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

《纪律的四个层面:身体、理性、感性与灵性》

《纪律的四个层面:身体、理性、感性与灵性》

  1. 身体的纪律:(1)衣食住行的纪律,尤其是饮食的纪律,特别重要,会决定一个人的心灵是否能够健康成长。(2)作息的纪律,特别是晚上“10点10分睡”【春色满园惹人醉,每天十点十分睡】的纪律,特别重要,会决定一个人的第二天的生命状态是否良好。(3)运动的纪律,生命在于运动,尤其是瑜伽的纪律,特别重要,会决定一个人身体、思想、情感与灵性是否不再分离。【障碍:身体的惰性、心理的习惯性】
  2. 理性的纪律:《弟子规》说“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这是真知灼见,为“开卷有益”做出最佳注脚【“开卷有益”是建立在“阅读好书”的前提上的】;孔子“学思并重”的主张,则进一步为“开卷有益”这句话画龙点睛:“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可言”【孔子当然是“学思并重”,所以,反过来说“没有学习,就没有思考可言”也是可以的。可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都知道“终身学习”的重要,所以依照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我们应该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这才是“食古而化”】。所以,理性的纪律是:培养多元思考、换位思考、批判思考的能力,以便打破“自我中心”【ego-centrism;我执、烦恼障]。只有打破“自我中心”,才能契入“无我”的空性智慧。契入“无我”的空性智慧,是理性纪律的终极目标。【注:理性是求知识、智慧,按照世俗人的思维,它突破的障碍应该是“所知障”,怎么会是“烦恼障”呢?然而,殊不知佛家“智慧”不是“纯粹理性”(Pure Reason)的理性知识,而是与“实践理性”(Practical Reason)息息相关的“超理性”的、“慈悲的智慧”,所以理性纪律的障碍不在理性自身,而在于障碍“慈悲心”的我执与烦恼障】
  3. 感性的纪律:人都有情感的需要,需要爱与被爱【这是“人性中的自然规律和法则。这就规定了人需要与他人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儒家之所以重视“五伦关系”,就是为了回应人类心灵的这个呼唤】。台湾儒家学者曽昭旭教授说:“情感是生命的主人,理性是它的仆人”。《弟子规》也提醒我们:“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启示我们要培养“天地之心”【“爱”是人性中的自然规律与法则】。然而,世俗的“爱”,往往变质为“害”,所以佛家为了分辨“有害的爱”与“无害的爱”,就把前者称为“贪爱”(我执的爱),把后者称为“慈悲”(智慧的爱;无执的爱)。所以,感性的纪律是:不跟随欲望与情绪的节奏起舞【用“慎独”的功夫,与“欲望”和“情绪”保持一段安全距离;用“礼敬诸佛”的心灵观照,与“欲望”和“情绪”保持一段优美的审美距离】,清心寡欲【用“瑜伽”的功夫,让生命的不同层面可以互相沟通、融合】,以便打破“社会中心”【socio-centrism; 法执、所知障】。只有打破“社会中心”,才能契入“慈悲心”的美好境界之中。【与理性恰恰相反,世俗的思维也会起疑心:感性的障碍应该是“我执”与“烦恼障”啊,怎么会是“法执”与“所知障”呢?殊不知佛家的“慈悲”是“智慧的慈悲”,所以感性的纪律所遇到的障碍,不在于感性自身,而在于纠缠“智慧心”的“法执”与“所知障”】
  4. 灵性的纪律:佛家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释一行禅师说“突破历史维度,而触及终极维度”,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基督教神学说“灵性存在”(We are not human beings having spiritual experiences, we are actually spiritual beings having human experiences),说的通通都是一个意思。《西游记》里“九九八十一劫难”的“取经之路”,《红楼梦》里“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干年”,《小王子》里“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用眼睛说不到,只能用心灵去感受”,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讲的也通通跟灵性的体验有关。灵性的体验是真的,一切宗教的终极目标在这里,儒释道的终极目标也在这里。然而,世俗人很多都搞不明白,而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沉溺于身体感官的物质享受,贪得无厌,想钱想疯了,穷得只剩下钱;另一个极端是追求“怪力乱神”的灵异现象,搞得自己神经兮兮,疑神疑鬼,甚至患上了精神病。灵性的纪律指导我们:在远离“两个极端”的基础上,培养“悲智双运”的思维方式【《金刚经》的思维方式:A佛说佛(慈悲心“方便有多门”);B即非佛(智慧心“归元无二路”);C是名佛(菩提心“悲智不二”)】,确立“行愿交资”的实践方式【“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依据“悲智双运”的“知的历程”(观音大悲+文殊大智),证得“灵性体验”(“格物--物格”的心灵突破)之际,“信”终于真正确立了,接着要“乘愿再来”,落实到“行愿交资”的“行的历程”(普贤大行+地藏大愿),实现“人间净土”【即:儒家“平天下-天下平”的“大同世界”的实现】的理想。【注:“佛”的“菩提心”,就在“四大菩萨”的“悲智愿行”之中。不可不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