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添崃
最近彭于淳先生的博文《华文老师之哭泣》对华文教师总会60周年庆讲座“回顾既往,高瞻未来”进行了立体式的文字“转播”,获得不少人的共鸣,引起大家对有关课题的深思,这是一件好事。
我躬逢其盛,也出席了这个讲座,一睹了久闻其名的林少芬女士的风采,更有幸聆听了她真诚而精彩的演讲“华文老师当自强”,心中感动不已。她对华文老师的寄望,于我心有戚戚焉。
于是,我在问与答时间,第一个起身提出了“两个寄望”与“一个问题”。限于大会时间,当时言犹未尽。母语定位的“一个问题”暂且按下不提,对由“华文老师当自强”延伸出来的“两个寄望”,希望在此可以畅所欲言。
第一个寄望:华族家长当自强。会讲华语、懂得华文的家长当自强,要在家中尽量跟孩子讲华语,还要引导孩子阅读、背诵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如果有能力或有机缘,还要引导他们阅读、背诵《老子》、《论语》等经典。不会讲华语、不懂华文的家长当自强,更应该跟孩子一起学习华文华语。不论是哪一类家庭的家长,目光都要放得远大一些,应该看到华文华语不仅仅是一种有助于工作与拓展生活空间的利器,既然是“母语”,它更是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工具性的生命语言、灵魂语言。换句话说,它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以及良好品格的培养,息息相关。我在义工团体中,便遇到不少自强不息的家长,积极努力地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我的感觉是:我们的家长不是不肯学习啊,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有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学习。
第二个寄望:华族社团领袖当自强。华族占我国人口四分之三强,民间社团在辅助我国母语教育方面,可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所有使用华文华语的华族社团领袖,都应该清楚意识到自己背负的文化使命,都应该为华族文化在岛国上的薪火相传尽一分力量。今年7月间就有一个佛教团体,从非洲马拉维邀请了四名黑人青少年到多所中小学朗读《弟子规》、演唱华文歌曲以及表演中国功夫,结果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所任教的中一高华学生就表达了内心的震撼,以及要把华文学好的愿望。可以说,这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没有架构起让孩子们进入精彩的华文世界的桥梁,感动将是一时的,愿望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如何架构起这样的一座桥梁?寄厚望于我国社会精通华文的人才们群策群力,造福国家,造福后代。
联合早报执行副总编辑李慧玲女士在“加油吧,老师”华文教师分享会上题为《爝火就在前面》的发言中指出:“怎么让孩子把华文学好,应该也是国家事业”。然而,要是这项“国家事业”缺少了“家长当自强”的家庭基石,以及“华族社团当自强”的社群资源,又怎么取得成功呢?
最近彭于淳先生的博文《华文老师之哭泣》对华文教师总会60周年庆讲座“回顾既往,高瞻未来”进行了立体式的文字“转播”,获得不少人的共鸣,引起大家对有关课题的深思,这是一件好事。
我躬逢其盛,也出席了这个讲座,一睹了久闻其名的林少芬女士的风采,更有幸聆听了她真诚而精彩的演讲“华文老师当自强”,心中感动不已。她对华文老师的寄望,于我心有戚戚焉。
于是,我在问与答时间,第一个起身提出了“两个寄望”与“一个问题”。限于大会时间,当时言犹未尽。母语定位的“一个问题”暂且按下不提,对由“华文老师当自强”延伸出来的“两个寄望”,希望在此可以畅所欲言。
第一个寄望:华族家长当自强。会讲华语、懂得华文的家长当自强,要在家中尽量跟孩子讲华语,还要引导孩子阅读、背诵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如《弟子规》、《三字经》,如果有能力或有机缘,还要引导他们阅读、背诵《老子》、《论语》等经典。不会讲华语、不懂华文的家长当自强,更应该跟孩子一起学习华文华语。不论是哪一类家庭的家长,目光都要放得远大一些,应该看到华文华语不仅仅是一种有助于工作与拓展生活空间的利器,既然是“母语”,它更是一种超越功利性与工具性的生命语言、灵魂语言。换句话说,它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以及良好品格的培养,息息相关。我在义工团体中,便遇到不少自强不息的家长,积极努力地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我的感觉是:我们的家长不是不肯学习啊,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有没有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学习。
第二个寄望:华族社团领袖当自强。华族占我国人口四分之三强,民间社团在辅助我国母语教育方面,可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所有使用华文华语的华族社团领袖,都应该清楚意识到自己背负的文化使命,都应该为华族文化在岛国上的薪火相传尽一分力量。今年7月间就有一个佛教团体,从非洲马拉维邀请了四名黑人青少年到多所中小学朗读《弟子规》、演唱华文歌曲以及表演中国功夫,结果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所任教的中一高华学生就表达了内心的震撼,以及要把华文学好的愿望。可以说,这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然而,如果我们的社会环境没有架构起让孩子们进入精彩的华文世界的桥梁,感动将是一时的,愿望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如何架构起这样的一座桥梁?寄厚望于我国社会精通华文的人才们群策群力,造福国家,造福后代。
联合早报执行副总编辑李慧玲女士在“加油吧,老师”华文教师分享会上题为《爝火就在前面》的发言中指出:“怎么让孩子把华文学好,应该也是国家事业”。然而,要是这项“国家事业”缺少了“家长当自强”的家庭基石,以及“华族社团当自强”的社群资源,又怎么取得成功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