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庸》最后一章不吝篇幅地赞誉君子;《中庸》一书很少引用《诗经》,而最后一章几乎都在引用《诗经》来夸奖君子,从而描绘了一副完美的君子形象。
2. 君子内敛低调,“《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再穿一件麻布罩衫,这是厌恶锦衣的花纹过于显著。因而“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意指君子之道,表面暗淡而日益彰明;小人之道,外表鲜明而日益消亡。具体是“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崃按:君子的人生大道,淡中有真味,其味无穷;简朴中有文采,其文大美;温柔中有真理,其理深密;深切明白三者:一者、行远必自迩(目足交资;志在千里,始于足下);二者、风化天下必本于修其自身(睹末察本;修身为本,齐治平为末);三者、言行之彰显必源自道心惟微(探端知绪;身口意三密相应)。】
3. 君子内省不疚,“《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诗经》说,虽然潜伏在水底,但也被看得清清楚楚。因而“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崃按:自诚其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须知,即使是转一个念头,一切诸佛国土的佛菩萨都看得清清楚楚。】
4. 君子慎独诚信,“《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做到无愧于心。因而“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崃按:Leadership means doing the right things when no one is seeing.】
5. 君子庄重肃穆,“《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诗经》说,祭祀时心中默默祈祷,此时肃穆无言没有争执。因而“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钺”。【崃按:妙哉此心此境界!心中无争谓之“静”、“净”,有争则“动”、“染”矣!】
6. 君子治平天下,“《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诗经》说,大大弘扬天子的德行,诸侯们都会来效法。因而“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崃按:君子的心性修养,达到了“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境界。用天子来比喻自性,用诸侯来比喻自心。天子和诸侯是对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巧妙比喻。】
7. 君子温和亲切,“《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诗经》说,我怀念文王的美德,他从不厉声厉色。因而孔子强调“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崃按:君子的教化好比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8. 君子德行臻于化境,润物无声,“《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诗经》说,德行犹如鸿毛。犹如鸿毛,还是有行迹可比。《诗经》又说,上天化生万物,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崃按:这是法身佛的境界。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皆是法身佛的妙色、妙音、妙香、妙味、妙触、妙法。一切众生皆是法身佛的化身。至此境界,方能行普贤行,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