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2

义净(635–713):高山仰止,高僧风范

1. 义净一生,有志求法,不惜循海路赴印,求取经律之余,并开拓了中国与印度及南海一带的海路交通。

2. 而他的译经及著述,对后世的影响甚大。义净一生共译经56部230卷[1],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义净译经的特点是在译文或正文下面加写注解,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2]

3. 故后人往往将他与法显玄奘二人并列,视为开拓中外交通的关键人物。

4. 义净生于贞观八年(635年)。贞观15年(641年),七岁出家,亲教师为善遇法师,轨范师为慧习禅师。

5. 贞观19年(645年),玄奘自印度回到长安,轰动中国佛教界。义净听闻到法显玄奘等西去天竺求法壮举,十五岁即萌生西游的念头。贞观20年(646年),其师善遇法师过世。

6. 永徽6年(655年),义净21岁,由慧习禅师为他授具足戒。此后五年,开始学习律藏显庆4年(659年),慧习禅师鼓励义净出外游学,义净到达洛阳,学习《阿毗达摩论》与《摄大乘论》;之后又转往长安,学习《俱舍论》与唯识宗诸论。他在此时,习摄论宗唯识宗俱舍宗各派理论,对大乘教义情有独钟。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在长安过世。

7.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义净36岁,在长安与几名僧人相约,为了求经弘法和瞻礼佛迹,取道南海赴天竺。他回到齐州,向慧思禅师辞行后,前往南方。咸亨二年(671年)秋,他在扬州认识一名预备前往岭南道龚州作郡守的官员,名叫冯孝铨,于是跟随他向南。在冯孝铨家族的资助下,他搭上波斯商人的货船,自广州前往印度。途中在室利佛逝国(位于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停留六个月,学习梵语。经室利佛逝王的帮助,在咸亨四年(673年)2月8日,到达南印度。他在南印度遇见玄奘法师的弟子大乘灯,停留了一年,学习梵语,之后两人结伴,跟随商旅到达中印度,四处游历。上元2年(675年),义净到达那烂陀寺,在此停留了十年。

8. 垂拱元年(685年),义净带着自己翻译中的经典,准备由海路回到中国。他在室利佛逝停留了六年,期间回到广州一次,但没有久留,可能是因为当时朝廷政治状况不明朗。永昌元年(689年),义净与四位僧人又从广州回到室利佛逝,一同译经。

9. 义净将鸦片从印度传入中国,当时称为“药烟”。

10. 武周天授二年(691年),义净派遣另一位中国僧人大津,带着他译成的几部经论,上书长安,以探求朝廷意向。

11. 长寿二年(693年),义净终于又回到广州,之后北上。证圣元年(695年)夏天,义净到达洛阳,武则天亲自出城迎接,以表示对他的尊重。他最初居住在大福先寺,与实叉难陀菩提流志等人一同翻译《华严经》,至圣历二年(699年)完成。

12. 久视元年(700年),义净开始独自翻译佛经。到长安三年(703年)为止,共译出佛经20部115卷。义净此时受到朝廷高度重视,经常跟随武则天出巡。

13. 神龙二年(706年),唐中宗命令在大荐福寺中,专门设置一所翻经院,让义净在此工作。义净领导译场工作,在译经之余,也努力教授学生。

14. 太极元年(712年),义净78岁,体力开始无法负荷工作,出现生病的迹象。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初17,义净在大荐福寺翻经院内过世,终年79,僧腊5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