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黑格尔“二律对反”的辩证法,我们可以突破“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的困境,而获得一种超然的全面的认知。
- “二律对反”的原则,就犹如《金刚经》所谓“佛说佛,即非佛,是名佛”【白话文翻译:当佛告诉我们“佛”的时候(佛说佛),我们内心就要摆脱“佛”的名相束缚(即非佛),才能够获得“佛”的真义(是名佛)】
- 所以,当有人“反对”的时候,我们要用“二律对反”的辩证法来看待。
- “反对者”不一定是反对我们要表达的道理,他们反对的极有可能是我们使用的言语文字的名相。只要双方耐心沟通,往往就可以取得沟通的良好效果,发现原来彼此的看法是一致的。
- 也就是说,双方在表面上由于言语文字的名相的差异,好像“背道而驰”;实际上,依据彼此想要表达的道理来说,却是“殊途同归”的。
- 只要保持“心灵的开放性”、“视角的多元性”与“意志的自主性”,对立的双方就可以“超越对错”,而互相印证各自证得的“永恒原则”。
- 然而,现实的人生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物质的世界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多样性是生命的表现形式,我们不能够视而不见,粗暴地强求一致。
- 天地万物的来源虽是“一本”,天地万物的表现形式却是“万殊”的。既然是“万殊”的表现形式,回归的途径也同样是“万殊”的。这就是佛法所谓“四万八千法门”。虽然是“四万八千法门”,但是一切众生,最后的最后,同归于“终极维度”的“涅槃境界”。
- 最后的最后,是指“一切众生”而言,是指地藏菩萨“度尽众生”愿满之时而言。回归到今生今世我们“当下这个众生”而言,我们每一个佛弟子都必须秉持地藏菩萨的大愿,在有生之日,尽快证得“涅槃”【永恒的真实生命】,然后“乘愿再来”,教化世人,以便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也证得“涅槃”并“乘愿再来”教化世人。应作如是观,应如是修行,应如是证悟,应如是救度,佛法才能真正复兴,佛法才是真正的“为人生”。
- 修持慈悲与智慧的佛弟子当知:成佛就是“成就觉性”,就在今生今世,不可推延到来生来世。
- 扪心自问:不能够成就自己的“觉性”,算什么佛弟子?
2019-10-14
《辨证的反对:依据相反方向的相向而行,证得超越对错的永恒原则》
《辨证的反对:依据相反方向的相向而行,证得超越对错的永恒原则》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