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4

五位百法

1. 摘录:【唯识家总括一切有为无为法为百法。即八种心法、五十一种心所有法、十一种色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及六种无为法的合称。主要出自《大乘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五位者: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百法者:心法八,是识的自性,心所法五十一,是识的所属,色法十一,是心法心所法之所变,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是心法心所法,和色法的分位,也是与心色皆不相应的法,无为法六,即前四法的实性,合之为一百法。】整理如下。

2. 心法八: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八大心王:识的自性)心法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心法者總共有六種涵義:[12]

  • 一、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13][14]
  • 二、積集名心,屬前七,轉識能熏,積集諸法種故。或集起屬前七,轉現行共集熏起種故。或積集名心,屬於第八含藏,積集諸法種故。[15][16][17]
  • 三、緣慮名心,俱能緣慮自分境故。[18][19]
  • 四、或名為識,了別義故。[20]
  • 五、或名為意,等無間故。[21]
  • 六、或第八名心,第七名意,前六名識,斯皆心分也。

3. 心所法五十一:共有六类:徧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即触、作意、受、想、思(以上属遍行)、欲、胜解、念、定、慧(以上属别境)、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以上属善)、贪、嗔、痴、慢、疑、恶见(以上属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以上属随烦恼)、悔、眠、寻、伺(以上属不定)。(八大心王的属下:识的所属)

4. 色法十一:

色、声、香、味、触五尘;眼、耳、鼻、舌、身五根;法处所摄色(八大心王及其下属的杰作:心法和心所法之所变)

5. 不相应行法二十四:一、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也。)二、命根,(第八识种子,并出入息、暖气三者,连持不断也。)三、众同分,(如人之类,其形相似也。)四、异生性,(众生之妄性不同也。)五、无想定,(心想俱灭,外道所修之定也。)六、灭尽定,(受想之心灭尽,诸识不起也。)七、无想报,(外道修无想定,命终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劫,想心不行,如冰夹鱼也。)八、名身,(依事立名,众名联合曰名身。)九、句身,(积言成句,众句联合曰句身。)十、文身,(文即是字,众字联合曰文身。)十一、生,(诸法生起也。)十二、住,(诸法未迁也。)十三、老,(诸法渐衰也。)十四、无常,(今有后无也。)十五、流转,(因果相续,流转不断也。)十六、定异,(善恶因果,决定不同也。)十七、相应,(因果和合,不相违背也。)十八、势速,(诸法迁流,不暂停住也。)十九、次第,(编列有序也。)二十、时,(即时节也。)二十一、方,(即方所也。)二十二、数,(即数目也。)二十三、和合,(不相乖违也。)二十四、不和合,(互相乖违也。)此二十四法,有名无体,不与色法、心法及心所法相应,故云不相应行法。(与八大心王及其下属分庭抗礼:与心法、心所法、色法都不相应的有为法)

6. 无为法六: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八大心王及其下属的主人: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法的实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