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子“知言养气”章探微:知言是“读书以体验之”,养气是“言行以践履之”
2. 《孟子》中“气”字出现的次数不少,有19次,但章目却相当集中,除《告子上》第八章的两次“夜气”,以及《尽心上》第三十六章的一次“居移气”之外,其余都集中在《公孙丑上》第二章。因为这一章主要谈的是知言和养气问题,所以又称为“知言养气章”。学术界公认,这是《孟子》中最难理解的一章,古往今来争论不断。
3. 知言养气:“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1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3.2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则槁矣。天下之不助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者也;助之长者,揠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3.3 “何谓知言?”
3.4 曰:“诐辞(偏颇的言辞)知其所蔽(遮蔽天理),淫辞(浮夸的言辞)知其所陷(陷溺贪心),邪辞(邪恶的言辞)知其所离(偏离大道),遁辞(躲闪的言辞)知其所穷(穷困歧途)。——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3.2)
4.养气者,格物也,格其反身之物也,言行以践履之,不离修者(修身为本)是;
5. 知言者,致知也,致其所性之知也,读书以体验之,不离止者(止于至善)是;
5. 养气知言者,诚意也,诚其不二之意也, 慎独以感悟之,不离道者(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