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志求成佛,依止沩山】石霜山庆诸禅师,道吾宗智禅师之法嗣,俗姓陈,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十三岁时依洪州西山绍銮禅师落发,二十三岁赴嵩岳受具足戒,后诣洛下学习毗尼。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庆诸禅师感所学毕竟是渐教,与自己出家志求顿悟成佛之愿有相当距离。于是终止所学,回到江西,投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充当米头(专门负责舂米)。
2. 【莫轻一粒,千粒从生】有一天,庆诸禅师正在筛米,沩山禅师道:“施主物,莫抛散。” 庆诸禅师道:“不抛撒。” 沩山禅师于是从地上拾起一粒米来,说道:“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 庆诸禅师无言以对。 沩山禅师接着说道:“莫轻这一粒,百千粒尽从这一粒生。”
3. 【一粒何生?米里有虫】庆诸禅师便问:“百千粒从这一粒生,未审这一粒从甚么处生?” 沩山禅师一听,便呵呵大笑,归方丈室去了。 到了晚间上堂的时候,沩山禅师道:“大众!米里有虫,诸人好看。” 庆诸禅师仍然不明白沩山禅师的意旨。
4. 【触目菩提,添净瓶水】后来,庆诸禅师又参礼道吾宗智禅师。 庆诸禅师问:“如何是触目菩提?” 道吾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唤一位正在附近执侍的沙弥的名字,这沙弥答应了一声“诺”。道吾禅师道:“添净瓶水著。” 过了很久,道吾禅师才回过头来,问庆诸禅师:“汝适来问甚么?” 庆诸禅师正要重复刚才的问话,道吾禅师却起身走开了。 庆诸禅师于是豁然有省。
5.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道吾禅师临圆寂的时候,为了勘验徒众的悟境,召集大众,问道:“我心中有一物,久而为患,谁能为我除之?” 当时,庆诸禅师从大众中走出来,回答道:“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道吾禅师一听,非常高兴,赞叹道:“贤哉!贤哉!”
6. 【万里无寸草,出门便是草】庆诸禅师悟道后,有相当一段时间,过着隐修的生活。他混俗于长沙浏阳陶家坊一带,与村众朝游夕处,人莫能测其深浅。 后有一天,洞山良价禅师座下有位僧人前来参礼。庆诸禅师问道:“和尚有何言句示徒?”那僧道:“解夏上堂云,‘秋初夏末,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庆诸禅师又问:“有人下语否”那僧道:“无。”庆诸禅师道:“何不道‘出门便是草’?”那僧回去后,把庆诸禅师的答话告诉了洞山禅师。洞山禅师道:“此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语。”
7. 从此以后,庆诸禅师才开始“囊锥始露,果熟香飘”,住石霜山,开法接众。一时学侣云集,常住僧众多达五百余人。
8. 【遍界不曾藏,处处皆石霜】一天,庆诸禅师在丈室静坐,有位僧人在窗外问道:“咫尺之间为什么不睹师颜?”庆诸禅师道:“遍界不曾藏。”那僧后来去问雪峰禅师:“遍界不曾藏,意旨如何?”雪峰禅师道:“什么处不是石霜?”那僧回来后,便把雪峰禅师的答语告诉了庆诸禅师。庆诸禅师道:“这老汉著什么死急(这老汉著什么急,迫不急待地就答话)!”雪峰禅师听说后,说道:“老僧罪过。”
9. 【枯木众;辞紫衣】庆诸禅师住石霜山二十年余。其徒众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者,天下谓之“枯木众”。唐僖宗听说庆诸禅师的道誉之后,曾遣使赐他紫衣,庆诸禅师坚辞不受。后寂于光启四年(888),春秋八十二。敕谥普会大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