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6

双重因果:苦集VS灭道

 1.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就向五比丘讲述了“苦集灭道”的“四谛”妙义。

2. 可以说,“苦集灭道”的“四谛”妙义,概括了佛陀49年教学的核心内容。

3. “苦集灭道”的“四谛”妙义,是佛陀“承前启后”的智慧传承。

4. 佛陀一方面继承了婆罗门教关于六道轮回的智慧传承,把它归纳为“苦集”二谛的“世间因果”;一方面开启了佛教独有的关于“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智慧传承,把它归纳为“灭道”二谛的“出世间因果”。

5. 所以,完整的佛教同时关心着“世间因果”的“俗谛”与“出世间因果”的“真谛”,并且明确地指出“真俗不二”的妙谛,要求佛弟子们在真谛和俗谛之间取得一个美妙的平衡,落实“八不”的中道。【崃按:“八不”指的是“生、不滅、不斷、常、一、異、去、來”者,其实包含着“四对”,即:“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之“既不执著于相互对立的两边,也不执著于一个固定的平衡点”,化解一切的对立冲突,接通包含一切时空的终极维度空间,方能洞见“止于至善”的那个“一”。——这个“洞见”,也是一种对真实生命的“回归”和“体验”。

6. 所以,佛法的修行,一方面表现为阿罗汉一心弃绝世间因果的六道轮回,而证得出世间因果的空性智慧;一方面表现为法身大士一心拥抱世间因果的苦难众生,而证得出世间因果的无相慈悲,最终表现为佛陀一心化世间因果为出世间因果,而证得接通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的无作涅槃。【崃按:在阿罗汉和法身大士那里,虽然都已经断除了“见思惑”而证得了出离六道轮回的空性智慧,然而,由于尘沙惑和无明惑在作祟,“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 难免割裂为二,唯有佛陀契入菩提心的“不二法门”、“八不中道”,方能洞见“世间因果”和“出世间因果”是一不是二,方能洞见“一切众生”和“一切诸佛”是一不是二,方能洞见“众生皈依佛陀”和“佛陀皈依众生”是一不是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