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对以“智人”自诩的人类,《裸猿》作者德斯蒙德·莫利斯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视角不留情面地反驳:这些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裸猿”,在花精力获得和研究高尚的文明行为时,也“并未丢掉自己土气而悠久的旧动机”——那些沿袭于远古祖先、与动物并无二致的生物本能。
2. 自1967年出版后,《裸猿》迅速风靡全球。因为将人类完全当做动物来审视,这部视角独特、论述大胆的作品也成为了最具争议的畅销书之一。莫利斯之后还写作了《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作为《裸猿》的续篇,这两部作品从更微观的层面分别剖析了在都市社会与人际关系中人类“动物性”的一面。
3. 《裸猿》是一部热度与争议并存的作品:一边是全球畅销并引发大量跟风模仿之作,一边是来自学界与宗教界的多方“围剿”。
4. 《裸猿》如是说:人类所属的灵长类大多是植食动物,后来生存环境由森林迁往了草原,才出现了“杂食”习惯。在此基础上,人类以及跟人类族系非常接近的黑猩猩就逐渐产生了主动的捕猎行为,一路从“树栖猿”变成了草原上的“狩猎猿”。“进入草原以后又有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一种就是像狒狒,他们会演化出更接近于食肉动物的强悍性格;另一种就是人类,在身体上没有大量的变化,但是却触发了社会行为的改变,比如以集体的方式去跟食肉动物抗衡。
5. 学者分析:这种主动的“狩猎”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仍保留在现代人的基因中,按莫利斯的话说,就是“高度活跃和探索的生活”。只不过其具体表在现代都市社会中发生了改变,比如现在人们对数据、信息的搜寻,就是一种探索的需要。“我们的狩猎猿祖先承担着艰难的角色,我们特殊的天性即由此而来……在如今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可以更多过久地躺倒休息了,但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卸下身上的担子。相反,我们不得不去寻求刺激。”在莫里斯眼中,寻求刺激是人类基因所携的本能。
6. 在《亲密行为》一书中,莫利斯还阐述了更多有关人际交往的“远古延续”:人的动物性决定了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上限。何鑫指出,“大家现在的交际方式肯定跟原来有很大不同,比如微信里可能有上千人。但是你最熟悉的,最频繁接触的,仍然是几百人的一个圈子。”这正是人类最初的部落人数的大致范围。唐骋提到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曾让人们对沟通的自由无碍充满了畅想。但实际上,网上的交流圈子并没有扩大多少;我们只不过“从线下的部落变成了线上的部落”。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对个体间“联系”的渴望,本身也正是动物的本能。
7. 直面自己的动物性,用演化的观点思考现代人类生活,看看我们如何在“现代部落”这一新环境中,创造性地满足原始本能的,并通过这种“回溯”,去理解、调节,进而接纳或反思自身的行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相反,人类要将自身置于万物之中,才能定位和认识自己的存在。
8. 作者1994年序·前言:現今世界上共有193種的猿猴類存在,人類是其中唯一一種沒有覆滿毛髮、裸露全身的猿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