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孔子与《春秋》

 0. 华人文化传统中的人文巨人:司马迁。他写的《史记》,对后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今天我们要讲的孔子与《春秋》的关系,依据的便是司马迁的记载。

1.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孔子深知自己的言论不被统治者采用,王道的德治及礼教的理想,不能在当代实现啊;(于是)通过批判春秋时代242年的历史事件的是非,来作为天下人的修养依据和行为规范。】

2.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这九个字,司马迁归纳得简洁有力。贬天子,指的是在那242年的历史事件中遇到天子做错事的情况,孔子就天子作出批评;退诸侯,指的是对诸侯的批评;讨大夫,指的是对大夫的批评。须知,周朝的权力结构就是这三层,孔子不论政治人物处于哪个层次,一律依据“春秋大义”加以批评。】

3. ......以达王事而已矣。【孔子那么做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实现王道的理想而已。】

4.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说,如果毫无事实依据,单纯地讲述修养准则与行为规范,那就难免显得空洞,不如令之通过史实的批判显现出来,更加来得深刻亲切,显著明白啊。——天来小子曰:深对浅,切对泛,著对隐,明对暗。道理说得不深刻、不亲切、不清楚、不明白,就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5.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春秋》这部经典,承前启后,一方面阐明自夏禹、商汤、周文武三代君王以来的道统,一方面辨别做人处事的纲纪以传之后世。】

6. 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辨别嫌疑而不令之含冤,明断是非而不令之混淆,判定犹豫而不令之迟疑。】

7.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赞扬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重视有德行的人,轻视没德行的人;让灭亡的诸侯国可以复兴,让断绝的世家大族可以延续。】

8. 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补救时代弊病,振作社会正炁;没有一样不是王道的大事啊!——天来小子曰:王道的大事,即是自“夫《春秋》”三字之后之明道辨纪、别明定、善贤存继及补起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