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

  1. 致知在格物:知分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闻见之知来自后天学习,那是不究竟的,必须以之为基础,付诸生活实践去证得德性之知。所以,“致知”的“知”不只是“后天的闻见之知”,而且是“先天的德性之知”。不论是哪一种“知”的获得,都离不开“格物”。
  2. 物格而后知致:物分形而下的物相(末物)与 形而上的物性(本物)。所谓“下学而上达”,即形而下的物相之事,而穷形而上的物性之理,这就是“慎独”的功夫,也就是佛家“入流、亡所”的功夫,也就是“逆觉、反证”的功夫。“形而下的物相”与“闻见之知”相对应,“形而上的物性”与“德性之知”相对应。一旦“慎独”功夫成熟,“独体”自然现前,我们就“突破(超越)了历史维度(形而下层次),而触及终极维度(形而上层次)”(释一行语),这是《大学》道德实践历程中所谓“悟心”(刘宗周语)的境界。在“格物”处突破而“悟心”后,就必须“回来”,所谓“把终极维度带入历史维度之中”,这也就是“知致”。
  3. 知致而后意诚:“物格”即是证得了“超越性”的“空谛”理,“知致”即是证得了“内在性”的“假谛”理,而“意诚”就是证得了“超越而内在”的“中谛”理。
  4.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就是证得了“三谛圆融”的心灵。
  5.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明明德于身)就是“法报化三身”的实现。
  6.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明明德于家:般若德)就是“君子【立言】之家”的实现。
  7.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明明德于国:解脱德)就是“贤人【立功】之国”的实现。
  8. 国治而后天下平:“天下平”(明明德于天下:法身德)就是“圣人【立德】之天下”的实现。

【真如】真实不虚,如常不变

【真如】真实不虚,如常不变


  1. 真:“真实不虚”的心体,也就是“般若无知”的“根本智”,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也就是“法身佛”,也就是“佛性”,也就是“涅槃彼岸”。真心不可说,不可思议,只可“体会”,只可“亲证”。
  2. 如:“如常不变”的“身体”【身体力行】,也就是“无所不知”的“后得智”,也就是“慈悲心”,也就是“化身佛”,也就是“行动中的佛”,也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
  3. “真”是“入流”【通过“逆觉反证”的方式来“开发内心的佛性秘密藏”;“内不动心”的“定”功;“学如逆水行舟”的功夫】,“如”是“亡所”【打破“能所对立”的矛盾、冲突;“把是非、人我一切对立通通放下”的境界;“外不着相”的“禅”境;启动了“把自己拉回来”的力量】
  4. 【崃按:“真”就是“致知”,“如”就是“格物”;“诚意”就是“真如”】

2020-03-27

完整的教育=五种教育

  1. 【“完整的教育”=五种教育】

    1. 家庭教育:每一个人一出生就接受的第一种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父母必须学习怎么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家教”,以便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工作者”。

    2. 学校教育:每一个人从6岁开始接受的第二种教育。学校教育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如果家庭教育的基础出现问题,学校教育便是挽救孩子的一种力量。这个时候教师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优秀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教书、育人、自强”三个层次的完整教育,而不是只是低着头单单教导一个科目而已。

    3. 社会教育:这是一个人所接受的第三种教育。社会教育是是由政府、大众传媒与民间团体来共同完成的。政府、大众传媒与民间团体的带路人都应该努力扮演好“社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4. 品格教育:这应该是一种重视“智慧的启发”和“心灵的培养”的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灌输”与“头脑的训练”。前面的三种教育表面上看,好像都包含了“品格教育”,但是实际上前面三种教育只是让一个人“知道”,却往往不能让他“做到”,又有什么用呢?其实没有什么用。真正的品格教育一定要包含“用心体会”与“尽力实践”这两个元素。那么,一个人要到哪里去“体会”与“实践”品格教育呢?答案是:哪里也不去,就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不只是自己国家的范围,还包括整个“地球村”的范围)里“体会”与“实践”,去“求真”,去“学做真人”。

    5. 自我教育:这是“完整的教育”的顶峰教育。具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他具有“180度的智慧 和 360度的心灵”,他可以充分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且有能力为社会人群做出划时代的贡献。

    【黄老师小语:如果用“三层楼”来比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属于“第一层楼”;“品格教育”属于“第二层楼”;“自我教育”属于“第三层楼”。】

断三惑、证三智、成三德【整理资料】--”一心三惑“、“一心三观”、”三谛圆融“

1. “一心三惑”——所谓“三惑”,即:“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大乘圆教将“三惑”分为“理惑”和“事惑”两种:【无明惑为理惑】、【尘沙惑、见思惑为事惑】。指出:【无明惑为覆蔽中道的理惑】、【尘沙惑为障碍入世间化导、覆蔽俗谛法的事惑】、【见思惑为障碍出世间空寂、覆蔽真谛法的事惑。】根据天台宗圆教思路:此“无明惑”为“极细微心之理惑”、“尘沙惑”为“细心之事惑”、“见思惑”为“粗心之事惑”,粗细、理事虽不同,然同归于心,是为“一心三惑”。


2. “一心三观”——何谓“三观”?“三观”就是“空观、假观、中观”。“三观”可“破三惑”,即:【空观明了空谛理、破见思惑;假观明了假谛理、破尘沙惑;中观明了中谛理、破无明惑】。【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即:【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此即天台宗“三谛圆融”之教义也。

3. 【修三观、断三惑、证三智、成三德】,即:【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

4.【三谛圆融】之“ 一空一切空”:【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

5. 【三谛圆融】之“ 一假一切假”:【说假,空、中就在其中,非是和空、中相对之假,而是和空、中相即之假】。

6. 【三谛圆融】之“ 一中一切中”:【说中,空、假就在其中,非是和空、假相对之中,而是和空、假相即之中】。

7. “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

8. 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二信至七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八信、九信、十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包括:40个位阶)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十地”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等觉”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成佛”的真实义


  1. “成佛”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旅程。
  2. “成佛”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自我完善的旅程。
  3. “佛”就是“觉”,“成佛”就是一个“开发内心觉性”的无止尽的旅程。

2020-03-25

见惑112品(唯识宗)


大乘唯识宗以十惑中之【贪、瞋、痴、慢、身见、边见】六者通於见(见惑)、修(思惑)二道所断,其余四者【疑、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唯为见所断,而说见惑有112种。即:

1. 欲界之四谛【苦、集、灭、道】下各有【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10惑,共为40惑。

2. 色界四谛【苦、集、灭、道】各有【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除瞋)九惑,共为36惑。

3. 无色界四谛【苦、集、灭、道】各有【贪、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除瞋)九惑,共为36惑。

4. 故三界合计:欲界40+色界36+无色界36=112惑。

“行愿交资”的实践意义

“行愿交资”的实践意义

  1. “行愿交资”的“行”就是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的“菩提道的实践”,那不是“躲在内心世界里”的修行(那个属于“内圣之学”),而是“从内心世界走出来”的修行,是在“苦难的人间”落实圣贤教育的事业(这个属于“外王之道”);“愿”就是指导“行”的愿景与目标,在儒家那是“明明德于天下”的大愿,在佛家那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弘誓愿。
  2. “行愿交资”的“交”: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行”是“太阳”的力量,“愿”是“太阴”的力量,两股力量交汇在一起,就是道义的力量,就是孟子所谓“浩然之气”。佛弟子应当培养内心的“浩然之气”。
  3. “行愿交资”的“资”:要知道,“资”就是“资粮”的意思,“行”和“愿”都是“资粮”,而这两种“资粮”的背后,还有“信”这个“根本资粮”。【当然,“资”也可以解释成“借助”的意思,那么“行”和“愿”当然是“互相借助”的两种力量,可是这两种力量的背后,就是“信”这个根本的力量,“行”和“愿”都必须“借助”这个根本的力量】

“悲智双运”的实践意义

“悲智双运”的实践意义

  1. “悲智双运”里的“悲”是“慈悲心”、“智”是“无所不知”(对于众生的种种“差别相”尽皆洞悉的“有分别智”)的“后得智”,所以能够做到“随类现身”、“契机说法”。——佛弟子的实践意义:要能够对一切人保持一颗“大爱心”,同时能够冷静观察身旁所有人的性格特点、修养水平、动机存心,以便能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进一步同心协力,完成有意义的良心工作。
  2. “悲智双运”里的“双”的实践意义:佛弟子当知,世间一切人、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同时具备“双面性”的特质,应当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去观察,从这两个方面去用心,来成就一切善因缘。然而,这个世间的“双面性”的特质,归结到“出世间”去的时候,它们的来源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来源是“一体”的,或者简称为“一”。“慈悲心”与“后得智”的共同来源,就是“般若无知”的“根本智”。这就是“一体两面”的真谛。
  3. “悲智双运”的“运”的实践意义:佛弟子当知,世间万物的“运行”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或轨道的,也就是“道”。“道”就一般的意义来说,并不是一个,而是多个的。譬如:“贪嗔痴的众生”的“道”,就是“三恶道”;“修十善业的众生”的“道”,就是“三善道”;“修戒定慧的众生”的“道”,可以是“二乘的道”、“菩萨道”乃至于“究竟一乘的佛道”。“慈悲双运”的“道”是“大乘菩萨之道”。所以,佛弟子修行必须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修行的方向与最后的归宿。

“妙音居士”含三义

1. “妙”之三义:
1.1 妙于有无之间;
1.2 妙不可言;
1.3 妙语如珠

2. “音”之三义:
2.1 “说而无说,无说而说”音;
2.2 大音希声(于无声处听惊雷);
2.3 辩才无碍音(以一音演说众音,有情各各虽类解;天上听众”天人欢喜,天女散花”;地上听众“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3. “居”之三义:
3.1 居于人、天善道;
3.2 居于声闻、缘觉法界;
3.3 居于一真法界

4. “士”之三义:
4.1 下士(三善道中的人、天人)
4.2 中士(十法界中的二乘人)
4.3 上士(41位法身大士)

十信位修行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所列如下:


(1)信心︰谓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灭结”解开了),中道纯真。【初信位】

(2)念心︰谓无数劫中,舍身受身皆能忆念,得无遗忘。【二信位】

(3)精进心︰谓唯以精明,进趣真净。【三信位】

(4)慧心︰谓心精(净;明)现前,纯以智慧。【四信位】

(5)定心︰谓周遍寂湛,寂妙常凝。【五信位】

(6)不退心︰谓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六信位】

(7)护法心︰谓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与“护法不动明王”相应)【七信位】

(8)回向心︰谓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与“慈悲心”相应)【八信位】

(9)戒心︰谓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佛法之“戒”大矣哉!从三恶道、三善道、二乘人、41位法身大士,莫不有戒。无戒则无成就)【九信位】

(10)愿心︰谓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此修行人的学习与成长的旅程已经到了“十法界”与“一真法界”的分界处。换句话说,他已经“长大”到“十法界”都容不下他了。多令人赞叹欢喜啊!这是他“发大菩提心”的功德力量啊!)【十信位】


菩提道上的52个位阶【破“42品无明烦恼】


  1. 第1个位阶(初信位)到第10个位阶(十信位)【成就:初信位破“见惑”;七信位破“思惑”;八九十信位破“尘沙惑”;十信位破“42品无明烦恼”的第1品,突破到“一真法界”,是为“圆教初住位法身大士”】:十信位
  2. 第11个位阶(初住位)到第20个位阶(十住位):十住位【破“42品无明烦恼”的第2品到第11品】
  3. 第21个位阶(初行位)到第30个位阶(十行位):十行位【破“42品无明烦恼”的第12品到第21品】
  4. 第31个位阶(初回向位)到第40个位阶(十回向位):十回向位【破“42品无明烦恼”的第22品到第31品】
  5. 第41个位阶(初地位)到第50个位阶(十地位):十地位【破“42品无明烦恼”的第32品到第41品】
  6. 第51个位阶:等觉位【破“42品无明烦恼”的第42品】
  7. 第52个位阶:妙觉位【断尽无明,圆证菩提】

2020-03-23

敬天爱人:敬畏宇宙,博爱众生

敬天爱人:敬畏宇宙,博爱众生

1. 敬畏宇宙:唯有360°的心灵和360°的身体,共同创造的“身心合一”的真实体验中,可以进一步获得“人我合一”的真实体验,最后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与体验。这也就是“涅槃的真实本性”的充分彰显与实现。

2. 博爱世人:唯有180°的智慧和180°的慈悲,共同建构的“悲智双运”的真实生命的学习与成长的旅程中,可以帮助自己和别人“勇敢面对并消除人生的苦难”。这也就是“空性智慧”的充分彰显与实现。

“空”的“舞台”,“涅槃”的“家”

1. “空”就是180°的根本智(“无分别”的)与180°的后得智(慈悲:“有分别的智慧”,才能“随类现身”、“契机说法”)共同搭建的“人生舞台”【“悲智双运”给自己和别人(自他互依)搭建“人生舞台”】——“空”一方面是“什么都没有”(根本智),一方面是“什么都有”(后得智:慈悲),是一个“心灵的太极”。所以,所谓的“180度”是太极图像的“阴阳鱼”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2. “涅槃”就是360°的心灵(“无住”的菩提心)与360°的身体(“生心”的菩萨身)共同创造的“美丽家园”【“行愿交资”接通宇宙能量来创造一个让众生得以休养、生息的“美丽家园”】——“涅槃”是“生生不息”与“灭灭不已”背后共同的源头活水,是一切生命力、创造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根本、第一因,所以释一行称之为“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所谓的“360°”,不是一个方向的转动,而是分为“先天八卦”(左旋的心灵)与“后天八卦”(右旋的身体)。

2020-03-22

唯识宗“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1. 破除一切“遍计所执性”的“我执”及“法执”,证得“我空”及“法空”,就可以生起“无分别”的“根本智”与“有分别”的“后得智”。
  2. 一方面是“无分别”的“根本智”证“圆成实性”,
  3. 一方面是“有分别”的“后得智”,了达“依他起自性”的如幻如化。

“空”是“有”的所依,“涅槃”是“生死”的本性——读印顺法师《大乘空义》有感

“空”是“有”的所依,“涅槃”是“生死”的本性

1. “空”是“有”的所依:“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恰恰相反,“空”是“什么都有”。“有”好比是舞台上的演员,“空”就是那个舞台,如果没有了“空”,一切的“有”就失去所依,就成了不可能。一切众生都是“有”,必须通达“空性智慧”,方可获得“生命的舞台”,方获得所依,而不再彷徨失措。

2. “涅槃”是“生死”的本性:“涅槃”不是在“生死”之外的东西,恰恰相反,“涅槃”就在“生死”当体之中,是“生死”的“生生不息”与“灭灭不已”的“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一切众生都在“生死”之中,只有接通“涅槃本性”,方可获得“生命的源头活水”,方获得大自在,而不再疯狂奔驰。——佛经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大乘空义》(印顺法师)


附一︰印顺〈大乘空义〉(摘录自《现代佛学大系》{52}

(一)空为大乘深义︰佛,是由于觉证空性而得自在解脱的。所以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从因觉证而得解脱来说,空是“解粘释缚”的善巧方便;空,无所住,无著,无取等,是趣证的方便,是觉证的成果。一约真性说,一约行证说。要说的大乘空义,是约真实义说。

在大乘法中,空是被称为︰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如《般若经》说︰深奥者,空是其义,无相、无作是其义,不生不灭是其义等。《十二门论》也说︰大分深义,所谓空也。所以空、无生、寂灭等,是大乘的甚深义。为什么被看为最甚深义?这是世俗知识──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而唯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所体悟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所以称为甚深。

(二)空与灭之深义︰这一最甚深处,佛常以空、无生、灭、寂灭等来表示。凡佛所说的一切名言,都可以说是世间共有的。如依世间名义去理解,那只是世间知识,而不是佛说的深义。所以这些词语,都含有不共世间的意义,而不能如文取义的。例如“空”与“无生灭”的“寂灭”,一般每照世间的解说,认为是虚无消极的,而不知恰好相反,这是充实而富有积极意义的。

空,佛经每举虚空为譬喻,有时更直称之为虚空。从一般来说,虚空是空洞得一无所有。而佛法中说︰虚空是无碍为性色于中行。物质──‘的特性,是碍;而虚空的特性,是无碍。无碍,不但是在于物质的质碍以外,也与物质不相碍。由于虚空的无碍性,不但不障碍物质,反而是物质──色的活动处。换言之,如没有虚空,不是无碍的,物质即不可能存在,不可能活动。因此,虚空与物质不相离,虚空是物质的依处。佛法所说的空或空性,可说是引申虚空无碍性的意义而宣说深义的。空,不是虚空,而是一切法(色、心等)的所依,一切法所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活动的原理。换言之,如不是空的,一切法即不能从缘而有,不可能有生有灭。这样,空性是有着充实的意义了。

说到“寂灭”,本是与“生灭”相对的,(是)“不生不灭”的别名。生与灭,为世俗事相的通性,一切法在生灭、灭生的延续过程中,但一般人总是重于生,把宇宙与人生,看作生生不已的实在。但佛法,却重视到“灭灭不已”。灭,不是断灭,不是取消,而是事相延续过程的一态。在与“生”相对上看,终归于灭,“灭”是“一切必然的归宿”。由于灭是“一切法的静态归结”,所以为“一切活动起用的依处”。佛法称叹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而从落日去展开,正是同一意义。灭是延续过程的静态,是一切的必然归结,引申这一意义去说寂灭,那“寂灭”就是“生灭”相对界的“内在本性”。“生灭灭生”的当体,便是“不生不灭”的“寂灭性”。由于这是“生灭的本性”,所以矛盾凌乱的生灭界,终究是向于寂灭,而人类到底能从般若的体证中去实现。

(三)从事相而观见空寂之深义︰一切法空性或寂灭性,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所以要从一切法上去观照体认,而不是离一切法去体认的。如《般若心经》说︰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深般若,是通达甚深义的,照见一切法空的智慧。经文证明了,甚深空义,要从五蕴(物质与精神)去照见,而不是离色心以外去幻想妄计度的。说到从一切法去观察,佛是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的,也就是从种种意义、种种观察去通达的。但总括起来,主要的不外三门︰(1)从前后延续中去观察,也就是透过时间观念去观察的。(2)从彼此依存中去观察,也就是透过空间观念(或空间化、平面化的)去观察的。(3)直观事事物物的当体。这犹如物质的点、线、面一样;而甚深智慧是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去体认,而通达一切法性──空或寂灭性。
1)从前后延续去观察时,得到了诸行无常的定律。一切法,不论是物质或精神,无情的器世间或有情的身心,都在不息的流变中。虽然似乎世间有暂住或安定的姿态,而从深智慧去观察时,发觉到不只是逐年逐月的变异,就是(假定的)最短的时间──一刹那,也还是在变异中。固有的过去了,新有的又现起,这是生灭现象。这一刹那的生灭,显示了一切都是诸行(动的),都是无常。这种变化不居的观察,世间学者也有很好的理解。但是世间学者,连一分的佛学者在内,都从变化不居中,取相那变动的事实。也就是为一切的形象所蒙蔽,而不能通达一切的深义。唯有佛菩萨的甚深般若,从息息流变中,体悟到这是幻现的诸行,不是真实有的。非实有的一切,尽管万化纷纭,生灭宛然,而推求本性,无非是空寂。反过来说因为一切法的本性空寂,所以表现于时间观中,不是常恒不变,而现为刹那生灭的无常相。无常,是无有常性的意义,也就是空寂性的另一说明。

2)从彼此依存去观察一切法时,得到了诸法无我的定律。例如有情个体,佛说是蕴界处和合,不外乎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现象。所谓自我,是有情迷妄的错觉,并不存在,而只是身心依存所现起的一合相──有机的统一。称之为和合的假我,虽然不妨,但如一般所倒想的自我,却不对了。印度学者的(神)我,是主宰义,就是自主自在,而能支配其他的。换言之,这是不受其他因缘(如身心)所规定,而却能决定身心的。这就是神学家所计执的我体或个灵。照他们看来,唯有这样的自主自在,才能不因身心的变坏而变坏,才能流转生死而不变,才能解脱生死而回复其绝对自由的主体。但这在佛菩萨的深慧观照起来,根本没有这样的存在。无我,才能通达生命如幻的真相。依此定义而扩大观察时,小到一微尘,或微尘与微尘之间,大到器世界(星球),世界与世界,以及全宇宙,都只是种种因缘的和合现象,而没有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独立自体。无我,显示了一切法空义。无我有人无我与法无我,空有人空与法空;空与无我,意义可说相同。从彼此依存去深观空义,如上面所说。如从法性空寂来观一切法,那就由于一切法是空寂的,所以展现为自他依存的关系,而没有独存的实体。这样,无我又是空义的又一说明。

3)从一一法的当体去观察时,得到涅槃寂静的定律。虽然从事相看来,无限差别,无限矛盾,无限动乱;而实只是缘起的幻相──似有似无,似一似异,似生似灭,一切终归于平等、寂静。这是一一法的本性如此,所以也一定归极于此。真能通达真相,去除迷妄,就能实现这平等寂静。矛盾,牵制,动乱,化而为平等,自在,安静,就是涅槃。大乘法每每着重此义,直接的深观性空,所以说︰无自性故空,空故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从竖观前后,横观彼此,直观自体,而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但这决非三条不同的真理,而只是唯一绝待的真理,被称为一实相印’──法性空寂的不同说明。三印就是一印,一印就是三印。所以如依此而修观,那末观诸法无我,是空解脱门;观涅槃寂静,是无相解脱门;观诸行无常,是无愿(作)解脱门。三法印是法性空寂的不同表现,三解脱门也是同缘实相,同归于法空寂灭。总之,佛法从事相而深观一一法时,真是千水竞注,同归于空性寂灭的大海。所以说︰高入须弥,咸同金色。

(四)法空寂灭即法之真实(自性)︰一般名言识所认知的一切法,无论是物质、精神、理性,虽然被我们错执为实有的、个体的,或者永恒的,而其实都只是如幻的假名。假名,精确的意义是假施设,是依种种因缘(意识的觉了作用在内)而安立的,并非自成自有的存在。所以,这一切都属于相对的。那末,究竟的真实呢?推求观察一一法,显发了一一法的同归于空寂,这就是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的真相,也就是究竟的绝对。空寂,不能想像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取消,而是意味着超脱一般名言识的自性有,而没入于绝对的不二。经论里,有时称名言所知的为一切法(相),称空寂为法性,而说为相与性。但这是不得已的说法,要使人从现象的一一法去体悟空寂性。法与法性,或法相与法性,实在是不能把他看作对立物的。这在空义的理解上,是必不可少的认识。

方便所说的法与法性(空寂),在理解上,可从两方面去看。
1)从一一法而悟解到空寂性时,这就是一一法的本性或自性。例如物质,每一极微的真实离言自性,就是空寂性。所以法性空寂,虽是无二平等,没有差别可说,而从幻现的法来说,这是每一法的自性,而不是抽象的通性。

2)从平等不二的空寂去看,这是不可说多,也不可说为一(一是与多相对的)的绝对性。不能说与法有什么别异,而又不能说就是法的。总之,空寂性是一一法自性,所以是般若所内自证的,似乎是抽象的普遍性,而有着具体的充实的意义。

(五)法相与法性空寂之关系︰从上面的论述,法与法性,不可说一,不可说异,极为明白。所以在大乘法中,这──不一不异是无诤的定论。但在古代大德的说明方面,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思想方式,也就多少差别了。

1)如法相唯识学者,着重于法相。在种现熏生的缘起论中,说明世出世间的一切法。当他在说明一切法──无常生灭时,从不曾论及与法性不生灭的关系。依他说︰一切法要在生灭无常的定义下,才能成立种现熏生,不生灭性是不能成立一切法的。这一学派,一向以严密见称。但或者,误以不生灭(无为法性)与生灭(有为法),是条然别体的。其实,这决非法相学者的意趣。因为,当生灭的一切因缘生法,离妄执而体见法性时,与法也是不一不异的。这就是一一法的离言自性,何尝与法有别?所以,专从生灭去成立染净一切法,只是着重性相的不一而已。

2)如天台、贤首、禅宗,着重于法性,都自称性宗,以圆融见长。从法性平等不二的立场来说,一切事相都为法性所融摄;一切染净法相,都可说即法性的现起。因此,天台宗说性具,贤首宗说性起,禅宗说自性能生。一切法,即法性,不异法性,所以不但法性不二,相与性也不二──理事不二。由于理事不二,进一步到达了事与事的不二。这类着重法性的学派,也就自然是着重不异的。虽然不得意的学者,往往落入执理废事的窠臼,但这也决非法性宗的本意。

3)被称为空宗的中观家,直从有空的不一不异着手。依空宗说︰一切法是从缘而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性空的。因为是性空的,所以要依因缘而现起。这样,法法从缘有,法法本性空,缘起(有)与性空,不一不异,相得相成。空与有──性与相是这样的无碍,但不像法相宗,偏从缘起去说一切法,也不像法性宗,偏从法性去立一切法,所以被称为不落两边的中道观。

虽有这大乘三系;虽然法与法性,近似世间学者的现象与本体,但都不会与世学相同。在大乘中,不会成立唯一的本体,再去说明怎样的从本体生现象,因为法性是一一法的本性。也就因此,法与法性,虽不可说一,但决非存在于诸法以外;更不能想像为高高的在上,或深深的在内。唯有这样,才能显出佛法空义的真相。

生命就是爱

1. 愤怒是爱的扭曲,仇恨是爱的发酵。

2. 妄想是对爱的误解,分别是不平等的爱,执着是过度的爱。

3. 慈悲是智慧的爱,溺爱是没有智慧的爱。

【请你继续写下去】

问:“明天会更好”,这句话对吗?

问:“明天会更好”,这句话对吗?

答:(1)那要看今天过得好不好,因为这句话是建立在“今天过得真好”的基础上说的。如果今天过得不好,明天是不可能更好的。此为第一层含义:“明天不一定会更好”。(2)另外一层含义:“明天可能会更好”,就是把这句话当成是勉励语,勉励自己和身旁的人,今天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明天才可以收获甜美的果实。(3)最重要的一层含义:“明天真的会更好”,就是把这句话当成是修行的真言,通过真诚的沟通,自己与身旁的人建立起美好的人际关系,大家同心协力,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明天”。

“你不是佛哈!”的三层含义

1. 第一层含义【保持谦卑的学习态度:自度第一步】印光祖师说:“见人人都是佛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我们自当如此用心学佛。所以,我们要时时在心中提醒自己说:“你不是佛哈!”

2. 第二层含义【保持恭敬的处世态度:“自度中度人”第二步】只要真正能够做到印光祖师所谓“见人人都是佛菩萨”,而同时能够时时在内心提醒自己“你不是佛哈!”,那自自然然能够培养出一种真诚、恭敬的处世态度。

3. 第三层含义【发大菩提心的真佛弟子态度:“觉行圆满”的第三步】既然“人人是佛菩萨”,我如果是真佛弟子,岂有不见贤思齐的道理?《三字经》说:“我亦人,彼亦人。有为者,亦若是”,就是说:尧舜虽是圣人,他们也是跟我一样,从普普通通的人修养成就的。既然他们可以成就,我也一样可以成就。真佛弟子正是如此发心:既然诸佛菩萨都可以成就,我也自当时时提醒自己“你不是佛哈!”,所以应当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早日成佛。

2020-03-21

佛菩萨的用心:【我帮助你,与你的行为无关】


  1. 科幻小说《三体》里面有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讲的是:双方实力悬殊,你根本不是对方的对手,对方可以毫不费力地消灭你。可怕极了!
  2. 然而,我们可以运用慈悲的智慧,把上面的一句话转变成感动人心的一句话:【我帮助你,与你的行为无关】。意思是:佛菩萨与众生的修养水平差距悬殊,众生虽然表现出种种令人忍无可忍的恶行,佛菩萨还是运用“智慧的慈悲”与“慈悲的智慧”,去帮助众生“启发智慧”和“培养心灵”,丝毫没有受到众生恶行的影响。【后记:所谓“对事不对人”、“针对行为,不针对人”,也都包含了上述的意思。问题是,一般人只是“模糊地知道”、“挂在口头”而已,如果没有“启发智慧”和“培养心灵”,一切都只是“妄想”与“空谈”,没有真实利益可言。

做一个“入流”的人

关键中的关键在于“自知之明”的自觉能力。

很喜欢证严法师说的一段话【良知就是智慧,把它发挥出来就是良能。】

我们苦苦追寻的,不在外面,而是生命中本有的良知良能。所以,我所谓的“发奋努力”,重点不在于“做什么”,而是在于“做一个“入流”的人”,至少要解开心灵的第一个解(动结),证得内心的宁静。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两句话给我很深很深的感触。以下我用“亲人”来代替“兄弟”二字。

我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难搞,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沟通的本领,才能够处理好。

在掌握沟通的艺术之前,各种情绪的纠缠、言语的夹杂,都会搞定我们大家痛苦不堪、精疲力尽,陷入绝望的深渊。

然而,只要我们不与良知的智慧失联,我们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都能够发挥“心灵回弹”的能力,都能够再度从心底笑出来。

根据我的体会:“度尽劫波”讲的不只是“无量劫以前和以后”的事情,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情绪纠缠与言语夹杂所引发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亲人在”指的是“良心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逢一笑”讲的是要惜缘,人与人之间要用欢喜心、慈悲心相处。“泯恩仇”讲的是我们与身旁的人都能够超越恩仇的层次,而进入生命中无比美好的广阔世界去。

2020-03-20

解开心灵的六个结【净空法师讲解】+【崃按:笔者修学体悟】=【“儒佛交融”与“融贯中西”的开创性思考】

【心有六个结,好比六件脏衣服,由外脱起】=>【这是我们大家内心的六个“委屈”或“苦衷”】

1. 脱下第一件脏衣: 解开心灵的“动结”【不着相--不执着于“外五尘”境界,入静】【成就:功夫成片】【戒学境界:“诸恶莫作”的境界】【“色法”(恶法)层次,未及“心法”】
【崃按:所谓“动结”,就是“心随境转”的无奈,明明知道要用慈悲心来与身旁的人相处,可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立刻“把我们度去了”,我们的嗔心马上不由自主地跳出来,各种伤害人的言语源源不断地由嘴巴冒出来,自己全身每一个细胞也都紧张、戒备起来,总之我们就进入了“全面戒备”的“自我保护”状态(注意:其实是“自我伤害”状态),然后嗔心还“绑架了大脑”,让我们心心念念都为自己的行为、语言作出“最佳的辩护”,完完全全“骗过了我们自己”(注意:“骗不过别人”。所以,我们就表现出“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就是陷于“动结”状态的我们是不是就是“重新搬演”的“烂剧本”。】

        所谓“解动结”,就是证得“入流 亡所”的第一个境界。“入流”就是與“本覺”(崃按:“本觉”、“始觉”与“究竟觉”是佛学基本常识,请自己“谷歌”一下,然后用心阅读吸收)相應,這叫“合覺”;“亡所”,所就是剛才比喻譬如讚歎你的音聲、毀謗你的音聲,你怎麼樣?忘(崃按:“忘”是“亡心”,“亡所”就是“亡心所”)掉了,沒有注意到。你整個意識都集中在“反聞”(崃按:“反闻闻自性”--根据《楞严经》之《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集中在“內照”(注意:是“内心观照”,不是“大脑思维”)去了,不向外攀緣,把外面境界忘掉了。這個忘掉不是說外面境界你不清楚,你真的把它忘掉,不是。這個“忘”是個比喻,就是外面境界已經“不取相”,像《金剛經》裡講「不取於相」,不取外面境界相。把外境全變為智慧向內去照去,用這個功夫。【崃按:于是,你的心就住在清净当中,你就证得了“轻安”的境界。】

        【净空法师开示:修淨土,功夫到這一層(崃按:解开“动结”的境界,也就是“得轻安”的境界),“功夫成片”了,帶業往生沒有問題。可見得帶業往生不難,容易!六結裡頭只是解一個,真的不难。但是,你要沒有這個能力,往生沒有把握。】

        【崃按:“动结”是因为我们太习惯于看别人的过失了,其实“看别人的过失”就是“自己最大的过失”。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从今以后,就不要再“往外去看别人的过失”,而是运用“180°的智慧”,在内心作180°的转变,从此“往内来看自己的过失”。这就是“诸恶莫作”的境界。这也就是《大学》所谓“知止”的境界了。】

2. 脱下第二件脏衣: 解开心灵的“静结”【不住静--不执着于内在“法尘”,破色蕴】【戒学境界:“众善奉行”的境界】【“色法”(善法)层次,未及“心法”】
        第一個結(动结)就解開了,在“輕安”的境界中,才能够看到我们心灵中的第二个结:“静结”。因为“轻安”不但不是“禪定”,而且距離禪定功夫還遠得很。這只是你剛剛得到的一個好境界,就只是你心不為外面境界轉了,就只是無論是順境、逆境你都能夠處之泰然。就这样而已,是不够的。

       心清淨,「靜」也是個結,這個結要不解開也是個麻煩事情,所以必須依舊要用“入流”(崃按:入“真心”的“清净流”;这是需要“逆觉反证”的功夫的,也就是追求“180°的智慧”的心路历程)這個功夫。“入流”的功夫,就是“反聞”(注意: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本领;这是“谛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的本领)的功夫,要用到底,從開始一直要用到成佛為止,不能夠中斷。不要說我現在得點輕安,好像舒服了,你就不用這個功夫,那好了,你的境界就止在這個地方(注意:就是“静结”这个地方)。你境界止於這個境界,跟諸位說,修其他的法門不能成就。因為什麼?你沒有斷煩惱,你這是伏煩惱,伏住,沒斷,不能了生死,你還是要有輪迴。所以這個事情麻煩大。

        【崃按:“静结”是因为我们“贪心、执着于内心的清净境界”才会形成的。“清净”固然是“善”,但是不可“执着”,“不执着于善”,才能够提升到“纯善”的境界。这就是“众善奉行”的境界。这也是《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的“定”的境界。这是“儒佛交融”的观点。】

3. 脱下第三件脏衣: 解根结【破受蕴--转前五识,得正受(三昧)】【成就:事一心不乱】【定学成就:“自净其意”境界】【慧学成就:转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古人註解《楞嚴》有個比喻,六結就好比我們穿六件衣服,我們看只看到外面這一件,必須脫掉外面一件,才看到裡面一件。根結從外面來說是第三件,前面二件脫了才看到第三件,一般人很不容易發覺的。我們現在能夠體會到的、所接觸的是“動”,一切都是動相,外面境界動,我們的心也動。至於“靜”,我們能夠想像得到、能夠理解得到,可是我們靜不下來,(只是)能理解到。至於“根”,那就不曉得了。就是外面這一件(“动”看得清楚),裡面這一件(“静”)彷彿還能看到一點,再裡面,再裡面(“根”)不知道了。必須前面兩個結解開,這第三個根結就現出來,現出來就可以破它了。怎么破呢?就是繼續不斷的用“入流”的功夫,還是(也就是)用“返照”的功夫。随着你功夫再繼續不斷的精進,定力愈來愈深,“根結”也解了。
        
        “根結”解的現象是什麼?“能受”跟“所受”沒有了,就是“受陰”破了。就是你有感受,像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受,受就是“根結”的作用,“能受”是它,“所受”還是它。  功夫纯熟了,你就证得“三昧”。“三昧”是“正受”,“正受”裡面是“能受”、“所受”都沒有,才叫“正受”。這個“結”(“根结”)破了之後,這功夫我們常講“照住”了,在念佛法門來講,“事一心不亂”得到了,就是“念佛三昧”得到了。

      【净空法师叮咛:“輕安”是自己有感受:“我心好清淨”,你還有這個受。你有這個受,換句話說,你根結存在,這個受不是正常的。所以這個要不得,只要有受,哪怕很清淨的受都不行,那都是障礙,不是“正受”,不是“三昧”。】

        【崃按:《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这个“静”字是“三纲八目修学6次第”中的“第三个次第”,对照“心灵六个结”中的“第三个根结”解开后的境界:“静观万物皆自得”。儒学“静观”的“静”字,与佛学“三昧”(“正受”)应该融会贯通,得真实受用(“正受”)。如果“死于句下”,隔碍于名相的不同,就不得受用。也就是说:不得将《大学》的“静”字,与“解六结”中的“静结”的“静”字,混为一谈。儒学的“静观”,其实就是“180°的智慧和慈悲”的共同起用,用英语来表达,也就是mind-heart的交互作用,它不是冷冰冰的现代科学的理性作用而已,而是“理性与感性”的共同作用。不可不知。】

4. 脱下第四件脏衣: 解觉结【破想蕴--转第六意识,得正觉】【成就:破法执,证法空】【定学成就:“是 诸佛 教”境界】【慧学成就: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
        第三個結解開了,第四個結現前,第四個結是「覺結」,就是你有“覺”,“受”沒有了,“能受”、“所受”都沒有了,有“覺”。“覺”依舊是障礙,為什麼?它是“法執”的障礙,你有了它,它是“無明根本”。楞嚴會上佛說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就是你自己“我有覺”,“有覺”就是“無明”。(然而,你不能搞错了,以为“无觉”才是对的)你“無覺”,“無覺”你是凡夫。(“有觉”不对,“无觉”更不对)這個事情很麻煩,愈往後去境界愈微細。不將“覺結”解開,不能“證得法空”,不能“破法執”。

        所以,到一切受,能受、所受都沒有了(心灵的第三个结“根结”解开了),只有一個覺性現前,我們還要曉得這個境界(仍然需要突破),這個境界不是究竟的境界。到這個時候,不要以為我已經證得大覺,我已經成佛了,覺性現前!你再看經上講的“無上正等正覺”,你要是誤會了,那糟了。(崃按:你就会“狂妄自大”、“自以为是”,成为“狂妄之人”,是“假佛弟子”,不是“真佛弟子”。)

        【崃按:《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中的“安”字,是“三纲八目修学6次第”中的第四个次第。“安”的次第,可以跟“解六结”的第四结“觉结”解开后的境界相提并论。这个让人联想到禅宗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故事。慧可向达摩求法,为的是他“心不安”。达摩要他“拿心来”,他“觅心了不可得”,当下就开悟了,当下他的心也就“安”了。“中西融贯”的联系:美国当代思想家理查德·保罗(1937-2015)的“批判性思考”体系里所谓的“社会中心”(social-centricity)类似于佛学的“法执”,意思是:大众传媒、社会习俗、传统文化、宗教教条等等后天学习得来的东西,都会阻碍一个人进行“批判性思考”。只有通过“后设思考”(meta-cognition)能力,自觉地“思考自己的思考”,尽己所能地去摆脱“社会中心”的牵绊,一个人才有可能获得“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5. 脱下第五件脏衣:解空结【破行蕴--转第七末那识,得真空】【慧学成就: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覺結”解開了,這個時候“空”現前,“空”還是障礙,為什麼?因為你還有“能空”、“所空”。“能空”是你“入流”這個功夫,“所空”的是“覺”,(第四结“觉结”的)“能覺”、“所覺”沒有了,“空”了,可見得你還有“能”、“所”;換句話說,“空性”雖然是現前了,不圓滿,功夫還要精進,不能間斷,不能終止。

        【崃按:《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中的“虑”字,属于“三纲八目修学6次第”中的第五个次第,与“解六结”中的第五结“空结”解开后的境界可以比照来看,并善加体会。法师说,还有“能”、“所”存在,其实讲的就是:还有一个“自我中心”(ego-centricity 或 self-centeredness)存在,所以内外还是对立的。只有打破了这个“自我中心”,我们才能够进行“批判思考”(“虑”)。这一点,以积极推广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闻名于世的当代美国思想家保罗(Richard Paul, 1937-2015)讲得很清楚。】

6. 脱下第六件脏衣:解灭结【破识蕴--转第八阿赖耶识,见性】【成就:入三摩地】【慧学成就:转第八阿赖耶识染分为“大圆镜智”、净分-第九阿摩罗识为“法界体性智”】
        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候就是最後的一關,“滅結”。“生滅”,這六個結,前面五個結統統是“生滅法”,你用“入流”的功夫把它破除、把它消滅了,可見得它都是生滅的。總而言之,全叫“生滅心”,“生滅心”就是“妄心”,“生滅法”就是“有為法”。“動”滅了,“靜”生了;“靜”滅了,“根”生了;“根”滅了,“覺”生了;“覺”滅了,“空”生了;“空”滅了,“滅”生了、“寂滅”生了。這個“寂滅”、“滅”還不是個好東西,還是“有為法”,是最細微的“有為法”,這一關很難斷,斷掉這一關就“入三摩地”。“入三摩地”是什麼?“見性!”

        可見得我們真如本性上有六重障礙,我們的真性不能現前,真性裡面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透不出來、起不了作用,就是上面有這六種障礙。這六種障礙去除的辦法就是一個“返照”。“返照”的方法那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法,念佛也是方法,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方法。方法無量無邊,原理是一個,都是一個道理。所以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所有的方法你運用的得當,統統是“解六結”,“破三空”,叫你“明心見性”。

       到這個地方,就是見性了,像《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到這個功夫還不是圓滿,這就是你剛剛見性,所以說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是從圓教初住開始,初住菩薩是吉祥雲比丘,而初住菩薩的時候,吉祥雲比丘教給他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所以,明心見性的菩薩,沒有一個不念佛的,可見得念佛法門之殊勝。

        古人教我們,“上友古人”(“上友,我們跟佛菩薩交朋友,這多自在,這多高尚。向下,「普門品」裡面所講的,都是以這個理論做基礎。所以菩薩才有那麼大的能力,與我們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有任何苦難,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必定感應,道理在此地。——以上節錄自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集)

        【崃按:《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得”字,是“三纲八目修学6次第”里面的第6个(也就是最后一个)次第,可以跟“解6结”的第6个结“灭结”解开后的境界联系起来:“证得三摩地”,也就是“证得360°的心灵”。《大学》所谓“有诸中形于外”,内在的“360°的心灵”彰显出来,就是“360°的身体”,说到底,“三摩地”的真实义就是“身心合一”。一个人的修养能够到达“身心合一”的境界,不只是内在能够“得大自在”,而且外在也同时“得真自由”。换句话说,他能够“打破内外的隔碍”,证得整体的“真实生命”。从这个“真实生命”出发,他可以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去开创一个“真实的世界”。但是,在开创“真实的世界”之前,他必须学习“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向人类历史上与这个时代和社会中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沟通,学习他们的优点,并寻求他们的帮助,大家同心协力,在21世纪的时代和社会中,在地球上创造“人类生活的永久乐园”。】

http://edu.hwadzan.com/play/08/4/0/58935

佛学五大经典【金刚无量寿 楞严法华严】

【佛学五经:金刚无量寿  楞严法华严】

1. 《金刚经》:华人文化世界最熟悉的一部佛学经典名著。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因听闻经中“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属于“般若部”经典。最最精彩的核心内容:“破四相”(我空)与“破四见”(法空);佛陀独特的表达方式——“佛说A,即非A,是名A”(表达的是“悲智双运”的思考方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 《无量寿经》:华人文化世界最多人修持的佛教法门,就是“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所谓“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就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佛”是“觉”的意思。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觉”的意思,包含了“无量寿命”与“无量光明”的意思。其中,“西方”代表了“万物的归宿”,也就是“涅槃”——“不生不死的真实本性”。

3. 《楞严经》:佛学经典中最引人入胜且具有神秘色彩的一部。经中以“阿难七处问心”最为人所喜爱与关注。此外,“解六结”的修行指南十分具体切要,对佛弟子而言弥足珍惜。著名章节包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4. 《法华经》:此经开讲的场景十分有趣。佛陀世尊开讲此经不久,底下不少修证阿罗汉果位的弟子竟然纷纷退席,拒绝听受。佛陀见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阻止。此经重点在于劝导修行人“回小向大”,开示佛弟子悟入佛法真谛。佛法真谛在于“觉行圆满”,在于修证解脱六道轮回的智慧(自度)之后,还要以大慈悲心“倒驾慈航”,回到世间来救度一切众生(度他)。“度生”事业圆满之日,才是修行人修行圆满之时。著名章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5. 《华严经》:古人说“不读《华严》,不知佛法之富贵”,由此可见此经的地位。此经有三处最吸引人。一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佛弟子提供了学佛的最佳典范,学佛是一个真实生命的学习与成长的历程,需要刻苦耐劳、锲而不舍,需要虚心,所学对象不必固定为一师、一处。这是一种开放、宽广的求学胸怀),一处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行愿:从一者礼敬诸佛,至十者普皆回向),一处是“修行的五十一个位阶”(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菩萨位)。最发人深省的是:这部经典据说是佛陀在定中所说的,涉及了“华严三圣”(居中-毗卢遮那佛、左胁侍-礼拜者右手边-文殊师利菩萨、右胁侍-礼拜者左手边-普贤菩萨)。

2020-03-19

涅槃四德与四大菩萨

涅槃四德与四大菩萨

1. 常德:大行普贤菩萨【行持:以中道心,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活活泼泼地表演佛法。即使大灾难现前,也能够“如常生活”】【“真如”中的“如常不变”(菩提道)的“常德”】

2. 乐德: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拔苦予乐。慈悲中包含智慧,给予众生的不只是世间短暂的快乐,更加是真实生命中永恒的“法喜”与深沉的“禅悦”】【“真如”中的“如常不变”(菩提道)的“乐德”】

3. 我德: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智慧:以“空性智慧”,通达“缘起性空”的“无我”真谛,通达“真我”的真理】【“真如”中的“真实不虚”(菩提心)的“我德”】

4. 净德:大愿地藏王菩萨【弘愿:开发“心地宝藏”,发“大弘誓愿”,进入最极污染的空间(地狱)救拔众生,以大愿力“扫清天下浊”】【“真如”中的“真实不虚”(菩提心)的“净德”】

180°的智慧和慈悲 + 360°的心灵和身体 = 无量光寿无量觉

180°的智慧和慈悲 + 360°的心灵和身体 = 无量光寿无量觉

1. 解门智慧:大智文殊菩萨【致知(自受用)--致知在格物】
2. 行门慈悲:大行普贤菩萨【格物(他受用)--物格而后知致】
3. 解行相应、悲智双运:毗卢遮那佛【诚意:内圣--法身佛(自受用报身佛)】
【123华严三圣】
4. 目足交资、身心合一:释迦摩尼佛【诚意:外王--化身佛(他受用报身佛)】
5. 佛心慈悲:大悲观音菩萨【正心(自受用)--意诚而后心正】
6. 佛行弘愿:大愿地藏菩萨【修身(他受用)--心正而后身修】
【456娑婆三圣】

7. 悲智双运:180°的智慧和慈悲,共同形成了一个360°的“悲智双运”的心灵【无尽的慈悲和无尽的智慧,共同形成了一个“心灵的太极”——刘宗周所谓“独体”】
8. 行愿交资:360°的心灵和身体,共同彰显了一个“左旋与右旋360°”的整体生命【左旋的心灵(先天太极图)和右旋的身体(后天太极图),共同彰显了一个“整体生命的学习与成长的旅途”】
9. 毗卢遮那佛与释迦摩尼佛,其实就是一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真如”——“真实不虚菩提心,如常生活菩提道”,就是“无量光寿”,就是“无量觉”】【佛弟子当知:一句“阿弥陀佛”,就同时与“毗卢遮那佛”和“释迦摩尼佛”相应】
【789三佛真实义】

文殊五智与唐僧的四人一马

1. 前五识:成所作智【二师兄猪八戒】

2. 第六意识:妙观察智【三师弟沙悟净】

3. 第七末那识:平等性智【白龙马】【意马】

4. 第八阿赖耶识:大圆镜智【大师兄孙悟空】【心猿】

5. 第九清净识:法界体性智【师父唐三藏】

理体与智体【天理良心】

1. 理体:客体性的、静态的【超越的天理】

2. 智体:主体性的、动态的【内在的良心】

3. 理智:主客交融、动静合一【天理处处在良心的言行中彰显,内在的良心时时接通超越的天理】

真如

1. 真如,佛教术语,即非真如,假名真如,真如无我,无我一切皆真如。真如者,非实非虚,非真非妄,非有非无,非是非非,非生非灭,非增非减,非垢非净,非大非小,非子非母,非方非圆,等等不可尽说。【佛说真如,即非真如,是名真如】

2. 何以故?一切实虚,真妄,有无,是非,生灭,增减等等不可以尽说,只因有我,我心强名便有一切实虚,真妄,有无,是非,生灭,增减等等不可尽说, 无我时,实虚,真妄,有无,是非,生灭,增减等等不可尽说一切真如。【一心开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

3. 真:真实不虚【假去真来真不假】;如:如常不变【无原有是有非无】。

4. 真:破迷开悟【良知的180度的智慧】;如:离苦得乐【良能的360度的心灵】

5. 真【180°的智慧】:“涅槃四德”之“我(真我)”、“净(纯净)”【真我:契入“空性智慧”的“我”(无我的我);纯净:通过念佛“消除妄念”到“一个妄心也没有,然后真心现前”】;如【360°的心灵】:“涅槃四德”之“常(如常)”、“乐(极乐)”【如常: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心心念念与一切言行,与宇宙人生的真理相应;极乐:在人与人相处的沟通之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喜悦与和平,不会因为外在逆境而收到干扰】

Buddhist flag佛教旗【慈悲光、中道光、福德光、解脱光、般若光、真理光】

The six vertical bands of the flag represent the six colors of the aura which Buddhists believe emanated from the body of the Buddha when he attained Enlightenment:
Blue (Pāli and Sanskrit: nīla): The Spirit of Universal Compassion【蓝光:慈悲】
Yellow (Pāli and Sanskrit: pīta): The Middle Way【黄光:中道】
Red (Pāli and Sanskrit: lohitaka): The Blessings of Practice – achievement, wisdom, virtue, fortune and dignity【红光:福德】
White (Pāli: odāta; Sanskrit: avadāta): The Purity of Dhamma – leading to liberation, timeless【白光:解脱】
Orange (Pāli: mañjeṭṭha; Sanskrit: mañjiṣṭhā - rather a scarlet colour): The Wisdom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橙光:般若】
The sixth vertical band, on the fly, is made up of a combination of rectangular bands of the five other colours, and represents a compound of the other five colours in the aura's spectrum. This compound colour is referred to as the Truth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Pabbhassara('essence of light').【彩虹光:真理】

2020-03-18

四大菩萨:悲、智、行、愿 【与“四瑜伽”虽不同,却相通】

【四大菩萨:悲、智、行、愿】

1. 悲智双运:观音菩萨主慈悲法门、文殊菩萨主智慧法门,表示“悲智双运”。

2. 理智相即、行证相应、解行相应:
【文殊菩萨主智德、普贤菩萨主理德,表示“理智相即”】;【文殊菩萨主证德、普贤菩萨主行德,表示“行证相应”】;【文殊菩萨主解门、普贤菩萨主行门,表示“解行相应”】。

3. 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4. 普贤菩萨在华严大会之上,曾宣说十大行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以此来开示菩萨的发心。

5. 普贤是菩萨行的表征,任何一个众生,实践菩萨行圆满之时,就是普贤菩萨,而圆满普贤的果位就是毗卢遮那如来,众生具足着普贤之因,也就是毗卢遮那佛性。

6. 关于地藏菩萨名号的由来,《地藏王菩萨十轮经》里面说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思密知秘藏”】,所以名为“地藏”。也就是说,地藏菩萨具足了最高的德性,不但能够承载众生的苦难,而且能够了知一切生命的法要。

7. 在具体的现象意义上,“地”有生长、坚固、住持万物、不动、广大母性等特质,因为能生成万物,所以具有藏持宝藏的能力与力量。因此用“地”这样具体的形物,来象征、比喻地藏菩萨也具有如此的德能。

8. 华严三圣:(居中)毗卢遮那佛、(左胁侍;礼拜者右手边)文殊菩萨、(右胁侍;礼拜者左手边)普贤菩萨【“三世佛母”、“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9. 娑婆三圣:(居中)释迦牟尼佛、左胁侍;礼拜者右手边)观音菩萨、(右胁侍;礼拜者左手边)地藏菩萨【“给予快乐、拔除痛苦”、“代理佛务,救护众生”:无非慈悲深愿】

10. 四大菩萨与四瑜伽【“瑜伽”即“接通”,“四瑜伽”即“接通的四途径”】:大悲观世音菩萨【以“大爱心”爱护、帮助一切众生;bhakti yoga虔信瑜伽】、大智文殊菩萨【以“智慧”启发、教育一切众生;jnana yoga智慧瑜伽】、大行普贤菩萨【以“大行持”引导、示范一切众生;karma yoga行为瑜伽】、大愿地藏菩萨【以“大弘愿”培养、提升一切众生;raja yoga胜王瑜伽】

行善:慈悲的良能

行善:慈悲的良能【普贤菩萨的大象(负重致远的“大行”)与莲花(清净法身的“大愿”】【普贤菩萨的行德,代表了一切众生原本具足的“良能”;一切众生看见普贤菩萨,应当“见贤思齐”,努力去恢复自己的“良能”才是】

善愿:悲智双运【地藏菩萨的锡杖(震开地狱门的“慈悲”)与明珠(照彻天堂路的“智慧”)】【地藏菩萨的“安忍不动如大地”,那是“慈悲”;“静虑深密如秘藏”,那是“智慧”。可见菩萨的“大愿”,是“悲智双运”的成就。这才是真实大愿。佛弟子不可不知。】

We

We are waves of the same sea, leaves of the same tree, flowers of the same garden. —Ancient Rome Philosopher Seneca (4BC-65AD)

【我们是同一个大海的波浪、同一棵大树的树叶、同一座花园的花朵。—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公元前4–公元65年)】

三佛:佛教、佛学、佛法

三佛:佛教、佛学、佛法

1. 佛教:佛陀的智慧与心灵教育

2. 佛学:学习佛陀的智慧与心灵

3. 佛法:智慧与心灵的一切表现

哲学:爱-智慧

哲学:爱-智慧

1. 哲学包含了“爱”与“智慧”,与佛学“悲智双运”的生命拓展方式,虽然不同,但是可以相通。

2. 哲学既然“爱-智慧”,那就必然包含““追求智慧”的实践过程。

孔子的一生学习与成长的旅程记录

孔子自述一生学习与成长的旅程:

【吾十有五志于学—-孔子15岁就立志于学习圣人周公(Aspiration)

三十而立—孔子30岁思想取得突破,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当“中国的第一位老师” (Independence in thinking and become the first educator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y)

四十而不惑—孔子智慧全面彰显(mature in wisdom)

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自觉承担上天赋予的文化使命(full awareness of the cultural mission)

六十而耳顺—孔子能够通过深度聆听而与每个人顺畅沟通(Able to practice deep listening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everyone)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完成了心灵修养,心心念念都是纯净纯善的(Achieving the highest level of spiritual well-being that the mind is pure and has no single evil idea.】

岁月静好 负重前进

岁月静好 负重前进

  1. 我们能够享受静好的岁月,应当感恩那些为时代与社会负重前行的人。
  2. 我们白天辛苦工作,可说是“负重前行”。那么,到了夜晚,应当记得享受“岁月的静好”,并感恩自己白天的努力工作。

大脑与心灵

大脑与心灵
  1. 人类的大脑:身体层面的真实生命,与“良能”挂钩。
  2. 人类的心灵:心灵层面的真实生命,与“良知”挂钩。

证严上人:良知良能VS知识功能

1. 良知就是智慧,发挥出来就是良能,能造福人群。

2. 知识只是聪明,发挥出来的是功能,只求满足私欲。

3. 教育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功能转化为良能。

人文心:为人文精神作历史见证

人文心:为人文精神作历史见证

感恩、尊重、爱

1. 用平等心互相尊重

2. 把真诚的爱表现为言行

3. 付出还要说感恩

良知:菩提心;良能:菩提道

菩提心(良知):悲智双运

菩提道(良能):行愿交资

走进去,走出来

1. 有困难的人走不出来,我们要走进去帮助他们。

2. 我们要走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来。

3. 有困难的人走出来之后,又可以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走出来。

4. 我们需要接受生命中的贵人的帮助,从自己的苦难中走出来,然后再走进去别人的苦难,当他们生命中的贵人,帮助他们走出来。

5. 这,就是善的循环。

良知良能:致良知、格良能

良知良能:致良知、格良能

1.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本来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心灵中的良知”却受到蒙蔽,以致不能发挥出“身体应有的良能”。

2. 所以,教育的宗旨,就是恢复我们整体生命中“心灵的良知”与“身体的良能”。

3. 《大学》的“致知”讲的就是“致良知的本心”(心灵层面的真实生命);“格物”讲的就是“格良能的本物(身体层面的真实生命)”。

2020-03-15

能入能出,真佛弟子


  1. 众生境界:不知“佛教”,在“贪嗔痴慢疑”的五毒境界中受种种苦,欲罢不能!【不知佛教,谈不上“出入”】
  2. 真假佛弟子境界:“入乎其中”,读种种佛教经典。大多数佛弟子未能摆脱“执着”的心态与习气,用执着世间酒色财气、名闻利养的心,来执着佛法,以致“死于佛教之中”,辜负了佛陀世尊的苦心教诲。此为“假佛弟子”。只有少数佛弟子深解意趣,得佛三昧,“活于佛法之中”,荷担如来家业。此为“真佛弟子”。【既知佛教,两种结果】
  3. 真佛弟子境界:“出乎其外”,打破了理论(理法界)与实践(事法界)的隔阂,把佛法活活泼泼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表演出来。真佛弟子就是“行动中的佛”,他所到之处,就自自然然形成慈悲的磁场,他一言不发,却实实在在地感化着身旁的每一个人。【实践佛法,入佛境界】

Anything Wrong? 【三个境界】

【2020-3-15早上灵感】

1. Everything Wrong (EW): 众生境界【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

2. Something Wrong (SW): 修行人的境界【对准自己生命中的SW作调整、修正】

3. Nothing Wrong (NW):诸佛菩萨的境界【无念、无相、无住】

净空老法师20字法要:心与行

净空老法师20字法要:心与行

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五心即一心】

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五行即一行】

老法师20个字无他,一心一行而已矣!

6 levels/ 3 stages/ 2 sides of mental skill development 【内心修养的六个层次、三个阶段、两个方面】

6 levels/3 stages/2 sides of mental skill development【内心修养的六个层次/三个阶段/2个方面】

level 1: get rid of monkey mind and attain stillness of mind【止的层次】

level 2: upgrading from stillness and attain steadiness of mind【定的层次】

level 3: upgrading from steadiness and attain quietness of mind【静的层次】

level 4: upgrading from quietness and attain peace of mind【安的层次】

level 5: performing deep thinking with peace of mind【虑的层次】

level 6: achieving breakthrough in thinking and attain Samadhi【得的层次】【三摩提境界】

***
3 stages 【3 阶段】
stage 1: level 1 and 2 【第一阶段:止定】 
stage 2: level 3 and 4【第二阶段:静安】
stage 3: level 5 and 6 【第三阶段:虑得】

***
2 sides 【2 方面】
one side: level 123【止定静的一面;止的功夫】
another side: level 456【安虑得的一面;观的功夫】

2020-03-13

“无念”之前的最后一念:把阿弥陀佛放下


  1. 你想要执着于“阿弥陀佛”的念头去往生吗?不可能啊!因为不相应。
  2. 你必须把“阿弥陀佛”这一个最后的妄念放下,你就“明心”了,你就与真心的阿弥陀佛(而不是与妄心相应的“阿弥陀佛”)相应了。
  3. 换句话说,你与“自性弥陀”相应了,这才是“真念佛”。


“明心”之前的六个“最后”

1. 最后一步

2. 最后一口气

3. 最后一个念头

4. 最后一个回忆

5. 最后一个灵感

6. 最后一个执着

7. 自己的重生:“明心”之后,一切都是”第一个”

心灵过滤器:一切污染都过滤掉,只留下清净心


  1. 心灵过滤器:一切污染都过滤掉,只留下清净心
  2. 一切污染,可以归纳为5类:(1)欲望的污染;(2)情绪的污染;(3)杂念的污染;(4)傲慢的污染;(5)疑心病的污染。
  3. 只要去除“五毒”(贪嗔痴慢疑)的污染,我们就能够体验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生命境界了。

放慢一点,不要太赶

读到一句话,觉得很有意思:

If you find yourself rushing, make an effort to slow down.

 【当你发现自己很赶的时候,记得努力让自己放慢下来。】

mental skill development【《大学》修养心灵的6个层次】

6 levels of mental skill development 【《大学》修养心灵的6个层次】

level 1: get rid of monkey mind and attain stillness of mind【止的层次】

level 2: upgrading from stillness and attain steadiness of mind【定的层次】

level 3: upgrading from steadiness and attain quietness of mind【静的层次】

level 4: upgrading from quietness and attain peace of mind【安的层次】

level 5: performing deep thinking with peace of mind【虑的层次】

level 6: achieving breakingthrough in thinking and find the answer you need【得的层次】

思考、学习、成长

【思考、学习、成长】

1. 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可言。(No thinking, no learning.) 真正的终身学习者,就一定是一个终身思考者。(A real life-long learner is definitely a life-long thinker.)

2. 没有成长,就不算是学习成功。(No growth, i.e. no mental development, means no real learning being taken place.) 真正终身学习者,就一定伴随着终身的内心成长。(A real life-long learner is accompanied by a life-long mental development.)

3. 终身的内心成长是一个无止尽的自我完善过程。(The life-long mental development is an endless process of self-betterment.)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We can always be better if we put in the effective effort.)

2020-03-11

什么是真我?

真我不是别的,就是一颗追求宇宙真理、寻找人生真相的心罢了。

180度的智慧:孔子的智慧语言

孔子说:“那些不思考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拿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呢。”

什么是真人?

真人就是见道的人。

【明心的真我居于理法界,见道的真人契入了理事圆融法界。】

坚韧是美丽的织锦 Resilience is weaved through the tapestry of testing.

1. 坚韧是美丽的织锦。

2. 编织坚韧织锦的材料,就是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考验。

3. 编织坚韧织锦的针线,就是慈悲与智慧。

洞见 insight

洞见来自对内心的凝视。

Insight is shaped by gazing within oneself.

地藏大愿为目,普贤大行为足:目足交资

地藏大愿为目,普贤大行为足:目足交资【“信”是推动“愿”、“行”的源头活水】【“信”是“心”,“目”与“足”都离不开“心”的本源】--儒家外王的一面

观音大悲为膏,文殊大智为明:膏明相赖【“悲”为“太阳”、“智”为“太阴”、“菩提心”为“太极”】【“菩提心”之“道”,是依靠“膏”与“明”共同照亮的】--儒家内圣的一面

2020-03-10

三法印与坛经“三无”的融会贯通

三法印与坛经“三无”的融会贯通

1. 诸行无常:无念为宗【无念的真常】

2. 诸法无我:无相为体【无相的真我】

3. 涅槃寂静:无住为本【无住的中道】

心善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涅槃里的“钻石”

1. 原身:帕拉克提的“原质”【“钻石”的底端】

2. 原悲:帕拉克提的“原心”【“钻石”的左端】

3. 原智:补卢沙的“原神”【“钻石”的右端】

4. 原灵:补卢沙的“原气”【“钻石”的顶端】

2020-03-09

佛学智慧传承:信望爱

1. 信佛陀(佛):自性佛(觉性)的发现

2. 望涅槃(心):自性法(正确)的消融

3. 爱众生(众生):自性僧(清净)的统一

aspirant

1. 佛弟子是一个有人生抱负的人。

2. 读儒家经典的人如果没有相应的人生抱负,是不可能真正读懂的。

3. 佛弟子是真正能够读懂儒家经典的人。

austerity

1. 苦行表面上是苦的,其实内心是喜悦的。

2. 实践苦行的人,才有希望“离苦得乐”。

3. 所谓“苦行”,就是抛弃世间虚假的快乐,而通过内心深处的宁静,获得智慧,最终获得真正的快乐。

帕拉克提Prakrti 补卢沙Purusa

1. 补卢沙Purusa是“丈夫”、“原人”、“宇宙精神”;智慧的本心;天理;自性弥陀;真实不虚;道的太阳一面;无念为宗;致其所性之知;内圣之德;智德本体;[mind: to learn. learning-in-itself]

2. 帕拉克提Prakrti是“母性”、“原质”、“宇宙能量”;慈悲的本物;良心;唯心净土;如其所是;道的太阴一面;无相为体;格其反身之物;外王之道;福德本体 [heart: to love. love-in-itself]

3. 太极的中道身;无住为本;诚其“无住生心”之意;内圣外王的大人格;福慧双修的果德 【body: to live. body-in-itself.】

2020-03-07

Be a learning partner to others by not playing God

1. The big problem about the inter-faith is that people use to privatise the God. They think the God belongs  to the religion they believe and do not understand that the God has no religion.

2. Since people think that the God belongs to the religion they believe, they thinks they know everything and they start to play God. Thus, they look down on all other people who belongs to different religious groups or who are free thinkers.

3. The big problem of  thinking oneself knowing everything and start playing God happens in families and schools as well. So often, we see parents are playing God in the families and teachers playing God in the classrooms.

4. The solution of the big problem is to deprivatise the God and to treat all people equally, regardless of religions, races and languages.

5. Parents and teachers have to stop thinking that they know what is the best for the children and the students. They have to be humble and change their role to learing partners of their children and students.

6. The best relationship of humankind is learning partnership. We are all learning partners in this journey of our lives, isn’t it so?

“守信”的完整意义

“守信”的完整意义

1. 守信的个人层面:凡出言,信为先。苟轻诺,进退错。—-思考🤔……进退错的情况下,应该进还是退?两个错之中,应该选择哪一个?选择标准是什么?【思考的参照点:个人层面的“守信”,守的不一定是“真理”。如果守的不是真理,那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2. 守信的社会层面:社会上的人龙蛇混杂,而且充满陷阱,如果是掉入坏人的陷阱而许下诺言,是否要遵守呢?不遵守,又会面对什么后果呢?【思考的参照点:社会层面的“守信”,守的不一定是“价值”。如果守的不是“价值”,那又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3. 守信的智慧层面:智慧层面的“守信”,才是真正的“守信”,因为守的是“真相”!【没有智慧,就没有真正的“守信”可言。有了智慧,可达到“进退皆不错”的境界】

4. 守信的心灵层面:心灵层面的“守信”,才是圆满的“守信”,因为守的是“真理”!【没有心灵,就没有圆满的“守信”可言。有了心灵,可达到“皆大欢喜”的境界】

三无即三真

1. 无念的真心:追随真理的心灵【存好心,追随真理的心】

2. 无相的真爱:说出真相的真言(事实不等于真相)【说好话,说出真相的话】

3. 无住的真我:走出一条真人的道路!【行好事,行真人的事】

4. 三无(三真)的人:完成三好的人生旅程【做好人,三无(三真)的人】

2020-03-06

沟通:跨越鸿沟,接通情感

沟通:跨越鸿沟,接通情感

1. 跨越愚痴的鸿沟:欲望漏洞、情绪纠缠与杂念渲染,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鸿沟。

2. 接通智慧的情感:止定、静安、虑得的功夫与次第,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智慧的情感

2020-03-05

《大学》三纲八目之中的六个修养阶段

《大学》三纲八目之中的六个修养阶段

  1. 知止的阶段:不妄动;无作为
  2. 有定的阶段:不散乱;无顾盼
  3. 能静的阶段:不喧闹;无杂念
  4. 能安的阶段:不惊慌;无恐惧
  5. 能虑的阶段:不困惑;无烦恼
  6. 能得的阶段:不迷失;无不成
A、止定的境界:do no evil and keep the mind steady.

B、静安的境界:quiet the mind and fully at ease.

C、虑得的境界:deep thinking and achieve Samadhi.

don’t react. be proactive. 无为而无不为

don’t react. be proactive. 无为而无不为


  1. stay in mindfulness. don't react. 处于正念观照的“无为”的行为状态之中。【“无念为宗”的空性智慧】[just keep calm to see with the mind and lusten with the heart. don’t be reactive.] 【保持冷静地观察与谛听,不要妄动】
  2. be proactive with love (God is love). 处于慈悲发用的“无不为”的行为状态之中。【“无相为体”的觉性慈悲】[be proactive. just take the right moves with courage.] 【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3. inter-dependence with mind-heart-conscience. 处于360°心灵的“无为无不为”的行为状态之中。【“无住为本”的自由自在状态】

2020-03-04

【涅槃四德】

【涅槃四德……】

1. 常德:当下即是的身【普贤菩萨大行之常德身】【身心合一之常德纯善之行止】【大行为足】

2. 乐德:觉性慈悲的情【观音菩萨大悲之乐德情】【悲智双运之大悲心】【大悲为膏】

3. 我德:空性智慧的理【文殊菩萨大智之我德理】【悲智双运之大智慧】【大智为明】

4. 净德:纯净纯善的心灵【地藏菩萨大愿之净德心灵】【身心合一之常德纯净之心灵】【大愿为目】

【智慧与心灵】


化愚:180度的智慧,讲前知后,讲左知右,讲上知下(从“愚昧无知”到“智慧通达”到“大智若愚”的人生境界)=> 仁智并彰的智慧教育

化顽:360度的心灵,每一度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从“冥顽不灵”到“充满灵气”到“顽强不屈”的宇宙能量)=>身心合一的心灵教育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人生三达德—孔子】

【1号自我与2号自我】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两个自我:1号自我和2号自我。

我们要学会用“2号自我”(冷静的行动者,善于解决问题,有爱心、思想和耐心)来沟通,

尽量摆脱“1号自我”(冲动的说话者,有情绪、充满互相矛盾的杂念、没有耐心)对我们的影响

人格类型

1. 多愁善感型:仁者不忧

2. 足智多谋型:智者不惑

3. 勇往直前型:勇者不惧

4. 三达德的圆满型:智仁勇

“三无”禅学纲领

1. 无念为宗:无念的真心,是为心体【无念之真心为体】【空谛的空性智慧】【佛宝之自性觉】

2. 无相为体:无相的实相,是为身相【无相之实相为相】【假谛的觉性慈悲】【法宝之自性正】

3. 无住为本:无住的中道,是为身心合一的用【无住之中道为用】【中谛的圆满菩提】【僧宝之自性净】

人类存在的7个层次

1. 身体层次:物质性的存在基础(饮食、睡眠、运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天理存焉)—瑜伽之“调身”术【受戒,摆脱“欲望焚身”的痛苦】(body level)(needs and wants of food and sex)(greedy mind)【行住坐卧四威仪】【人己关3之1】—日常生活作息【身体的诱惑 VS 禁欲、节欲、纵欲】(caution: greedy mind is hijacking our body.)

2. 呼吸层次:从物质性到精神性存在的中介—瑜伽之“调息”术【摆脱“情绪纠缠”的痛苦】(breathing level) (emotional needs and wants)(angry mind)【气功养生术】【人己关3之2】—正念呼吸:一个呼吸就把心带回这个身体(caution: angry mind is hijacking our heart.)

3. 心(心猿)的层次:低层次精神性存在—瑜伽之“调心”术【初:无念为宗】【摆脱“杂念纷飞”的痛苦】(conscious level) (mental nees and wants)(confused mind)【人己关3之3】—正定:驯服心猿的旅程[infatuated mind is hijacking our intellects]

4. 忆念力的层次:中低层次的忆念力存在—瑜伽之“止”术【中:无念为宗】【契入“心灵”的初阶】(sub-conscious level) (trama of growing up)【阿赖耶识的记忆 VS 基因的遗传物质】【敬肆关2之1】—博闻强记的“致知”历程(“致知”是“求智慧”,“知致”是“智慧现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过《土拨鼠节》的日子,不要反复踩进烂泥坑里去】【学习不是需要“随机记忆”,而且需要“唯读记忆”】

5. 智力的层次:中层次的精神性存在—瑜伽之“观”术【高:无念为宗】【契入“心灵”的中阶】(deep thinking level)—融会贯通的“格物”历程(格物是“讨真心”,“物格”是“心灵现前”)

6. 自我的层次:中高层次的精神性存在—瑜伽之“出离”术【无相无体】【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我”】【契入“心灵”的高阶】(ego level)【迷悟关2之1】—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我);世界上最大的魔头(撒旦)在此【“真假悟空”的层次】

7. 自己的层次:高层次的整体生命存在—瑜伽之“三摩地”术【无住为本】【“心灵”之完全解脱与自由】(self level)【迷悟关2之2】—自由自在的真我旅程;宇宙的最高主宰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