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万年的华族文化历程:返终于“下五千年”(5000年前--今天)的知识之路。依据钱穆《国学概论》,这五千年的“知识之路”历程,可分为九个阶段:
2.1 第一个创造时期(西周前的2000年)——包括了: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仓颉创造文字、黄帝制定礼仪、始于商武丁时代的神权(祭祀之路)向王权(知识之路)过渡的历程。
2.2 第一个整理时期(西周300年)——以周公为文化代表的《六经》原典的出现;
2.3 第二个创造时期(东周500年)——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七大思想家为代表。是为“平民之觉醒”的大时代。
2.4 第二个整理时期(汉代400年)——汉武帝为了统一思想而采取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华族文化历程便进入了“埋首故纸堆中”(西汉还没有纸张,还不能说是“故纸堆中”,此处词穷,假借“故纸堆中”来说一下,不以词害意,读者谅之)的整理工作。朝廷设立“五经博士”的官职,从此,儒家学说便可当作功名富贵的敲门砖,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可以辩论一下。
2.5 第三个创造时期(魏晋以下300年)——魏晋玄学的出现,带来了清谈的社会风气,“竹林七贤”身处黑暗的政治时代,心灵却得以在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玄学世界里自由遨游、飞翔。40岁的嵇康(223--262)在刑场以一曲《广陵散》为自己送终,悠远、凄凉的古琴声至今在多少读书人的耳际萦绕啊!钱穆把魏晋玄学时代成为“个人之发现”的时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与嵇康“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都是在发现了个人的生命价值之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表现啊!
2.6 第三个整理时期(隋唐以下400年)——钱穆把这个时期归为整理时期,也许是从本土文化的视角来看吧。否则,华族文化历程在这个时期,正遇上佛学历程最精彩的阶段呢。禅宗六祖慧能横空出世,可说是震烁古今啊!何况还有玄奘大师、贤首大师、智者大师、义净大师、不空大师等人,即便是从事翻译佛经工作,也在在表现出充沛的文化开创力,而不仅仅是整理而已。
2.7 第四个创造时期(宋元明700年)——宋明理学历程,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中国思想家们的高度在当时的人类社会是居于顶峰状态的。宋明理学历程,包含了陆王心学历程、程朱理学历程与周易气学历程,其中周易气学历程容易被一般人忽略,而此历程却是贯穿8000年乃至于一万年的华族文化历程的心灵能量历程。钱穆把这个创造时期称为“大我之寻证”的时代。
2.8 第四个整理时期(清初以下200年)——乾嘉年间出现了清代的考据学——朴学。大批的学者埋首故纸堆中,为整理古代文化付出终身的心血,这是值得后人感恩的。
2.9 第五个创造时期(1840年——今天)——从西方强国用坚船利炮炸开了中国的国门,到中国改革开放独立自主地打开国门,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论,康有为“托古改制”论,孙中山的“人类进化”论,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熊十力的“新唯识学”,以牟宗三为代表的“港台新儒家”,星云大师的“佛光思想”,印顺导师、证严法师的“印证佛法”,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一行禅师的“正念教育”,无不是华族文化历程在这183年(1840--2023)里沿途走来所见所闻的山林丘壑的鸟语花香啊!21世纪正是华族文化历程的第五个创造时期,钱穆为此在《国史大纲》的末尾写下如是的标题: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钱穆的使命感,与净公“(在21世纪)以大乘佛法与儒家思想拯救人类”的大愿,无二无别啊!愿阅读此文者,同发此愿,担负起华族弟子在21世纪应当担负的文化使命。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 一万年的华族文化历程:守中于上下五千年之本源。智者不惑是实心自受用,仁者不忧是实心他受用,勇者不惧是真心的一体,人生三达德就是完整生命的一体二用罢了!明白了孔子的人生三达德的一体二用,也就能够守中于上下五千年的心灵本源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中庸密教之法尔如是境界也。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静观万物皆自得,见得满街都是圣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