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化贪嗔痴的三大灾为三大生命动力
君子有九思
Be responsible to ourselves and hold accountability in our own hands
佛菩萨.圣贤·神仙=无极之永生大道
1. 佛菩萨之道,这是佛法智慧传承。
2. 圣贤之道,这是儒家智慧传承。
3. 神仙之道,这是道家智慧传承。
4. 儒释道智慧传承,无非“复归无极”而已,无极之大道,就是永生之道!
2021-09-29
心与物:真假之时与有无之际
1. 心:假作真时真亦假。“假作真时”指的是从“十法界”的妄心转变成“一真法界”的真心,包括了40个菩萨道的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真亦假”指的是“等觉菩萨”的“留惑润生”(不住生死的智慧;菩萨道的最高果位)与“乘愿再来”(不住涅槃的慈悲;无量劫前已经成佛的古佛再来)。
2. 物:无为有处有还无。“无为有处”指的是从“大涅槃·常寂光土”处跌落的“生死之流”,“唯心所现”显现出“一真法界”,“唯识所变”变化出“十法界”,最底层就是“三恶道”;“有还无”指的是从“六道轮回”回归的“法性之流”,从最底层的“三恶道”回归到终极维度空间的“大涅槃·常寂光土”。
3. 心物交融:真假之时,有无之际,交融互会,重重无尽,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迷者自迷,悟者自悟,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佛即众生;一念觉,众生即佛。佛与众生之区别,在于此心的迷悟。所以,众生的世界,就是诸佛的世界。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有无、真假,在于梦觉之间耳!
逆反的正念:助人、慈怀
瑜伽:五种相应【转发网上资源,加上点评】
在唐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瑜伽”一词也是取“相应”的意义,这种相应,归纳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
- 与境相应是心境一如,透过尘境而认知事物的本体实相;【崃按:这个与“烦恼无尽”大愿相应】
- 与行相应是说通过禅定修习,得到定慧等持、观行一致;【崃按:这个与“法门无量誓愿学”大愿相应】
- 与理相应是指行法与理谛融会贯通,事理无碍;【崃按:这个与“一真法界”的生命境界相应】
- 与果相应是行者与所证道果统一,完成修证的无上目标;【崃按:这个与“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大愿相应】
- 与机相应则是指果圆回向、广度他人、随缘应机利益众生【崃按:这个与“众生无边誓愿度”此大愿相应】
忧虑有害,畏惧未必无益!【有趣!转发网上资源】
Worry is full of empty calories and because you're not giving your fear anything useful to digest, your fear remains hungry, continues to binge on your negative thoughts, and eventually becomes obese.
When fears swell from unproductive negative thinking (i.e. worrying) they're difficult to make space for because they're too big; they overwhelm your emotional landscape. They're too heavy to carry, and so they hold you back from going where you want to go.
Fear is unavoidable, worry is avoidable.
Fear is deep, worry is shallow.
Fear is powerful and any power can be harnessed positively. Worry is weak and can't be harnessed productively.
Fear guides you towards personal growth and an expansion of the heart—accepting fear is rewarded with greater possibilities. Worry guides you towards insularity and shrinks your ability to connect to others—accepting worry is "rewarded" with greater anxiety.
Fear is healthy. Worry makes you sick.
1米: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瑜伽:八支【转发网上资源】
“控制意识的转变”,既说到了瑜伽的目的,也说到了瑜伽的过程。
瑜伽从最初的意识控制,使意识的转变按特定的轨则如螺旋般层层升进,直至觉悟与解脱,这是一个由阶段性目标叠成的又直指总目标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内含诸多不同层面的阶段性目标 。也就是说,“控制意识的转变”有总目标,又有很多层面的分级目标,这些分级目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次第——这就是瑜伽的过程。
瑜伽的总体目标,《瑜伽经》中将其概为让“知觉者还其本来面目”。这种说法颇似中国禅宗所参的“本来面目”、“本地风光”、“佛性”。这是个根本的、也是最高的目标。而通常,瑜伽修习者,只将着眼点放在意识的转变与控制上,或者放在阶段性的目标成就上,比如三摩地。
对瑜伽的这些过程,《瑜伽经》将其概括为“八支”:
第一是持戒:或称禁制,包括了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五条。这五条禁制与佛教居士“五戒”(禁杀、不诳语、不偷盗、不邪淫、不贪)基本一致,似乎带有一定的宗教禁戒特色。而事实上,这一切都是修身养性的需要,也是净化心灵、约束身心以实践瑜伽修证的需要。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瑜伽行者,这些禁戒是十分重要的,正如《瑜伽经》所强调的“无论何时、何地、在甚么情况,属于甚么阶级,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
第二是精进:或称劝制,包括内外洁净、知足、对身体及感官的控制、读诵经典、对宇宙本体(自在之神”的祈念五类。这些可以说是瑜伽实修的前行与基础。与上述“持戒”相比较,持戒是藉外在的约束来净化心灵;而精进则是对心性的自我规范。
第三是调身:主要是指静坐,当然也不排除一切能令身体安适的形体。总的要求,如《瑜伽经》中所云“姿势必须稳固舒适”,以便“控制不安,对无限作冥想”。其中的跏趺坐(莲花坐)法,是通常的静坐姿势。
第四是调息:《瑜伽经》云:“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 通过调息,便可发起内心的光明,“这样精神便适合作冥想”。可见,调息是为冥想作准备的。
第五是摄心:又称制感,就是对对精神、知觉、感观作综合控制,使“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从而“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
第六是凝神:又称凝念,就是将意识集中于一物或一特定境象之上,如脐、鼻尖、或自然场景物象之上。凝念与摄心的区别之处,在于摄心是让散乱的心收摄,让精神离于自由散乱的知觉、让知觉摆脱感官的束缚一牵制;而凝神则是将收收摄的心识再趋于某一缘。应该说瑜伽冥想,主要就是摄心与凝神的过程,冥想以调息为基础、以入定为目标。
第七是入定:《瑜伽经》中云“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就是说意念以凝神时所指向的目标为对象,持续不断、专心致志地去知觉它。入定与凝神的区别在于:凝神是一个令意识趋向某一对象的过程;而静虑是心系于這一对象不离不昧,心地灵明、心不外驰。印度佛教称这种境况叫“禅那”,汉文意译“静虑”。用語則是稱之為禪那。
第八是三摩地:又称三昧,《瑜伽经》中定义为“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也就是说,行者的“自我”意识消失,意识完全倾注于观想对象,达到心境一如的状态。
这八个过程或层,没直接列出“冥想”的概念,而事实上,冥想贯穿了从摄心到三摩地的各个过程。在这几个不同的层面上,都有冥想的成分存在,只不过层面不同、深度不同,级别不同。在《瑜伽经》中,也阐明了瑜伽冥想是有不同种类、不同层面的,大类有“有种子冥想”与“无种子冥想”,而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这显然也就是三摩地的深入与升华。
至此,我们大致可以明确,瑜伽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上八个要素。
这八个要素,我们又可以归纳为五大类:
一是身心禁戒(外在禁戒与内在禁戒);
二是调身(体位);
三是调息;
四是调心(冥想);
五是禅定解脱。
完整的瑜伽体系,便是由禁戒到禅定解脱的完整过程。特重体式,或特重冥想,都会影响瑜伽修学的综合成效.。
2021-09-28
苏东坡描述的三个境界【转载】
家常境界:迷而待悟
慧能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修行完全可以在家里,不必到寺院里,甚至禅师都鼓励人们在红尘中修行。
禅的家常境界给了我们这些世俗人最大的宽容和信心。
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可以在家修行,可以不受清规戒律的羁绊,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的说法。
一念悟,即入佛地。
不管一个人在红尘中浸染多深,都处在觉悟的临界状态,只要“悟”了,就能成佛。
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不清山的全貌,是因为身在其中。同样,人之所以迷惑,是因为心被欲望、偏见、执念蒙蔽了。
我们来不及思考,我们停不下脚步;我们不再面对白云发呆,我们不再看着野花流泪;我们用金钱来衡量人生,以“有用”“无用”来看待世界,我们已经迷失于功利社会。
任何时候,彼岸都只有一步之遥,迷途知返,天地皆宽。
闲适境界:从迷到悟
平常心是道。做无心人、无求人、无事人,过一种安静闲适的生活,这是禅的又一境界。
忙碌焦虑的人生,需要静一静,倒一倒,空一空,所以禅师面对前来问道的人,对方越是急切,禅师越是平静地告诉他“吃茶去”。
苏东坡《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诗的大意是: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浪潮,如果未曾看过,心中似有千般遗憾不能化消,等到有一天看尽了,才发现什么事也没有,实在平常,庐山依旧迷蒙着烟雨,江水依旧卷涌着浪潮。
曾经的无限向往,到后来的不过如此,不是事物发生了变化,而是我们的心变了。
繁华三千,最后终归尘埃落定;心中万事,让它化为沉静安宁。
禅的智慧,是要我们活在当下,停下匆忙的脚步,聆听内心真实的声音,从而使生命多一份从容与淡定。
生命,我们既要好好把握,又不要过分执着,随缘任运,闲适人生,正所谓“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顿悟境界:悟而无言
佛在灵山法会上拈起一朵鲜花,众人都没有反应,只有摩诃迦叶发出会心的微笑。
拈花微笑,这是顿悟无言的禅的境界。
以心灵的妙悟和瞬间的灵感达到光明的彼岸或者高明境界,这正是禅的一大特色。
禅的真意在灵性的感悟和轻巧上。在开悟的一瞬间,足以让人超脱和陶醉,世间的负累和沉重在那时全化为乌有。
苏东坡《庐山东林寺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诗的大意是:溪声就是佛的广长舌,山色就是佛的清净法身,夜里对八万四千佛偈,都有了明晰的了悟,来日我该如何向他人解说呢?
禅是一种意境,有的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的人在灵明开启的一瞬间,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步步生莲。
禅是要靠自己领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每个人对禅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有人说,禅是一种智慧;有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有人说,禅是一种哲学;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禅就是人心。
禅,超越语言文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
父慈子孝:亲子之间互生共养的美好关系
1. 父慈:父母先创造出一个慈爱的家庭气氛,滋养着自己和孩子们的心灵成长。:
2. 子孝:孩子们在充满慈爱的家庭气氛中,心灵获得滋养而健康成长,自自然然表现出跟父母一样的【崃按:孝就是肖;肖就是像,像什么?像父母!】美好的行为。
3. 父慈子孝不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是亲子之间一种内在的互生共养的美好人际关系。
4. 孩子不孝顺,父母不要把手伸出去指责孩子,要把手收回来,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自己有没有从小【崃按:从小,不是出生以后,而是小至受精卵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开始做到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慈爱的家庭气氛?
婴儿为什么一出生就哭?
The heart is much older than the mind!
追求不茫不盲不忙的人生
无常的哨子一吹:生命倒计时开始!
1. 人类个体生命的生命倒计时始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
2. 人类物种生命的生命倒计时始于地球生命舞台上第一个生物细胞形成的那一刻!
3. 是的,何止于生物?宇宙间的万物,在它形成的那一刻,它的生命倒计时就已经启动了!
觉悟:学而有见,洞见吾心!
1. 觉:学而有见。学就是觉,强调的是学习的目的就是觉悟,如果没有觉悟,那就是学习不到家。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达者就是觉悟的人。觉悟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与一般人不同,他对事物具有一种洞见,直指事物的本质,看了听了,大快人心!
2. 悟:洞见吾心。宋朝陆九渊是心学大师,他在13岁开悟的时候,喊出了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洞见吾心之际,我们将会强烈地体验到,人类是宇宙的孩子、地球的过客。洞见吾心之际,我们也将会产生强烈愿望,让其他人也能够获得这个体验,让整个人类的物种都能够通过这个体验,进化到“觉人”物种的层次去!一行禅师如是说。
2021-09-26
我是谁?哪个才是我?
佛是什么?
2021-09-25
看星云禅师谈“悟是什么”与“如何开悟”【转载}
一.悟是什么?
说到“悟”,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文字也形容不了的!譬如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很好吃,这甜的程度、甜的滋味只有吃的人知道,即使说破了嘴皮,没有吃的还是不能体会,“悟”就像这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自证自觉境界,所以禅宗说“悟”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
虽然“悟”不容易藉语言文字传达,但是“悟”是绝对可以体验的一种境界。由悟之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奥秘”,生命是无限伟大,无限喜悦的存在。由悟之中,可以领略出“时间的永恒”,一刹那、一转瞬都可以通往永恒的瀚海。悟,可以使我们体会“空间的无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悟,更可以使我们体认“人我一如”,原来你和我不是两个人,你和我是一体一如的。“悟”是有声音的,“悟”的声音怎么样?是“崩”的一声,震破混沌蒙昧。“悟”也有速度,用“电光石火”来形容还不及万分之一。“悟”的形象,是粉碎虚空,消灭迷妄,眼前望去,一片真实光明!
“悟”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悟的内容是“有无一体”,不是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而是有无同时俱在,悟是没有先后的。悟的境界使我们可以随顺这个世间,觉得跟世间水乳交融;也可以使我们与世间违背,觉得方枘圆凿,格格不入。悟是一种“通达的茫然”,也是一种“茫然的通达”。悟的那一刻,豁然通达了,回头看看以往执着虚妄的世界,觉得茫然;这是“通达的茫然”。悟也好像在黑暗无际里面,突然电光一闪,照破无明迷雾,顿见光明灿烂的世界,这就是“茫然的通达”!
悟是什么?悟就是“我找到了!”人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啊!我找到了!”找到了自己的本然面目,就好像瞬息间回到久别的故乡,见到了睽违的爹娘,“忽然识得娘生面,草木丛林尽放光。”悟了之后,可以让你大笑三天,一切的大地河山,看来都是亲人,千峰万仞也视同故友。悟了之后,也可以让你大哭三天,如同久别倦归的游子,回到慈母怀抱,感激涕零再无一言。
悟是什么?悟是认识之后再进一步的识破、勘透,好比百尺竿头往虚空处再上一步,这一步跨出便能舍掉百尺竿头的依靠,遍历虚空,来去自如。悟是理解之后更深刻、更透彻的洞悉,对生命再深思、再参透的体悟。
悟是什么?悟是亲证的体会,悟是明确的观念,悟是透视的能力,悟是自性的觉醒,悟是明白的领会。悟是“生死一体”,悟后觉得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悟是“动静一如”;浮动的世界里有一个涅槃寂静,在寂静的世界里,又有无数生命在欣欣向荣地活跃着。悟更是“有无一般”,有固然很好,无也非常丰富,从“无”之中,还可以生出千千万万个“有”!悟的时候,“来去一致”,来也未尝来,去也未尝去,亲朋相聚,好友离散,在悟的境界里是一致不二的!悟,使我们从矛盾中得到统一,从复杂中发现单纯,从障碍中找到通达,从枷锁中获得解脱!
二、如何开悟?
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诗偈来表达他的心境:“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唐朝的一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参之后,回来见到庭院的梅花,终于开悟说:“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有的禅师多以日常生活为机缘而开悟,譬如:永明延寿禅师听到柴薪落地的声音,而豁然大悟:“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香严智闲禅师在锄田的时候,偶然拾起一块瓦片,往后一丢,瓦片击到竹子,“空!”地一声,他便悟了,脱口说道:“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南宋时的张九成,夜半听到青蛙鸣叫的声音,恍然大悟,写了一首偈子:“春天月下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与么时谁会得,岭头脚痛有玄沙。”这就是闻天籁而启开了智能。种种前贤的证悟昭彰如在耳目,试问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究竟听到了多少天籁呢?
有的禅师看到花绽花落开悟了,听到泉流蛙鸣开悟了,有的禅师打破了杯盘碗碟而开悟了,甚至有的禅师摔了一跤而开悟了。譬如有名的柴陵郁禅师骑驴过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而见到自性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有的禅师却见到衣服上的一根毛而开悟。唐朝时候,有一个以树为家的鸟窠禅师,因住于树上而得名。他有个学生跟随着他学了十六年之久,禅师却不曾特地为他开示法要。有一天,这个学生忍不住了,向鸟窠禅师告假回家,禅师问他:
“咦!你在我这里不是很好吗?你要到哪里里去呢?”
“我要去参学。”
“为什么要去参学?”
“我要去研究佛法!”学生说。
“啊!我这里也有佛法呀,你何必走呢?”
“可是,师父!我跟随你十六年了,你从来没有讲过佛法?……”
鸟窠禅师听他这么说,不疾不徐地从破烂的衣服上抽出一根毛,对他说:"你看,这不是佛法吗?"
学生一看,当下就豁然开悟了。他因为这一根布毛而领悟到佛法大意,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所以后人就称他“布毛侍者”。我现在不要说只拿一根毛,就是把整件衣服拿给大家看,大家会开悟吗?好比收音机要调准频率,照相要对好焦距,才能声音清晰,影像鲜明。悟也要机缘和合,针锋相对,才能参透消息。悟是水到渠成,悟是一针见血。
佛陀是大医王!
1. 公元前623年,佛陀生于古印度·婆罗门·贵族阶层,当时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的智慧传承中,已经有“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描述了。“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描述,对于悟性高的人和一般人都能够带来正面的影响。悟性高的人,坚决弃绝“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生命状态,而获得开悟;一般人则从“六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描述中,获得了心灵的慰藉,才有力量承受人生的苦难。
2. 公元前588年,佛陀经历了7年的苦行,最后坐于菩提树下,入深禅定,终于获得了圆满的开悟,一面赞叹: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一面感叹: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在赞叹与感叹之前,是孩子般地脱口称奇:奇哉!奇哉!佛陀自开悟后,到入涅槃,在世说法45年,公元前543年为佛历元年。
3. 佛陀45年所说的法,承前启后,光照大千。承前的,是婆罗门教所揭示的“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启后的,是佛陀为了治疗一切大地众生“妄想执着”的“病”,而开出的“药方”。——也就是破除妄想执着,证悟自性的修行法门。
4. 善巧地说,大地一切众生,因为“妄想执着”,而沦陷于“六道轮回”之中,造业受苦。婆罗门教的“因果报应”说,针对“六道轮回”现象的观照,固然可以让悟性高的人获得解脱,但是一般人获得的只是好比“特效止痛药”的治疗效果,实在是“治标不治本”。唯有佛陀进入更深的禅定,观照到的“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的真相真理,而开示众生“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菩提道。这,才是根治众生病苦的良药。
5. 总之,佛陀固然没有反对婆罗门教的“特效止痛药”,但是祂在婆罗门教智慧传承的基础上,开展出佛法智慧传承,而给出了根除众生病苦的良药。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尊称佛陀是“大医王”。
人的需要和想要
看清楚自己三恶道的丑恶嘴脸!
忏悔:千心所见,每心所指
陈嘉庚精神
2021-09-24
人的四种体会
身在天地万物之中,非有我之得私身只是万物之一,而且跟万物一样,都属于“缘起性空”的范畴,并没有一个“我”的“自性”可以执着。
心在天地万物之外,非一膜之能囿心具有超越的作用,能够突破万物的范围,而属于“形而上之谓道”的范畴,并不是具体的躯壳所能够束缚的。
通天地万物为一心,更无中外可言意根乃至善栖真之地,诚之功夫既熟,至诚感通,属于“诚体本天”的范畴,也就没有里面和外面可说的了。
体天地万物为一本,更无本心可觅独体至善,乃人心之太极;然太极本无极,至善本无善,复通于无极之大道,又哪有什么本心可找的呢?
人不只是活在社会里
人不只是活在社会里,他也同时活在宇宙之中!人的生命状态有三个境界:第一个是大多数人所处的“社会动物”的生命状态,充满矛盾冲突,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第二个是少数人所处的“社会人”的生命状态,积极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在社会中发挥了或大或小的影响力,但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迷失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到了生命的终点,也还没有搞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第三个是极少数人所处的“自然人”的生命状态,他们明白“社会人”只是自己扮演社会角色时的一个身份而已,自己归根究底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他们生活在庄子所形容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生命境界里!
人的四个维度
1. 理性自我的维度:学习的维度,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要修养以开发心灵“止定-静安-虑得”的力量。要从错误中学习,从自己和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中获得永生的心灵力量。[mind: to 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to see with your mind. your mind is your third eye.]
2. 感性自我的维度:爱心的维度,要享受生活的美妙,要修养以开发心灵“慎独”的力量。要在孤独中体验,从自己和别人的孤独感中体验。要培养终身体验的能力,在体验中获得“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心灵力量。[heart: to love with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to listen with your heart. your heart is your third ear.]
3. 意志自我的维度:勇气的维度,要开创生命的空间,要修养以开发心灵的“浩然之气”的力量。要在困难和挫折中勇于实践,以自主实践来引领团队的实践。要培养终身实践的力量,在实践中开创内心渴望和追求的美好生活空间。[gut: to leave a legacy with conscience and soul.][to say and do with your gut. your gut is your third hand.]
4. 身体自我的维度:整体的维度,要拥抱整体的生命,要修养以开发身体的“心地宝藏”的潜能。要在身心合一的状态中拥抱生命,拥抱自己,拥抱他人,拥抱世界。要培养终身拥抱的力量,在拥抱中收获身心灵的终极维度空间的完整幸福。[body: to live in the peace and happiness of the present moment.][to hounour and celebrate your body. your body is a gift of the God.]
有效劳动的6个元素 the effective efforts: 6 elements
1. 决心:铁锤!【高山大海也挡不住!】commitment!
2. 时间:时钟!【投入所需时间,不多不少!】time!
3. 专注:箭靶!【仿佛天底下只有这件事可做!】focus!
4. 策略:蓝天!【条条大路通罗马!】strategy!
5. 资源:大地!【到处有贵人!】resourcefulness!
6. 反馈:镜子!【改进改善,后后胜于前前!】feedback!
不痴才能获得疗愈和滋养
1. 痴是“所知障”,是一种“病态的知”,也是“知的病态” ,这是“执着”造成的。
2. 只要放下对“知”的执着,“知”就会转化为“空性”的“智”。
3. “空性”的“智”,对我们的生命有一种疗愈和滋养的神奇作用。
不贪就很简单
Letting go of our greediness and everything becomes so simple. We will be able to enjoy the peace and freedom in our lives then.
不贪就很简单,心灵得到宁静和解脱。
面上无嗔真供养
[to reflect upon the wise teaching deeply at all times.心心念念不离善法]
The real offerings to our loved ones is nothing but the sweet smiles on our faces.
面上无嗔真供养。
[to reduce our sufferings and to cultivate our wisdoms.消灾·智慧增长]
顺逆的方向,觉迷的程度
1. 顺逆的方向:一个是“背觉合尘”的“迷途”,一个“背尘合觉”的“觉路”。
1.1 顺生死之流而下,这是“背觉合尘”的迷途,从一真法界的“唯心所现”的“三细”相,到十法界的“唯识所变”的“六粗”相,越陷越深。一真法界与第六意识“不相应”,属于“真心”范畴;十法界与第六意识“相应”,属于“妄心”范畴。在十法界的妄心范畴,三善道比声闻法界迷得更深,三恶道又比三善道迷得更深,而三恶道里边的地狱法界是迷妄最严重的境界,以至于有“阿鼻地狱”、“无间地狱”的极其复杂的极苦境界。
1.2 逆生死之流而上,契入法性之流,这是“背尘合觉”的觉路,从三恶道回归人天善道,这是“须陀洹”的成就;从六道回归声闻法界,这是“阿罗汉”的成就;从十法界回归一真法界,这是“法身大士”的成就;从一真法界回归常寂光土,这是“佛陀”的成就。
立志拥抱三涂的烂泥,开出人天的清净莲花
立志拥抱三涂的烂泥,开出人天的清净莲花
1. 佛弟子当自警觉,我等生活于三恶道的臭烂泥之中,实无可恋,当求出离!【对治观:下化】
2. 佛弟子当自皈依,我等扎根于佛性大地之上,实无可惧,当求契入!【如实观:上求】
3. 佛弟子当立志于拥抱三涂的臭烂泥,深深扎根于佛性大地,以开放出人天善道的清净莲华,散发出远而弥香的柔软人心的美妙气味。
如来:等觉菩萨之如,妙觉佛陀之来
1. 如:等觉菩萨是菩萨道的最高果位。可以用《般若心经》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体会:等觉不异妙觉,妙觉不异等觉;等觉即是妙觉,妙觉即是等觉。里面包含着两个境界的等觉菩萨:一个是“有能力破除最后一品无明惑,却以慈悲故,留惑润生的等觉菩萨”;一个是“久远劫前成佛,乘愿再来的等觉菩萨”。
2. 来:妙觉佛的果位。这个“来”字,依据“如”的两个境界,也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以慈悲故,留惑润生”的等觉菩萨的“见”(啊!你来了);一个是“久远劫前成佛,乘愿再来”的等觉菩萨的“现”(是!我来了)。和而言之,只是一个:“见现同时”(佛来了!)
禅观:修齐治平;正诚致格
- 修身--须陀洹:修人天福报的身
- 齐家--阿罗汉:齐声闻法界的家
- 治国--法身大士:治一真法界的国
- 平天下--佛陀:平无上菩提的天下
- 正心--佛陀:正无上菩提的心
- 诚意--法身大士:诚一真法界的意
- 致知--阿罗汉:致声闻法界的知
- 格物--须陀洹:格人天福报的物
为自己停留脚步,救自己一命!
2021-09-23
心外无物,物外见性
香象渡河,泥牛入海
5. 禅宗曹洞宗祖师之一的洞山良价曾经过潭州龙山境内(今湖南省),看见一条小溪中漂著几个枯菜叶,便判断这深山老林里有修行者。他顺着溪流的方向走去,发现前面有几个破草庵,原来龙山和尚身居于此,他便问为何要住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龙山和尚答说,我看见两个泥牛入到海里,至今杳无音信。龙山其实是向洞山禅师表达了自己要潜心修行、不问世事的意思。【崃按:笔者还体会到另外一层深意,就是龙山和尚表达的是自己的悟境,烦恼已经断除,而完全契入了佛陀无上菩提的觉海了。须知,禅宗问答都是为了开悟,不可能兜在外头问一些无关修行的问题。隐居当然是为了修行,修行当然要潜心,这哪里需要问与答?】
十二因缘【三世因果】【三系六粗九相】
2021-09-22
四念处:早期的“如实观” VS 晚期的“对治观”
1.「四念处」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要义为如实观察【如实观】,即:
1.1 观身如身
1.2 观受如受
1.3 观心如心
1.4 观法如法
2. 在晚期佛教,四念处专注于对治众生毛病【对治观】,即:
2.1 观身不净
2.2 观受是苦
2.3 观心无常
2.4 观法无我
3. 早期和晚期的修行,重点不同。晚期修行针对“社会动物”生活层面的烦恼而设计修行方法;早期修行朝向“自然人”生活层面的智慧而设计修行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悟性高的人比较适合早期的“如实观”,烦恼重的人比较适合后期的“对治观”。
3.1 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哪个修行方法比较好,并没有一定,要看修行人本身的学习和成长的需要。
3.2 总之,不管采用哪个修行方法,都不可“心外求法”,都只要“反求诸己”,清清楚楚看到自己的进步就对了!
爱莫能助?敬而远之?
1. 爱莫能助?怎么可能?真爱,必能助人;不能助人,只因不是真爱!
2. 敬而远之?恭敬,就一定要保持距离吗?这只是一个方面,完整人生的另一个方面是“爱而亲近之”,真爱是零距离的。不可不知,完整人生同时包括爱与敬、远之与亲近之,知道进退,知道随时随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才是一个美妙的人生!
2021-09-21
居仁···到家
1. 居仁:居住于观音菩萨“慈悲法门”的豪宅【崃按:从儒家智慧传承的角度来看,“心灵豪宅”就是孟子所谓的“居仁由义”的“居仁”;从基督教智慧传承的角度来看,“心灵豪宅”就是上帝的爱,所谓God is love. Whoever lives in love, lives in God and God in him.;从佛家智慧传承的角度来看,“心灵豪宅”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无相慈悲”的生命境界】
2. 到家:回归到文殊菩萨“智慧法门”的旧家【崃按:从基督教智慧传承的角度来看,“旧家”就是《旧约全书·创世纪》所描述的“伊甸园”;从佛法智慧传承的角度来看,“旧家”就是“等觉菩萨”的果位,也就是“三细六粗”九相中的第一相——“无明业相”,这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总源头,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的“明明”之处】
礼本折慢幡:法达见六祖的故事
修行:把玻璃心修炼成金刚心
1. 我们每个人都是玻璃心,所有非常容易受伤,由于受伤,所以容易跟人发生矛盾冲突。
2. 修行就是把玻璃心修炼成金刚心,那就不容易受伤,由于不容易受伤,就不容易跟人发生矛盾冲突。
心想事成好不好?不一定!
1. 心想事成,要看想的是不是好事,想得够不够详细,最后有没有想到所有人,才谈得上好不好。
2. 心想事成,如果想的是好事,而且想得够详细(包括经历种种失败、挫折的磨练),最后能够想到所有人,那当然是好事。反之,就不是好事。
2021-09-20
礼门义路:入地藏门,行普贤路
1. 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可以跟佛法的“四大菩萨”会通起来。
2. 儒家仁德——佛家观世音菩萨“慈悲”法门;儒家智德——佛家文殊菩萨“智慧”法门。这两对,是比较明显的,一般人不会反对。
3. 一般人未必赞同的是:儒家礼德之门——佛家地藏菩萨“大愿”心门;儒家义德之路——佛家普贤菩萨“大行”觉路。【崃按:儒家有“礼门义路”、“居仁由义”之说。】
4. 最后,剩下的是:儒家信德之中央土——佛家“信为道元功德母”。【崃按:仁义礼智信配五行,信德配中央土。依据佛家“信为道元功德母”,“四大菩萨”也是依据“信”的力量,才在众生的心灵大地上涌现的,不由外得!】
庸:不俗、不碌、不扰
正念的守护
人物:社会物的心 和 自然物的身
1. 人:多层面的生命体,可从不同侧重点加以观察和讨论
1.1 自然人:与“社会人”相对而言,侧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应的价值观包括:美、孤独感、做自己(自我关系)。【崃按:这是“人之天”的“出世间”的生命层面。你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在这个层面,你我依照“天”的自然法则来看待,是完全平等的】
1.2 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而言,侧重点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对应的价值观包括:爱、归宿感、做人(人际关系)。【崃按:这是“人之人”的“世间”的生命层面。在这个层面,你我依照“人”的社会规范来看待,是没有办法平等的】
1.3 整体人:指的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相互交融的整体生命景观,开展的是“二我与全我”的互动平衡的关系,相对应的价值观包括:和、平衡感、做事和做学问(人与世界的关系)【崃按:这是佛法所谓的“中道”】
2. 物:也是多层面的,这里只依照“自然人”和“社会人”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2.1 自然物:属于“自然人”的范畴,具体来说,“自然人”的“身”就是一个“自然物”。
2.2 社会物:属于“社会人”的范畴,具体来说,“社会人”的“心”就是一个“社会物”。
2.3 整体的物:指的是“自然物”和“社会物”的相互交融的整体事物景观,呈现的是一个“太极”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动态平衡的生态环境体系。【崃按:这是“万物皆备于我”的“万物”,属于“本体”的“我”的范畴。】
致良知:有、无、玄
Don't fight with yourself! 不要再跟自己过不去了!
1. There are Self 1, who is fighting with the outer world, and Self 2, who is fighting with the inner world, in us. That is why we are so stressed at all times at all places.
2. To make it worse, there is continuous fighting between Self 1 and Self 2 within us.
3. Don't fight with yourself anymore by connecting our Self 1 and Self 2 through mindfulness practice.
4. When we can connect our Self 1 and Self 2, they form up our Total Self, which is our True Self. I guess.
裸:回归伊甸园
身心合一之独体
2021-09-19
本体和功夫【王龙溪与钱绪山】
修身为本:心体与意根
龙溪云:
1. 《大学》全功只在“止至善”一语。“止至善”之则只在“致知”二字,而格物者,致知之功也。
2. 先师 (案:指阳明) 教人尝曰:“至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 盖缘学者根器不同,故用功有难易。有从心体上立基者,有从意根上立基者。
4. 从心体上立基,心便是个至善无恶的心,意便是至善无恶的意,便是致了至善无恶的知,格了至善无恶的物;
4. 从意根上立基,意是个有善有恶的意,知便是有善有恶的知,物便是有善有恶的物,而心亦不能无不善之杂矣【崃按:王龙溪分辨“先天之心体”与“后天之意根”之千古洞见!前者“即本体即功夫”,功夫在本体中;后者“即功夫即本体,本体在功夫中。】
5. 点评:《大学》说“修身为本”,然而怎么修身?按照王龙溪的开示,则有二路:
5.1 从心体上立基:为上根人说法,顿悟法门也,冯友兰所谓“天地境界”之“四无”之“即出世即入世”空性智慧境界也;可对应佛门“佛陀境界”
5.2 从意根上立基:为中根以下说法,渐修法门也,冯友兰所谓“道德境界”之“四有”之“即入世即出世”无相慈悲境界也;可对应佛门“菩萨境界”。
心体和性体:良心和天理
1. 心体【先天心体之学:王龙溪“天泉证道”之“四无”说】:主体;内在主宰性;《大学》心宗之“显教”;人同此心;良心;良心空灵;致知;止于至善;致良知;致其所性之知,不离止者是,读书以体验之;自明诚;意根最微;心即理;【崃按:须知,此处“意根最微”之“意根”二字,乃是刘宗周“诚意之教”的表述,属于“旧瓶新酒”;与王龙溪所谓“后天意根之学”的“意根”二字,名相虽同,内涵实异】
2. 性体【后天意根之学】:本体;普遍超越性;《中庸》性宗之“密教”;心同此理;天理;天理流行;格物;修身为本;格天理;格其反身之物,不离修者是,言行以践履之;自诚明;诚体本天;性即理;【崃按:须知,此处“后天意根之学”的“意根”二字,指称的乃是“格其反身之物”的具体对象,也就是“诚意”功夫之“诚之”的对象。既云“诚之”,其具体对治的乃是蕴藏于“意根”之中的“妄根”。正唯此“妄根”障碍“意根”称心体而起用,故须用“诚之”之功夫;一旦功夫成熟,则“妄根”自然消亡,而“诚体本天”之天理流行无间矣!】
3. 身体【先后天之统一】:整体;既超越而内在;心性不二之“显密一如”;此人此心此理,一而已矣;良心空灵,天理流行,盈天地间,一气耳;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修身为本,止于至善;即修即止,即止即修;明明德,明而诚,诚而明;诚体本天之流行,意根最微之空灵;心即理之见,性即理之现,见现同时!
王心斋:赤手缚龙蛇的儒学大师
先世原居苏州,後祖王伯寿落户於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王艮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為「灶丁」(烧盐的苦力)階級,世代為灶户[1],“七歲受書鄉塾,貧不能竟學”,十一歲時家貧輟學。
十九歲時隨父王守庵經商至山東。在山東曲阜曾謁孔廟而嘆曰:“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十九歲後“常銜《孝經》、《论语》、《大学》袖中,逢人质难,久而信口谈解,如或启之”,因善经营,“自是家道日裕”,成為富戶。
三十八歲時,遠赴江西,师从江西巡抚王阳明,是王阳明的重要弟子之一,陽明一開始覺得他個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帶有靜止意思的“艮”字;王艮經常與師爭論,“時時不滿師說”,堅持自己的觀點,既“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又“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於是自創“淮南格物說”。有一次坐“招搖車”(蒲輪)招搖過市,遭陽明指責。
阳明病逝后,“迎丧桐庐,约同志经理其家”,“往会稽会葬”,照料其后人。後來王艮定居泰州安丰,开始自立门户,创立泰州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道”,他深知“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为失。”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八日卒於鄉。有其门人收辑的《心斋全集》6卷传世。
王艮的门徒以平民百姓居多,「入山林求會隱逸,過市井啓發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但亦不乏著名學者如徐樾、顏鈞、王棟、王襞、羅汝芳、何心隱等人,子弟至五傳共有487人,羅汝芳為集大成者。黃宗羲稱此一派竟能“赤手以搏龍蛇”[2]。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天德良知也”。
王艮在讲学時别出心裁,按《礼经》制着深衣、戴五常冠,“行则规圓方矩,坐则焚香默识”,他一生布衣,拒絕入仕,並直指统治者:“使僕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故被斥為“異端”。
王龙溪:富于禅机的一代儒学大师
王畿(1498年-1583年),字汝中,号龙溪,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人[1]。明朝哲学家。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对阳明学有重要发展,并深远影响日本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其进一步吸纳了道家、佛家的思想方法与成果。
王畿字汝中,别号龙溪,浙之山阴人。弱冠举於乡,嘉靖癸未下第,归而受业於文成。丙戌试期,遂不欲往。文成曰:“吾非以一第为子荣也,顾吾之学,疑信者半,子之京师,可以发明耳。”先生乃行,中是年会试。时当国者不说学,先生谓钱绪山曰:“此岂吾与子仕之时也?”皆不廷试而归。文成门人益进,不能徧授,多使之见先生与绪山。先生和易宛转,门人日亲。文成征思、田,先生送至严滩而别。明年,文成卒於南安。先生方赴廷试,闻之,奔丧至广信,斩衰以毕葬事,而后心丧。壬辰,始廷对。授南京职方主事,寻以病归。起原官,稍迁至武选郎中。时相夏贵溪恶之。三殿灾,吏科都给事中戚贤上疏,言先生学有渊源,可备顾问。贵溪草制:“伪学小人,党同妄荐。”谪贤外任。先生因再疏乞休而归。踰年,当考察,南考功薛方山与先生学术不同,欲借先生以正学术,遂填察典。先生林下四十余年,无日不讲学,自两都及吴、楚、闽、越、江、浙,皆不有讲舍,莫不以先生为宗盟。年八十,犹周流不倦。万历癸未六月七日卒,年八十六。
《天泉证道记》谓师门教法,每提四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绪山以为定本,不可移易。先生谓之权法,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俱是无善无恶。相与质之阳明,阳明曰:“吾教法原有此两种,四无之说为上根人立教,四有之说为中根以下人立教。上根者,即本体便是工夫,顿悟之学也。中根以下者,须用为善去恶工夫以渐复其本体也。”自此印正,而先生之论大抵归於四无。以正心为先天之学,诚意为后天之学。从心上立根,无善无恶之心即是无善无恶之意,是先天统后天。从意上立根,不免有善恶两端之决择,而心亦不能无杂,是后天复先天。此先生论学大节目,传之海内而学者不能无疑。以四有论之,惟善是心所固有,故意知物之善从中而发,恶从外而来。若心体既无善恶,则意知物之恶固妄也,善亦妄也。工夫既妄,安得谓之复还本体。斯言也,於阳明平日之言无所考见,独先生言之耳。然先生他日答吴悟斋云:“至善无恶者心之体也,有善有恶者意之动也,知善知恶者良知也,为善去恶者格物也。”此其说已不能归一矣。以四无论之,《大学》正心之功从诚意入手,今曰从心上立根,是可以无事乎意矣!而意上立根者为中下人而设,将《大学》有此两样工夫欤?抑止为中下人立教乎?先生谓“良知原是无中生有,即是未发之中。此知之前,更无未发,即是中节之和。此知之后,更无已发,自能收敛,不须更主於收敛,自能发散,不须更期於发散,当下现成,不假工夫修整而后得。致良知原为未悟者设,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以笃信谨守,一切矜名饰行之事,皆是犯手做作,唐荆川谓先生“笃於自信,不为形迹之防,包荒为大,无净秽之择,故世之议先生者不一而足。”夫良知既为知觉之流行,不落方所,不可典要,一着工夫,则未免有碍虚无之体,是不得不近於禅。流行即是主宰,悬崖撒手,茫无把柄,以心息相依为权法,是不得不近於老。虽云真性流行,自见天则,而於儒者之矩矱,未免有出入矣。然先生亲承阳明末命,其微言往往而在。象山之后不能无慈湖,文成之后不能无龙溪。以为学术之盛衰因之,慈湖决象山之澜,而先生疏河导源,於文成之学,固多所发明也。
语录
先师尝谓人曰:“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工夫。”戒慎恐惧若非本体,於本体上便生障碍;不睹不闻若非工夫,於一切处尽成支离。
今人讲学,以神明为极精,开口便说性说命;以日用饮食声色货利为极粗,人面前不肯出口,不知讲解得性命到入微处,意见盘桓只是比拟卜度,於本来生机了不相干,终成俗学。若能於日用货色上料理,时时以天则应之,超脱净尽,乃见定力。
朋友有守一念灵明处,认为戒惧工夫,才涉言语应接,所守工夫便觉散缓。此是分了内外。灵明无内外,无方所,戒惧亦无内外,无方所,识得本体,原是变动不居,虽终日变化云为,莫非本体之周流矣。(以上《冲元会纪》)
圣人所以为圣,精神命脉全体内用,不求知於人,故常常自见己过,不自满假,日进於无疆。乡愿惟以媚世为心,全体精神尽从外面照管,故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梅纯甫问答》)
致良知只是虚心应物,使人人各得尽其情,能刚能柔,触机而应,迎刃而解,如明镜当空妍媸自辨,方是经纶手段。才有些子才智伎俩与之相形,自己光明反为所蔽。(《维扬晤语》)
有所不为不欲者,良知也。无为无欲者,致知也。(《复阳堂会语》)
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心本至善,动於意,始有不善。若能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世情嗜欲自无所容,致知工夫自然易简省力。若在后天动意上立根,未免有世情嗜欲之杂,致知工夫转觉烦难。颜子,先天之学也;原宪,后天之学也。
古者教人,只言藏修游息,未尝专说闭关静坐。若日日应感,时时收摄精神,和畅充周,不动於欲,便与静坐一般。若以见在感应不得力,必待闭关静坐,养成无欲之体,始为了手,不惟蹉却见在工夫,未免善静厌动,与世间已无交涉,如何复经得世?【崃按:“见在”即是“现在”,也就是“当下”的意思。“见在良知”可以翻译为“当下良知”】
乾元用九,是和而不倡之义。吾人之学,切忌起炉作灶。惟知和而不倡,应机而动,故曰“乃见天则”。有凶有咎,皆起於倡。以上(《三山丽泽录》)
良知宗说,同门虽不敢有违,然未免各以其性之所近拟议搀和。有谓良知非觉照,须本於归寂而始得,如镜之照物,明体寂然而妍媸自辨,滞於照,则明反眩矣。有谓良知无见成,由於修证而始全,如金之在矿,非火齐锻炼,则金不可得而成也。有谓良知是从已发立教,非未发无知之本旨。有谓良知本来无欲,直心以动,无不是道,不待复加销欲之功。有谓学有主宰,有流行,主宰所以立性,流行所以立命,而以良知分体用。有谓学贵循序,求之有本末,得之无内外,而以致知别始终。此皆论学同异之见,不容以不辨者也。
寂者心之本体,寂以照为用,守其空知而遗照,是乖其用也。见入井孺子而恻隐,见呼蹴之食而羞恶,仁义之心本来完具,感触神应,不学而能也。若谓良知由修而后全,挠其体也。良知原是未发之中,无知而无不知,若良知之前复求未发、即为沉空之见矣。古人立教,原为有欲设,销欲,正所以复还无欲之体,非有所加也。主宰即流行之体,流行即主宰之用,体用一原,不可得而分,分则离矣。所求即得之之因,所得即求之之证,始终一贯,不可得而别,别则支矣。吾人服膺良知之训,幸相默证,务求不失其宗,庶为善学也已。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太华岑。先师谓象山之学得力处全在积累,须知涓流即是沧海,拳石即是泰山。此是最上一机,不由积累而成者也。(《拟岘台会语》)
立志不真,故用力未免间断,须从本原上彻底理会。种种嗜好,种种贪着,种种奇特技能,种种凡心习态,全体斩断,令干干净净从混沌中立根基,始为本来生生真命脉。此志既真,工夫方有商量处。(《斗山会语》)
先师讲学山中,一人资性警敏,先生漫然视之,屡问而不答;一人不顾非毁,见恶於乡党,先师与之语,竟日忘倦。某疑而问焉,先师曰:“某也资虽警敏,世情机心不肯放舍,使不闻学,犹有败露悔改之时,若又使之有闻,见解愈多,趋避愈巧,覆藏愈密,一切圆融智虑,为恶不可复悛矣。某也原是有力量之人,一时狂心销遏不下,今既知悔,移此力量为善,何事不辨?此待两人所以异也。”(《休宁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