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看,有趣的“痴”字,半包围结构,从外面看是“疒”,从里面看是“知”,所以“痴”不是“无知”,而是“有知”,只不过是“病态”的邪知邪见罢了。邪知邪见遮蔽了正知正见的视野,这就称为“物蔽”。
3. 然而,只要把邪知邪见扫除了,正知正见就会显现,这就是所谓的“致知在格物“。
4. 扫除邪知邪见,靠的是慎独的功夫,一旦慎独功夫成熟,邪知邪见一扫而光,独体横空出世,那就称为“物格”。格者,来也。什么来了呀?物来了,物有本末的“本物”来也。借用康德的术语,也就是“物自身”来了。直接用宋明理学的术语,也就是“天理”来了。
5. 物格而后知致,说的是“天理来了,然后良知复位”。因为良知的内涵就是天理,天理没来,良知就只是一个空架子。
6. 我们做两点总结。
6.1 物蔽的物,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一个是从遮挡物的视角来理解,那“物”指的就是物欲;一个是从被遮挡物的视角来理解,那“物”指的是物自身。
6.2 所知障的痴,这涉及八条目序列之枢纽处的两句话: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前一句说的是“知未致”、“物未格”时空点的功夫,后一句说的是“物已格”、“知已致”时空点的本体。说功夫用了一个“在”字,说本体却无端端跑出来一个“后”字。从这个“后”字作反向思维,我们就明白,这个本体时空点的“物”与功夫时空点的“物”,并不是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的东西。换句话说,本体时空点的“本物”是属于“先”的范畴,我们不妨用形象思维给它命名为“先天之源”。这个“先天之源”的天理,恰恰就是良知的内涵。缺少它,良知是“虚位的”、“失魂落魄”的;有了它,良知是“实体的”。“精神饱满”的。良知之所以是虚位的,原因就是所知障的痴在作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