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638--713年)提倡顿悟法门,而顿悟法门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两句话,以及《六祖坛经》中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大要领为代表。以下让我们通过这两句话以及三大要领来用心体会顿悟法门,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
2. 所谓“顿悟”,是相对于“渐修”而言,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整体。懂得这一点,我们就明白六祖慧能大师的那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大师兄神秀的那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两者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相反相成的一个整体。须知,顿悟法门是在印度佛教传进中国近700年之后才应运而生的,如果不是在坚实的佛法智慧传承的基础上,顿悟法门是无法凭空产生的。
3. 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指的是“自性佛”法门。要懂得“自性佛”法门的要领,我们就不能不知道“三身佛”所开示的生命境界。所谓“三身佛”,就是“法身佛”、“报身佛”与“化身佛”。所以,当我们说“自性佛”的时候,要明白自己心里感应的到底是“自性法身佛”、“自性报身佛”,还是“自性化身佛”。以下,就把“三身佛”与“三无”三大要领会加以会通。
4. 先看“无念为宗”。所谓“无念”,是说觉悟本体不以念头的方式出现, 其作用为“遍知”。这也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 即“了知一切, 映现一切”。但这个“无念”的体和“念头”的相,又是不相妨碍的。在修行之初, 固然要平息念头,一旦体认无念之体后, 却不妨起心动念。此时,就可以“念而无念”, 可以分别一切而无所执著, 所谓“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这个修行境界,正与“自性报身佛”的“空性智慧”相应。【崃按:所谓“念而无念”,指的是“空性智慧”就像镜子一样, 没有什么物体可以粘著其上。它只是如实地显现一切, 不会对外境有美丑好恶的分别, 也不会有贪恋或嗔恨的情绪, 更不会选择或排斥什么, 它接纳一切, 却从不留恋什么。】
5. 再看“无相为体”,所谓“无相”, 是说觉悟本体不以任何相的方式出现。和“无念”同样, 这种“无相”和“有相”也不是对立的。事实上, 我们可以由“相”的当下,去体认“无相”, 因为它是超越一切相, 而又显现一切相的。这个修行境界,正与“自性化身佛”的“无相慈悲”相应,千百亿众生的苦难,正需要千百亿化身佛救度之。千百亿化身佛有千百亿相,却都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方便而彰显的,其本身正是“无相为体”。这是与“慈悲心”相应的“无相而无不相”的妙理。
6. 最后看“无住为本”,所谓“无住”, 是说觉悟本体具有无住的功用。和“无相”一样,这里的“无住”和“有住”也不是对立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可以从“住”的当下,去体认“无住”,因为祂是超越一切时空的终极维度时空,而又拥抱一切时空。这个修行境界,正与“自性法身佛”的“无住涅槃”相应,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佛”好比宇宙一样,拥抱着无尽星球的天地万物。在密乘佛教的“五方佛”里的“中央佛”,指的就是“自性法身佛”,祂拥抱的是无尽时空的无尽佛,而不只是“四方佛”而已啊!——“四方佛”只是“以简驭繁”的表法方式而已。
7. 顺便探讨一下禅宗的“平常心是道”这句话。这里所谓的“平常”“, 并不是常人(凡夫)现前的心。因为凡夫心是充满是非、曲直、人我的, 相对佛法所说的”平常“, 是极不平常的。真正的“平常”, 是来自“觉悟本体”的作用。
8. 这种“平常”, 也体现在《坛经》特殊的“用心”方法中。经云:“此门坐禅, 元不著心, 亦不著净, 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 心元是妄, 知心如幻故, 无所著也。若言著净, 人性本净, 由妄念故, 盖覆真如。但无妄想, 性自清净。起心著净, 却生净妄。” 如果我们执著这个心, 执著这个净, 本身都是妄心的作用, 是与修道相违的。所以,在体认过程中,不可带有取舍和选择, 只须“如实观照”即可。因为觉悟本体已具有一切功用——这正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前提, 是它所以称为修行捷径的前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