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8

“入流亡所”的真实义【转载“痞客邦”加注】

  1. 在《楞嚴經》中提到有二十五圓通,即是二十五種修行的方法及開悟的例子,依據這些方法修行都可成就聖道。其中「耳根圓通」,就是所謂的「觀音法門」之一。觀世音菩薩即是從聽聲音而開悟。【崃按:孔子“六十而耳顺”,大约相当于这个“耳根圆通”的生命境界。可见人类的真实生命是古往今来的圣哲所共同追求的,然后他们说出来的话,都大同小异,只是后人执着、分别心太强了,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辩论异同,殊不知只要“依教奉行”,不管是哪一教,只要你学到家了,所见没有不同!】
  2. 「入流亡所」出於《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入流」的「入」是表示人的各器官與外界接觸的現象。此處的「入」則是「耳入」,是外界的波動震著耳膜,使人發生有聲音的感覺現象。【崃按:“入流亡所”这四个字的断读十分重要,是“入流”和“亡所”,而不是“入”和“流亡所”!从现象上说,“入流”就是契入“一切音声之大流”,“亡所”就是“不执著于固定的音声对象”;从本体上说,“入流”就是“契入法性之流”,“亡所”就是“超越生死之流的一切对象”。】
  3. 「流」的意義是「不住」。即是說不要將「入」留停下來,要讓它一接「即流」。所以,觀世音所說的「入流」,即是《金剛經》中的「不住聲生心」。耳朵和外界接觸而產生的音聲很多,自然地將這些聲音都「流」而「不住」。【崃按:从现象上说,“不住”是“不停留在固定的音声对象,也不要停留于整体的音声对象”;从本体上说,“不住”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也就是“不停留于生死之流,也不停留于法性之流”。】
  4. 「亡所」的「亡」是「亡失」、「消除」的意思;「所」是所聽到的對象及因聽到而引起的一切對象的簡稱。所以,「亡所」是說在修行中「亡失了聽到的對象及因 此對象而產生的一切對象。「入流亡所」的整個意義─觀世音菩薩在他修行的初期,即是用的這個方法:在聞性中,耳入不住,亡失對象。【崃按:“亡”有三个次第,一是“忘”的认知主体的相对境界;二是“消失、不见”的认知对象的相对境界;三是“无”的能所俱空的绝对境界。修行人应以第三个次第为修行目标,而且最后连“无相”和“空相”都不可执着。】
  5. 觀世音菩薩是在海灘邊修禪定的,因聽潮聲的來去,悟到聲音在聞性中剎那生滅,並非永久、實有的;而人之妄想、煩惱,卻都來自對這聲音的執著。所以,觀世音菩薩採用「入流亡所」的方法,使聲音不再成為煩惱的來源。【崃按:声音是烦恼的来源!这是多么真实亲切的提醒啊!我们都被音声烦恼折磨得太久、太惨了!】
  6. 由祈願觀音所在位置向外看去,身後的飛瀑、祈願觀音殿天花板的光波與水池的水波相映,觀音菩薩彷彿正在聽潮聲修禪定;迎面即是「入流亡所」匾額,再向外 看去,金山(台湾台北县金山乡)的景象映入眼簾。可感受到觀音菩薩先以耳根圓通法門修證,達「入流亡所」之境界後,再向外眺望世間,尋聲救苦。【崃按:朋友们,让我们从今日开始,依教奉行吧!早日契入真善美的真实生命的境界去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