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所谓五期: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三、菩萨为本之大小综合;四、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五、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印度佛教所经这五期的流变,印顺导师(印顺法师,是“人间佛教”的开创者,因此“人间佛教”追随者,皆称法师为“导师”。)说正好像人的一生经过,如入最初是诞生,然後循著童年、少壮、渐衰,直向老死的途径迈进,终於使这人在人世消逝。回顾印度佛教的创立,以至在印度的灭亡,正好确是如此。现在按照五期次第,略为分别说明如下:【崃按:此五期的命名极为精确,以人的一生作比喻又极为生动。法师的确有过人之处。毁谤他的人,只是没有智慧契入他的境界。】
一、声闻为本之解脱同归,这相当於前面所说的根本佛教时期。即从佛陀立佛教起,直至佛入涅槃为止【623BC--543BC;80年】。这是佛陀住世说法的时期,亦即佛陀亲自领导的时期。虽则佛陀本身,处处表现悲智大乘的精神,但为适应时代思潮,以及社会人群根性,大圣所进行的教化,并未能直畅本怀的,敷扬积极利人济世的法门,只是宣示个己解脱为主。因而从佛出家的,听闻佛陀法吾的,一般声闻弟子,也就本於佛陀的开示去行,而以求得生命解脱为满足,并无意於取法佛陀,佛陀随顺声闻乘者,乃以解脱同归为本,即不但声闻圣者是以获得解脱为究竟,即如来本身亦以获得究竟解脱为主,如所说的:三乘同坐解脱床,三乘同得一解脱,即此思想的表现,是为第一期声闻为本的佛法。二、倾向菩萨之声闻分流,这相当於前面说的部派佛教时期。所谓声闻分流,换句话说,就是声闻佛教分裂。世间任何一个学团,要想永远保持一统,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佛法流布世间,自亦不能例外。所以到佛灭後,佛弟子失去领导中心,彼此间不期然的,有了思想的分歧。而思想分化的原因,虽说是有多种多样,但其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倾向菩萨的思想,於僧团中勃发起来。虽进步的声闻学者,已有大乘思想的勃起,但保守的声闻行人,仍固守著声闻的本位,不同意佛法.向大乘菩萨道进展。印度之佛教说:「分化之方式不一,而实为急於己利(声闻)与重於为人(菩萨)两大思想之激荡」。其时,从佛灭以迄佛元四百年为止【543BC--142BC;400年】,是为第二期声闻分流的佛法
三、菩萨为本之大小综合,这可说是大乘佛教开始公开流行时期。倾向菩萨的思想,自在僧团中勃起,不是任何保守势力,所能遏阻这一思想流的,所以不久,大乘思想,即成佛教核心思想,而且公开的推动,普徧的发扬起来,不用说,这时期的佛法,足以菩萨为本的。不过初期流行的大乘佛法,虽以菩萨思想为主流,但并未轻视小乘,亦从不否定小乘,不特如此,且是含容小乘的,可说是大小乘佛法综合的时代,与後期大乘极力排斥小乘,其精神是有显著差别的。在这期间,有位伟大圣者,为我人所不应忽视的,就是龙树菩萨(公元150--250年)。他可说足这一时代佛法的中心领导者,不但高树大乘旗帜是他,综合大小乘佛法的也是他。时在佛元四百年至七百年【142BC--159AD;300年】,是为第三期综合的佛法。
四、倾向如来之菩萨分流,这可说是大乘佛教分裂并行的时期。人类思想,不论是圣是凡,总是不断向前演进的,足以大小综合的佛法思想,维持了一个相当时期,又从慢慢进步中开始分化,而有所谓倾向如来的思想产生。行菩萨道而成佛,本是大乘共通思想,在理是不应该有所分化的,但这裏有个问题,就是所谓成佛,其佛种,是本来具有的?还是从无漏闻熏中来?这出入是很大的,亦为大乘分流的基因。有些大乘者说:佛种从缘起,是於无漏闻熏中,慢慢熏习而成的;有些大乘者说:佛性是本有,即一切众生本具如来德性,因而人人皆可成佛。彼此思想有著这样的距离,於是分化为性空、唯识、真常三大流。时在佛灭七世纪至千年顷【159AD--458AD】,是为第四期菩萨分流的佛法。
五、如来为本之梵佛一体,这可说是佛教渐趋灭亡的时期。倾向如来本具的学者,由於融摄世俗的神秘咒术,其思想渐渐与梵我论合,而失去了佛教本来面目。如说:「真常的大乘佛教者,有意的在真常、唯心、一乘的基础上,使佛法更梵化,更神秘。他总摄大乘空有的成果,融合了世俗的迷信、俗习……」。为什么会如此?因在这个时候,正值婆罗门教复兴,梵我论思想再度高扬的时代,倾向如来思想的佛法者,有意的与之携手,所以佛陀渐与梵天同化,而佛教内部思想,乃起大大的变化,於是进入”如来为本·梵佛一体“的时代。时诸学者,只知追求”即心即身成佛“之道,根本忘掉了大乘利他的精神。结果,坐待外道的侵入而灭亡,足为第五期”梵佛一体“的佛法。
【崃按:印顺导师与演培法师都是高僧大德,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然而,到自己要怎么实践佛法,才能够有益于21世纪的世界,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抉择。佛法是不是一定要对印度教的”吠陀“思想加以排斥呢?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如果不是开悟的人,就只能够从逻辑思考的视角去分析和判断,那是意义不大的。生命必须回归于到生命自身,心灵必须回归到心灵自身,才能够正本清源,才能够谈得上智慧的判断和慈悲的抉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