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儒释道修行的四个纲领:心·性·身·道,不离一个“常”字,谓之“常心·常性·常身·常道”可也,然而简洁起见,仍以一字表之,唯读者心中分分秒秒不可离此“常”字。此乃修行入门之“玄关一窍”,至关重要,切记切记。
1. 证佛心:此难关即王阳明所谓“致良知”是也。致良知的方法,就是忠道(尽己之谓忠)的“反求诸己”四个字,也就是慎独功夫的内省这一面。念佛行人在此须分分秒秒修习“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的心法,以求在“一门深入,入佛境界”的修行道路上,跨出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第一步。这关系到“信资粮”的启用,所谓“信为能入”,指的就是这个关键处。“能入”靠的是恳切真诚的信心(真信)的能量啊!这也是《大学》三纲的第一纲:明明德。此关如何通过?须是慎独功夫成熟,独体横空出世、石破天惊之时,方是过关之日。这个能量是大势至菩萨所代表的“成佛的大势所趋”啊!
2. 彰佛性:此第二个难关即朱熹最重视的“格物”关,朱熹说是“格物以穷理”,其实这个涉及实践层面的恕道(推己之谓恕)的“推己及人”四个字,也就是慎独功夫成熟后,独体之有诸中,而后诚体之形于外。此时念佛行人亲证“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的境界。证心是明心,彰性是见性,明心见性,须是一步一个脚印来修证,一点也不神秘,只是深密罢了。这涉及“愿资粮”的启用,人类的心灵有求必应,只要是你真心追求的,假以时日,一定会如愿以偿。问题是:你的愿深切吗?只要你的愿够深够切(切愿),心证性彰就一定不会是问题。佛家说“大愿为目”,说的就是你的愿,就是你人生大道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啊!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愿为能见”,不能见就只是“虚愿”,而不是“实愿”了。这就是《大学》三纲的第二纲:亲民。你的愿是普渡众生,所以你就真的能够见到“大众所需”,而在第一时间来爱护和帮助他们。这个能量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代表的“度生的大众所需”啊。
3. 得佛身:上述修行阶段属于“物格、知致”的范畴,这个“佛身”描绘的就是“心正、身修”的“身心合一”的境界;“心正”靠的是“证心”,“身修”靠的是“彰性”;“佛身”就是不二法门的那个“一”字。这个“一”字,也就是叶曼独具慧眼,讲解《老子》时所点出来的“常”字。这个“常”,指的是“生命的本体”,贯穿于宇宙万物之中。所以,上述的“佛心”是“常心”、“佛性”是“常性”,此处的“佛身”是“常身”。懂得了这一个“常”字,也就是“悟道”了!所以,“佛身”也就是“悟道之身”,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重复一下净公的话,只是深密而已。这就是《大学》三纲的第三纲:止于至善。所以,“佛身”又可以理解为“止于至善的身”。阿弥陀佛就住在这个“止于至善”的境界,代表着“觉行圆满的皆大欢喜”。
4. 成佛道:这个关,不可说难,也不可说易,而是刘宗周所谓的“何难亦何易”,说难真难,说易真易。这个不是在玩语文游戏,而是在描绘生命本体的启用。关于生命本体的启用,国学大家叶曼先生2009年6月在北京大学讲《道德经》时,有一名听众,可能是北大学生,也可能是北大讲师,提出了这个大神级的问题:常这个本体,如何启用?这可难倒了叶曼先生,她只能说“本体无所不包”之类的话,然后说“怎么可以提这个问题”。其实叶曼先生非常喜欢《楞严经》,她完全可以用楞严经的“首楞严大定”来回答,问题不在于本体如何启用,而是你如何进入“首楞严大定”来亲证化身佛无所不在的事实真相啊!须知,“止于至善”的是代表宇宙人生真理的“法身佛”,也就是“常”这个本体;“化身佛”就是“法身佛”(常体)的启用啊!有体必有用,所以“止于至善”只是“照而常寂”的“常体”这一面,此处说明的是“无善而无不善”的“常用”这一面。西方三圣的精彩和神迹,也正是彰显在“常用”这个境界,最后的最后,“大势所趋”、“大众所需”和“皆大欢喜”都消融进了一个“常”字去了。平常心是道,描绘的就是中庸之道的“常用”的生命境界啊!
0. 结束语:说到此地,我们才把儒释道修行的整个历程说完,然而,“道”是要用双脚来走的,不是用一张嘴巴来说而已。说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方向,让大家都能够在心里真切地体会到“常”这个生命本体真实不虚,从而有信心自己今生今世就可以证道成佛,因为你明白你本来就是佛,只是生命能量被封锁而已,只要按照上述次第来解锁,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了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