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七魄心解2:融汇《大学》三纲八目以及《七个习惯》的智慧体系
前言:三魂七魄心解1主要融汇了印度教(佛教也是广义印度教的一个特殊体系)从古至今的智慧传承,这篇三魂七魄心解2志在融汇中国古儒家以及西方美国基督教(《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是基督教智慧传承熏陶出来的智者)的智慧传承。
1. 三魂:
1.1 三魂对应《大学》三纲领之“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1.2 三魂对应《七个习惯》三层次之“依赖层次”、“独立层次”和“互依层次”。
1.1.1 “明明德”对应“第一魂”:《大学》第一纲领相应于佛学智慧传承的“空性智慧大光明云”。此处之“光明”有二义可言。一者、兼具内圣和外王之光明而言;二者兼具“性德”和“修德”之光明而言。兼具内圣和外王之光明,相应于第二纲领“亲民”而言,暂且按下不提,此处单提兼具“性德”和“修德”之光明。“性德”犹如阳光普照,时时处处,遍洒光明,此即“三摩地”教育之终极维度空间。然而,“三摩地”教育的终极维度空间,并非给予受教育者任何外在的知识或技能,盖所谓“终极维度空间”,即是“人人皆有佛性”之“佛性”,“人人皆可为圣人”的善性,乃是人人本有,后来失去,如今失而复得,故不可说“有得”,不可说“无得”,只好说“得无所得”。此为“性德”之义。然而,何所谓“修德”之义?“修德”即是“三摩地”教育之总历程。阳光若真时时处处普照,则无需“修德”,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就是“乌云”,“乌云蔽日”则不能不有“修德”。“修德”之作用,乃在于“拨云见日”,拨一分乌云,见一分光明,直至拨尽乌云,见圆满光明。
1.1.2 “亲民”对应“第二魂”:《大学》第二纲领相应于佛学智慧的“无相慈悲大光明云”。此处之“光明”即是上述兼具内圣和外王之光明。内圣之光明,乃是“有诸中”之自受用(自度)的智慧;外王之光明,乃是“形于外”之他受用(度他)的慈悲。此即“亲民”之真实义。“亲民”又名“新民”,前者重点在于“慈悲”之“亲”,后者重点在于“智慧”之“新”。以慈悲心面对家庭、社区、社会大众乃至于全人类,与之建立“三摩地”教育的学习伙伴和生活伙伴的合作关系,此乃人世间最美好的关系。儒家“五伦”即是以“亲民”为本的美好人际关系。
1.1.3 “止于至善”对应“第三魂”:《大学》第三纲领相应于佛学智慧的“无愿涅槃大光明云”。此处之“光明”即是上述“成己”(内圣)和“成人”(外王)的圆满成就,亦即佛学“悲智双运”的中道菩提之路的尽头:荡荡涅槃城。此处乃是“原始反终”之处,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盖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虽然现在沦落,未来却必定成佛。佛者,觉也,“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也,与“不生不死的涅槃本性”相应的觉者是也。此为下文“格物”之玄义【崃按:所谓“玄义”,所指非外在之“深奥理论”,乃是真实生命的“深密本质”。是“生命本身”,非“文字游戏”】
1.2.1 《七个习惯》之“依赖层次”:此乃大多数世人一生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状态,是“三生有幸”的相反状态。如此“愚昧”(一辈子活在乌云蔽日的黑暗中)与“顽固”(一生忍受着僵化割裂的寒冷)的“小人”的生命状态,犹如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描述的“被困在一间没有门窗的铁屋里”的悲惨状态啊,据鲁迅说,“被困”却又不自觉地“熟睡着”,可怎么办才好啊?鲁迅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智慧和慈悲,不由得呐喊了起来,可是他就像一群疯子里的正常人一样,遭受了无尽的白眼,使到他不由得彷徨起来了。
1.2.2 《七个习惯》之“独立层次”:此乃少数人所达到的思想的突破,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犹如佛学智慧传承中的“阿罗汉”一样,虽然到了很好、很高的境界了,可是还不是最好和最高。
1.2.3 《七个习惯》之“互依层次”:此乃少数人中的少数人所达到的生命的突破,他们能够回应内心深处的“三摩地的呼唤”,不但帮助自己和别人去做一个更美好的人(己欲立而立人),而且通过真诚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创建同心协力的团队,去开创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己欲达而达人)。
2. 七魄
2.1 七魄对应《大学》八条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2 七魄对应《七个习惯》的“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优先”、“双赢思维”、“先听后说”、“同心协力”、“学无止境”。
2.1.1 “格物”对应第一魄:“格物”的“物”,不是泛指外在的现象之物,而是专指内在的本体之物,也就是“本物”或“物自身”。《大学》八条目是从“修德”到“性德”的体验到实践的历程,每一个条目里面都同时包含了“智慧”、“慈悲”和“悲智双运”的三纲领。在这个从体验到实践的历程中,其枢纽或转折点在于“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这两句话,前一句话是体验历程的终点,后一句话是实践历程的起点,关键在于前一句话指的是“物未格”的生命状态,后一句话指的是“物已格”的生命状态。“物已格”才能看到“至善无恶”的“物之则”,也就是“天理”,也就是人世间之“良心”的宇宙法则。明乎此,我们才知道“良心”或“良知”,并不是什么“封建社会”乃至于任何形态的社会文化的产物,而是本于宇宙法则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
2.1.2 “致知”对应第二魄:“致知”的“知”,不是泛指外在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指内在的德性之知,也就是孟子所说、王阳明所弘扬的“良知”【崃按:“良知”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真实生命本于宇宙法则而彰显于人世间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有了这个真实生命的依据,人即使是面对死亡,内心也是喜悦而平和的,这个王阳明就做出了榜样。当王阳明临终之际,学生们问他可有什么要交代的,他指着自己的心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2.1.3 “诚意”对应第三魄:“诚意”的“诚”,不是依据社会规范的一种“政治正确”的表现,而是《周易·无妄卦》所指向的“三摩地教育”的终极维度空间:“无妄之谓诚”。“妄”即是“乌云蔽日”的现象,“诚”即是“拨云见日”后与“不生不死的涅槃本体”相应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状态的获得,乃是属于“得无所得”,因为它本来就是真实生命该有的样子。
2.1.4 “正心”对应第四魄:“正心”的“心”,一方面是体验历程中的“未正之心”,也就是一般人(小人)妄念纷飞的“妄心”;一方面是实践历程中的“已正之心”【崃按:八条目的每一个都同时包含体验历程之“未平、未治、未齐、未修、未正、未诚、未致、未格”的生命状态,以及实践历程之“已格、已致、已诚、已正、已修、已齐、已治、已平”的生命状态】,也就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人所达到的与“无善无恶心之体”相应的生命状态。
2.1.5 “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应第五魄、第六魄、第七魄【崃按:细心的读者读到这里,难免心存疑惑。欸,“正心”之后不是“修身”吗?怎么跳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呢?“修身”跑去哪里啦?问得好!答案是“修身为本”,“修身”是“八条目之本”,所以它与其他7个条目并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我们可以说“修身为本,7条目为末”,“修身”是大树的根,“七条目”是大树的主干、枝叶、花果。应作如是观,方能领会“修身为本”的玄义】:这三个层面,比较好理解,就不多作发挥了。简单表述如下:“齐家”对应“三不朽”之“立言”层次,“治国”对应“三不朽”之“立功”层次,“平天下”对应“三不朽”之“立德”层次,也可以说是分别对应佛学智慧传承之“阿罗汉”、“菩萨”和“佛”的层次。
2.2.1 《七个习惯》之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对应第一魄:Be Proactive。没有“物已格”的生命状态,何来“积极主动”?只能“消极被动”罢了。
2.2.2 《七个习惯》之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对应第二魄: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没有“知已致”的生命状态,哪里知道什么是“终点”?
2.2.3 《七个习惯》之第三个习惯“要事优先”对应第三魄:Put first things first。没有“意已诚”的生命状态,哪里分得清生命中的“轻重缓急”?
2.2.4 《七个习惯》之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对应第四魄:Think Win-Win。没有“心已正”的生命状态,哪里可能有如此清晰的思维?
2.2.5 《七个习惯》之第五个习惯“先听后说”对应第五魄: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这个习惯,可以对应瑜伽学智慧传承的第五个“轮穴”【崃按:《七个习惯》的每一个习惯,都可以顺序对应“七个轮穴”,第一个习惯对应第一个轮穴,直到第七个习惯对应第七个轮穴】,也就是“喉轮”的“语言艺术”,此处涉及“无言之言”、“口吐莲花”、“辩才无碍”各个生命状态和成就。
2.2.6 《七个习惯》之第六个习惯“同心协力”对应第六魄:Synergise。这个习惯,可以对应 第六个轮穴“眼轮”或“智慧轮”,在《西藏生死书》中,也把这个轮穴称为“身业轮”【崃按:“心轮”是“意业轮”,“喉轮”是“口业轮”】。
2.2.7 《七个习惯》之第七个习惯“学无止境”对应第七魄:Sharpen your saw。 这个习惯,可以对应第七个轮穴“顶轮”,这是通达“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永生的生命状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