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自然与自由:知识与道德

1. 自然与自由:知识与道德。

2. 自然界里的“自然人”与人文界里的“自由人”:纯粹理性批判的“知识范畴”与实践理性批判的“道德范畴”。

3. “自然人”受制于自然界的因果链 VS “自由人”本着自由意志而触及本体之物(物自身):“知识范畴”被局限于外在的现象界 VS “道德范畴”跨进了形而上的本体界。

4.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在现象和物自体之间,在认识和道德之间,挖下了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那么这就有个问题,我们人,一半是感性的,一半是理性的,既是现象也是物自体,这岂不是成了两半了,还有没有统一的人呢?康德认为如果单从认识这方面看,那这种分裂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人的自由本体是我们的理性能够思考但无法认识的」 VS 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呢?我们从道德方面去看,从人的自由方面去看,那倒是有可能把双方统一起来。因为理论理性从属于实践理性嘛!我从实践理性看,我就可以把理论理性统一在自身之下。人的道德实践当然是不考虑现实后果的,它只考虑“应当”;但是这种应当也必然要与可能的后果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我虽然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但是当我这样做的时候也是着眼于应当有什么样的后果,因为你毕竟是一个目的行为。这个结果是否真能达到,我可以不管,“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我这个行动本身就是努力要使这个结果实现出来,我认为它“应当”实现出来我才会去做,虽然它不一定真的实现出来。所以康德的道德实践并不是完全不顾后果,他只是把这个后果纳入到“应当”的范围里来谈;但这样一来也就提供了把自己的原因性和它的应当的后果联结起来的可能性,也就是有可能把道德和自然界在“应当”的名义下统一起来。【资料来源:知乎·邓晓芒】

4所以康德说,自由的原则虽然对自然界没有任何影响,但它却“应当”对自然界有影响,它按照自己的自由原则把整个自然界看作应当服从于它自己的,应当形成一个以它为顶点的系统。当然这种观点只是从实践理性的高度对自然界的一种要求,绝不是对自然的一种科学认识,所以自然也不一定服从它;但由此就可以立足于实践而把自然和自由统一起来。所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知识和道德的统一不能够从下往上地统一,不能用知识去统一道德,而只能以道德对知识进行自上而下的统一。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自然界和人自身有一种全新的观点,即把自然界和人看成是有目的地趋向于道德的,并用这种观点来解释人从自然状态中通过“文化”或“教化”而发展出来的过程。【同上】

5. 美是道德的象征,美虽然不是道德,但却是道德在现象界里的一种象征,一种类比。人们通过审美,就可以猜到自己道德的本性和素质。如果没有审美的话,人们很难猜到自己的道德素质。如果都是从科学眼光,为了生存,为了谋生,成天奔波,那种人就停留在野蛮状态,很难上升到道德。

6. 把认识能力运用到审美上面,而这个目标是指向道德的,在审美中,人们会意识到自己对道德的接受性。在历史发展中,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逐渐形成了向道德靠拢的一种趋势。所以康德曾经讲,一切历史都可以看作是“道德史”,就是人类道德的萌芽和发展,最后达到道德的自觉这样一种历史。第三批判就是起这样的作用,用第三批判在前两个批判之间构成过渡,构成一个桥梁。

7. 这样一来,他的批判哲学的根基就打牢固了,三足鼎立了。当然它们不是完全平等的鼎立,前两个是主要的,但是最后这一个呢,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作用一个纽带,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它使得康德三大批判最终获得了巩固。【崃按:论者忘记用“反思性的审美批判”的视角来阅读,没有把康德的智慧给内化,回归到生命内部来融会贯通,反而停留于外在的理论层面指指点点,可惜!然而,“纽带”二字可圈可点,虽然还没展开其所包含的精彩内涵。“纽带”二字的精彩内涵在于“反思性的审美判断”不仅仅是其外在的桥梁作用,而是令人吃惊的其无所不在的源泉玄义。换句话说,“反思性的审美判断”不是为了凑合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的人为桥梁,恰恰相反,这是康德晚年发现的二者的源头活水啊!

8. 如果没有这个纽带,那么康德的两大批判还是很难站住脚。因为你提不出一个现实的东西来为它论证,就是说,感性的人怎么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如果他生活在感性之中的话,道德怎么才能显现出来;而道德又怎么可能有希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出来。现在他可以说了,就在你的情不自禁的审美欣赏过程,你就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道德的人,意识到你是自由的;而感性的现实世界在审美和目的论中也向你显示出趋向于人的自由和道德的现实可能性。所以康德的三大批判由此最后得到了巩固。【崃按:论者真的不可说不高明,但就是“未达一间”啊!“反思性的审美判断”不是别的,而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啊!康德晚年发现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啊!这才是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