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刘宗周学问宗旨【转载网上资源】

刘宗周学说宗旨:慎独

1.“慎独说是刘宗周学说的宗旨。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复强调慎独之重要。

2. 他说: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故在《大学》为格物下手处,在《中庸》为上达天德统宗、彻上彻下之道也。

3.又说:《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曰慎独而已矣。《大学》言慎独,《中庸》亦言慎独。慎独之外,别无学也。

4. 可见刘宗周把慎独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他认为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学问吃紧工夫,全在慎独,人能慎独,便为天地间完人。

5. 那么什么是?刘宗周的学生陈确解释说: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即是本心,即是良知,是人具有的一种主观道德能力,慎独则是一种内省的道德修养功夫。

6. 刘宗周把提升到本体论高度,而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

7. 所以,至善之所统会,所谓致知在格物,格此而已。

8. “独者,物之本,而慎独者,格之始事也。这里,不仅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而且人类的一切道德准则都统摄在(或者叫本心、良知)之中:独中具有喜、怒、哀、乐。四者,即仁、义、礼、智之别名。

9. 既然相当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慎独的功夫相当于致良知,那么为何刘宗周还要立异呢?他本人对此有所解释:

千古相传只慎独二字要诀,先生(指王阳明)言致良知,正指此。但此独字换良字,觉于学者好易下手耳。

10. 他认为良知说不如慎独说简易明白,后者更便于学者下手。而且良知说还有流于禅学的危险。

11. “慎独说是刘宗周的道德修养论。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提出慎独,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士风,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

12. 因此,他高度概括了慎独的重要性:

君子由慎独以致吾中和,而天地万物无所不本、无所不达矣。达于天地,天地有不位乎?达于万物,万物有不育乎?天地此中和,万物此中和,吾心此中和,致则俱致,一体无间。

13. 人心与天地、万物关系极大,通过慎独的功夫治心,心为天地万物之本,本正则天地万物悉正,以此为出发点,齐家则家齐,治国则国治,天下太平则易如反掌。这里,体现出刘宗周思想的心学特征。

14. “诚意慎独密切相关。如果说慎独是刘宗周全部学说的宗旨,那么诚意则是他的全部学说的根基。

15. 这里,先要理解什么是。刘宗周说:

意者,心之所以为心也。止言心,则心只是径寸虚体耳,著个意字,方见下了定盘针,有子午可指。

16. 心之主宰曰意,故意为心本。不是以意生心故曰本,犹身里言心,心为身本也。”【意为心之本】

17. 因此,之本体,是人心中超越的价值,是至善,是道心,是至善之所止

18. 刘宗周还特别指出,有而未始滞于有,无而未始沦于无,盖妙于有无之间而不可以有无言者

19. 也就是说,合摄了一切价值但又不表现为任何具体的价值规定,具一切相而不落于任何实相。

20. 所以意为心之所存,非所发,为未发之中。

21. “既然不是现实的活动,而只是一种超越的潜存,那么它就不可能是动念,而是至静。刘宗周与弟子的一段对话说:

问:一念不起时,意在何处?

先生曰:一念不起时,意恰在正当处也。念有起灭,意无起灭也。

又曰:事过应寂后,意归何处?

先生曰:意渊然在中,动而未尝动,所以静而未尝静也。

22. 在关于未发之中这一点上,刘宗周揭出这一个重要范畴,指出意无所为善恶,但好善恶恶而已,也就是说,只是善必好,恶必恶的一种潜在意向,不是好善恶恶的具体活动。

23. 由此出发,他对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都进行了批评:

朱子惑于禅而辟禅,故其失也支;陆子入于禅而避禅,故其失也粗;文成似禅而非禅,故不妨用禅,其失也玄。

24. 刘宗周所说的一意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诚意呢?他说:

意根最微,诚体本天。本天者,至善者也。以其至善还之至微,乃见真止;定静安虑,次第俱到。

25. 也就是说,通过定静安虑的功夫,使意以其至善还之至微,以实现对超验价值本体的还原。

26.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意就是要以思诚的人道践履实现天道的本诚。

27. 刘宗周说:诚意云者,即思诚一点归宿工夫也。正因为诚意是一点归宿功夫,故正心先诚意,这是由末以之本,因为诚以体言,正以用言,诚意是体,正心是用。诚意的功夫就是慎独

28. 刘宗周说:

《大学》之道,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慎独而已矣。意也者,至善归宿之地,其为物不二,故曰独。其为物不二,而生物不测,所谓物有本末也。格物致知,总为诚意而设,亦总为慎独而设也。非诚意之先,又有所谓致知之功也。故诚意者《大学》之专义也,前此不必在格物,后此不必在正心也。亦《大学》之了义也,后此无正心之功,并无修治平之功也。

29. 这样,诚意、慎独与致知、正心实际上是合一的,没有先后之分,格物致知的目的就是诚意。在《学言》中,刘宗周又说:

《大学》之教只要人知本。天下国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意。意者,至善之所止也,而工夫则从格致始。正致其知本之知,而格其物有本末之物,归于止至善云耳。格致者,诚意之功。功夫结在主意中,方为真功夫。如离却意根一步,亦更无格致可言。故格致与诚意,二而一,一而二者也。

30. 可见,格致是诚意的手段或方式(功夫),诚意则是格致的目的或归宿。通过格物致知这样的经验性方式,去体认人心中的超越的至善本体——意。因此,格致与诚意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31. 牟宗三先生将刘宗周这种诚意慎独的学说概括为以心著性归显于密。的确,诚意、慎独的内倾性极为明显。

32. 刘宗周希望通过对内在超越的道德本体的探求,找到一个现实道德实践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向外展开,去寻求这种超验本体的实现方式,达到本体与功夫的合一,由诚意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