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儒家特别重视“慎独”的修养方法,这其实是与佛家“禅修”相接通的修养方法,而不是一套理论的标准与概念的搬弄而已,必须依靠真实的修养功夫来化解自己生命中的种种困惑和烦恼,以证得幸福美好的人生。【崃按:从内学的视角来看,今日学习儒释道的人,很多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切入的,搞了一辈子,还是在“为他人计算家产,自己却还是一个穷光蛋”,主要原因就是“心外求法”,属于“外道”的范畴,所以不得受用。要想得到真实受用,就必须从“慎独”入手,狠狠下一番“格物致知”的功夫才行。】
2. “慎独”的“慎”字,涵盖了“禅修”中的“止禅”和“观禅”的双重修养境界。在“止禅”的“慎”修中,我们证得的是类似于佛家阿罗汉“空性”的境界,也就是“良知”的境界;在“观禅”的“慎”修中,我们证得的是类似于佛家法身大士“无相”的境界,也就是“良能”的境界。“良知”和“良能”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良心”这个“心之太极”或“太极之心”,所起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作用了。【崃按:“释迦摩尼”中的“释迦”二字,意思是“能仁”,也就是“良能”,也就是“慈悲”的同义词;“牟尼”二字,意思是“清净”,也就是“良知”,也就是“空性”的同义词。】
3. “慎独”的“独”字,涵盖了“良心”和“天理”双重生命本体的真实学习体验。在“良心”的范畴,正如上文所表述的,这是一个“太极”的范畴,这是一个“有量的无量”的世界,类似于佛家的“一真法界”;在“天理”的范畴,这是一个“无极”,也就是“道”的范畴,这是一个“无量的无量”的世界,类似于佛家的“常寂光土”。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心就是良心,此理就是天理,表达的就是刘宗周所谓的“独体”——见刘宗周《人谱》——的双重本体论的玄义。【崃按:佛家“一真法界”里的法身大士的“真心”,也就是“良心”;“常寂光土”的“涅槃妙义”,也就是“天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