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胎两部之所以有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
2.1 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
2.2 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
3 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
4. 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
5. 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
6. 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