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包含四个层面的学习与修养:
1. 人性:本善的形而上层面的体验,这是一种基于形而下的突破而达到的修养境界,而且是可以将之贯彻回来形而下层面的行动中的【注:人的“本性”虽然是“善”的(而“善”在哲学上的定义也恰恰是“充分彰显本性”的意思),但是正如《三字经》所言“性相近,习相远”。本性的善使人感觉彼此相去不远,习性的恶却使人感觉彼此之间存在十万亿光年的距离】
2. 人心:向善的主观能动性,人心不甘受困于形而下的不堪境况中而终于获得突破,触及了形而上的“终极维度”,并将“终极维度”带回到“形而下”的”历史维度”之中。【注:与“本性”相应的人心,就是存有“良知”的心(良心);与“习性”相应的人心,就是“良心被蒙蔽”的坏心眼】
3. 人身:承接上述所言,向善的心突破“历史维度”而触及“终极维度”之后,心性合一(向善的人心与本善的人性,能所不二),向善的心也就转化为本善的心。向善的心转化为本善的心的过程,也就是“正心”的过程。“心正而后身修”。修身的过程,也就是“修证人身”的过程。【注: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就在于“修身”。君子“欲修其身”,小人不觉得有这个必要。】
4. 人行:以上三个环节,通通局限于个体生命而言,然而,儒家之所以为儒家,其出发点与“终极关怀”的对象是这个世界。儒家念兹在兹的,没有别的,就只有“淑世”(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二字而已。所以,“修身”并不是隔绝于自己生活的时代与社会的个体生命的修炼,而是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个体生命的修炼与人类整体生命的提升不是两回事,而是一回事。【注:这就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区别。儒家与大乘佛教“乘愿再来”的教导完全相通。只要我们可以明白并接受“儒是今生今世的佛,佛是生生世世的儒”,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大乘佛法与儒家的精神完全是一致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