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9

诗经·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1. 诗经·小雅·苕之华: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诗经编号:233/305)

2. 《小雅·苕之华》是华族文化历程中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饥民自伤生而不幸的诗歌,所写的是灾年人民无食,难以存活,诗人面对如此现实,痛感逢此饥荒,还不如不出生为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反映了荒年的惨景,情调凄怆悲愤,造语奇特警辟

3. 此诗产生于西周末年,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易林·中孚之讼》曰:“牂羊羵首,君子不饱。年饥孔荒,士民危殆。”至于作者,从诗“歌其食”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饥民,或是一位了解人民、同情人民的下层士人。

4. 奇特警辟语1: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诗人痛心身处荒年,人们在饥饿中挣扎,九死一生,难有活路,反不如苕一类植物,活得自在,生命旺盛。为此,他心里忧伤不已,竟至于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天地之下,本以人为贵,今反而羡慕无知觉的植物,乃至说出“不如无生”的话,实在悲哉痛哉,愤极恨极。

5. 奇特警辟语2: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两句是诗人诉说忧愤的原因。这两句意象极突兀,极奇特。母羊瘦小得只突出个大脑袋。那母羊默默地,全然是一副病态。这一特写画面,隐然意味着大地已无青草。三颗大星映在捕鱼罶中的水面。那水面静静地,绝对是纹丝不动。这一特写画面,分明默示了水中鱼虾已尽。两幅画面别具匠心,具有一种恐怖之感、惨淡之“美”,是饥饿的象征,是大饥荒的象征。

6. 奇特警辟语3: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这两句话的意思,耐人寻味。对于这两句话清代女训诂学家王照圆(1763–1851)特地记下她闻见的一段事实,加以印证,其文说:“东省乙巳、丙午三四年,数百里赤地不毛,人皆相食。鬻男卖女者,廉其价不得售,率枕藉而死。目所亲睹,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并自注云:“巳、午间(1785–1786),山左人相食。默人与其兄鹤岚先生谈诗及此篇,乃曰:‘人可以食’,食人也;‘鲜可以饱’,人瘦也。此言绝痛,附记于此。”可见,此诗所反映的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这充分显示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力量。

7. 《小雅·苕之华》属诗学传统所说变雅之诗。根据“心之忧矣,维其伤矣”、“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等诗句,诗人所忧伤的似不仅是饥荒。它与变风变雅中许多作品一道,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以悯时伤乱为根本特征的变风变雅,对后世诗史实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来按:诗人所忧者,已经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通乎宇宙人生的普遍情怀啊!】

8. 名家点评:

8.1 宋代朱熹羊瘠则首大也,罶中无鱼而水静,但见三星之光而已。言饥馑之余,百物凋耗如此。(《诗集传》)

8.2 清代王照圆:举一羊而陆物之萧索可知,举一鱼而水物之凋耗可想。(《诗说》)

8.3 清代方玉润牂羊二句)造语甚奇。(《诗经原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