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8

弘一大师:根与翅膀

If I had two wishes, I know what they would be. 如果我只能有两个愿望,我知道我要什么。

I'd wish for Roots to cling to, and Wings to set me free; 我希望有一个稳固的根系与一双自由的翅膀;
 
Roots of inner values, like rings within a tree; 内在价值观的根系,好比大树体内的年轮;

and Wings of independence to seek my destiny. 而独立自主的翅膀 让我寻找自己的命运。
 
Roots to hold forever to keep me safe and strong, 永世坚持的根系 让我保持安全而强壮,

To let me know you love me, when I've done something wrong; 当我做错事时,请让我知道你还爱我;
 
To show me by example, and helps me learn to choose, 请给我一个学习的榜样,再帮助我学会怎么做选择。

To take those actions every day to win instead of lose. 愿每天采取赢家--而不是输家的行动。
 
Just be there when I need you, to tell me it's all right, 当我需要你时,请在我身边 告诉我别担心没事,

To face my fear of falling when I test my wings in  flight; 当我展开翅膀学飞时,请直面我内心害怕坠落的恐惧。
 
Don't make my life too easy, it's better if I try, 请不要让我生活得太容易,更好的做法是:让我自己去尝试,

And fail and get back up myself, so I can learn to fly. 然后失败了,自己爬起来,这样我才可以学会飞翔。
 
If I had two wishes, and two were all I had, 如果我有两个愿望,而且就仅有两个愿望,

And they could just be granted, by my Mom and Dad;  而且这是 老妈 老爸就可以成全的两个愿望;
 
I wouldn't ask for money or any store-bought things. 我不会要求金钱 或任何商店里买得到的东西,

The greatest gifts I'd ask for are simply Roots and Wings. 我想要求的最大的礼物就只是 根和翅膀。

By Denis Waitley
***********************************************
弘一大师赞:
在那个时代乃至于今天,没有人飞得比他更高,也没有人把根扎得比他更深。弘一大师不愧是弘一大师。

2016-11-06

四弘誓愿 四大菩萨 心意知物

众生无边誓愿度--大悲观世音--诚意度众生之大慈悲

烦恼无尽誓愿断--大愿地藏王--格物断烦恼之大愿力

法门无量誓愿学--大智妙吉祥--致知学法门之大智慧

佛道无上誓愿成--大行普贤王--正心成佛道之大行持

2016-11-05

心体、性体、道体

1、性体义---格物以修身: 格其反身之物,言行以践履之,不离修者是;本体之客观面--“万物之一”、“物物一太极”---薛宝钗与贾宝玉(双宝)之“金玉良缘”--社会人之人文世界--“化身佛”之慈悲度化--“善”之人生原则;

2、心体义---致知而正心:致其所性之知,读书以体验之,不离止者是--本体之主观面--“万物之灵”、“统体一太极”---绛珠草与大顽石(二玉:报恩、有用)之“木石前盟“--自然人之内心世界--“报身佛”之圆满庄严----“美”之心灵体验;

3、道体义--诚意则“不一亦不二”:意也者,至善栖真之地,知在此,物亦在此--主客合一--“兼美”之修养境界-“法身佛”之大本大源---“真”之宇宙本体

注:

“道体”属“大涅槃”范畴:“心体”属“四圣法界”/“小乘佛教”范畴;“性体”属“一真法界”/“大乘佛教”范畴。

2016-10-31

瑜珈理念

1、瑜伽是身心灵整体的调整和愉悦,而不仅仅是体位的调整。

2、瑜珈精义在于 让人学会 对人体的意识 和 情绪的管理。

3、瑜伽 让人通过体位 练出人生态度。

4、瑜伽本身 并不只是为体式而设计的, 而是为整体的人而设计的。

5、瑜伽的每一次练习 都是内观身心的过程, 关注每一个呼吸, 让身心灵合一。

6、外在的瑜珈练习结束时, 内心的修习仍在继续,无时无刻不瑜珈。

注:摘录2016年10月31日联合早报 副刊 文章 张金宇《她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印度人》。

断-舍-离

。1、日本放送协会(Nippon Hoso Kyokai) 2016年2月播放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中原型人物在日本东北大海啸后改变生活态度:扔掉一切多余的东西,过最简单的生活。

2、2011年日本畅销书《断舍离》,推荐家居环境整理方法:(1)断--不买不需要的东西;(2)舍--舍弃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3)离--脱离对物品的欲望。

3、唐 玄奘 译《维摩诘经》:(1)永断;(2)舍离;(3)离系。

4、三国 支谦 译:(1)道意之心;(2)布施之心;(3)持戒之心。

5、十六国 后秦 鸠摩罗什 译:(1)菩提心;(2)布施;(3)持戒。

6、禅修目的:为众生、无我境界。=》舍弃身外杂物只是禅修的一步。

7、极简主义的真义:要在生活上尽量节制,要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再全力追求与实现之。换句话说,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不要浪费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注:摘录2016年10月31日联合早报副刊杜南发专栏文章《简单就好》

2016-10-30

暇满人身

1、远离八无暇;2、具足十圆满。

1、八无暇者:一者坚持邪见、二者堕畜生道、三者堕饿鬼道、四者地狱道、五者无佛出世、六者生于边地、七者愚痴盲哑、八者生长寿天。=》无暇过患,不得修习佛法。远离无暇,暇以学佛:策励精进,以断生死,成就佛道。

2、十圆满者:五自满、五他满。五自满者:一者得人身、二者生中国、三者诸根具足、四者未造五逆、五者信戒定慧。  五他满者:一者有佛出世(可依止)、二者说正法(可听闻)、三者教法住世(可修习)、四者随佛教法而转(可证转)、五者有他人具悲愍心(可受施)。

2016-10-29

随缘不变四境界

1、随缘随着变:六道凡夫境界。

2、不变不随缘:二乘圣人境界。

3、随缘不变:大乘菩萨境界。

4、不变随缘:倒驾慈航之佛境界。

2016-10-28

古国新加坡(1299-1399)

古国新加坡是个印度化的城邦小国,历时一百年,共五位君主:

1、建国君主 室利-兑里-穆纳(Sri Tri Buana),即《马来纪年》记载的圣尼罗乌达玛 (Sang Nila Utama) 。在位48年(1299--1347)。

2、室利-毕克拉玛-威拉(Sri Pikrama Wira),继承父位,在位18年(1347--1365),把新加坡发展成繁荣的海港。期间,满者伯夷派人挑衅,平民大力士巴丹成功退敌。

3、里纳-威克玛(Rena Wikerma),继承父位,在位13年(1365--1378)。

4、巴杜卡-室利-马哈拉惹(Paduka Sri Maharaja),继承父位,在位12年(1378--1390),期间海面出现成群剑鱼攻击渔民,一名聪明过人的孩子提议用芭蕉树干建栏栅来除害。后来国王忌才杀了这名孩子,血染遍地。红山(Bukit Merah)据说由此得名。

5、伊斯干达-沙(Iskandar Shah),在位9年(1390--1399),因当众羞辱犯错的皇妃,令皇妃父亲----当朝宰相怀恨在心,勾结来犯的爪哇满者伯夷,暗开城门,导致此延续了一百年的印度化城邦小国Singapura(新加坡拉)灭亡。

耿定向(1524-1597):格物即求仁

1、依 “格物即求仁” 的思路,各家解 格物 之义皆可融会贯通。

2、司马光:格物即格去物欲。物欲正是拘蔽仁之物,格去此物如拨云见日,仁心方显。

3、朱子:格物须即物穷理。此身正是须即之物,所穷之理正是仁心仁道之理。

4、王阳明:格物即格其不正以归于正。不正指偏离仁心仁道,正即仁心之正。

李嘉诚对联

李嘉诚办公室对联(左宗棠名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李的办公桌玻璃压着自己写的对联:

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

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

2016-10-20

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源自英国。利用水力及蒸汽的力量作为动力。开始出现工厂,以机器代替人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1914):使用电力为大量生产提供动力与支持。期间西欧、美国和日本的工业飞速发展。以电力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灯的发明为标志。

3、第三次工业革命(1946-今天):以信息技术与电子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为代表,电脑的发明为标志。数字化革命使传统工业更加机械化、自动化。代表性事物: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脑的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太阳能、风能。

4、工业革命4.0 (2013-今天):核心词汇是智慧整合感控系统。

2016-10-19

微电影《爸爸的表情》

1、父亲一生都没机会跟女儿沟通。女儿未成熟时,父亲在默默等待;女儿成熟后,父亲却发现已经错失沟通的契机。

2、女儿在父亲生前一直无法理解父亲,以致拒绝了父亲跟自己沟通的唯一一次机会。然而父亲死后,女儿反而从剪报本走进了父亲的内心世界。

3、这父女的疏离关系,让我不由得联想到我国年轻一代跟母语的关系。

4、年轻一代跟母族语言文化渐行渐远渐疏离,一直没有机会沟通,一直走不进去⋯⋯

2016-10-16

一孔之见

1、孔子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从儒家立场,抒发了他的一孔之见。

2、虽是一孔之见,所见甚大。

3、虽是一个孔子,却胜过了千千万万个民众。

4、千千万万个民众受孔子教化,立志当孔子。----仲尼之心至今在!

5、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2016-10-14

专注的焦点:不专注的盲区

1、人所共知,专注于一点,会有收获。

2、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在专注点之外,存在着盲区。

3、专注力的运用,得失参半。

2016-10-05

自性

1、自性就是自己的力量。

2、懂得自性,才懂得人性。

3、人性本善的真谛,要从自性中领悟。

4、从自性中领悟人生与宇宙的真相。

5、自性是上天赐给每个人的大宝藏,有待自己去发现与开发。


2016-10-01

《金刚经》思辨形式

1、佛说A,即非A,是名A。

2、有人说是“正、反、合”,算是说对了一半。

3、正确的解释是“三谛圆融”说。

4、“佛说A”是“俗谛”/“假谛”;“即非A”是“真谛”/“空谛”;“是名A”是“第一义谛”/“中谛”。

5、例如:“佛说手机,即非手机,是名手机”。第一层意思:手机属于“有”,此现象界的物质,令世人(尤其是青少年)沉迷其中,因为他们执着世俗谛,玩物丧志,习非成是,误以为“没有手机活不下去”,结果沦为“手机的奴隶”。

6、第二层意思是:手机属于“非有”,即是“空”,令世人中的警觉者与它保持距离,不愿意跟手机有任何关系,享受着“没有手机的生活”。

7、第三层的意思是:手机属于“非有非无”,令佛弟子(尤其是大乘佛学实践者)善用手机来利益众生,是为“手机的主人”。

2016-09-25

人己二足尊

人:相知相惜相厮守(修福)(仁德)=〉《周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周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笃行之”;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行者,知之成也”、“不行,只为不是真知;真知必能行”。人之社会性;人之社会实践。”补天之石“:做个有用的人,弥补社会、时代之不足(治国、平天下)=〉最低限度,弥补家庭的不足(齐家)。与“己”相对之“人”,属于“物”的范畴。


己:自强自立自超越(修慧)(智德)=〉《周易-乾卦》:“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王阳明“知行合一”之“知者,行之始也”。人之自然性;人之内心修养。”天地之灵气“:培养优美的心灵,弥补个人行为与内心世界的不足(修身、正心)=〉根本的根本,向自己”讨真心“(诚意)。与“人”相对的“己“,属于“心”的范畴。

人己不二:《周易》之”相反相成“之反论式表达(佛学之”双遣“)。刘宗周:”意也者,至善栖真之地。物在此,知亦在此”;格物:”格其反身之物,不离修者是“、”言行以践履之“;致知:”致其所性之知,不离止者是“、”读书以体验之“。=〉格物之”言行践履“就是《弟子规》所说的”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致知之”读书体验“就是《弟子规》所说的”学文“(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之相通之一切人类文化遗产)。这才是今日弘扬传统文化者所应具备的抱负与眼界。“人”与“己”的共同体,属于“心物融合”的范畴。

2016-09-23

巴蛇食象

《山海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白话翻译:有一条大蛇吞食了一头象,三年后才把象骨吐出来。)

2016-09-06

《红楼梦》解读(内容、写作手法)

《红楼梦》的内容解读:

1、“木石前盟”与《好了歌》:主要情节内容包括--(1)“二玉爱情悲剧”;(2)用甄士隐故事来说明《好了歌》的人生启示;(3)这个系列的人物包括 林黛玉、晴雯、妙玉、惜春。

2、“金玉良缘”与《护官符》:主要情节内容包括--(1)“二宝婚姻悲剧”;(2)用贾雨村故事来说明《护官符》的社会现实;(3)这个系列的人物包括 薛宝钗、袭人、凤姐、探春。

3、这双线的内容结构,犹如人体的基因的螺旋结构,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相反相成。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解读:

1、一僧一道的线索(人生如旅):这是第一层的线索。这层线索表现的是一僧一道带着顽石(美玉)穿梭于神界(大荒山)、仙界(太虚幻境)与人间(贾府)之间的一次旅程;书中第一回写的是旅程的开始,最后一回(第120回)写的是旅程的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跛足道人点化了甄士隐、柳湘莲等人。癞头和尚也分别拜访了林黛玉和薛宝钗。

2、一真一假的线索(人生如戏):这是第二层的线索。这层线索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对照来反映社会、人生的两个面向。甄士隐的故事基本上在第一回就讲完了,贾雨村的故事却几乎贯穿全书,最后贾雨村还是靠甄士隐点化而觉悟。在这个过程中,贾雨村带出了《护官符》以及四大家族“一枯俱枯,一荣俱荣”的密切关系。

3、一贫一富的线索(人生如梦):这是第三层的线索。这层线索通过刘姥姥三进贾府来看贾府以及四大家族的兴衰。一进贾府:刘姥姥有求于人,这是仰视、手心向上的角度。二进贾府:刘姥姥回来报恩,这是平视、合掌的角度。三进贾府:刘姥姥救护巧姐,这是俯视、手心向下的角度。

2016-09-04

孔子一生主要经历(年代尺)

孔子一生主要经历(年代尺):

1. 圣诞: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庚戌年八月廿七日,孔子圣诞日。


2. 身世:公元前549年三岁丧父,公元前535年十七岁丧母。孔子能够成为文化巨人,靠的是母亲的培养以及自己好学不倦的精神。

3.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做了一件中国文化史上前无古人的大事:民间办学,成为历史上以教育为事业的第一人。---- 孔子可以说是教师行业的祖师爷。孔子终其一生,教学43年,弟子三千人,贤才七十二人。所以说,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4. 公元前501 -- 500 年,孔子五十一、五十二岁之际,达到了他一生政治生涯的最高峰:他先后担任了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要职,并陪同鲁定公出席齐、鲁夹谷之会,与强悍的齐国君臣斗智斗勇,取得辉煌的外交胜利。孔子终其一生,关心政治,极力宣传仁道、礼治的政治理念,以挽救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孔子虽然在有生之世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为后人描述的"大同世界"的政治愿景,却在两千多年后给孙中山提供了精神力量。所以说,孔子也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5. 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 -- 484年,孔子55--68岁,为了宣传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带领众弟子,周游卫、宋、郑、陈等国十三年,却始终不得重用,甚至有几次面临生命危险,以及遭受隐士的奚落。但是,孔子仍然保持着乐观、进取的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他教育子路:"君子固穷"。孔子"择善固执"的精神,对他身后二千多年的中国知识分子起着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孔子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

6.  整理古籍:公元前494 -- 479 年,孔子68--73岁,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全心全意地投入整理古籍的工作。孔子是五千年中国文化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

7. 逝世: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夏历壬戌年。

2016-09-02

《弟子规》中的“信”篇说了什么?

《弟子规》中的“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说话要谨慎——以诚信的心来说话,不可欺诈,不可说谎,不可多言,不可花言巧语,不讲粗俗话,没弄明白的道理不要说,未经证实的流言不要传播,不要轻易许诺,不要说人是非。说话要讲求沉稳而缓慢一些。
 
2、德行要提升——以诚信的心来学习,观摩借鉴,以提升自身德行。看到好人好事,就要努力看齐,假以时日,务必赶上;看到坏人坏事,就要努力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警。要确立德行修养的目标,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提升,不在物质生活方面与人攀比。
 
3、态度要端正——以诚信的心来端正自己自处与待人的态度,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毁誉。无心之非是犯错,有心之非就是造恶,不可不严于律己。犯了过失,只要真心改过,就能消除负面影响,无碍于自己做个圣贤人的人生终极目标;犯了过失,不但不认错,反而刻意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罪加一等,离开人生的大道远之又远了。不可不知,不可不慎。

2016-08-21

禅修三关

1、破本参:“不破本参不住山”;人己关;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

2、透重关:“不透重关不闭关”;敬肆关;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

3、出牢关:“不出牢关终是迷”;迷悟关;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2016-08-14

念佛十不求


  一念身不求无病。
  二处世不求无难。
  三究心不求无障。
  四立行不求无魔。
  五谋事不求易成。
  六交情不求益我。
  七于人不求顺适。
  八施德不求望报。
  九见利不求沾分。
  十被抑不求申明。
当知:
1、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2、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3、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4、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5、事易成则志成轻慢。
6、情益我则亏失道义。
7、人顺适则内心自矜。
8、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9、利沾分则痴心必动。
10、抑申明则人我未忘。
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
1、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2、骄奢起必欺压一切。
3、学躐等必未得谓得。
4、愿不坚必未证谓证。
5、志轻慢必称我有能。
6、亏道义必见人之非。
7、内自矜必执我之是。
8、意有图必华名欲扬。
9、痴心动必恶利毁己。
10、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是故大圣化人
1、以病苦为良药。
2、以患难为解脱。
3、以障碍为逍遥。
4、以群魔为法侣。
5、以事难为安乐。
6、以弊交为资粮。
7、以逆人为园林。
8、以市德为弃屣。
9、以疏利为富贵。
10、以受抑为行门。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附录:

十大碍行
四明鄞江(yín)沙门妙协(或妙叶xié)集
   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众生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倾。死生迁变。递相仿效。易地皆然。使我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舍无数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进承事知识。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灭。可不痛伤。我今既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是故我今依经创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人虽不故愿于碍。但于此间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我身心先居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种大碍之行今当说。
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
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
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
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
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此十种大碍之行摄一切诸碍。惟上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闻此十句义。于诸碍中一一皆能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退转其心。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其志。乃至憎爱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场。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则于道行尚可直进。何况得于自然无碍之境。道岂不可进哉。譬如高崖之木。虽久旱如焚。尚不改其秀色。何况再泽滂沾而又加于三春之令。岂不敷荣茂实者乎。又如根缺之人。运用虽艰。而于求食之计。有不胜之巧。若以求得之计。移之于求道。岂在碍不能行道乎。当知此碍即是一切众生大善知识。亦是一切众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脱生。可以超凡入圣。于诸世间所有美味上服金刚珠玉一切众宝。所不能及。是故若非以碍为道。则于非碍反成为碍。何以故。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事易成则志成轻慢。
情益我则亏失道义。
人顺适则内心自矜。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利沾分则痴心必动。
抑申明则人我未忘。
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贪欲生必破戒退道。骄奢起必欺压一切。学躐等必未得谓得。愿不坚必未证谓证。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意有图必华名欲扬。痴心动必恶利毁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是十种过从凡妄生皆名邪见。展转生起无量恶法。遍虚空界。必令众生堕于地狱。岂可于此不生敬慎。若能体兹碍境。识病因缘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了难境界体难本妄。难亦奚伤。解障无根。即障自寂障不为碍。达魔妄有究魔无根。魔何能娆。量事从心。成事随业。事不由能。察情有因。于情难强。情乃依缘。悟人处世。观人妄为。人但酬报。明德无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实。世利本空。欲利生恼。利莫妄求。受抑能忍。忍抑为谦。抑何伤我。
   是故大圣化人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市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如是则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故得之与失自不能知。人奚于中琼森取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为半偈时之遇罗剎。作仙人世之值歌利。瓦石来击之增上慢比丘。木盂为孕之大毁谤嬖女。及鸯屈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佛悉与其记。化令成佛。岂不以彼逆而为吾之顺。以彼毁而为吾之成也。何况时薄世恶。人事异常。于学道人岂无障碍。于今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宝因兹而失。可不惜。诸愚故依经聊述所知。愿勿嫌弃。倘因闻此义故障碍现前。反能勇进于道。可谓得斯旨焉。
                    ——选自《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之十七

2016-08-12

离心缘相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告訴我們,不執著言說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相,你不能想,你念這經文,要去想,錯了,他沒起心動念,你怎麼想法?你只一直念下去。不知道什麼意思,再念下去,念上千遍,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豁然大悟,這裡意思全知道了。這叫佛法,這是不可思議之法。開悟之後,什麼都明白了,什麼都懂了。

2016-08-10

灵魂家园

我们要关照教师内心,使其不会僵化,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完整的意识,使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灵魂家园。

2016-08-08

怒:奴心

1、奴心:奴隶心,不是主人心;不自主、不自由的生命状态,怎么会不怨怒呢?

2、心奴:妄心之奴,妄心即是奴隶主也;妄心种种造作,无非贪嗔痴慢,杀盗淫妄,天怒人怨。

个性化

1、个性化动作
2、个性化语言
3、个性化心态

标准

1、标准动作
2、标准语言
3、标准心态

祭祖与后代

1、祭祖的真义:契入宇宙大生命的共同体。借外在的礼契入宇宙本体的仁。

2、祭祖的当下:没有祖先,没有后代,只有宇宙大生命共同体的真实体验。

3、祭祖与孝敬:孝则相亲相爱,仁也;敬则互信互知,智也。仁与智,皆宇宙大生命之本体也。

2016-08-07

后代(观实践剧场《一桌二椅》表演后的思考)

对于个人身份认同 (Identity) 与身分完整(Integrity) 的探索与反思:
1、我们是谁的后代?
2、我们一定需要是别人的后代吗?
3、我们又是否需要别人做我们的后代?

净空老法师开示:为什么要祭祖(摘要并融入个人体会)

1、祭祖是一种教育。教导孝敬。
2、孝是大根,敬是大本。孝是孝顺父母,敬是尊师重道。这是人伦的根本,也是一切宗教的根本。
3、孝是以父母为代表,从孝顺父母开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广到对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老人的关心爱护。这是人类相亲相爱之道。
4、敬是悌道,包括师道,尊重一切师父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5、祭祖是提倡与落实孝敬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认真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6、孝敬必须发自内心,从自身做起,修齐治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效果。
7、孝敬教育可以净化人心,让我们看到明日世界的希望。
8、社区可以开办道德讲堂来办为期七天的孝敬教育。
9、祭祖不只是表达了我们对于祖先的感恩之心,更加是传承了我们对于子孙的爱护之情,不可不知。

聶振弢:论万世师表孔子的四条教育原则方法

1、Who 有教无类:现代人强调生存权,孔子强调的是人类的教育权。每个人都应可接受完整的教育。

2、How 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教育好,连残疾人士,甚至脑瘫患者也可以找到适当方法去教育他。

3、What 孔子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化为核心的全面教育观。先打下人文的根基,再广泛吸收学习知识技能,成就人格的全方面发展。文行并重,学习兼顾。(精彩寓言:以忠信二字来渡过人生的激流险滩。)

4、孔子教育艺术:乐的熏陶。聶老师当场演唱《阳关三叠》、《满江红》(尤以后者动人心弦)。孔子绝粮,依然弹琴,何等人生境界?

聶振弢:仁者,上人也(孔子思想的核心)

1、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上字。仁者,爱人。仁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礼:五伦关系。关系处理好,才有和(本字:龢,与音乐有关),才是中庸之道。河南喜欢说“中”,就是“行”。塞车就是“不行”。煮饭煮不熟煮糊了,都是“不中”。能行不能行,中用不中用。

3、人人做到中庸之道,大同世界就实现了。大同世界就是孔子在2500年前画出来的人类美好世界总蓝图。

4、修齐治平是价值观、价值取向,大同世界是世界观。

5、千古一圣孔子思想的六个核心词:仁、礼、中庸、大同。

2016-08-05

顶天立地(Head in Clouds, Feet on Ground)

1、顶天 (Head in Clounds):个体生命的自我实现层次;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自由意志的庄严国度。

2、立地 (Feet on Ground):群体生命的互助互爱层次;群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慈悲博爱的优雅社会。

3、顶天者,天理也,性天也;立地者,良心也,心地也。合而言之,大写之人也,大人也。

2016-08-03

心性之学

1、心性之学者,心性之觉也。

2、觉心地之厚德载物,觉性天之自强不息。

3、觉大人之顶天立地也。

4、此大人之觉,即《大学》三纲八目之教,亦即《中庸》“孔门传授心法”之密意也。

2016-08-02

我们的老家是极乐世界

我们的老家是极乐世界,不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东西通通不是我的,谁要是跟我争,就通通让给他,我也是欢欢喜喜。就算是身命布施了,也是欢欢喜喜。因为我回老家去了。可以回老家去,只有感恩,怎么会有怨恨呢?

命运的主人,灵魂的舵手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我是命运的主人。(我的头流着鲜血,但绝不低下)(我毫不畏惧)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我是灵魂的舵手。(感恩一切神灵,让我拥有不屈不挠的灵魂)(我毫不畏惧)

by Sir William Ernest Henley (1849-1903)

2016-07-29

播种仁爱

今天阅报有得:
“哪里有仇恨,就让我在哪里播种仁爱。”(基督教圣方济格言)
大哉斯言!吾力不及,心向往之。

注:

圣方济(1182-1226)是意大利人,出生在亚西西。年青时(1182-1206)是个花花公子,令父亲忍无可忍,取消了他的财产继承权。在生命的后20年(24岁至44岁),他开始过着赤贫的生活,内心却充满喜乐,并到处传道,鼓励人们不要一味为物质生活担忧,应该重视对天主与爱的信仰。他42岁见到耶稣后,身上留下了五处圣痕(双手、双脚、左肋)。

2016-07-27

清朝历史12帝300年:兴盛衰亡

1、兴50年: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

2、盛130年:康熙、雍正、乾隆

3、衰70年:嘉庆、道光、咸丰

4、亡50年:同治、光绪、宣统

义是生命的本体

高攀龙被魏忠贤追杀,不愿受辱,着官服抱巨石自沉湖底。其遗书云:心如太虚,本无生死。可敬。

刘宗周绝食殉国,临终前弟子们以高攀龙遗言请教,刘宗周乃答曰:尽义而生,尽义而死。眼前只有一义,没有生死。身敎重于言教。

“本无生死“近佛家境界,刘宗周据本身生命体证为“本”字下一注脚曰“义”,不失儒家本色,亦是传统儒家学说融会佛学而更上层楼也。此之谓宋明理学。

原来,义才是生命的本体,生死只是生命的现象而已。

2016-07-26

聚义厅与忠义堂

1、《水浒传》里的及时雨宋江疏财仗义,名满天下,江湖上的好汉莫不钦服敬重。

2、宋江固然重视兄弟情义,但是他想得深远,所以他把“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

3、不管“聚义”还是“忠义”,这个“义”字是少不得的。

4、孟子说:舍生取义,把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5、刘宗周说:尽义而生,尽义而死。只有一义,没有生死。把孟子的意思接着讲,讲得更明白。义就是生命的本体,生死只是现象。

什么叫自强不息?

1、当一粒沙立志成为一座大山,当一滴水立志成为一座大海,当你立志成为一个巨人,那就是自强不息!

2、当一个变数 (variable: x) 立志成为无限大,并且永不休止地向它趋近 (approaching infinity) 这就叫自强不息!

3、当我们明白传统文化所说的:“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自强不息。

2016-07-25

五大佛经

金刚法华严,楞严无量寿。

1、《金刚波罗密经》
2、《妙法莲华经》
3、《大方广佛华严经》
4、《大佛顶首楞严经》
5、《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2016-07-24

至善之止(三谛圆融)

1、为善doing good之行(行止之假谛义):慈悲救世“不空”义。灵感、生心也。

2、本善being good之性(寂止之中谛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也。

3、 纯善purely good之心(止观之空谛义):智慧观照“空”义。 无我、无住也。

心性

1、性天之顽石,“贾宝玉”之前身也。

2、心地之仙草,“林黛玉”之前身也。

3、“木石前盟”者,心性不二也。

心意知物(自性三圣三宝)

1、心:内心世界,唯心净土也。一真法界也。

2、意:内心主宰,自性弥陀也。自性佛宝也。佛者,觉也。

3、知:内心良知,自性势至也。自性僧宝也。僧者,净也。

4、物:内心灵感,自性观音也。自性法宝也。法者,正也。

心性

1、心性二字,至尊至贵。

2、至尊者性天之善,至贵者心地之真。

3、性天之善,天理也;善恶因果报应主之。

4、心地之真,良心也;十目十手灵感主之。

5、心性之理,天地之心,诚意也;独体寂感不二主之。

至尊者性天之善,至贵者心地之真

1、性天之本善,性德之善也;修德进业,由为善而臻至善,修德之善也。性修不二,此善亦即至尊无上之“天理”(宇宙秩序),故曰“至尊者性天之本善”。

2、心地之本真,心地之“宝藏”秘密义也;真妄和合,未诚也。无妄之谓诚,妄尽而归真。妄尽则良心发现,良知起用。良心良知者,真心真知也。此真亦即至贵无比之“良心”(灵感灵应),故曰“至贵者心地之本真”。

格物:杀贼无数保至善

1、杀贼者,杀心中贼也;亦即佛学“断烦恼”之义也。

2、王阳明四句教曰:“为善去恶是格物”。为善者,doing good之自由也;去恶者,杀心中贼也。

3、刘宗周四句教曰:“至善无恶物之则”。至善者,being good之自在也;无恶者,性天光明也。

文化教学之框架

1、归零心态:从“西方视角”与“文化自卑”的两种悲哀状态中归零。这是“心灵消毒”的预备阶段。

2、用心体会:从“描述性”科学语言过渡到“用心体会”的“启示性”非科学语言,注重学生“感悟契入”的学习体验。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建设,一言以蔽之,“诚意为本之本”。non-scientific language

3、知行合一:重点不是知识灌输,而是心灵启迪,而且重视落实、实践,知难而进,从改善自身到改善家庭、国家乃至世界。外部世界的改善,一言以蔽之,“修身为本”。

心意知物

1、心:内心世界,即“心王”统治之疆域也。

2、意:内心世界的主宰者,字之曰“心王”。

3、知:“心王”之贤相也,智慧通达辨善恶。致知,致心地之知。

4、物:“心王”之猛将也,杀贼无数保至善。格物,格性天之物。

注:为善doing good之行(行止之假谛义) + 本善being good之性(寂止之中谛义)  + 纯善purely good之心(止观之空谛义)  = 至善之止(三谛圆融)

2016-07-23

专心与庄严

1、只有专心,才能创造庄严的心理空间。

2、具有庄严的心理空间,才能创造庄严的课堂学习氛围。

为善与本善

1、为善之行:doing good属于“修身为本”之“外王”范畴,涵盖“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条目/层次。

2、本善之心:being good属于“诚意为本之本”之“内圣”范畴,含摄“正心”、“格物”、“致知”三个条目/次第。

2016-07-21

“二一老人”弘一大师

1、大师晚年自号“二一老人”,曰:“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借用宋代苏轼、明代吴梅村诗句以明志)。

2、大师自言其性情特别,做事喜欢失败,不喜欢成功,盖失败可助发惭愧心也。

3、大师说:要深信善恶因果报应与佛菩萨灵感,方有资格当佛教徒。

2016-07-20

弥陀学校校训

慈良清直
Compassion, Conscience, Purity, Righteousness

丰子恺《人生三境界》

(节录自丰子恺《人生三境界》)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

2016-07-15

天:一大

天之含义为“一大”。“一大”之义有三:
1、众大中之一大;
2、众大中之第一大;
3、众大之总源头:本体之一,此乃真正之大。

2016-07-12

石耶?玉耶?

1、从生命的本质来说,每个人都是一块顽石。

2、从生命的作用来说,每个人又都是一块通灵宝玉。

3、石者,实也;本心本性之谓也。

4、玉者,欲也;食色性也之谓也。

5、然而,玉既通灵,心灵不甘受制于欲望,故力争上游者皆不免于摔玉之举。

2016-07-09

人生只有一天

理论上,人生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
实际上,人生只有一天:今天。
生在今天,死也在今天。
珍惜今天,这是生命的真谛。

2016-07-05

我的小学:新民小学

转载记叙我的小学的文章,以资纪念。
***
怀念新民小学
李 艺(b.1943)
  在武吉知马的上段,经过武吉班让地带,抵达兀兰十一哩,就在油池村对面的一座小山坡上,伫立了一间乡村小学,那是典型的五、六十年代校舍设备,也是当时当地闻名的新民小学。
   1961年,当我自华中毕业后,还赋闲在家。次年一月的某一天,莫河兄有空来找我闲聊,并告诉我他所任教的学校正需要一位教师,问我是否有意担任这份工作,我当时还未就业,马上便答应了下来。翌日中午与该校林东彦校长约好在武吉知马四哩半的咖啡店见面,彼此相见甚欢,谈得很愉快,第二天立刻走马上任,从此奠定了我的职业生涯,让我一直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至退休为止,整整超过四十的教学岁月。
   新民小学当时是一所乡村学校,校舍是以木板与锌板屋顶建成,前面还辟了个椭圆形的操场,中间是草地,周围还设有跑道环绕着,这是作为学生上体育课与开运动会之用。学校面积不是很大,但仍能容纳几百名学生愉快求学。学校四周也栽种着整齐的花草树木,整个环境显得清幽翠绿,在那时已算是一所颇受欢迎的学校了。
   学校的学生几乎都来自马路对面的油池村,他们的生活简朴,但大家穿起校齐的校服来,个个看起来都是精神饱满,热心向学的莘莘学子。当时教育部早已颁布禁止体罚学生的训令,可是对于少数小顽童,教师照样以藤鞭警戒,而家长们却很少来学校投诉,有的甚至鼓励教师替他们处罚,以便改掉顽童的劣根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
   学校的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当举行运动会时,前面的椭圆形运动场可大派用场了。学生可以它周围的跑道赛跑,再以草地上所挖掘的沙池作为跳高与跳远竞赛之用。只要花一整天的时间,全部的赛程都能完成,从而培养学生重视体育,促进健康,使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
   我刚刚教书的前几年,还是一名王老五,寄宿在学校的宿舍里,生活起居倒是很方便,可避免往返学校上课的舟车劳累,也可省下一笔交通费用。在学校的后方,那里有一座石山,是出产花岗岩的重地,平时经常可听到炮弹炸开巨石的声响,听惯以后,也觉得习以为常了。晚餐过后,我有空时会沿着学校旁边的一条小径散步到石山去看看,只见大小不一的石块的确堆积如山,一方面让我了解一下采石的情况,另一方面可轻松一下身心,吸收新鲜的空气,从而令周身清爽。
   在运动场中央,学校另辟一个铺上水泥的排球场,每逢周四晚上,我与十多位同事及朋友都会聚集在球场上打排球。大家每次都分为两组来较量,打得非常激烈,有时也会因球的落点未定而争执不休,但大家都觉得兴奋万分,乐趣无穷。我们也参加过好多次“光南杯”选区排球赛,最后经常是新民与正华队争夺冠亚军,由于正华队高手如云,我们的新民队经常棋差一招,敌不过对方的凌厉攻势而屈居亚军,正华队也当然荣登冠军宝座了。然而我们一向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心态参赛,两队的良好友谊一直是长存的。
   好多新民教师喜欢打排球,其中像莫河、刘余明等都是好手,他们两人因而都成为学校教练,负责训练学生打排球并组成校队,也曾多次参加学生选区排球赛,由于在“名师出高徒”的影响下,新民小学排球队当时曾多次获得佳绩,名躁一时,也为学校争光不少。
   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将近九十年代,新加坡每所学校都已现代化,豪华宽敞,富丽堂皇的校舍也应运而生,布满整个岛国。像新民小学的各种设施都已赶不上时代潮流的需求,加上学生人数越来越稀少,只能让位给新兴的学校而闭门休业,目前该处只留下一片令人回味的空地,等待有关当局日后做适当的发展之用。
   在时代的洪流中,新民小学虽已被淹没在这浪潮里,我还是深深怀念这曾经培养过无数莘莘学子的学校,永远都不能忘怀。 
***
注:1971年至1976年,我在这个校园度过小学生涯。

2016-06-27

一尘虽小,净心已染;一尘不起,清心有功;一尘不染,本来面目。

2016-06-23

(转发)悟得无生是放生

讀《感應篇彙編》,有一偈很好,與您分享:
      种种生成患亦成,
      有生纔有放生名。
      與君打破牢籠去,
      悟得無生是放生。

按:三涂、六道、十法界,乃至一真法界,统统是牢笼,皆须打破。究竟成佛,才是放生的第一义谛。

2016-06-12

《红楼梦》是一本怎么的书?

1、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本天书。(例如:白先勇)

2、有人说:《红楼梦》是一本垃圾书。(例如:谷歌网络资料的作者)

3、细想一下:你是什么人,就看到什么东西。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之间有关“牛粪与佛”的故事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其中却包含了真知酌见的义理。

4、善读《红楼梦》者,应该从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至少从垃圾人提升为天人。垃圾人以下,天人以上,暂且不论。

2016-06-11

《红楼梦》的启示:反照人生

1、《红楼梦》借凤姐、贾雨村、贾珍、贾赦等人物形象,写了大量的人生乱象,包括:对金钱、权力、色欲的贪婪,令人反感、恶心,但是与此同时,也借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三角关系,为读者提供了反照人生的广阔空间。

2、所谓“反照人生”,就是一个反论式思考方法。曹雪芹是通过“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情节为读者提供的。贾天祥即贾瑞,色迷心窍,竟缠上手段毒辣的凤姐,以致枉送性命。真是可恶、可怜、可笑又可悲。有意思的是,贾瑞病重之际,跛足道人送来一面名为“风月宝鉴”的镜子,声称只要反照镜子病就可痊愈,若是正照必要送命。原来,正照就是人生贪嗔痴种种欲望,反照则见人生真相。正照即堕入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反照即可提升生命的境界。

3、附论:后40回的价值,与前80回的价值区别不大。读者不可被张爱玲误导,而加以轻视。即使人物下场与判词不同,也提供了读者更大的思考与解读空间,并不需要耿耿于怀。

2016-06-10

白先勇谈《红楼梦》

2016-6-9在新达城听白先勇谈《红楼梦》,大快人心。兹择其要:

1、后40回写得好,与前80回区别不大。如黛玉之死、宝玉出家,都写得十分感人。

2、后40回没有证据证明不是曹雪芹写的,我们应该接受程伟元、高鹗说法:他们发现曹雪芹遗稿,加以整理成书。

3、后40回与前80回,特别是十二金钗判词不符合,有可能是曹雪芹来不及修改。

4、我们每个人都是来历劫的顽石。

5、生活就是一个大观园。

6、《红楼梦》悲剧不同于希腊悲剧与莎士比亚悲剧,它写的不是异于常人的英雄,也不是异于日常生活的特殊场景,它写的是生命/生活的常态/常规(routines of life)。

7、《红楼梦》是一本天书。

8、《红楼梦》不论从哪一页开始阅读,都十分好看。

9、薛宝琴这个人物的出现,只是为了让整部书更加热闹、更加好看,就是这样而已。

10、黛玉之死:焚诗稿、焚旧帕,象征焚烧灵魂、焚烧爱情。一反弱女子形象,突显刚烈性格。

11、宝玉出家:借贾政之口,写出父子和解,十分感人。

2016-06-08

道歉四要(陈真老师+个人体会)

1、眼睛看着对方=》要接受批评=》要忍耐(犯错了,哪里还可以生气?)

2、要知道错在哪里=》要用心聆听=》要专心(犯错了,哪里还可以打岔?)

3、要真诚道歉=》要开口请求原谅=》要有不二过的心(犯错了,哪里还可以嘴硬?)

4、要做善后工作=》要采取行动=》要有勇气(犯错了,哪里还可以懒惰?)

2016-06-02

声音污染一而再

两次在地铁车厢内遭遇声音污染,令人耳根不得清净。
一次是闽南语歌曲一首接一首,这一次是华语电视剧哭哭啼啼,一样大声,一样烦人。
奇怪的是,这两个女人都塞着耳机。到底是耳机坏了,还是她们不会用?
两次都有上前提醒的冲动,两次都没有采取行动。
希望没有下一次。

2016-05-11

追求自己的梦想与满足他人的期望

学生剧场里的经典难题 | 评《老九》

剧评人:任骏之
演出:老九 (立化中学艺术节节目之一)
团体:立化中文学会戏剧组
日期:2016 年 4 月 15 日
时间:晚上 8 点 15 分
地点:立化中学礼堂
四月五日,剧场艺术家郭庆亮在国会里第一次以官委议员的身份发言,提到艺术对社会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作品不只“促进社会和谐”,还会“提出难题”。十天后,我在立化中学的戏剧晚会上就看到了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很经典,它是郭宝崑给《老九》中的主角老九提出的。戏中的老九,必须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与“满足别人的期望”之间作出选择。老九自小对掌中戏深感兴趣,他的梦想是跟随老师傅学习这门快失传的技艺。但天生的聪明才智让老九在学业上有过人的表现,家人因此对这个家里唯 一的男丁寄予厚望,加上条件优渥的奖学金摆在眼前,“考取功名”几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面临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老九似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家人的过度呵护成了一种胁迫。考期逼近,一连串考试的题库、家人的唠叨,以及掌中戏的角色和故事在他脑中乱窜,他无法平静心神面对这一切,抉择的难题使他濒临崩溃。在考试进行时,他忽然逃离考场,以行动来摆脱眼前的困境。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看到老九面对难题的方式就是“逃离”。但我没想到,剧组竟然也用了同一 个方式去带领我们面对这个难题。这时候,一群身穿校服的女学生忽然冲上台,我身旁的观众不由自主地发出“What the hell?!”的反应,这群女学生把戏剧晚会的时间变成下课时间,在台上聊起天来,聊天的主题就是老九。她们猜测老九逃离的原因,讨论他面对的困境,检视各种可能的结 果,并想像自己如果身在老九的情况中将如何面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立场也不一样,面对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一样。她们唇枪舌战,情绪虽高涨但气氛融洽。看着她们自然活泼的交流 ,观众席里的我们也被感染,跟随她们的节奏去思索这个难题。这时候,我们已“逃离”了《老九》的故事,而戏中老九的难题,已成了大家的难题。
接着,老师也加入了讨论。他在观众席中拿起麦克风,尝试替台上的学生解答疑惑,我还以为今晚的演出就这样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中结束。结果不是,剧中演员再次登场,虽身着戏服但身份已变,他们已脱离各自在戏中的角色,向大家大声喊出希望自己在十年后达成的心愿。听到他们真诚的声音,以及对自己的期许和承诺,我感觉到一批在面对人生难题时将更有自信更有勇气的年轻人在此诞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逃离”可以是一件很正面的事。当老九的难题进入胶着状态时,与其在困境里反复思量,剧组带我们离开了剧情,在戏剧以外的时空去面对这个难题。在空间上,剧情发展至此,老九的家已无法为我们解决难题,所以我们离开了这个家,回到这个大家聚集的大礼堂 ,由几位女同学先抛砖引玉,接着大家在这里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和切磋,以期碰撞出更多更好 的答案。不仅如此,我们从虚构的时间回到现实当下这一刻,再跨越到想象中的未来,领会到在面对当下之时,想象力和愿景也很重要,因为我们面临的这个难题跟我们的未来脱不了关系。
这个《老九》给人的感觉是叛逆的,因为它逃离了《老九》。但在我眼中它没有“犯规”,剧本中大部分情节都还在,从未看过《老九》的观众已可凭这些对这经典作品建立初步认识。但立化中文学会戏剧组针对这个场地和观众,发挥经典作品和剧场的更大潜力。从那群女学生冲上台开始 ,一种奇妙的转变就开始了。经过时间、空间和角色的重新组合,经典戏剧里虚构的老九面临的难题,转化成学生现实中的难题。舞台上的戏剧,转化成我们的人生。老九逃离后的结果如何,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结果。掌中戏,或传统技艺,也不是这里的重点,重点是年轻人的梦想,一些也许不符合外界期待的梦想。梦想,不再躺在梦里,不再躲在戏剧里。梦想,其实就在现实里,关于梦想的难题,可以在现实里讨论。
其实,我们或许都比老九幸福。在剧本里,老九没有多少讨论的空间,也没有几个可以一起讨论 的朋友。在我们的人生,面对难题时,可以暂时逃离,去创造一个空间,与自己对话,与身边的人对话,把不同的元素交错、重叠、重组,再继续讨论,去寻找答案。真的不懂怎么做的话,还可以参考剧场。我想,这是我们参与剧场的最大意义之一,也或许是艺术对社会的重要性之一吧。

2016-05-08

王龙溪:四句教=〉常乐我净

1、心是无心之心。=〉真心之净,真净之心;清净心。
2、意是无意之意。=〉真意之乐,真乐之意;极乐意。=〉意者,至善栖真之所,知在此,物亦在此。=〉意根最微,诚体本天
3、知是无知之知。=〉真知之我,真我之知;自性知。
4、物是无物之物。=〉真物之常,真常之物;本体物。

相责与自责

1、夫妇之道: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一恶道,一善道,猛自省,善抉择。

2、各相责,夫不夫,妇不妇,各失其位,心灵港湾变言语战场;各自责,夫夫妇妇,复归本位,从心理废墟中重建秘密花园。一求人,一求己,求人难,求己易。惜乎,行难道者众,行易道者寡。

3、知易行难。戒之哉,宜勉力。夫妇之道生,家庭方旺;夫妇之道不立,家庭之道亦不生。当相勉,知难而进,不虚此生。

2016-05-04

三复与“三子”(傻子、疯子与浪子)

3、复办华校(事)--教书层次--社会资源--尽物之性--不可能的任务--傻子才会去做
2、复兴华教(愿)--育人层次--文化理念--尽人之性--可能的愿望--疯子才敢去想
1、复活其心(心)--自强层次--心性之学--尽己之性--终极的抉择--浪子才要面对(哀莫大于心死。即使心未死,华校精神尚存于汝心否?)

=》此之谓“人生三子”。

2016-05-02

我自横刀向天笑(谭嗣同《狱中题壁》)

投门行止思张俭,(张俭偷生)
忍死须臾待杜根。(杜根装死)
我自横刀向天笑,(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去留肝胆两昆仑。(去者康梁,留者六君子,皆是肝胆相照,气魄犹如昆仑)

大梦谁先觉?(出处:《三国演义》三顾茅庐)

大梦谁先觉?(人生大梦,谁先觉醒?)
平生我自知。(平生所为,唯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南阳草堂,春睡饱足。)
窗外日迟迟。(窗外世界,日炎迟迟。)

2016-04-27

新谣记录片《我们唱着的歌》

1、身在故乡,心怀乡愁。对于母族文化的精神乡愁。
2、英语明明说是The Songs We Sang,华文却亘古隽永地说“我们唱着的歌”。(转述梁文福语)这是最精准传神的翻译。或者说,不是翻译,是各说各话。
3、张泛一番话,触及了多少人的伤心处,令人泫然泪下。令我回忆起华文老师说的“从小被欺负长大的”。可是我们连表达这种感受都怕会得罪人,会被刮一巴掌。我们害怕,直到今天。
4、然而,我们心底深处不甘被淘汰,不甘被人看不起,我们努力地学习英文英语,然后争取到一点点立足之地。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华校精神?不知道这个精神能不能传给我们的孩子?
4、怀念《传灯》,不知道为什么纪念片没有收这首歌。在片中也好像没看到杜南发?莫非其中受到个人因素影响?
5、昨天在影片放映之前,我转头跟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同事说:感觉是来出席一个告别会。看完电影后,果然是这个感觉。

2016-04-24

佛:人弗可以成佛

1、真妄和合:人者,真也;妄者,弗也。人弗者,息妄归真也。

2、修行之道:人者,勤修戒定慧也;弗者,息灭贪嗔痴也。

3、法身佛:人者,佛性尽显也;弗者,无明尽破也。

4、报身佛:人者,自受用之智慧也;弗者,他受用之慈悲也。

5、化身佛:人者,慈悲为本也;弗者,方便为用也。

2016-04-23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诗经》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人们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

注释:①靡:无,没有(和“不”构成双重否定) ②初:开始 ③鲜:少 ④克:能

刚开始做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坚持不懈。

  • 中文名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出处
    :《诗经·大雅·荡》

2016-04-21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8阶段

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儿童与社会》(1950年)中,他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社会心理发展阶段。

阶段编辑

大约年龄德性心理社会危机[3]显著关系[4]存在问题[4][与来源不符]例子[4]
0─2岁希望信任对不信任母亲我能不能信任这个世界?喂食、遗弃
2─4岁意志自主独立对羞怯怀疑双亲我可不可以成为我自己?如厕训练、自行着装
4─5岁目的主动对内疚家庭为我自己而做、移动和行动是可以的吗?探索、使用工具或创作艺术
5─12岁能力勤奋对自卑邻居、学校我能不能在全世界的人与事物做什么事?学校活动、运动
13─19岁忠诚身份对角色混乱同侪、模范我是谁?我能成为什么?人际关系
20─39岁亲密对孤独朋友、伴侣我能不能去爱?亲密关系
40─64岁关怀爱心关怀对颓废迟滞家庭成员、工作伙伴如何完成我所认为的人生?工作、伙伴
65岁以后智慧完美无缺对悲观沮丧人类、我的同类对于成为我自己的过程是否满意?回顾人生

婴儿期(0-1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信任对不信任
  • 主要问题: 我的环境可信吗?
  • 中心任务: 接受照料
  • 正面结果: 信任、乐观
  • 自我品质: 希望
  • 重要关系: 父母

幼年(1-3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自主对羞怯、怀疑
  • 主要问题: 我是否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 中心任务:模仿
  • 正面后果:自我控制
  • 自我品质: 意志
  • 重要关系:父母

童年早期(3-6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主动性对内疚感
  • 中心任务: 认同
  • 正面后果: 具有自信心、进取心
  • 自我品质: 目的
  • 重要关系: 家庭

童年中期(6-12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胜任对自卑
  • 中心任务: 教育
  • 正面成果: 获得学习能力,成就感
  • 自我品质: 能力
  • 重要关系: 学校

青春期(13-19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 自我认同和角色混淆
  • 中心任务: 同辈群体
  • 正面后果: 强烈的团体归属感,为将来准备计划
  • 自我品质: 忠诚
  • 重要关系: 同辈群体

成人早期(20-24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 亲密对孤独
  • 中心任务: 关心
  • 正面后果: 组成密切关系,和他人分享
  • 自我品质: 相互关怀,同甘共苦
  • 重要关系: 配偶、朋友

成人中期(25-65岁)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 创造对停滞
  • 主要问题: 自我专注,不顾他人的困难与痛苦[来源请求]
  • 中心任务: 获得创造力 <Parenting/Mentoring 养育与辅导>
  • 正面后果: 成功的个人事业和悉心关怀与培养下一代
  • 自我品质: 关怀
  • 重要关系: 工作场所 - 社区 & 家庭....

成人晚期(65岁-去世)编辑

  • 社会心理危机:自我完善对失望
  • 中心任务: 反省并接受人生
  • 正面后果: 对一生感到满意
  • 自我品质: 智慧
  • 重要关系: 人类




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科尔伯格Kohlberg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A 前习俗水平(自我中心)
1、赏罚阶段(权威主义);
2、利己阶段(相对主义)。

B习俗水平(社会中心)
1、人际关系阶段(爱与被爱);
2、法律秩序阶段。

C后习俗水平(自我实现)
1、社会契约阶段;
2、

2016-04-10

真妄和合的真义

1、真妄和合,并不是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真假莫辨。”这是俗谛,是迷的状态。

2、真妄和合的真义是“假中有真“,但是“真中无假”。

诚正修三身佛

诚法身佛之意。

正报身佛之心。

修化身佛之身。

2016-04-09

格致诚正修:仁智信义礼

格自然人(宇宙人)慈悲之物。
致社会人(人文人)智慧之知。
诚全人(整体人)悲智双运之意。
正内在世界义路之心。
修外在世界礼门之身。

2016-04-07

良知的个性

1、良知的个性是一个反论式表达的生命真相。
2、我们都本以为良知是天生的知善知恶,内在地督促我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否则就会遭到良知的谴责。(良知带来压力和羞愧。)
3、我们现在仔细思考,便可知道上述良知是扭曲了的,而不是健康的良知。
4、健康的良知不能离开每个人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个性。
5、只有通过每个人他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这条通路的良知,才是健康快乐的良知。
6、健康快乐的良知才是真我。
7、真我才能开创真人格、真事业、真世界。

As a Teacher ...

Used to think I should be 'higher' than my students and giude them to a better place I have visited before.

Now I Think I should be part of the learning community in classroom and explore together with my students to a better place both of us have never visited before.

2016-04-06

21世纪教育必须重现培养两种能力

21世纪教育必须重现培养两种能力:

1、整体思维的能力:21世纪的人必须掌握宏观思考的能力,才能突破自身所处的社群、国家、地域乃至整个世界的人类本位的思维局限性,看到我们其实只是更大的时空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为工业化时代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的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2、人文关怀的能力:21世纪还要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于他人的苦难能够具有民胞物与的人文关怀的能力,能够发挥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无论是基督的博爱、佛陀的慈悲,还是孔孟的仁义,都是人类共同的人文智慧遗产,我们都应该谦虚学习与传承。

2016-03-30

扭曲的良知

良知与真我失去联系,意味着“应该做的”与“愿意做的“处于分裂状态。这个状态下的良知,可以称之为:
1、扭曲的良知;
2、受伤的良知;
3、迷失的良知。

2016-03-29

时间故乡

1、空间故乡在地球,时间故乡在宇宙。
2、空间故乡身体家,时间故乡心灵家。
3、时空合一天地同,身心不二显真我。

2016-03-28

物自身:真我本性

1、格物:物自身:真我本性:自然人;
2、致知:知主体:良知本心:社会人;
3、诚意:意根源:独体太极:整体人。

知行合一:波粒二重性

1、知:粒子性;

2、行:波动性;

3、一:二重性。

2016-03-27

形上形下:格物致知

1、格物:自形而下之现象物逆觉反证形而上之物自身(出世间)(自然人之回归)(真我之发现)(仁者万物一体)(修齐治平)(诚体本性之物: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

2、致知:自形而上之良知本心,火燃泉达形而下之五伦十义(入世间)(社会人之承担)(良知之感通)(智者一本万殊)(格致诚正)(独体本心之知: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3、诚意:不二法门。

真我之中,良知之和

1、格物以立真我之中、天下之大本;
2、致知而达良知之和、天下之达道;
3、诚意也者,良知、真我相即相融,体用不二,知行合一。

心念

心宽就是善,念纯就是美。

证严法师2016年(丙申)新春祈福语

大爱之道广披寰宇,
长情之路古往今来。

2016-03-23

The Courage to Teach

1. The courage to teach from the most truthful places in the landscape of self and world. 有勇气立足于内在与外在世界最真实的处所来教学。

2. The courage to invite students to discover, explore, and inhabit those places in the living of their own lives. 有勇气邀请学生发现、探索,并在有生之年栖居于这些处所。

Undivided Self, Unbroken Life

1、专注的能力来自专注的内心。

2、You can't have undivided attention unless you have undivided self.

3、可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最最缺乏的就是专注力。

4、手机挂帅的信息时代,造成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人生。

5、How could we move away from fragmented life and restore the unbroken life? This is the question.

6、完整的人生,完整的幸福,完整的心灵。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这是真正的人权。

2016-03-22

The Inner Teacher 内在教师

1、内在教师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能力。

2、内在教师是一种元认知层次的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内在教师能够克服内心恐惧,能够联系真我,能够进行反论式思考而把握事物的本质。

2016-03-20

帕克J帕默:课堂教学的六对反论

1、教学空间应该既划定又开放(例: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划定的目的地;条条大路:到达目的地的多个途径。)

2、教学空间应该既安全又不安(例:开放的空间既提供人以探索的自由,又隐藏着令人不安的未知风险。)(既受欢迎又受排拒;既受邀请又受挑战)

3、教学空间应该既允许个人自由发言又尊重团队集体智慧(即:个人和团队之间要互相聆听)(教师要传达团队共同心愿给个人聆听)

4、教学空间应该既关心个人的“小”故事又兼顾学科和传统的“大”故事(即:充分尊重个人“内在教师”的同时,充分注重大故事的深广面。)

5、教学空间应该既提供个人独处空间又围绕之以社群资源(即:追求真理/真相的教育过程中,个人的“默”与社群的“语”,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6、教学空间应该既拥抱静默又欢迎发言(即:无言留白以提供反思的空间。)

Identity & Integrity 身份/认同 和 完整性/整体感

1、Identity身份:难题只是一个别人/制度规定的数据代号?

2、Identity认同:不能够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包括数据、名誉地位、物质财富的积累等),更是一个对内追求、探索的旅程(包括义理、自我定位、无形生命的成长等)。

3、Integrity完整性:难题只是外在数据的完整性?

4、Integrity一体感:不只是外在的合并、一体化,更是内在人格的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度、气吞山河的气势、涵盖乾坤的气场。

5、Identity真我本来面目 + Integrity良心圆满无缺 <=> I 诚意慎独本体/功夫

2016-03-19

诚意:良知和真我

1、刘宗周:“意也者,至善栖真之地,知在此,物亦在此。”

2、诚意不离生命的真实本源。

3、生命的真实本源,具足自然人的真我和社会人的良知。

明心见性

1、明心:自在自观观自在。

2、见性:如来如见见如来。

2016-03-18

父母的良知和真我

1、爱护养育子女不只是一种社会责任并涉及相关知识技能,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良知良能并涉及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父母自身的爱与被爱的需求。

2、由此可见,爱护养育子女对父母而言,是自利利人的一种行为。这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的。

3、很多“好”父母受困于所谓的“良知”,强迫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所以爱护养育孩子过程中做了很多“不愿意做的事”。因为他们跟自己的“真我”失联。

4、不管是父母还是师长,都必须找到自己的“真我”。从“真我”出发,一真一切真,之前所谓的“良知”才能转变为真正的“良知”,所谓的“应该做的事”才能转变为真正的“应该做的事”。

5、真我、良知是一不是二,契入不二法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父母/老师,才能带给子女/学生真正的快乐,才能跟身旁的人一起创造一个真正快乐的世界。

2016-03-16

说得快,说得痛快

1、一张快嘴,不但要说得快,还要说得痛快。

2、说得快,是滔滔不绝,是真情流露,是据理力争。

3、说得痛快,是妙语如珠,是发聋振聩,是大快人心。

写得快,写得痛快

1、一支快笔,不但要写得好,而且要写得痛快。

2、写得快,是倚马可待,是快手快脚,是快速思考。

3、写得痛快,是一针见血,是鞭辟入里,是大快人心。

2016-03-15

Paradoxical Thinking 反论式思维

1、反论式思维:一阴一阳之谓道。

2、例如:孤独与合群同样存在于人性深处,同样是人的需要。

3、一分为二有时,合二为一有时。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善于分析和切割,往往忘记整合和回归。

4、反论式思维也是一种整体思维方式。

2016-03-13

"homecoming" 田园将芜,胡不归?

1、这是内在的心灵田园,看似远隔千山万水,其实只须返观自照,就能回归心灵故乡。

2、这不是一个让人逃避现实的封闭的地方,而是一个无比开放的天外有天的精神世界。

3、通过这个精神世界,我们能够跟一切人乃至宇宙万物建立联系。

4、跟宇宙万物建立联系,正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5、切断联系(Cut Off)跟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和追求相违背。

Be Not Afraid

1. We can escape fear's paralysis and enter a state of grace where encounters with otherness will not threaten us but will enrich our work and our lives. 

2. We do not need to be our fears, though we will always have fears, for there are other places in our inner landscape from which we can speak and act.

3. As teachers, we can choose the place within ourselves from which our teaching will come just as we can choose the place within our students toward which our teaching will be aimed. 

4. We need not teach from a fearful place: we can teach from curiosity or hope or empathy or honesty, places that are as real within us as are our fears.

5. We can have fears, but we need not be fear -- if we are willing to stand somewhere else in our inner landscape.

正面的恐惧

1、《周易》中的《震卦第五十一》讲的是正面的恐惧。家族中的长子,战战兢兢,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推而广之,每个人都是天地的长子,从震惊万物的响雷声中,都应当反省自己,是否无愧于天地鬼神、列祖列宗、亲朋好友。
2、《中庸》、《大学》中的“慎独”修养谈到的也是正面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