心接通,也就自然具有神奇的疗愈能力。

【破迷开悟,断惑证真】

【破迷开悟,断惑证真】

1. 破迷开悟:“破迷”是“回去”,“开悟”是“回来”,这是一条双程路。大彻大悟之后,才发现其实是“不去不来”。

2. 断惑证真:“断惑”是“(妄心)死去”,“证真”是“(法身)活过来”,这同样是一条双程路。证无可证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是“不生不死”。

【心君:明君和昏君】

【心君:明君和昏君】

1. 心君:我们每个人的心,就是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统治者,决定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样子。

2. 明君:我们的真心,就是一位明君。

3. 昏君:我们的妄心,就是一位昏君。

【身土不二:更好的自己和更美好的世界】

【身土不二:更好的自己和更美好的世界】

1. 更好的自己,才不会去破坏更美好的世界。

2. 更好的自己,才有资格享有更美好的世界。

3. 更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创造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