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善巧反馈四原则:慈悲喜舍】(探索性思考)

【善巧反馈四原则:慈悲喜舍】(探索性思考)

0. 为什么需要“善巧反馈”?在生活中,父母对于子女,教师对于学生,上司对于下属,都难免要给予对方反馈。然而,反馈不得法,往往产生强烈的反弹,不但达不到帮助对方的目的,反而对彼此关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反之,“善巧反馈”不但可以达到帮助对方的目的,也可以巩固双方的关系,更加是自己人生旅程中的一种学习与成长。“善巧反馈”包括了:【慈悲喜舍】“四原则”、【反馈内容和方式】“两手抓”与【澄清-肯定-切问】“三步骤”。

1. 慈(予乐)的原则:善巧反馈能给对方带来快乐

2. 悲(拔苦)的原则:善巧反馈能给对方消除痛苦

3. 喜(喜悦)的原则:善巧反馈提供者能保持喜悦

4. 舍(等舍)的原则:善巧反馈提供者能保持等舍

5. 根据以上四个原则,善巧反馈提供者必须做到“两手抓”:(1)一手抓“反馈的内容或信息”(契理)(一味“表扬”对方,就算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未必能够提供实质性内容给对方);(2)一手抓“反馈的方式或态度”(契机)(一味“批评”对方,就算是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对方未必能够接受,就白费功夫了)。

6. 根据“四个原则”和“两手抓”,展开“三步骤”的第一个步骤【建立双方沟通的基础,英语是on the same page with that person】:(1)澄清(Clarifying)步骤——运用“聆听和爱语”来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想法,让对方畅所欲言而不加以打断,反而要抱着真诚的好奇提问,引导对方说出内心更深层次的想法和感受。史蒂芬·科维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理解。这种渴望的激烈程度,就如同我们的身体渴望氧气一样。”为了充分理解对方,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是用两只耳朵来聆听,还要“用慈悲心来聆听”,因为“慈悲心是我们的第三只耳朵”(观世音菩萨“慈悲”原则:反闻闻自性);不能够只是用两只眼睛来观察,还要“用智慧心来观察”,因为“智慧心是我们的第三只眼睛”(文殊菩萨“喜舍”原则:反见见自性)。这一个步骤非常重要,不只是帮助反馈提供者理解对方,更加是帮助对方理解自己。

7. 根据“四个原则”和“两手抓”,展开“三步骤”的第二个步骤【双方感觉良好并准备好迈步向前,英语是feel good and ready to move forwards】:(2)肯定(Affirming)的步骤——细心辨别对方表现出的正面的行为和举动,然后加以适当而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必须注意的是,这个肯定和鼓励,必须“契理”,而不是为了取悦对方,否则无益于对方的学习与成长。通过这个肯定和鼓励,对方可以巩固已经打下的德行基础。【挑战:这个步骤要求我们不可按照自己主观的好恶来“肯定”或“否定”对方,而是超越主观的好恶,用一种智慧观照来传达一种“非判断对错”的“不是为了肯定而肯定”的“肯定”。这个分享洞见的过程,能够启发对方的思路。】

8. 根据“四个原则”和“两手抓”,展开“三步骤”的第三个步骤【迈步向前,英语是move forwards】:(3)切问(mediate through questioning)的步骤——通过这个步骤,我们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忧虑并给予建议让他参考,从而帮助他进一步思考,以便在已有的德行基础上,进一步去发挥自己的良知良能。“切问”的“切”当然是“切中要害”,但是要注意不要“切痛对方”,而是要“把问题切成小块”(break into parts),意思是“不要着急,要一步步来,让对方可以跟得上”;“问”不是像法官对犯人一样的“审问”,而是雪中送炭式送来温暖的“慰问”(不忍心对方受冻),更是春暖花开式看到希望的“问学”(像“同学”一样互相切磋琢磨,集思广益,提供建议,拟定对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