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

百法明门:内观法门

 1. 百法明门:内观法门。

2. 瑜伽行唯识学派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部派佛教时期的说一切有部、大众部和瑜伽部三大派。

3. 西北部地区的说一切有部擅长于对佛经展开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温故知新,不断加深了佛弟子对佛经的理解。因此,说一切有部被誉为“重经派”。

4. 南部地区的大众部擅长于在佛经的基础上,依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因缘,而开展新意,从而推陈出新,不断拓展佛弟子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因此,大众部被誉为“重论派”。

5. “重经派”和“重论派”两派的长处和优点,获得了中部与西南部地区的瑜伽部的欣赏,而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全新的修行理论和方法。

6. 百法明门的内观法门的三大重点:

6.1 境:分析现象界。——众生“唯境”。

6.2 行:唯识止观法。——修行人“唯识”。

6.3 果:境界解脱位。——佛菩萨“唯智”。

7. 唯识学派只谈“认识”一件事,不谈别的。

8. 唯识学派修行的第一重要条件:耐烦。

9. 从观出教:依据甚深禅观所看见的百法,来教导众生。

10.  内观法门:让众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起心动念中,观察内心的百法。

11. 所以,真实的百法,不在于三藏十二部之中,而在众生的内心中。

12. 修行内观法门,为的是获得一颗“明”心,以明因果、明圣教、明解脱。

13. “明”指的是能修的心,大乘外观诸缘;小乘外息诸缘

14. 没有我执和法执的覆盖后,真如法性就会自然彰显出来。

15. 如何检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认识,这是唯识学派唯一关心的一件事。

16. 唯境是颠倒梦想的自己,唯识是现前当下的自己,唯智是终极成就的自己。

17. 如何检讨自己的认识?首先,要拉出能检讨的心(明门);其次,要拉出所检讨的境(百法);最后,把百法还原到日常生活里的起心动念(百法明门)。

18. 

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