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体会:禅宗六祖“一花开五叶”的”五家七派“

0. 中国禅宗初祖是在梁武帝时代从印度来到中国的达摩祖师,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六祖之后,禅宗大盛,高僧辈出,乃有“五家七派”的智慧传承。【“一花开五叶”说:慧能南宗正是通过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形成了唐代中国佛教“一花五叶”(南岳怀让系后衍化出沩仰、临济宗;青原行思系繁衍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五叶流芳“的兴盛局面。】

1. 所谓的“五家七派,主要出于石头洪州二宗。

1.1 洪州禅祖师马祖道一(709--788),于江西一带弘扬南岳怀让法系的禅学;强调“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杰出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崃按:“马祖”二字名号乃因道一禅师俗家姓马,意即“马祖师”】

1.2 石头禅祖师为石头希迁禅师(700--790),于湖南一带弘扬青原行思法系的禅学。提出“触目是道”的禅宗修行方法,有“石头路滑”之称。杰出弟子:药山惟俨、天皇道悟、招提慧朗。【崃按:“石头”二字名号乃因希迁禅师曾于南岳衡山一块巨石上结庐而居,人称“石头和尚”】

1.3 总之,南岳怀让法系马祖道一在江西,青原行思法系石头希迁在湖南,合称“并世二大士”、“禅林双壁”、“江西湖南”,皆培养出大批禅宗优秀人才,人称“江湖僧”、“江湖众”。

2. 沩仰临济二宗出于洪州禅【南岳怀让法系马祖道一禅师(709--788)】门下

2.1沩仰宗。马祖道一弟子百丈怀海门下沩山灵祐(771--853))及其弟子仰山慧寂(804--890)创立于湖南宁乡沩山密印寺,慧寂治所在栖隐寺(今江西宜春的太平兴国寺)。沩仰宗修行理论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2.2 临济宗

2.2.1 马祖道一弟子百丈怀海门下黄蘗(bo4)希运禅师(850圆寂)住持黄蘗寺(在今江西宜丰县)初露锐利猛烈的禅机锋芒,凡是向希运问法的人,入门之前必遭当头一棒,能对棒击领悟者,方纳为弟子。临济义玄(866圆寂)曾三度向希运求问禅义,三度被希运当头棒打,只得离开黄檗。经大愚禅师指点,义玄得省悟,又重返黄檗,终得师从希运。他在圆寂弥留之际留言说:“前后之际,前际无去,今际无往,后际无来”,唐宣宗李忱闻其言甚为称赏,于是谥其“断际禅师”法号,尊其为空前绝后的高僧。

2.2.2 临济义玄(866圆寂)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hu1tuo2)河畔建临济院创立。临济禅风倡自悟、重启示,反对权威、反对教条。自义玄禅师后,临济宗人运用各种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手段和方式,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开导学人。集中体现出了禅悟思维的内在性、随机性、突发性、意会性等特点,在禅宗各派中,临济宗可以说是开一代风气,影响最大最久。“临济四喝”:【第一喝】金刚王宝剑者,一刀挥尽一切情解。【第二喝】踞地狮子者,发言吐气,威势振立,百兽恐悚,众魔脑裂。【第三喝】探竿者:探尔有师承无师承,有鼻孔无鼻孔。影草者:欺瞒做贼,看尔见也不见。一喝分宾主者:一喝中自有宾有主也。照用一时行者:一喝中自有照有用。【第四喝】一喝不作一喝用者:一喝中具如是三玄、三要、四宾主、四料简之类。大约临济宗风不过如此。要识临济么青天轰霹雳,陆地起波涛。【崃按:好一个“晴天轰霹雳,陆地起波涛”!鲁迅诗句“于无声处听惊雷”,与之相契!】

2.2.3 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9861039) 门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石霜楚圆开悟的心路历程:据《慈明禅师传》【石霜楚圆,又称“慈明禅师”】,善昭【石霜楚圆的老师】一见,便识其将来定有作为,是大器利根。但善昭并没有立即为其开示禅法要旨,反而“未许入室”达两年之久。不仅如此,据说善昭“每见(楚圆)必骂诟,或毁诋诸方,及有所训,皆流俗鄙事”。一日楚圆又去参见善昭时,很伤心地慨叹说:“自至法席已再复,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尘劳之念。岁月飘忽,己事不明,失出家之利……”还没等楚圆话说完,即遭到善昭的喝斥,并且“怒举杖逐之”。楚圆正要开口,善昭迅速上前,掩住其口,楚圆于此瞬间豁然领悟禅法要旨--真正的禅法体悟是离语言表达的。于是楚圆感叹地说:“是知临济,道出常情”,临济宗的修行要领就在日常生活、应事接物中。善昭灵活地运用“磨练”、“善养”的接引方法来启悟楚圆,陶冶他的心性,锤炼他的见识,一旦历练成熟,便抓准时机,切断凡情,使其领悟禅法的旨趣。

2.2.3.1 黄龙派。黄龙慧南(1002--1069)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九江[修水][黄龙]乡)而得名。黄龙禅风:黄龙三关即“如何是汝生缘”、“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三问,环环紧扣,机锋四伏。这种凌厉险绝、不容分辩的禅风,吸引了四方纳子前来参学,却往往望风而倒,死于句下。慧南在使用三关验人时,敛日危坐,对学者所答皆不置可否。问其何以如此,他回答:“已过关者,掉臂而去,安知有关吏在?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慧南在黄龙山盛化时,“荆湖江淮衲子奔趋,恒百里无托宿”,黄龙山也因此成为“大法窟”、“大禅河”。

2.2.3.2 杨岐派。杨岐方会(992--1049)创立,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上栗县)而得名。杨岐禅风【一要·一言·一语·一句】:杨岐一要,千圣同妙。布施大众,果然失照。杨岐一言,随方就圆。若也拟议,十万八千。杨岐一语,呵佛叱祖。明眼人前,不得错举。杨岐一句,急着眼觑。长连床上,拈匙把箸。【备注:“长连床”(物名)——禅林僧堂所置之大床也。长大而连坐多人者。】

2.2.3.2.1 杨岐派后来由大慧宗杲(1089--1163)光大,传授话头禅法,大行于世。话头禅大慧禅师对多学言句和静坐默照都不表赞同,处处批驳。大慧禅师认为参话头才是最佳参禅途径,所谓“千疑万疑,只是一疑。话头上疑破,则千疑万疑一时破,话头不破,则且就上面与之厮崖。若弃了话头,却去别文字上起疑、经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尘劳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属。”

3. 曹洞云门法眼皆出于石头禅【青原行思法系石头希迁禅师(700--790)】门下:

3.1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807--869)与其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840901)在洞山普利院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统扬师法,遂使宗风大举。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后传于宏智正觉禅师(1091--1157),建立默照禅法。因其学说细密,故而后世与理论较为激进的临济宗相比,称“临济将军,曹洞士民”。

3.1.1 曹洞宗的“偏正五位”说。“正是空界,代表理,即本体界;“偏位”是色界,代表事,即现象界;“正中偏”是违背了理而强调事,“偏中正”是舍弃了事而强调理,只有“兼带”,非染非净、非偏非正,不执一边。可见,正偏是区分本体与现象的标准,而一旦悟入佛法真实悟境,则理事相忘,能体悟到“空色不二”、“理事圆融”的禅宗境界。显然,曹洞宗上述关于偏正五位的言说是从理事关系上着手的。

3.1.2 曹洞宗还注意从主宾关系上言说“偏正五位”,《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又云:“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这即是以君臣的主宾关系来确定偏正关系的。在曹洞宗看来,正中偏、偏中正君是执著于一边,只有体用双运、并至,继而达到体用俱泯才是理事圆融的最高境界。

3.2 云门宗。云门文偃(864--949)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崃按:云门文偃禅师的弟子提炼出了著名的“云门三句”——涵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影响后世深远。云门宗禅风简明】

3.3 法眼宗。法眼文益(885--958)【又称“清凉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法眼宗风“般若无知”、“一切现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