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31

【尘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尘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1. 尘:尘劳烦恼。一尘一菩提。自净其意,一尘不染。

2. 沙:恒沙世界。一沙一世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3. 尘沙:可以是烦恼,也可以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机会点。

【感与受的区别】

【感与受的区别】

1. 感:感应、相应。《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一个《咸》卦,是“下经(人道)之首”,讲的就是“无心之感”【崃按:“无心”就是“真心”】。佛弟子当依明觉缘起,心与诸佛菩萨相应,才能够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

2. 受:佛家“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一。讲的是我们的感官接触外界事物,或因贪爱而产生“乐”受,或因憎恶而产生“苦”受,或因冷漠而产生“无感”,因此心灵不得自由。

3. 根据上述,“感受”也是“真妄和合”的生命体。

【思与想的区别】

【思与想的区别】

1. 思:孟子说:“心之官,则思”,强调的是人类心灵具有反思的能力。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是把“心之官”和“耳目之官”相对比的,提醒我们不可随着感官欲望而迷失了自己的良知。【崃按:“思”字特别有意思,上面一个“田”,下面一个“心”,这是一个会意字,提示我们:反思就像是在“耕耘心田”,同时也在警惕我们:不肯反思,“心田”就会“荒芜”了。】

2. 想:佛家“五蕴”——“色受想行识”之一。“想”字,上面是一个“相”,下面是一个“心”,意思是“内心的幻相”。这个“内心的幻相”,是我们接触外界的事物后所留下的“影子”和“回音”。这些“影子”和“回音”阴魂不散一般,不断在我们的内心重播,扰乱我们内心的宁静和喜悦。【崃按:“想”蕴让我们的内心“闹鬼”】

3. 思想:根据上述,我们就可以知道“思想”也是“真妄和合”的生命体。

【意与志的区别】

【意与志的区别】

1. 意:一般上,指的是“意识”和/或“潜意识”。刘宗周提到“意根”,则是跟“诚意”有关。我们可以把“意根”理解为“意识/潜意识的根源”,所以“诚意”就是针对“意识/潜意识的根源”用一番“诚之”的功夫。所谓“诚之”,就是“使它变诚”,也就是说“意识/潜意识”原本是“不诚”的,也就是“妄”的。【崃按:所谓“无妄之谓诚”;“无妄”是《周易》六十四卦之一】

2. 志:志气和志向。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就是“志气”。古人说:“志,心之所之”,意思是说:“志,指的是心要去的地方”,这个跟我们今天说的“愿景”很接近。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培养自己的人生志向是十分重要的。

3. 意志:根据上述,我们可以了解“意志”基本上也是“真妄和合”的生命体。

【儒与侠的异同】

【儒与侠的异同】

1. 儒:读书人。(1.1)读书(1.2)明理的(1.3)明白人。(1.1)读什么书?读圣贤书【崃按:“圣贤书”当然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可是不必也不应局限于此,而是应当包括全人类文化传承的智慧宝典】。(1.2)明什么理?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崃按: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当然包括儒家的“内圣外王”的境界,可以不必也不应局限于此,而是应当包括全人类文化传承的一切境界,包括最近500年以来科学所开创出来的“新”境界】。(1.3)怎么样的明白人?心地光明而又能够“扫清天下浊”(所谓“忧国忧民之心”,当然不能够容忍一切祸国殃民的“污浊”的人事物)的人。【儒的形象可以用“书”来代表;这是人类精神中“温柔敦厚”的一面】

2. 侠:大侠客。那么,什么是“大侠客”呢?(2.1)侠客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个说明的是首先大侠客具备“侠义精神”;(2.2) 其次大侠客必须具备“行侠仗义”的条件和资格——“武艺高强”;(2.3)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说的是大侠客的第三个特质——“大我精神”。【侠的形象可以用“剑”来代表;这是人类精神中“慷慨豪迈”的一面】

3. 儒侠融合:“书”与“剑”的结合,金庸就有一部武侠小说名为《书剑恩仇录》。这是一个“全人教育”,一方面是儒家“温柔敦厚”的君子教育,一方面是武术家“慷慨豪迈”的侠义教育。【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健康的人类精神也应当同时具备“温柔敦厚”和“慷慨豪迈”这两个方面】

【生与佛的融合】

【生与佛的融合】

1. 生:众生。众生迷失自性,流浪生死;无明缘起,六道轮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佛陀教育,开启智慧,培养慈悲,自度度他。此是众生仰赖佛陀之处。

2. 佛:佛陀。佛陀并非上帝,而是众生中的觉者;明觉缘起,从明入明:出离六道、十法界乃至于一真法界。释迦牟尼佛已经完成在地球上的历史使命,佛弟子乃是佛陀教育的实践者,当作众生的表率,才能够“荷担如来家业”。此是佛陀仰赖众生之处。【一行禅师说,“自性三皈依的真实义,不只是佛弟子把自己托付给佛陀,更是佛陀也把祂自己托付给佛弟子。”这个开示,言有尽而意无穷。】

3. 生佛不二:众生开悟就是佛,佛迷失了就是众生。其实,佛哪里会迷失呢?只不过是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往往“留惑润生”,以便普渡众生吧!郑板桥不是说过吗,难得糊涂!佛偶尔也会“装糊涂”,然而,那只不过是祂的教学艺术罢了。不可错解“佛迷失了就是众生”的真实义。“佛迷失了就是众生”是出自大慈大悲的开示,鼓励众生要勇猛精进,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超越一真法界,直至成佛。

2020-05-30

【自由心灵:精-气-神】(旧瓶装新酒)

【自由心灵:精-气-神】(旧瓶装新酒)

1. 精:“精气神”的“精”字,指称的是自由心灵的“道器”。一般人一看到“器”字,就会很快地把祂归类到“形而下”的范畴去,这是不对的。我们不可忽略,“道器”是一份完整的“宇宙的礼物”,在“器”字之前有一个“道”字,就说明了祂虽然存身于“形而下”,祂也同时与“形而上”相应。如果不能够与“形而上”相应,那么,“道器”就堕落为“臭皮囊了”。说到这里,相信各位读者就已经恍然大悟:原来“精”字指称的就是“身体”啊!

2. 气:“精气神”的“气”字,指称的是自由心灵的“能量”。一般人看到“能量”二字,多数会联想到物理学的范畴去,那也不能算错,可是视野不够开阔。人体的能量,不只是物理的,还有化学的、生物的、心理的、思想的,乃至于心灵的。人类的能量,不只是个人的,还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艺术的、宗教的、科学的。世界的能量,不只是人类的,还有动物的、植物的、非生物的、高山的、大海的、天空的,乃至于外太空的。这种种能量可以统称为“宇宙能量”。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说到底并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啊!

3. 神:“精气神”的“神”字,指称的是自由心灵的“本体”。一般人看到“本体”就会头晕,感觉那是玄之又玄,很难搞懂的神秘的东西。其实,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本体”不是一个“概念”,而是真实生命的源头活水,所以人们无法用“纯粹理性”(pure reason)去理解祂,只能通过“实践理性”(practical reason)去实现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谈论“人类需求层次”的时候,谈到人类最高的需求是“自我实现”,不少人引用他的理论,却又隐隐然贬低“自我实现”,认为它不是最高层次。其实,马斯洛谈“自我实现”,提到了“顶峰体验”,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我们不能只是从概念思考去肯定或否定“自我实现”和“顶峰体验”,而是应该回归到自己生命的内部和深处的“本体”,一步一脚印地去实践与探索“神”的道路。

4. 自由:真实生命拥有“精气神”,也就拥有了“自由”,因为祂包含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情感、健康的思想、健康心灵。而且,正是真实生命拥有了“完整的健康”,祂也就获得了“大自在”。

5. 心灵:真实生命拥有真正的“心灵”,祂完全摆脱了“魂”的纠缠、浑浊、昏暗以及一切乱七八糟的东西,而尽情发挥了“灵”的善解、清净、光明以及一切多姿多彩的事物。

Discussions with GAH after attending Bro Richard’s online session on “Feeling” 【与老友GAH谈论佛法,人生一乐也】

1. GAH: Free our mind from after image is v useful for me,  practical advice. And the habitual un/pleasant thoughts is after all a mental formulation, impermanent and unsatisfactory nature are v good take away and reminders. 【崃按1:after image指的是一件事过去了,可是它却在我们的心里不断地重播,“在心里不断重播”的东西,它并不是那件事本身,可是那件事的“影子”。譬如:一个人对我们说了一句话,引起了我们很大的情绪反应,虽然那个人早就走开了,我们的心里却不断地重播那句话。我们重播的其实不是那句话,而是那句话的“回音”。不只是视觉(眼根)和听觉(耳根),所有的“六根”,包括另外四个:嗅觉(鼻根)、味觉(舌根)、触觉(身根)以及“大总管”第六意识(意根),统统都会在接触外物之后,在内心留下“影子”和“回音”不断地重播。这些“影子”和“回音”阴魂不散地纠缠着我们的心,使祂不得自由。】【崃按2:我们接触外物之后,总会在心里留下愉快(乐受)或者不快(苦受)的感受,其实这些感受统统是我们自己的“想法”的化身,而且与“五蕴”息息相关。这些感受在本质上是妄心所虚构的,是无常的,并不能满足我们真正的需要。】

response 1: “unsatisfactory nature” is a very simple and yet powerful expression of our deepest feeling towards worldly matters. 【进一步说明:“不满足的本质”表明上好像是说我们的贪心让我们感到不满足,但是在这里含有更深的意思。这个更深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明觉心对于世俗的事物以及由它们所引起的感受本身的一种观照。这个观照,让我们能够因为“看破”,而“放下”世俗的事物以及由它们引起的感受,从而让我们的心灵重获自由。】

response 2: “impermanent nature” has been interpreted by Thick Nhat Hanh in a very beautiful and meaningful way. 【强烈推荐阅读:一行禅师的《正念生活》和《佛陀的心》这两本书,都对“无常”法印,作了非常优美而又富有意义的描述。正确理解并运用“无常”法印,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response 3: “after image” links me to this word, haunting. Agree that this is the mental obstacle we have to overcome in order to make progress in our mental development. 【世俗事物在我们心里留下的许许多多不断重播的“影子”和“回音”,就让我们的心像“闹鬼”一般,一刻也不得安宁。这是我们佛弟子必须认真清扫的“心灵垃圾”。只有把“心灵垃圾”清扫干净了,我们算是一个合格的佛弟子。】

【灵与魂的区别】

【一心开二门:灵与魂的区别】

1. 灵:灵者,明也,觉也,巧也,妙也,依明觉缘起“真如门”故也。【真如门: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出离一真法界之大道在此】【“道器(行道之利器)”的身体在此】

2. 魂:魂者,昏也,沉也,混也,乱也,依无明缘起“生灭门”故也。【生灭门:六道轮回在此;烦恼障、所知障在此;无明烦恼在此】【“臭皮囊”的身体在此】

3. 灵魂:灵魂者,真妄和合之心也,一心开二门也。【不二法门: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枢纽:转识成智】

【念佛:行动中的佛】

【念佛:行动中的佛】

1. 念:心与佛相应【心依明觉缘起而开“真如门”】

2. 佛:觉也,明觉也,“自性弥陀”与“西方弥陀”同时、共步也。

3. 念佛:心行相应也,知行合一也,“行动中的佛“(一行禅师开示)也。

【你我对话:世间好语佛说尽】

【你我对话:世间好语佛说尽】

1. 你说:“世间好语佛说尽。”

2. 我说:“那对世人有什么好处呢?”

3. 你说:“世人可以从佛语中获得疗愈的力量啊!”

4. 我说:“噢?那疗愈的力量来自哪里呢?”

5. 你说:“来自世人对佛语的理解并加以实践啊!”

6. 我说:“世人对佛语的理解并加以实践,依靠的又是什么呢?”

7. 你说:“依靠的是正念,也就是心要依明觉缘起而开真如门。”

8. 我说:“众生心都是依无明缘起而开生灭门的,又怎么可能转化为依明觉缘起而开真如门呢?”

9. 你说:“念佛的时候,念念分明,佛佛相续。

10. 我说:“啊!”

2020-05-29

【涅槃法印:生本不生(本来是佛),死本不死(未来成佛)】

【涅槃法印:生本不生(本来是佛),死本不死(未来成佛)】

1. 涅槃法印的“不生”义:依无明缘起而有“生”,依明觉缘起而“不生”。

2. 涅槃法印的“不死”义:依无明缘起而有“死”,依明觉缘起而“不死”。

3. 涅槃法印的“不生不死”义:依无明缘起而有“生死”,依明觉缘起而“不生不死”。

【崃按:《大乘起信论》说“一心开二门”,即是依无明缘起的“生灭门”与依明觉缘起的“真如门”。佛弟子何去何从,应当自知自觉。】

【不要被负面情绪牵着走!】

【不要被负面情绪牵着走!】

1. 负面情绪很可怕,有如火山喷发,伤人又伤己。

2. 要承认自己内心存在负面情绪,然后勇敢地面对它,才能够转化它。

3. 转化负面情绪的方法:(1)拥抱自己的负面情绪如同拥抱一个哭泣的婴儿一样;(2)我们远远大于我们内心的负面情绪,因为负面情绪源自无明,我们的真实生命源自明觉。

【学佛吃紧三关】(刘宗周的启示)

【学佛吃紧三关】(刘宗周的启示)

1. 六道关:破见思惑,证一切智,出离六道轮回,入声闻法界【对应刘宗周“圣学吃紧三关”之“人己关”:圣学是“为己之学”(内学,成就自己),“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要去计较,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

2. 十法界关:破尘沙惑(并破第一品无明惑),证道种智,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对应刘宗周“圣学吃紧三关”之“敬肆关”:“一分恭敬,一分受益”,“敬则诚,诚则天”】

3. 一真法界关: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一真法界,入大涅槃【对应刘宗周“圣学吃紧三关”之“迷悟关”:要细心观察自己的言行,就算获得别人的赞叹,自己确保保持慎独功夫,看到自己“浑身都是过”,然后脚踏实地去改过,才会有大彻大悟的一天】

人生的两个Be

人生的两个Be:

1. 第一个be:Be yourself, be your true-self. 活出自己,活出真实的自己(真我)【世间多少人啊,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为“假我”而活。这样的生活充满压力和困惑,生是糊涂人,死也是糊涂鬼!】

2. 第二个be:Be alive, be fully alive. 活过来,百分之百地活过来!【只有完成“三个出离(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的人,才能算是“百分之百地活过来”。世间多少人啊,还没有“活过来”,就已经死去了!】

一行禅师《佛陀的心》读书心得之一:对“四圣谛”的深刻考察与调整

一行禅师《佛陀的心》读书心得之一:对“四圣谛”的深刻考察与调整

1. 一行禅师告诉我们:“六道轮回”是印度的传统文化,佛陀只是依据这个“世间因果的善恶报应”的传承,为我们开示“出世间因果的纯净纯善”,所以为了突出佛陀教育的重点以帮助21世纪的人学习佛法,我们应该把“四圣谛:苦、集、灭、道”的顺序重新调整为“四圣谛:灭、道、苦、集”。

2. 一行禅师真的是用心良苦,他用慈悲心来观察佛弟子的修学状况,发现多数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证明“人生是苦”这一点,而忘记了,或者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强调佛陀教育的重点是“离苦得乐”,“乐”才是佛陀教育的核心内容。

3. 相应一行禅师的建议,把“四圣谛:苦、集、灭、道”的顺序重新调整为“四圣谛:灭、道、苦、集”,我的体会是“四圣谛:灭(苦)、道(集)”,也就是说:“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更直截了当地说:“乐(苦)”。这是一行禅师在《佛陀的心》一书中一以贯之的清晰思路。

4. 总之,一行禅师的思路是“明觉缘起(无明缘起)”,或者说“真心(妄心)”,这个清晰的思路,并不是用头脑虚构出来的,而是禅师在他充满苦难的人生旅程中一步一脚印印证出来的。我们当如是知,当如是学,当如是成长,当如是成就自己和他人。

2020-05-28

【人有多聪明:耳聪目明】

【人有多聪明:耳聪目明】

1. 人耳有多聪: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到2万赫兹之间。 高于这个范围的波动称为超声波,而低于这一范围的称为次声波。【频率:指声波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小音越低,频率越大音越高。】

2. 人目有多明:人眼可以看到的范围里的电磁辐射被称为可见光(Visible light),或简单地称为光。 人眼可以感受到的波长范围一般是落在380纳米~740纳米。 对应于这些波长的频率范围在405~790太赫兹。【太赫兹=10^12赫兹】【红光波长最长、频率最低,紫光波长最短、频率最高,“可见光”就是“彩虹”的光谱,“红外光”与“紫外光”一般是属于“不可见光”。】

【从“断食可以重新启动免疫系统”谈起】

【从“断食可以重新启动人体免疫系统”谈起】

1. 几天前,侄儿RH传送了一个关于“科学研究发现:断食2-4天可以重新启动人体的免疫系统,修复损坏的人体细胞”的信息。

2. 断食疗法当然听说过,断食可以重新启动人体的免疫系统,这个说法似乎没听说过,但是听起来很吸引人,而且很有趣,引人深思。

3. 深思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不吃会饿死,吃太多、吃太好,也对健康构成威胁;(2)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大多平时吃太多、吃太好,吃出富贵病,然后去看医生、动手术、吃药。现在出来一个断食疗法,也是一条活路。

4. 其实,很多人也不是不知道健康饮食的原则:七分饱最好,清淡为上,素食胜于荤食等等,问题是口腹之欲盖过了理智啊,奈何?

5. 说回“断食”,真正需要“断”的,也许不是“食”,而是“欲”啊!宋明理学家说:“食”是“天理”,但是吃太多、吃太好却是“人欲”啊。所以,他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意思是:吃还是要吃的,但是要定量,而且要选择健康饮食。

6. 英语谚语说: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的东西决定你的健康),说得太对了。

【与佛相应的天籁之音:南无-阿-弥陀-佛】

【与佛相应的天籁之音:南无-阿-弥陀-佛】

0. 法性与尽虚空遍法界相应:“南无”(十方三世佛)【如是作念:一声“南无”,突破方圆465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的范围(有量的无量),直达“不可观测的”实际宇宙的范围(无量的无量)】

1. 心与法身佛相应:“阿”(自性弥陀)【如是作念:一声“阿”,突破无明烦恼,与“自性弥陀”的真实本性相应】

2. 口与报身佛相应:“弥陀”(西方弥陀)【如是作念:一声“弥陀”,突破尘沙烦恼,与“西方弥陀”的无尽慈悲相应】

3. 身与应身佛相应:“佛”(行动中的佛)【如是作念:一声“佛”,突破见思烦恼,与“明觉缘起”(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应,安住于当下之中,勇猛精进,做一个“行动中的佛”】

2020-05-27

【整体时间的真常,整体空间的大我】

【整体时间的真常,整体空间的大我】

1. 无常法印-破法执:世间万事万物皆无常,世人因“无明缘起”而生“法执”之所知障,心灵遭到污染。佛弟子则不然。佛弟子转“无明缘起”为“明觉缘起”,正好乘着无常的波浪勇猛精进,在修行过程中,让自己和别人越变越好。此为“无常法印”的妙用处。“无常法印”最终印证的正是超越一切时间(拥抱无限的时间:活在当下的“安住在这时(这时是时间的起点也是终点)”,再也不用“赶时间”)的“真常”之真智慧。

2. 无我法印-破我执:世人不达“无我”法印,因“无明缘起”而生“我执”的烦恼障,受种种苦。佛弟子则不然。佛弟子转“无明缘起”为“明觉缘起”,正好利用无我的自由空间学习与成长,在菩提道上昂首阔步。此是“无我法印”的妙用处。“无我法印”最终印证的正是超越一切空间(拥抱无限的空间:活在当下的“安住在这里(这里就是宇宙的中心)”,再也不用“赶路”)的“大我”的大慈悲。

【七个脉轮:生命能量的波与频率】(探索篇)

【七个脉轮:生命能量的波与频率】(探索篇)

0. 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纳米之间。光的波长越长越不易散射,传播也越远。【下列数据取自“中文维基百科”】。(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反之,波长越短,频率越高)

1. 底轮:红光(波长:620~750纳米;频率:400~484太赫兹),相应真言:LAM(LA-M)。【践履的能量】

2. 腹轮:(波长:590~620纳米;频率:484~508太赫兹),相应真言:VAM(VA-M)。【创意的能量】

3. 脐轮:(波长:570~590纳米;频率:508~526太赫兹),相应真言:RAM(RA-M)。【转化的能量】

4. 心轮:绿(波长:495~570纳米;频率:526~606太赫兹),相应真言:YAM(YA-M)。【慈悲的能量】

5. 喉轮:(波长:475~495纳米;频率:606~630太赫兹),相应真言:HAM(HA-M)。【表达的能量】

6. 眼轮:(波长:450~475纳米;频率:630~668太赫兹),相应真言:OM(O-M)。【智慧的能量】

7. 顶轮:(波长:380~450纳米;频率:668~789太赫兹),相应真言:AH(阿)。【灵性的能量】

【南无-阿-弥陀-佛:三皈依】

【南无-阿-弥陀-佛:三皈依】

1. 南无:古代印度语,中文即是“皈依”的意思。皈依谁?皈依阿弥陀佛。但是,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呢?阿弥陀佛包含“三皈依”的意思。请看下文。

2. 阿:古代印度话,中文即是“无”的意思。这是“三皈依”的第一个:皈依无(无有恐怖),也就是出离“无明缘起”的“见思惑”(出离六道轮回),而皈依“空性智慧”的意思。

3. 弥陀:古代印度话,中文即是“量”的意思。这是“三皈依”的第二个:皈依量(量周沙界),也就是出离“无明缘起”的“尘沙惑”(出离十法界),而皈依“无相慈悲”的意思。

4. 佛:古代印度话,中文即是“觉”的意思。这是“三皈依”的第三个:皈依佛(觉而不迷)【崃按: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同时、共步,无二无别)】,也就是出离“无明缘起”的“无明惑”(出离一真法界),而皈依“无愿中道”的意思。

5. 南无阿弥陀佛:提起正念,字字发自真心,字字与“明觉缘起”(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相应,方得不思议佛力的加持。

【心包太虚是净土,量周沙界见弥陀】

【心包太虚是净土,量周沙界见弥陀】

1. 心包太虚是净土:“太虚”就是“宇宙”,整个宇宙都是一个佛国净土,都是修行的大好场所。

2. 量周沙界见弥陀:“沙界”是“恒沙世界”的简称,“恒沙世界”是“恒河沙数佛国世界”的简称,而“恒河沙数”是“双重比喻”,指的是“恒河两岸的每一粒沙子代表一条恒河,这一切恒河两岸的沙子的总数”,这么多的“佛国世界”中都能够同时见到“西方弥陀”和“自性弥陀”。这说的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不自暴、不自弃,转“无明缘起(六道轮回,流浪生死)”为“明觉缘起(出离六道、十法界、一真法界)”,都能够仰仗“西方弥陀”与“自性弥陀”的不思议佛力,而成就自己和他人。

2020-05-26

【杨绛(1911-2016)的“含忍”】

【杨绛的“含忍”】

1. 杨绛说,她用含忍来换取自由。真令人羡慕。

2. 杨绛之所以能够享受自由,是因为她养成了含忍的功夫。我们不能够享受自由,是因为我们没有含忍的功夫。

3. 与其羡慕杨绛能够享受自由,不如努力去养成含忍的功夫。

【真佛弟子:念佛如佛在】

【真佛弟子:念佛如佛在】

1. 念佛如佛在:法身佛在【真佛弟子之心,与法身佛相应故也】

2. 诵佛如佛在:报身佛在【真佛弟子之口,与报身佛相应故也】

3. 礼佛如佛在:应身佛在【真佛弟子之行,与应身佛相应故也】

【真佛弟子:三皈依,三出离】

【真佛弟子:三皈依,三出离】

1. 皈依佛,出离六道轮回【真佛弟子,当以真修行力,转“无明缘起”为“明觉缘起”(一行禅师开示),破“见思惑”,而出离六道轮回,证得阿罗汉果位】

2. 皈依法,出离十法界【真佛弟子,当以真修行力,入流、亡所,回小向大,破“尘沙惑”(并破第一品“无明惑”),而出离妄心所现的十法界,证得法身大士果位(共41位)】

3. 皈依僧,出离一真法界【真佛弟子,当以真修行力,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断尽“无明惑”,而出离“有限之无限”的一真法界,证得圆满的佛果】

【慎独:24/7保持沉思状态的心】


【慎独:24/7保持沉思的生命状态

1.    慎独,就是沉思的心,也就是格物的状态。【安而后能虑】

2.    物格,就是思想突破的心,也就是“独体现前”的时候。【虑而后能得】

3.    物格而后知致,就是“独体现前”而后“良知发用”,也就是王阳明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的相应境界。

【人人心中身旁24/7都有护法神】

【人人心中身旁24/7都有护法神】

1. 人人心中身旁24/7都有韦驮菩萨:《悲华经》说:韦驮菩萨在过去世跟释迦牟尼佛等同为兄弟。过去劫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同为兄弟,千子学佛后各个发愿,当时的韦驮菩萨听了他们的发愿后就说:“你们修行成道,弘扬佛法的时候我给你们做护法,护持你们,等你们全部成佛之后,我最后一个成佛。”后来转轮圣王的千子成为我们贤劫的千佛,释迦牟尼佛为第四尊,韦驮菩萨成就最后一尊,名字叫楼至佛。【人人心中都有一千个成佛的愿望,这一千个愿望的最后一个就是韦陀菩萨!】

2. 人人心中身旁24/7都有伽蓝菩萨:(1)伽蓝为“僧伽蓝摩”的简称,华译为“众园”,即僧众所居住的园庭,亦即寺院的通称。“伽蓝神”指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伽蓝圣众菩萨”。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2)佛教最早的寺院是印度的祗树给孤独园。释迦佛时,舍卫国有位乐善好施的长者叫须达多,人称给孤独长老。为了礼请佛陀来舍卫国传教,他选中了舍卫国祗陀太子的花园为佛说法的场所。祗陀太子开玩笑地对长者说,只要你用黄金铺满园地,我就将园子卖给你。结果长者真的这样做了,令太子非常吃惊,有感于他为法的虔诚,太子无偿捐出园地,由长者建造精舍。因为是两人的功德成就了第一座佛寺,就名为“祗树给孤独园”,以纪念这二位护法居士。后来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也皈依了佛教,并大力扶持佛教,为佛教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鉴于波斯匿王对佛教的大力支持,他便成了佛教史上第一位大护法。现在看到的“伽蓝殿”就是为纪念最早维护、支持佛教的三位大护法而建立的。它一般在寺院大雄宝殿的东侧,殿中央供奉波斯匿王,左边是祗陀太子,右边是给孤独长者。有的伽蓝殿两侧还供有十八伽蓝之神。

(3)至于“伽蓝菩萨”做“关羽形象”,则有这么一个跟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有关的传说:智者大师一次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时,遇上成为愤恨不平的厉鬼,到处惨叫着寻找自己头颅的关羽。智者大师安抚关羽,并为他讲说佛法。关羽随即皈依受戒,成为佛弟子,并发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天台宗的寺院开始供奉关羽。自天台宗寺院开了供奉关羽的先例后,各宗寺院争相效法,渐渐地,关羽被捧成伽蓝菩萨,跟韦驮菩萨并称,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佛)左边是韦驮菩萨,(佛)右边是关羽像。(4)关公成为佛教护法神的真实义:人类文化(现象)表面上是不同的,但是人类精神(本体)实际上却是相同的。关公是中国文化里面的“武圣人”(在人们心中,与孔子的“文圣人”分庭抗礼),祂化身为佛教护法神,这说明了佛教自东汉初年(公元67年)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唐朝智者大师(538-597)的生活年代,中国与印度两种文化体系,经过了500年的文化碰击、借鉴与交流,最后融会贯通,成为互相依存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共同体”。【这一点,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你我,具有特别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食古而化”、“知难而进”。】

3. 人人心中身旁24/7都有韦陀菩萨和伽蓝菩萨为护法: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记得提起正念(与佛相应的真心),那么,“韦陀菩萨”自然就在我们的左边,而“伽蓝菩萨”自然就在我们的右边。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行动中的佛”。



2020-05-24

【人类进化三段论】(开创性思维)

【人类进化三段论】(开创性思维)

1. 7万年前—500年前: 智人心地阶段【过去:还没过去】人类意识的诞生、成长与成熟,各种宗教信仰传承的起落兴衰,是为人类文化精神文明的“古传统”。【人类精神“入乎其中”的阶段;类似佛法“空谛”(阿罗汉境界)的阶段】

2. 500年前—21世纪: 智人性天阶段【未来:已经到来】人类意识发展史的重大转折,突破宗教意识的限制,而开拓出科学意识,带来了科学知识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进步,是为人类文化的“今传统”。【人类精神“出乎其外”的阶段;类似佛法“假谛”(菩萨境界)的阶段】

3. 21世纪以后:觉人物种阶段【现在:一现永在】人类到了这个阶段,必须把人类文化的“古传统”和“今传统”融会贯通,领悟到:地球上的人类,都是“智人家族”的成员;而这个家族里的一些成员,已经“进化”到觉人物种;而地球上的人类,最终都可以“进化”为“觉人家族”的成员。【人类精神“打破中外”的阶段;类似佛法“中谛”(佛陀境界)的阶段】

【圣严法师:对死亡的三不主义】

【圣严法师:对死亡的三不主义】

1. 不要寻死:不可轻生,要珍惜生命

2. 不要怕死:不可贪生,要顺其自然

3. 不要等死:不可苟且偷生,要把握时机修行

【圣严法师:死亡是佛事】心解

【圣严法师:死亡是佛事】心解

死亡不是喜事,不是丧事,而是一桩庄严的佛事。

1. 不是喜事:有人以为老人家岁数很高,寿终正寝,就是“喜丧”,于是把这类死亡当作喜事,这是错误的。

2. 不是丧事:世俗人只要亲人亡故,都难免会悲从中来,痛苦不堪。从古到今,世人都已经习惯把死亡当作“丧事”,都以为自己“丧失了亲人”。这是很不容易跳出来的错误的传统观念。

3. 是佛事:不论是不是佛教徒,都应该对“死亡”这回事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所谓“死亡是佛事”,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通过他人的死亡,我们可以领悟人生的真相,从而好好把握自己珍贵的生命,让祂发挥最大的价值”;一是“通过对死亡的觉悟,我们明白人的生命不是只限于这个身体,人的真实生命远远大于这个身体,从而明白人是不会死的”。
【崃按:换句话说,“死亡”是每一个人必须认真修读的一门课程,我们不能够用情绪化的态度来对待祂。“死亡”也是神圣的。】

【寡不敌众:不可与妄念为敌!】

【寡不敌众:不可与妄念为敌!】

1. 今天从互联网读到一篇法师开示的讲记,题目是《不可与妄念为敌》,觉得十分有道理,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

2. 法师说,妄念有一万个,你的正念只有一个,你要以一敌万,怎么可能取胜呢?

3. 法师说,这一万个妄念好比是一家人,他们彼此都是熟人,你这个正念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生人”。他们一看到你这个正念,就一起大喊:“你出去!”你孤苦无依,能不听话吗?

4. 法师说,你心中不可有“与妄念为敌”的念头,否则,就好比你一个人披挂了盔甲,拿了刀枪在手上,那一万个人任何人经过你身旁都会举起刀枪与你厮斗起来,你是不可能打败他们的。

5. 法师说,你倒不如轻轻松松地,一身破衲衣,头顶合掌尖的僧帽,或站或坐,在路旁,一心参“念佛的是谁”。任那一万人拿刀拿枪,在路上跑过来,跑过去,你既不与他们为敌,他们也就不理会你。但是,你既在路旁,他们跑来跑去,总会看到你。久而久之,他们之中就会有人来靠近你,慢慢与你熟络起来,你才会有机会“转化”他们。

【生人与熟人:妄念是熟人、是亲人啊!】

【生人与熟人:妄念是熟人、是亲人啊!】

1. 真心对我们来说,祂是“生人”,是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即使祂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敢亲近祂。

2. 反之,妄念却是我们的熟人,甚至是亲人,我们天天跟祂们打交道。偶然祂们没有出现,我们就感到“怪怪”的,甚至感到有些“寂寞”。

3. 把真心当作“生人”,甚至是“仇人”,古人把这个现象叫做“认父作贼”;把妄念当作“熟人”,甚至是“亲人”,古人把它叫做“认贼作父”。

【生命就是一个最大的奇迹】

【生命就是一个最大的奇迹】

1. 地球上的生命现象是宇宙之中最大的一个奇迹。【生命是宇宙的礼物】

2. 人类的生命现象是这个最大的奇迹中的最大的奇迹。【人类是宇宙的长子,是宇宙礼物的开启者】

3. 每一个人的生命现象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这个最大的奇迹中的奇之又奇的奇迹。【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实现,发现宇宙和人生的最大奥秘】

2020-05-23

【沉思:我为什么会发脾气?】

【沉思:我为什么会发脾气?】

1. 身体因素(身病是导火线):内分泌失调、疲倦不堪、痛痒难忍【要看医生、吃药,要休息】——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说生病他又没病,但就是很容易疲倦,动不动就伤风感冒)。需要重视身体的锻炼,时常运动,出出汗。

2. 心理因素(心病是火药库):不耐别人烦扰、不顺自己心意、不能安住于当下【要学习并掌握正念生活的技巧】——要避免两个(对外的)极端,一个是对生活抱着太高的期望,一个是对生活完全不抱希望。要调整心态: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不要批评、抱怨别人,要反省、改进自己的言行;要坚信“改变自己,从我开始”,而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3. 终极因素(妄心是火种):吵闹不堪的环境【要远离不良的环境,最大的污染不在外界,而是在自己内心深处;妄心是一切污染的总源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不管跑到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总是无法躲避人事的纠纷、观点的冲突、心理的污染。唯有修炼瑜伽静坐,借助古人的智慧,弃绝一切污染,才能恢复心灵本然的清净。那才能过上人的生活,才能活出人样来。

【瑜伽静坐八步骤】

【瑜伽静坐八步骤】

1. 自制步骤:1.1不杀生;1.2诚实(不妄语);1.3不偷盗;1.4梵行(以“不邪淫”为代表,彰显清心寡欲之德行);1.5不执取(以“不饮酒”为代表,远离一切令人沉迷上瘾之物,包括手机、电脑、电视)【诸恶莫作:五戒(遮恶为主)】

2. 遵行步骤:2.1纯洁(纯白无暇);2.2知足(圆满自足);2.3苦行(克己复礼);2.4诵习(三天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2.5敬仰自在天(观自在菩萨,反闻闻自性)【众善奉行:五戒(开善为主)】

3. 坐姿步骤:3.1稳定;3.2舒适;3.3调身;3.4虚领顶劲(想象有一条无形的绳子从头顶轻轻地把脊椎骨拉直);3.5全身放松(放松头部、颈部、肩膀、手臂、胸腔、腹腔、腿脚)

4. 调息步骤:4.1入息观(我在吸气);4.2出息观(我在呼气);4.3守息观(我在轻柔地呼吸);4.4数息观(一呼一吸为一数,从一数到十,周而复始);4.5止息观(超越内外,进入更深层次)

5. 制感步骤:5.1控制感官(让清净心做感官的主人);5.2不与感官各自的对象结合(“亡所”:感官为“能(感知)”,其对象为“所(感知)”,不与感知对象结合就是“亡所”);5.3彷佛依随心的性质(“入流”:“入”清净心的法性之“流”,方能实现前述“亡所”的目的,故曰“入流、亡所”);5.4达到对感官的最高控制(完全彻底放松,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5.5至此从步骤一到步骤五统称为“外支”(预备阶段),此后步骤六到步骤八统称为“总御”(修行阶段)。

6. 专注步骤:6.1心固定一处(诸如脐轮、心轮、头顶、鼻尖、舌尖等处或外界对象);6.2智慧的光芒闪现;

7. 沉思步骤:7.1专心认知(专注于所沉思的对象,如同水流持续不断,不受其他认知干扰);7.2智慧的光芒闪现;

8. 入定步骤:8.1唯独闪耀对象的光芒(进入沉思对象的本质,唯独闪耀对象的光芒,仿佛失去自己的形态);8.2智慧的光芒闪现

【观音菩萨:三达德】

【观音菩萨:三达德】

1. 观:用智慧心来观察众生的情状【智者不惑】to see with your mind's eye.

2. 音:用慈悲心来谛听苦难的音声【仁者不忧】to listen with your heart's ear.

3. 菩萨:眼到手到,反闻自性。悲智双运,无畏救拔【勇者不惧】to perform with both your free will.

2020-05-22

【善巧反馈四原则:慈悲喜舍】(探索性思考)

【善巧反馈四原则:慈悲喜舍】(探索性思考)

0. 为什么需要“善巧反馈”?在生活中,父母对于子女,教师对于学生,上司对于下属,都难免要给予对方反馈。然而,反馈不得法,往往产生强烈的反弹,不但达不到帮助对方的目的,反而对彼此关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反之,“善巧反馈”不但可以达到帮助对方的目的,也可以巩固双方的关系,更加是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种学习与成长。“善巧反馈”包括了:【慈悲喜舍】“四原则”、【反馈内容和方式】“两手抓”与【澄清-肯定-切问】“三步骤”。

1. 慈(予乐)的原则:善巧反馈能给对方带来快乐

2. 悲(拔苦)的原则:善巧反馈能给对方消除痛苦

3. 喜(喜悦)的原则:善巧反馈提供者能保持喜悦

4. 舍(等舍)的原则:善巧反馈提供者能保持等舍

5.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善巧反馈提供者必须做到“两手抓”:(1)一手抓“反馈的内容或信息”(契理)(一味“表扬”对方,就算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未必能够提供实质性内容给对方);(2)一手抓“反馈的方式或态度”(契机)(一味“批评”对方,就算是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对方未必能够接受,就白费功夫了)。

6. 根据“四个原则”和“两手抓”,展开“三步骤”的第一个步骤【建立双方沟通的基础,英语是on the same page with that person】:(1)澄清(Clarifying)步骤——运用“聆听和爱语”来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让对方畅所欲言而不加以打断,反而要抱着真诚的好奇提问,引导对方说出内心更深层次的想法和感受。史蒂芬·科维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理解。这种渴望的激烈程度,就如同我们的身体渴望氧气一样。”为了充分理解对方,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用两只耳朵来聆听,还要“用慈悲心来聆听”,因为“慈悲心是我们的第三只耳朵”(观世音菩萨“慈悲”原则:反闻闻自性);不能够只是用两只眼睛来观察,还要“用智慧心来观察”,因为“智慧心是我们的第三只眼睛”(文殊菩萨“喜舍”原则:反见见自性)。这一个步骤非常重要,不只是帮助反馈提供者理解对方,更加是帮助对方理解自己。

7. 根据“四个原则”和“两手抓”,展开“三步骤”的第二个步骤【双方感觉良好并准备好迈步向前,英语是feel good and ready to move forwards】:(2)肯定(Affirming)的步骤——细心辨别对方表现出的正面的行为和举动,然后加以适当而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必须注意的是,这个肯定和鼓励,必须“契理”,而不是为了取悦对方,否则无益于对方的学习与成长。通过这个肯定和鼓励,对方可以巩固已经打下的德行基础。【挑战:这个步骤要求我们不可按照自己主观的好恶来“肯定”或“否定”对方,而是超越主观的好恶,用一种智慧观照来传达一种“非判断对错”的“不是为了肯定而肯定”的“肯定”。这个分享洞见的过程,能够启发对方的思路。】

8. 根据“四个原则”和“两手抓”,展开“三步骤”的第三个步骤【迈步向前,英语是move forwards】:(3)切问(mediate through questioning)的步骤——通过这个步骤,我们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忧虑并给予建议让他参考,从而帮助他进一步思考,以便在已有的德行基础上,进一步去发挥自己的良知良能。“切问”的“切”当然是“切中要害”,但是要注意不要“切痛对方”,而是要“把问题切成小块”(break into parts),意思是“不要着急,要一步步来,让对方可以跟得上”;“问”不是像法官对犯人一样的“审问”,而是雪中送炭式送来温暖的“慰问”(不忍心对方受冻),更是春暖花开式看到希望的“问学”(像“同学”一样互相切磋琢磨,集思广益,提供建议,拟定对策)。

【静思语“做中学,学中觉”的体会】

【静思语“做中学,学中觉”的体会】

1. 不会做,要学啊!学了才会,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做的。

2. 学不会,要觉啊!觉悟自己的错误,错误消除了,自然就会了啊!

2020-05-21

【完整人格:四个层面的融合】

【完整人格:四个层面的融合】

1. 二向——内向(反求诸己的知)与外向(推己及人的行)的融合:知行合一 【社交之动与独处之静融合、有诸中的内省与形于外的言行融合、渊深与广博融合、团队讨论与独立思考融合】

2. 二觉——感觉(外在世界的身)与直觉(内在世界的心)的融合:身心合一【现实与意义融合、具体与抽象融合、实事求是与天马行空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实际经验与智慧洞见融合】

3. 二性——感性(浪漫主义的爱心)与理性(现实主义的智慧)的融合:悲智双运【冷脑与热心融合、主观与客观融合、做事与做人融合、硬心肠与软心肠融合、人人平等与因人而异融合】

4. 二法——方法(严谨头脑的果断能力)与心法(开放心灵的体验能力)的融合:心脑交资【严谨与灵活融合、按部就班与随兴发挥融合、严格遵守计划与灵活调整计划融合、果断与开放融合、第一时间与最后一分钟融合】

【你我对话:没有良心,没有天理】

【你我对话:没有良心,没有天理】

1. 你说:没有良心!没有天理!

2. 我说:谁说的?

3. 你说:大家都这么讲啊,有些权威也这么讲,有些时候我自己也这么想、这么讲。

4. 我说:大家讲的、权威讲的、你想的和讲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5. 你说:难道你能够证明良心和天理的存在吗?

6. 我说:我不能,但是你能。

7. 你说:啊?

8. 我说:良心和天理,不是一味向外去寻找可以找到的,而是需要:首先、反求诸己,向自己心灵深处去证得良心;然后,推己及人,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去证得天理。

【做好自己,就是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做好自己,就是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1. 世界和平的坚实基础是“修身”,是通过“做好自己”而实现的,决不是通过批评与指责他人,更不是通过打人与杀人而实现的。动不动喊打喊杀的人,就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坏者。

2. “修身”成功的人,他能够兼顾“外在世界”(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内在世界”(致知、诚意、正心)。换句话说,他拥有“完整的世界”,他的“外在世界”中有“内在世界”,他的“内在世界”中有“外在世界”,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3. “完整的世界”是怎么实现的呢?也就是说,要用什么方法去实现“完整的世界”呢?答案就是:“格物”。“格物”的下手处在于“慎独”。“慎独”又是什么呢?答案就是:“止观”,也就是“正念生活”,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都能够提起正念,都能够做到:“止”中有“观”,“观”中有“止”。这个就是“慎独”功夫。“慎独”功夫成熟,“独体”自然现前。那就是所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的“达”者境界。这样的人,他能够“做好自己”,同时他也已经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顾炎武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讲的通通是这个意思。里面都是包含着真实的修养功夫来说的。不可不知。

2020-05-20

【心爱:慈悲心中流露出来的真爱】

【心爱:慈悲心中流露出来的真爱】

1. 慈悲心的核心:心爱的真我

2. 慈悲心的内圈:心爱的亲人

3. 慈悲心的外圈:心爱的陌生人

4. 慈悲心的圈外:心爱的仇人

5. 真正的慈悲心是没有固定的核心,也没有固定的圈的。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己,每一处都是核心,每一个核心都有自己的圈。每一个核心都是紧紧相依,每一个圈都是相互重叠的。

2020-05-19

【人有七个身体】

【人有七个身体】

1. 色身: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体,这是一份“宇宙的礼物”(一行禅师语)。佛弟子只要“打开”这份礼物,我们就可以“发现”下列六个身体。【此身可接通“无神论”的范畴】

2. 佛身:佛者,觉也。智慧、慈悲,二足尊。佛弟子都应该学习做一个“行动中的佛”(一行禅师语)。【此身可接通“泛灵论”范畴】

3. 法身:法者,正也。八正道之法。佛弟子都应该学习正念生活(正念呼吸、正念微笑、正念行住坐卧、正念说话办事),让自己时时处处“安住于当下之中”(一行禅师语),时时处处“安住于法身之中”。【此身可接通“泛神论”范畴】

4. 僧身:僧者,净也。依众靠众,修六和敬。僧者,清净众也。僧身者,与此清净众相互依存者也,“如来家业”身也。【此身可接通“一神论”范畴】

5. 人文延续身:人文意识身也,儒家“忧患意识”身也,文字般若身也【社会人的社会现象身;属于7万年人类文化的“历史维度身”范畴;主要包括中国、印度、阿拉伯和西方四大文化传统里的儒释道、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的文明传承】

6. 自然宇宙身:宇宙意识身、天人合一身【自然人的自然现象身;此身属于137亿年的宇宙演化的“历史维度身”;可接通“科学”范畴】
【崃按:人类历史虽然长达290万年,但是人类心灵起用大约只有7万年,所以严格来讲“社会人的意识”的出现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出现(“人类社会”的历史肯定超过100万年,但是“人类的社会意识”的历史大约只有7万年)——依据以色列耶路撒冷历史系讲师哈拉瑞《人类简史》一书中的“智力革命”的时间点来立论】

7. 终极实相身: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身【属于本体界的“终极维度身”;此身属于“涅槃”、“神的国度”范畴】
【崃按:一行禅师对“涅槃”的体会极深,讲述得非常精彩。禅师语重心长地再三强调,“涅槃”不是“永恒的死亡”,而是“永恒的生命”;“涅槃”不是死后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正念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在当下“安坐于涅槃之中”。】
【崃按:3. 法身 与 7. 终极实相身 有互相重叠之处,然而偏重点不一样。前者偏重于“修行过程”,后者偏重于“究竟圆满处”】

【观照:魔境界与佛境界】

【观照:魔境界与佛境界】

1. 妄心无明缘起的魔境界:众生落入无明(本无)缘起的三世因果的轮回果报之中,生生世世,迷乱颠倒,痛苦纠缠。可说是受尽了“魔境界”的折磨、摧残啊!

2. 真心明觉缘起的佛境界:佛弟子开启明觉(本有)缘起的
三世诸佛的殊胜修行之境,心心念念,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可说是享尽了“佛境界”的喜悦、宁静啊!

3. “真妄和合”与“一心开二门”:妄心(变化)与真心(不变)相互依存,“生灭门”(妄心)与“真如门”(真心)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在哪里?相互依存在“一心”。这“一心”具足“无明缘起”(妄心)与“明觉缘起”(真心)。一行禅师说:“没有烂泥,就没有莲花”,他鼓励我们说,虽然“无明缘起”给我们生命带来种种痛苦,但是这些痛苦对我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他把这些痛苦比喻为“烂泥”,而“烂泥”正是修行人种植“莲花”所需要的养分。他把“明觉缘起”给我们生命带来的种种喜悦,比喻为“莲花”,而“莲花”是不能在空中生长的,只能种植在“烂泥”里。

【身体是宇宙级的音乐厅】

【身体是宇宙级的音乐厅】

1. Listen to your body: 身体是宇宙级的音乐厅,心灵在里面演奏着天籁之音。

2. Repose in yourself: 身体是宇宙级的度假胜地,心灵在里面彻底放松。

3. Healing process of mindfulness: 身体是宇宙级的医疗中心,心灵在里面获得百分之百的疗愈。

2020-05-18

【身体是妄心的坟墓,真心的出生地】

【身体是妄心的坟墓,真心的出生地】

1. 身体是妄心的坟墓:妄心的缘起通通灭于此处。

2. 身体是真心的出生地:真心的缘起通通生于此处。

3. 身体是“出生入死”之处,在此处,妄心死去(入死),真心活过来(出生)。

【慈悲喜舍,四大菩萨】

【慈悲喜舍,四大菩萨】

1. 观音菩萨 慈(心)无量:无缘大慈慈无量,观音菩萨没有条件地给一切众生带来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以及无比的心灵上的快乐。

2. 地藏菩萨 悲(心)无量:同体大悲悲无量,地藏菩萨毫无保留地帮助一切众生脱离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以及无比的心灵上的痛苦。

3. 文殊菩萨 喜(心)无量:禅悦法喜 喜无量,文殊菩萨反求诸己地给一切众生示范怎么获得四禅八定的、一真法界的,以及无上的“涅槃”实相的智慧。

4. 普贤菩萨舍心无量:冤亲等舍 舍(心)无量,普贤菩萨推己及人地给一切众生示范怎么实现阿罗汉的、大乘菩萨(法身大士)的,以及无上的“佛中之王”(自性弥陀)的境界。

【身体是心灵的港湾】

【身体是心灵的港湾】

1. 身体是心灵的港湾,心灵是这个港湾里的航空母舰。

2. 身体的心灵的三宝殿,心灵是这座三宝殿上供奉的活佛。

3. 身体是心灵的皈依处,心灵是这个皈依处的毗卢遮那佛。

4. 身体是心灵的“唯心净土”,心灵是这个“唯心净土”里的“自性弥陀”。

2020-05-17

【身体是心灵的净土】

【身体是心灵的净土】

1. 身体是心灵的净土:“唯心净土”并不是头脑的“概念”,而是可以并且必须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的活泼泼的佛法。【在行动中彰显“唯心净土”的无相慈悲,做一个“行动中的佛”(一行禅师语)Embodiment of the pure land and be a Buddha-in-action】——“推己及人证真爱”(曾昭旭语)

2. 心灵是这方净土的教化佛:“自性弥陀”并不是外在的“认知对象”,而是可以并且必须随时通过正念当下在我们内心深处就可以触及的终极维度的法身。【在正念生活中触及“自性弥陀”的涅槃实相,让自己“安坐于当下之中”(一行禅师语)Mindfulness of our Buddha Nature and touch the ultimate dimension of our lives】——“反求诸己证真我”(曾昭旭语)

3. 身体与心灵相互依存,是一个真实生命的共同体。“自性弥陀”与“唯心净土”相互依存,“光中极尊”与“佛中之王”相互依存,其真实含义在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己;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未来也毕竟成佛。何以见得?只要能够提起正念,当下就能够“安坐于西方净土之中”,就自然见得。

【两类人的两种梦:地狱里的天堂梦 和 天堂里的地狱梦】

【两类人的两种梦:地狱里的天堂梦 和 天堂里的地狱梦】

1. 第一类人:生活在地狱中,却闭着眼睛做天堂的美梦。

2. 第二类人:生活在天堂中,却闭着眼睛做地狱的噩梦。

3. 哪一类人比较幸福呢?两类人都一样不幸,谈不上幸福。

4. 第一类人可说是在抽着“精神的鸦片”,闭着眼睛来生活,就无法改善自己生活的环境,“天堂的美梦”让他误以为不需要去改变现实,因为他把现实当成梦境,把梦境当成现实。这是一种大悲哀啊!

5. 第二类人可说是被关在“自己量身定做的监牢”里,闭着眼睛来生活,就让他错失了现实中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地狱的噩梦”让他心里时常充满负面的能量,所以他时常做出毁坏天堂的举动,殊不知他周围的人都笑呵呵地生活着,只有他一个人过着苦哈哈的日子。真是可怜之至!

【生死只是妄心的概念,真心实相没有生死】

【生死只是妄心的概念,真心实相没有生死】

1. 【妄心缘起: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生死事大,轮回路险!

2. 【真心缘起:人在慈悲之中,不生不死,不去不来】无生无死,涅槃何事?

3. 妄心自己吓自己(忙得不得了),真心在自身里休息(什么事也没有)。

【执念太深,苦了自己和别人】

【执念太深,苦了自己和别人】

1. 执着的人,苦了自己,把自己关在痛苦的地狱里。

2. 执着的人,也苦了别人,把别人也一起拖进痛苦的地狱里去。

3. 执着的人,需要提起正念,安住在当下的天堂之中,用来自天堂的快乐去拥抱地狱的痛苦,这样就能够马上从地狱中把自己和别人都解救出来。

2020-05-14

【阅读一行禅师“四圣谛”开示的心得分享】

【阅读一行禅师“四圣谛”开示的心得分享】

1. 苦圣谛:【谛观世间苦,犹如净莲土】。一行禅师写过一本书,书名《没有烂泥,就没有莲花》。“烂泥”比喻“世间的苦难”,“莲花”比喻“清净、喜悦、安详的正念生活”。禅师多年来,不断勉励读者不要逃避世间的痛苦,反过来要面对痛苦、拥抱痛苦、超越痛苦,因为人生不是只有“苦”,在“苦”的狭小内圈之外,就是“乐(灭)”的广大外圈。

2. 集圣谛:【谛观净莲土,六道轮回处】。一行禅师花费相当大的力气,来强调“六道轮回”不是佛陀教育的重点。他说“超越六道轮回”才是佛陀教育的本怀。他睿智地为读者开示:佛陀通过讲述“六道轮回”来指点“超越六道轮回”的方法,那就是停止浇灌藏识中的不善种子(恶心所),并开始浇灌心田中的莲花种子。

3. 灭圣谛:【谛观寂灭乐,疗愈众生疴】。一行禅师认为:“没有烂泥,就没有莲花",意思是“没有苦,就没有乐”,因为“乐”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苦”的“熄灭”(寂灭)而来。这就是灭圣谛的精彩含义。“苦”是因为众生“生病”(疴:音“柯”),“苦”的“熄灭”就是众生的“病”已经“疗愈”了。

4. 道圣谛:【谛观八正道,当下活到老】。一行禅师以“正念”为“八正道”的核心,单提直指,直截了当地提醒读者“活在当下”,以“八正道”为指南,掌握“正念生活”的美妙艺术。“当下”就是“今心”,就是“现(前)、(自)在”的心,也就是“日日是好日”的心。一行禅师最后大喝一声:“安住于当下之中”就是“安住于涅槃之中”。【崃按:据闻一行禅师属禅宗临济法脉,临济大师擅长用大喝一声帮助禅者开悟;而禅宗德山法脉之德山大师擅长用当头一棒帮助禅者开悟。德山棒,临济喝,即是成语“当头棒喝”的典故由来。】

【正念念什么?】

【正念念什么?】

1. 正念念什么?正念什么也不念。正念只是“无念”:“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正念是“与真心相应的念(佛)”。

2. 正念只是“反求诸己”,正念念自己。

3. 正念只是“安住于当下”,正念念“现在”。

4. 正念只是“安住于涅槃”、“安住于宇宙”。

5. 正念就是“佛”,行住坐卧不离“正念佛”,一切行动不离“正念佛”。这,就是“行动中的佛”。

2020-05-13

【波浪与大海】

【波浪与大海】

1. 波浪比喻现象界,大海比喻本体界。

2. 无我观:众生执着于一个个的波浪就是自己(我执),殊不知大海才是真正的自己(空性智慧;自度)。【无我:从现象界回归本体界;修行人破见思惑,证得一切智,而出离六道轮回】

3. 无常观:二乘人执着于大海就是自己(法执),殊不知一个个的波浪也就是大海(无相慈悲;度他)。【无常:从本体界回来现象界;修行人破尘沙惑(并破第一品无明惑),证得道种智,而出离十法界】

4. 涅槃观:法身大士洞见波浪和大海都是自己(涅槃中道:自度度他)【涅槃:一真法界的大乘菩萨,秉持中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直至圆满成佛。】——“法身”与“涅槃”用语不同,其指则一,皆是指称“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也就是同时在波浪和大海中彰显的“水的本质”。

【正念生活的四种特质:念定慧信】

【正念生活的四种特质:念定慧信】

1. 我们的生活因为有这四种特质而充满喜悦和活力(精进力)。

2. 五根、五力:信、精进、念、定、慧。修行人需要在藏识的心田里,深深扎下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让它们茁壮成长,强而有力地发挥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3. 一行禅师把五根、五力的顺序作了一个调整:(1)修行人以“念根”、“念力”为核心,通过正念呼吸、正念微笑、正念行走、正念沟通、正念办事,活在当下,在当下中触及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涅槃);(2)在一天24小时的正念中,修行人的“定根”、“定力”,获得了培养与开发,能够处变不惊,能够在危机爆发时泰然处之;(3)在深厚的“定根”与强大的“定力”中,修行人能够充分培养和开发“慧根”和“慧力”,时时处处都能够触及“般若无知”的“根本智”(出世间的空性智慧),而在慈悲心中彰显“无所不知”的“后得智”(入世间的假谛智慧);(4)在稳固的“慧根”和锐利的“慧力”中,修行人才能够真正培养和开发“信根”和“信力”,这就是“十信”的修炼历程,也就是为修行人契入“一真法界”做好了准备。(5)然而,不可不知,在正念生活的四种特质(念、定、慧、信)中,每一种特质都离不开“精进根”与“精进力”的培养和开发,否则一切都只是“概念”而已,对真实生命的学习与成长一点用处也没有。

2020-05-11

一行禅师与英语版的《金刚经》

The Diamond That Cuts through Illusion

Opening Gatha

How may we overcome the fear of birth and death
and arrive at the state that is as indestructible as a diamond?
What way can direct us in our practice
to sweep away our thousands of illusions?
If the awakened mind shows its compassion
and opens up for us the treasure store,
then we may bring into our lives
the wonderful diamond teachings.

Discourse

This is what I heard one time when the Buddha was staying in the monastery in Anathapindika’s park in the Jeta Grove near Shravasti with a community of 1,250 bhikshus, fully ordained monks.
That day, when it was time to make the almsround, the Buddha put on his sanghati robe and, holding his bowl, went into the city of Shravasti to beg for food, going from house to house. When the almsround was completed, he returned to the monastery to eat the midday meal. Then he put away his sanghati robe and his bowl, washed his feet, arranged his cushion, and sat down.
At that time, the Venerable Subhuti stood up, bared his right shoulder, put his knee on the ground, and, folding his palms respectfully, said to the Buddha, “World-Honored One, it is rare to find someone like you. You always support and show special confidence in the bodhisattvas.
“World-Honored One, if sons and daughters of good families want to give rise to the highest, most fulfilled, awakened mind, what should they rely on and what should they do to master their thinking?”
The Buddha said to Subhuti, “This is how the Bodhisattva Mahasattvas master their thinking: ‘However many species of living beings there are—whether born from eggs, from the womb, from moisture, or spontaneously; whether they have form or do not have form; whether they have perceptions or do not have perceptions; or whether it cannot be said of them that they have perceptions or that they do not have perceptions, we must lead all these beings to nirvana so that they can be liberated. Yet when this innumerable, immeasurable, infinite number of beings has become liberated, we do not, in truth, think that a single being has been liberated.’
“Why is this so? If, Subhuti, a bodhisattva holds on to the idea that a self, a person, a living being, or a life span exists, that person is not a true bodhisattva.
“Moreover, Subhuti, when a bodhisattva practices generosity, he does not rely on any object—any form, sound, smell, taste, tactile object, or dharma—to practice generosity. That, Subhuti, is the spirit in which a bodhisattva practices generosity, not relying on signs. Why? If a bodhisattva practices generosity without relying on signs, the happiness that results cannot be conceived of or measured. Subhuti, do you think that the space in the Eastern Quarter can be measured?
“No, World-Honored One.”
“Subhuti, can space in the Western, Southern, or Northern Quarters, above or below be measured?”
“No, World-Honored One.”
“Subhuti, if a bodhisattva does not rely on any concept while practicing generosity, the happiness that results from that virtuous act is as great as space. It cannot be measured. Subhuti, the bodhisattvas should let their minds dwell in the teachings I have just given.
“What do you think, Subhuti? Is it possible to grasp the Tathagata by means of bodily signs?”
“No, World-Honored One. When the Tathagata speaks of bodily signs, there are no signs being talked about.”
The Buddha said to Subhuti, “In a place where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signs, in that place there is deception. If you can see the signless nature of signs, you can see the Tathagata.”
The Venerable Subhuti said to the Buddha, “In times to come, will there be people who, when they hear these teachings, have real faith and confidence in them?”
The Buddha replied, “Do not speak that way, Subhuti. Five hundred years after the Tathagata has passed away, there will still be people who appreciate the joy and happiness that come from observing the precepts. When such people hear these words, they will have faith and confidence that this is the truth. Know that such people have sown seeds not only during the lifetime of one Buddha, or even two, three, four, or five Buddhas, but have, in fact, planted wholesome seeds during the lifetimes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Buddhas. Anyone who, for even a moment, gives rise to a pure and clear confidence upon hearing these words of the Tathagata, the Tathagata sees and knows that person, and he or she will attain immeasurable happiness because of this understanding. Why?
“Because that person is not caught in the idea of a self, a person, a living being, or a life span. He or she is not caught in the idea of a dharma or the idea of a non-dharma. He or she is not caught in the notion that this is a sign and that is not a sign. Why? If you are caught in the idea of a dharma, you are also caught in the ideas of a self, a person, a living being, and a life span. If you are caught in the idea that there is no dharma, you are still caught in the ideas of a self, a person, a living being, and a life span. That is why we should not get caught in dharmas or in the idea that dharmas do not exist. This is the hidden meaning when the Tathagata says, ‘Bhikshus, you should know that all of the teachings I give to you are a raft.’ All teachings must be abandoned, not to mention non-teachings.”
The Buddha asked Subhuti, “In ancient times when the Tathagata practic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uddha Dipankara, did the Tathagata attain anything?”
Subhuti answered, “No, World-Honored One. In ancient times when the Tathagata practic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uddha Dipankara, he did not attain anything.”
“What do you think, Subhuti? Does a bodhisattva create a serene and beautiful Buddha field?”
“No, World-Honored One. Why? To create a serene and beautiful Buddha field is not in fact to create a serene and beautiful Buddha field.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creating a serene and beautiful Buddha field.”
The Buddha said, “So, Subhuti, all the Bodhisattva Mahasattvas should give rise to a pure and clear intention in this spirit. When they give rise to this intention, they should not rely on forms, sounds, smells, tastes, tactile objects, or objects of mind. They should give rise to an intention with their minds not dwelling anywhere.”
“So, Subhuti, when a bodhisattva gives rise to the unequaled mind of awakening, he has to give up all ideas. He cannot rely on forms when he gives rise to that mind, nor on sounds, smells, tastes, tactile objects, or objects of mind. He can only give rise to the mind that is not caught in anything.
“The Tathagata has said that all notions are not notions and that all living beings are not living beings. Subhuti, the Tathagata is one who speaks of things as they are, speaks what is true, and speaks in accord with reality. He does not speak deceptively or to please people. Subhuti, if we say that the Tathagata has realized a teaching, that teaching is neither graspable nor deceptive.
“Subhuti, a bodhisattva who still depends on notions to practice generosity is like someone walking in the dark. She will not see anything. But when a bodhisattva does not depend on notions to practice generosity, she is like someone with good eyesight walking under the bright light of the sun. She can see all shapes and colors.
“Subhuti, do not say that the Tathagata has the idea, ‘I will bring living beings to the shore of liberation.’ Do not think that way, Subhuti. Why? In truth there is not one single being for the Tathagata to bring to the other shore. If the Tathagata were to think there was, he would be caught in the idea of a self, a person, a living being, or a life span. Subhuti, what the Tathagata calls a self essentially has no self in the way that ordinary persons think there is a self. Subhuti, the Tathagata does not regard anyone as an ordinary person. That is why he can call them ordinary persons.
“What do you think, Subhuti? Can someone meditate on the Tathagata by means of the thirty-two marks?”
Subhuti said, “Yes, World-Honored One. We should use the thirty-two marks to meditate on the Tathagata.”
The Buddha said, “If you say that you can use the thirty-two marks to see the Tathagata, then the Cakravartin is also a Tathagata?”
Subhuti said, “World-Honored One, I understand your teaching. One should not use the thirty-two marks to meditate on the Tathagata.”
Then the World-Honored One spoke this verse:
“Someone who looks for me in form
or seeks me in sound
is on a mistaken path
and cannot see the Tathagata.”
“Subhuti, if you think that the Tathagata realizes the highest, most fulfilled, awakened mind and does not need to have all the marks, you are wrong. Subhuti, do not think in that way. Do not think that when one gives rise to the highest, most fulfilled, awakened mind, one needs to see all objects of mind as nonexistent, cut off from life. Do not think in that way. One who gives rise to the highest, most fulfilled, awakened mind does not say that all objects of mind are nonexistent and cut off from life.”
After they heard the Lord Buddha deliver this discourse, the Venerable Subhuti, the bhikshus and bhikshunis, laymen and laywomen, and gods and asuras, filled with joy and confidence, began to put these teachings into practice.
Vajracchedika Prajñaparamita Sutra
Taisho Revised Tripitaka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