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5

20121225早报报道(世界宗教信仰者人数总计)

根据最新世界宗教信仰调查:

 1、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徒):22亿人(32%)

2、回教徒:16亿人(23%)

3、无宗教信仰者:11亿人(16%)

4、印度教徒:约10亿人(15%)

5、佛教徒:近5亿人(7%)

6、民间、部落宗教信仰者:    (6%)

7、其他各小宗教信仰者共数:    (1%)

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九大分期(钱穆)——待完善

根据钱穆《国学概论》,中国5000年文化的学术思想,按照“创造”与“整理”交错的发展规律,可以划分为下列九个时期。兹借以整理阅读该书之心得,兼发挥个人所学所思,并存疑焉。

1、【距今5000年】西周之前的2000年是第1个“创造”期——包括了“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阶段1000年,夏朝和商朝阶段1000年。重要事件: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奴隶制度的形成,渔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重要人物: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化历程:汉字的创造以及甲骨文和钟鼎文的发展;《诗》、《书》中的相关记载;《易》之起源是否涉及远古之伏羲画卦虽未可确证,其内容涉及殷商之巫术占卜文化却毋庸置疑。【质疑:西周距今3000年,加上之前的2000年,不过距今5000年,母系社会大约结束于距今1万年,其一可疑。人类大约在1.2万年前踏入农耕文明时期,距今5000年前怎么会是从渔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过渡时期呢?此二可疑。】【思考和判断:夏朝距今4000年,先夏1000年应该就已经是农业时代了】

2、【距今3000年】西周300年是第1个“整理”期——重要事件:商朝灭亡,周朝兴起。重要人物:周公。文化历程:《诗》、《书》、《易》、《礼》、《乐》之结集。乎?

3、【距今2500年】东周500年是第2个“创造”期——此乃钱穆先生所谓“平民之觉醒”阶段,亦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之学术思想发展史上之黄金时期也。乃有“九流十家”之名目,中国学术思想之两大主流儒、道二家生焉。

4、【距今2200年】汉代400年是第2个“整理”期——文化历程: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阴阳学说之流行;经学之确立。

5、【距今1800年】魏晋200年是第3个“创造”期——此乃钱穆先生所谓“个人之发现”阶段。

6、【距今1400年】隋唐300年是第3个“整理”期——文化历程:印度佛教之中国化,“汉传佛教”之确立。

7、【距今1000年】宋元明700年是第4个“创造”期——此乃钱穆先生所谓“大我之寻证”阶段。文化历程: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大主流)之产生与发展。

8、【距今380年】清代初中叶200年是第4个“整理”期——文化历程:清代朴学之确立。

9、【距今180年】清末至今近200年是第5个“创造”期——钱穆先生以为,必须以固有道德文化之仁爱精神为基础,吸收西方文明,方能完成此期之创造。固有文化之仁爱精神,即是我“民族精神”,不可不知。窃以为:我华族学术思想发展由“平民之觉醒”,经历“个人之发现”与“大我之寻证”,此期应为“世界之安顿”。是耶?非耶?

2012-12-24

20121224剪报——哪个苏菲亚?

关于新加坡历史的点滴。写的好!佩服。


2012-08-26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1、东汉时期:初传扎根的200年,依附传统文化。由安世高、支娄迦谶等外来僧人主持译经,史称「古译」。
2、魏晋时期:初具规模的200年,借玄学为桥梁,生动译介般若性空之学。出现译经大师鸠摩罗什,所译之经,史称「旧译」。
3、南北朝时期:渐趋繁荣的169年。佛学出现不同学派,帝王大力扶植,寺院经济与僧官制度成形。出现译经大师真谛,为此时期最有学问的僧人。
4、隋唐时期:鼎盛至极的300年。佛教之中国化完成,中国僧人创建了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佛教宗派。此期出现了空前绝后的译经大师玄奘,所译之经,史称「新译」。
5、宋辽金元时期由盛而衰,明清时期在衰落中日趋世俗化,近代在衰落中又有所革新与复兴。总的来说,后边三个时期佛教对内对外都有一个日趋融合的倾向,逐渐走向禅净密合一、儒释道合一的道路。

2012-08-22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最近阅读钱穆《国学概论》,对于孔子在春秋时代末期的处境,形成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对于孔子名言:“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有了具体的体会。

孔子身处“礼坏乐崩”的时代,却立志继承“周公之礼”,主张“克己复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根据的是什么?根据的就是一个“仁”字。周公之礼,原本是一种整体性的制度、规矩,属于外在的、社会性的范畴,到了孔子这里,却为之补出一个个体性的根据、源头,让它同时属于内在的、心理性的范畴。

所以,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就可以分成“仁”与“礼”两个层次来看:“知其不可”指的是“周公之礼”这个层次,“为之”指的是“孔子之仁”这个层次。

历史演进的结果,恢复周公之礼的愿望虽然“徒成泡影”(钱穆语),但是孔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付出的终身努力,却没有徒劳无功。为了拯救“周公之礼”,孔子为之补充的礼之所以为礼的真精神——仁,却成功地感召了同个时代数以千计的弟子,以及培育、鼓舞了后世两千多年不计其数的炎黄子孙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人民,时至今日,更是传遍了全世界,在更加广大的空间继续发挥着影响。

2012-08-06

佛教行仪(释胤潗法师)

1、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门艺术。

认识禅修(释胤潗法师)

1、问:什么是禅修?答:禅修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自我的沟通、内涵的培养、身心的平衡、智慧的启迪,以及心灵的提升。(禅:内心同时含摄静态的“止”和动态的“观”)(修: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培养、增进、提升、净化的效果。)

2、问:为什么要禅修?答:因为禅修可以提升我们的专注力、观察力、思考力与意志力。通过精神上的开发和心灵上的修持,让禅修者的内心远离忧虑不安,恢复祥和宁静,体验真实喜悦。禅修对于安定焦虑的情绪,有特殊的功效。

3、禅修分为南传禅修和北传禅修两种。    南传禅修强调:禅修者通过“内观禅”,如实觉察自己身心的实相,而达到止恶行善及破除我执的目的。具体方法: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北传禅修的类别包括:小止观、五停心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嗔恚、缘起观对治愚痴、念佛观对治我执、数息观对治散乱)、参话头(念佛的是谁?)、祖师禅(风动幡动)。

4、禅修要诀:制心一处(遗教经)。将思想专注于一定的观察对象,依照佛教的义理进行思考。

5、禅修步骤(三调):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调息(不加人为控制,自然轻松呼吸)、调心(通过观息、数息来培养觉察力和思维能力)。

2012-07-31

字训:礼(示人会意)

礼:会意字。左偏旁“示”(象形)是个祭台,右偏旁是个跪拜的人形。合而言之,即是一个人面对祭台行跪拜之礼。

诠释:
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自3000年前周公制礼作乐、2500年前孔子提倡礼治以来,历代都十分强调礼教礼治。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里边,“礼”字当先。在“十三经”里边,与“礼”有关的经典就占了3部。这些,都在在说明“礼”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012-07-30

听闻“认识佛学(胤潗法师)”的心得记录

听闻“认识佛学(释胤潗法师)”的心得记录

一、 佛陀是人,佛法以人为本。学佛人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人的问题,提升人的素质。佛陀是“本师”,佛教是“根本的教育”。==〉从古到今,人类都一直面对精神危机和心灵病态的问题。现今世界所面对的各种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政治乱局、金融风暴、社会乱象乃至于道德沦丧,追根究底,真正指向的正是人类的精神危机和心灵病态。早在2500年以前,佛陀就为我们指出:精神危机和心灵病态的根源在于“三毒”——(1)贪(不知足的执著心态:沉溺在欲望的深渊里,贪得无厌;欲壑难填);(2)嗔(不满意的分别心态:纠缠在愤恨的情绪里,怒火中烧;火烧功德林);(3)痴(不明白的妄想心态:迷失在虚构的幻境里,徒劳无功;万古如长夜)。        除了贪欲、嗔恨、愚痴,更有傲慢、猜疑、不正见等等,干扰着人类的健康心灵,以致人们起惑(三惑)、造业(十恶)、感果(八苦)。  ==〉解救之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悲智双运。慈悲:不麻木(圆通的感应能力);智慧:不盲从(明白的观照能力)。悲智双运,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二、 “佛陀”是梵文的音译词,翻译成中文就是“觉者”的意思。所以学佛必须思考,以期有所觉、有所悟,不能只靠相信,否则就是盲目迷信,而违反佛教的本义了。佛法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可能受到诸如时代、语言、翻译、理解、思想、区域、文化与主张等因素影响,而有了出入,所以身为佛弟子对于不同说法,必须仔细观察、分析、思考、求证,才可决定是否接受。  ==〉身为佛弟子,我们必须确立佛知见:认识无常(缘起),认识因果(四圣谛),认识缘起(四大五蕴),认识实相(三法印)。  ==〉三法印是一切佛共同的观点,一切法的精髓。说三法印,是为了让一切众生了知宇宙人生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而不随流沉迷。佛说法,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不造恶业,免受苦报。

三、印度佛教发展历史上的5个演变阶段:
(1)一味佛教(佛在世时的45年,即:公元前588年——公元前543年)四十五年——这个阶段的佛法,只靠佛陀和弟子们之间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并没有文字的记录。==〉由于佛教界对于佛陀的出生与入灭年度看法分歧,公元1950年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办,会中议决: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成道于公元前588年,入灭于公元前543年。1954年,该会再度会于缅甸仰光,议决佛教国家以佛历纪年,以佛陀入灭年度(公元前543年)为佛历元年。(附注一:公元纪年加543,即佛历纪年,例如:2012+543=2555,公元2012年为佛历2555年)(附注二:佛陀姓氏为“乔答摩”,名字为“悉达多”,出生在北印度(今尼泊尔境内),父亲为“净饭王”(释迦国王),生母为“摩耶夫人”。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23年,16岁结婚,29岁出家,苦行6年,35岁(公元前588年)成道,弘法45年,80岁入灭。)

(2)原始佛教(佛入灭后百年之内,即:公元前543年——公元前443年,佛历1年——100年)一百年——迦叶、阿难等500名弟子在王舍城阇崛山七叶窟会集,复述、记录佛陀生前45年讲经说法的种种内容,是为佛教经典结集的缘起,也是佛陀教育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这些第一代佛弟子对于“续佛慧命”的贡献,值得我们这些后代佛弟子给予最高的赞叹。此一阶段的佛教僧团还保持着如同佛陀在世一般的“一味”佛法,思想一致,没有分歧。

(3)部派佛教(佛入灭后一百年到四、五百年之间,即:公元前443年——公元纪元前后,佛历100年——400/500年)约四百年年——原始佛教僧团分裂而成之各教团派别之总称。由于教团诸长老比丘对于制定新戒律看法不同,佛教因而分裂为上座部(反对新戒律)与大众部(赞成新戒律),史称为根本分裂;此后,两部复分裂成二十部或十八派,称为枝末分裂。相对于后来形成的大乘佛教,人们习惯把此一阶段发展的佛教教义(特别是上座部佛学)称为“小乘佛学”。又由于此派佛学是从印度南方传到锡兰(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地区,所以也称为“南传佛教”(巴利文)。

(4)大乘佛教(佛入灭后四、五百年到公元7、8世纪之际,即:公元纪元前后——公元7、8世纪,佛历400/500年——1200/1300年)约八百年——部派衰落,大乘利他思想兴起;公元前1世纪,从部派佛教大众部演化而来。大乘,梵语maha^-ya^na(摩诃衍那),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 西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居士)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梵bodhisattva ,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代表经典:《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等,此类经典叙述般若空之思想,并以诗歌赞叹佛陀永恒之生命,强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思想,并诃斥声闻之希求自度乃不了义,重视六波罗蜜之实践德目,尤其强调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动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之意义。(附注: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年代:公元67年,佛历610年,正当东汉初年。//          佛教在印度衰微乃至于消亡的年代,正当中国唐朝时候,也正是中国禅宗登峰造极之时,代表着佛教中国化之完成,自此佛教与儒家、道家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合称“儒释道”。)(疑问:中国唐朝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取经时,是否正当印度佛教即将衰微之际呢?)

(5)秘密大乘(伊斯兰教侵入印度,佛教走向没落;公元7、8世纪之际)——又称为怛特罗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这一系的佛教,有不许公开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而相对于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小乘,则被称显教。仪式繁琐。(注:后来此派佛学也传入中国,是为“密宗”。但是完整传承此派佛学者,当属盛行于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的“藏传佛教”。)

三、 “常乐我净”到底是正见,还是颠倒见?依据佛学词典,“常乐我净”有两种解释:(1)四颠倒见,即:凡夫迷惑颠倒,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染”为“净”;(2)涅槃四德,即:修行人在断尽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之后所证得者。 ==〉初学者必须从第一种解释下手,不可好高骛远,执着第二种解释,而轻视第一种解释,因为自己的境界的确与第一种解释相应,而不是与第二种解释相应。——当然,也不可因为自己相应的境界是第一种解释,就排斥第二种解释,以致对于修行的最终归宿茫然无知。

四、 佛教宗旨(四句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四句教,教我们:(1)止恶 / 贪嗔痴;(2)行善 / 戒定慧;(3)净除三毒;(4)三世所教。理论上虽是平淡无奇,但在实践上却实实在在可以让我们奉行一辈子。唐朝鸟巢禅师与大诗人白居易的“八十老翁行不得”公案可为明证。

五、 佛陀说,人的痛苦来源于我执。佛陀也告诉我们,痛苦烦恼是由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行为所造成的。我执,就是一种由错误观念导致的错误行为。人生的本质:苦、空、无常、无我。佛教三法印:(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

六、 无常观。基本观念:人生无常,诸法无常。四大(地水火风)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无常的观念最殊胜。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破除恒长强大的执著,帮助我们停止追求错误的东西,帮助我们保持理智而避免造诸恶业及遭受苦果。认识无常是建立有价值人生的第一步。因为认识无常,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我执。总之,认识无常不但能够帮助我们破除种种的执著与痛苦,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 缘起观。缘起为佛教根本思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认识缘起就能认识无常。缘起性空。

八、 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包括:(一)过去二支因——(1)无明(贪嗔痴等诸烦恼;与下列之 “爱” 、 “取” 二支,同属于 “起惑” / “烦恼障”);(2)行(随烦恼而身语意造作种种恶业;与下列之 “有” 支,同属于 “造业” / “业障”)。        (二)现在五支果——(3)识(随恶业而阿赖耶识入化胎识;与下列之 “名色” 、 “六入” 、 “触” 、 “受” 、 “生” 、 “老死” ,同属于 “感苦” / “报障” );(4)名色(随胎识而初具精神与物质和合的胚胎;苦);(5)六入(随胚胎而形成眼耳鼻等六根;苦);(6)触(随胎儿成熟而出胎接触外境;苦);(7)受(随接触外境而产生种种苦乐的感受与情绪;苦)。   
        (三)现在三支因——(8)爱(随感受与情绪而形成趋乐避苦的强烈欲望;惑);(9)取(随欲望而妄加执取;惑);(10)有(随妄执而存有业报;业)。        (四)未来二支果——(11)生(随业流传而出生;苦);(12)老死(随出生而有衰老死亡;苦)。

九、 四圣谛(双重因果)。苦集灭道。(一)世间因果——(1)苦(世间果):人世间的本质就是痛苦。(2)集(世间因):世人不明缘起性空、苦空无常之真理,迷于贪嗔痴,造作种种恶业。(二)出世间因果——(3)灭(出世间果):灭尽烦恼后的解脱、清静境界,亦即“涅槃”。(4)道(出世间因):通往涅槃的道路,亦即“八正道”。

十、 八正道。(1)正见:正确了解四圣谛(因果关系)。(2)正思维:正当念头。(3)正语:正当的语言(不说话欺骗、伤害人)。(4)正业:正当的行为(奉持五戒)。(5)正命:正当的职业(例如:不贩卖人口、武器、毒品)。(6)正精进:正确的方法努力修习。(7)正念:时时保持意识清晰,观察自己的内心。(8)正定:修习禅定,培养专注与觉醒,启发智慧。 ==〉三无漏学与八正道的关系:(一)戒学——正语、正业、正命;(二)定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三)慧学——正见、正思维。

十一、修行法门:四念处。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1)身念处:观身不净。(2)受念处:观受是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4)法念处:观法无我。

十二、总结。佛教的传播,从地理上来划分,可分为三大体系:(1)南传佛教——巴利文。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地区。(2)汉传佛教(北传佛教)——由梵文翻译为汉语。中国、韩国等地。(3)藏传佛教——藏文。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当今世界65亿人口当中,只有4亿人信奉佛教。

2012-07-21

字训:正 (止乎一)

正者, “止” 乎 “一” 也。

注解:
“一” 者,“至善” 也。止乎一,即止乎至善也。此乃《大学》“正心”之教也。正心者,心止乎至善之道也。正念者,念念合乎至善之道也。
“止”者,“依止”也。止者,行止也,诸行之所依止也。不知止,则诸行失所依止矣。故《大学》主张 “知止”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012-07-20

教师自我期许:无求、耐心、随缘、感恩

教师的自我期许:
1、无求于人:只管自己做对的事。
2、耐心:坚持做对的事。
3、随缘:不强求他人认同。
4、感恩:做老师是幸福的,能造就孩子,造就家庭。

亲师合力,力无穷

亲师合力,力无穷。
1、孩子进步,带动家长。
2、主动关怀,多沟通。
3、尊长家长,多商量。
4、榜样带动,多鼓励。

课堂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课堂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1、 要牢记:孩子出错时,正是应该及时把握的教育机会点,不是教师、家长发脾气的时候。所谓“当其可之谓时”。
2、原则:孩子犯错时,先协助,不指责,让他心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处理时,有原则,没脾气,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方法:忍;内省;改己过,见人善。
4、重点:引导善的一面,不去强化恶的一面。
5、目标:把孩子心灵的良好状态给培育出来。

教学方法:聚宝盆

1、给孩子讲德育故事,树立榜样。
2、提供“聚宝盆”,让家长记录孩子的善行。
3、要注意,“扬善”不是“扬人”,以免滋长孩子的傲慢心。
4、反求诸己:别人做得对不对,不重要;自己做得对不对,才重要。
5、救失:培养孩子“知过、认错、改过”的决心、勇气和能力。

教师心态与具体做法

教师心态有三:
1、定心——不为境转。
2、耐心——不欲速,欲速则不达。
3、严格——法取乎上。

具体做法:
1、步骤分明。
2、要求明确。
3、点评及时。

静心、净心、敬心

静心、净心、敬心:
此三心,要严格要求,不随便,但是态度亲和。做不到,反复练习,做到方休。

1、静心:收浮躁之心。要知道:“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然而,关键在于“知止”二字。因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大学》)。“止”者,做人、做学问之宗旨也。所谓“读圣贤书,所为何事?” (止者,坚定不移的立足点。)

2、净心:挡住社会的污染。跟孩子说:“电视是魔王。你什么时候才可以看?到了你知道它错了,而你自己又不会受它影响时,才可以看。”污染心灵的影片、歌曲要远离。反之,可以亲近、多听多看感恩歌曲(加手语)以及包含优良价值观的好影片。《爱与关怀》:诚心祈求天下无灾,人皆平安远离苦难,愿持善念护大地,世界充满爱与关怀。

3 敬心:长养恭敬心。四正:书正、椅正、身正、心正。五样清楚:手指清楚,眼看清楚,口念清楚,耳听清楚,心记清楚。

教师的道德之威(德、言、容、功)

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亲和”和“严格”,恩威并济:
1、师德(仁):真心爱护孩子。身教是言教的基础。
2、师言(信):言教的摄受力,靠的是诚信的内在修养。信自己,信学生,信人性。
3、师容(正):威仪之庄严、端正。
4、师功(谨):备课功夫之严谨、周全。

教学之道,慎于开始

教学之道,慎于开始:
1、观察:仔细观察,并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同感共鸣)(用一颗童心,打破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2、提示:必须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是“好孩子的标准”。(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3、亲和:语气柔和。(让孩子愿意亲近自己)(保持“好玩”的形象)
4、严格:内心坚定。(坚持原则)(让孩子知道规矩,懂得尊重别人)

2012-07-19

教学环境布置:标语、图片

布置壁报,放置标语和图片,例如:
1、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2、吃苦了苦,享福消福。
3、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4、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先进生往后坐,后进生往前坐

教师上课前,先跟全部同学商量、交流,向他们讲述“先进生往后坐,后进生往前坐”这个座位安排,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1、以前皇帝派钦差大臣到远方执行命令,必定是派遣自己可以信赖的心腹之人,所以老师安排坐到后排去的,一定是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

2、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先进生发扬爱护同学的精神,主动放弃前排座位,一方面要勉励后进生力求上进,感谢同学们让自己坐到前排去。

教学的心态

1、教师在踏入教师进行教学之前,要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良好的状态,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必备的良好心灵状态:爱心、平等心。

3、具体做法:未踏入教室与学生见面之前,先拿出学生名单,用真诚的爱心,一一加以祝福,一一加以期许。

《弟子规》的“五心”(孝、敬、诚、净、爱)

《弟子规》包含“五心”:
1、孝心:《入则孝》篇的全部内容。例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 敬心:《出则悌》篇的全部内容。例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3 诚心:《信》篇的全部内容。例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4 净心:《谨》篇的全部内容。例如:“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5 爱心:《泛爱众》篇的全部内容。例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求其放心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以。”

——崃按:放逸之心久矣,往而不返,今生如之何?

2012-07-18

进修上达之阶

一物一则,一事一宜,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

不良习惯之对治

习惯习惯,习气之惯性。不良习气之惯性,必须开发本善之心的潜能,恢复其先天功能,方能有效地加以对治。

保护孩子的本善之心

一个孩子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久了,本善之心会逐渐丧失(被蒙蔽,丧失其功能),变得不知羞耻,失去了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的内在标准和能力。

电视综合症的药方

某些自闭症,其实是“电视综合症”。药方:停掉电视,教他说话(沟通应对)。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

《弟子规》是恢复本善的教育:四端、五德

1、《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就是《弟子规》的哲理依据。《弟子规》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恢复人性中的本善,帮助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本善的具体内涵,就是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3、“四端”之心,就是“五常”之德的内在依据。仁德(恻隐之心)——将心比心的感通能力;义德(羞恶之心)——正正当当的承担能力;礼德(辞让之心)——规规矩矩的应对能力;智德(是非之心)——明明白白的判断能力;信德(本善之心)—— 诚诚恳恳的守护能力。

附注:“五常伦”即是“五常德”之外化、落实于社会实践、人际关系之中者也。

2012-07-16

字训:规(“出头天”之“见”)

规——“出头天”(“夫”字,由“天”字之第三笔“出头”而来)的大丈夫所“见”,故曰:大丈夫之知见也。

诠释:
《弟子规》之“规”字,包含“规范”、“规矩”之意。此“规”,并非个别人的私心臆造,实乃出自于通达人生宇宙大道理的仁者大德,明眼所见之自然规律、人生大道。这种自然规律、人生大道,即超越即内在,不仅跨越时空,亘古长存,四海皆准,而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经阐发,人人皆有同感,孺子亦能共鸣。

字训:遗 (Leave a Legacy)

“遗”——“走”之为“贵”。
附注:
1、走:实践;指实践做人的道理。
2、贵:宝贵;指宝贵的生活经验。

阐释:
雁过留声,人死留名。人生一世,岂可无遗?史蒂芬-柯维(Steven Covey)所谓 Leave a Legacy,正是这个意思。《三字经》结尾四句:“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发人深省,同时一语道破:“教”(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遗”(遗产)!

改造命运从哪里下手?

命运由性格决定    ==〉性格由习惯决定    ==〉习惯由行为决定    ==〉行为由思想决定
(答:改造命运的关键在于:改变思想。)

《弟子规》是5000岁的老爷爷

《弟子规》是华族5000年文化宝库里面,家训之集大成。
==〉面对《弟子规》,要好像面对一位5000岁的老爷爷一样。

留给孩子什么?

与其留给孩子物质财富,不如留给孩子5000年传统文化的智慧。
——《三字经》曰:“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唯一经。”

2012-07-15

教学的三个层次

教学的三个层次:
1、教知识;
2、教技能;
3、教做人。

2012-07-14

德者,本也

德者,本也;才者,末也。
==〉物犹如此(启发):四川毛竹的生长方式十分特别,对人才的培养具有启发性。毛竹生长的头五年纯粹是往地下扎根,地面上完全不动声色。但是,五年一过,每天长高60厘米(2尺),40多天便可长到30米高(90尺)。==〉扎根够深,后劲才够充沛。所谓大器晚成。

2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2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德行言语;(2)知识技能。==〉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方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人分四品

人分四品:
(1)有德有才是上品;
(2)有德无才是次品;
(3)无才无德是废品;
(4)有才无德是毒品。

4个教学目标

4个教学目标:
(1)教孩子伦理和规矩;
(2)教孩子战胜欲望和情绪;
(3)教孩子(成功的)永续之道和(失败的)转折之机;
(4)教孩子勤俭习劳、知恩报恩。

干活干活,越干越快活

缺少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往往缺少感恩心。
习劳知感恩,乐在其中。干活干活,越干越快活。
从不干活的人,眼睛看不到应干的活。
孩子的各种病症,如多动症、自闭症,很可能是一种“电视综合症” (参见《电视带大的孩子》这篇文章)。药方:关掉电视,带孩子干活,有始有终、有序地干活。

父母责,须顺承

当父母责备孩子时,孩子往往会觉得父母冤枉自己,所以就理直气壮地反驳,结果惹得父母生气,轻则斥骂,重则体罚。
==〉教师在课堂可以引导孩子,认识江本胜博士水结晶实验的事实,以及讲述伯俞泣杖的故事,让孩子愿意控制情绪,主动去关心父母的身体状态。

什么是考试?

并不是在试卷上作答才叫考试,而是:当你领回考卷时,你心里的想法和感受,才是考试。即:(1)当你分数好时,你能够保持谦虚,不骄傲吗?(2)当你分数不好时,你能保持自信,不气馁,也不抱怨吗?(3)当你同学分数比你高时,能做到“人之得,如己之得”,并见贤思齐吗?(4)当你同学分数比你低时,你能做到“己有能,勿自私”,帮助他吗?
==〉真正的考试,不在外面,而是面对每个结果时,我们是否具备健康的心态。要知道,每件事的发生,都是对我们心境的一种考验。
==〉写试卷分析时,一方面要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求永续之道;另一方面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以求转折之机

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

要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不要只是看到虚伪的表面。
例子:一名孩子得到钢琴大赛的第一名后,答记者问,说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钢琴砸了。可见孩子并不是自己愿意学琴和参赛,而是被逼学琴,在父母压力下参赛的。

师德——惩忿

教师必须具备控制脾气的修养。

封口胶的故事

幼儿班教师正在上课,但是一名孩子,却不停地跟周围小朋友说话。不但自己没有专心听课,也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上课情绪。教师已经中断讲课几次,停下来提醒他,但是他还是管不住自己,说个不停。所以,教师不得不完全中止讲课,来处理这件事了。

(课堂对话之一:发现敌人)
教师:“阿达,上课时一直说话,是对,还是不对呢?”
阿达:“不对!”
教师:“你知道上课时说话是不对的,但是却一直说个不停。你想一想,是谁让你一直说话的
              呢?”
阿达:“我不知道。”
教师:“你想想昨天老师讲过的话。明明知道不对,但是却控制不了自己,忍不住去做了不应
               该做的事。这是什么力量啊?”
阿达:“啊,我知道了!是坏习惯,让我说个不停。”

(课堂对话之二:接受朋友)
教师:“阿达真聪明,发现自己的敌人了!那,你想不想打败这个敌人呢?”
阿达:“想!”
教师:“可是坏习惯的力量太大了,单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请一位朋友来帮忙。”
阿达:“是谁呢?”
教师:“封口胶。”

==〉这样的课堂气氛是充满温馨、柔情、友善的,从中引导孩子思路,愿意接受帮助。重点是,用爱心教化,让孩子看到“坏习惯”才是敌人,封口胶是帮助自己的朋友。

==〉反之,教师发怒拍桌,再用封口胶,课堂气氛必是僵硬,而且充满敌意的。

孩子,武松是不是英雄?(孩子:是!)

武松是英雄,因为这里的老虎不是真的老虎,而是代表我们的坏脾气。打虎,代表的是战胜坏脾气。
==〉十八罗汉中的伏虎罗汉,代表的就是 “克服坏脾气、坏习惯” 的意思。

孩子,武松是不是英雄?(孩子:不是!)

武松不是英雄,因为打死老虎,老虎的妈妈会伤心。
==〉孩子的眼睛,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地方。孩子的心,感受到我们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忍住

忍住欲望,忍住情绪。
==〉德育离不开这样一种战胜欲望、战胜情绪的教育。

边分葡萄,边流口水

故事:
有一个2岁的幼儿,见父母买了葡萄,很想吃。但是,贤明的父母洗好葡萄后,却让这个幼儿忍住想吃的欲望,拿着葡萄,先去分给家中所有的长者和客人,然后自己才吃。
==〉这个幼儿,在边分葡萄,边流口水的过程中,即完成了“战胜欲望”的教育了。

见微知著

从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推断他的内心以及深远的后果。例如:当历史上的著名暴君商纣王开始用象牙筷子时,便有贤明的大臣推断出商朝即将衰亡的结果。

有求必应的男朋友,你嫁不嫁给他?

男朋友对你有求必应,对父母却很不孝顺,你嫁不嫁给他?
==〉从传统文化(孝道)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男朋友是不合格的,是不可以托付终身的。孝心开,百善皆开。一个没有孝心的人,他的善行是很可疑的。所以,他对你的好,是表面的,是靠不住的。因为那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

孩子听谁的话?

例如:孩子在游乐场玩乐,不肯回家,妈妈用糖果引诱,使他听话。那么,孩子不是听妈妈的话,而是听糖果的话。不是”父母呼,应勿缓,而是“糖果呼,应勿缓”。
==〉2岁听糖果的话,4岁听玩具的话,小学时听电子琴的话,中学时听手机的话,大学时听跑车的话。总的来说,一辈子听物质享受的话,哪里有利益,便往哪里走!
==〉质言之,不是道义,而是利益的价值观。

求不得苦

孩子内心的欲望之门打开,便有求不得苦,便会时常发脾气。
==〉欲望和愤怒,往往狼狈为奸。

从外面强压 vs 从里面开发

教师要教导孩子改正错误的言行:
不可从外面强压,
从里面开发力量

想吃垃圾食品,听谁的话?

听舌头的话:小主人,吃吧!吃吧!
听肚子的话:小主人,别吃!别吃!
你,要听谁的话?
听舌头的话,你就变成”奴隶的奴隶“。
听肚子的话,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怎样才能战胜自己?

要战胜自己,就要。百忍成金。金子是怎样炼成的?忍无可忍,还是要忍,才是真英雄。

什么人才是英雄?

故事启发:
从前,有一个国王脾气非常暴躁,动不动就把得罪他的人处以死刑。大家都非常害怕这个国王。只有一个修为高深的出家人,一点也不害怕,特别前来点化这个跟他有缘的国王。出家人到王宫时,刚好国王正在大发脾气,责备周围的人都是饭桶,一点用处也没有。出家人在一旁,静静等国王发完脾气,就劝告国王:要做”英雄“,不要做”奴隶的奴隶“。国王感到十分困惑,便认真地向他请教。出家人说:能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坏脾气和坏习惯的人,才称得上是”英雄“。反过来,如果整天被自己的坏脾气和坏习惯控制的人,便是它们的”奴隶“;而且,跟有修养的人比起来,人家已经克服了坏脾气和坏习惯,是它们的”主人“,自己却是它们的”奴隶“,岂不是”奴隶的奴隶“吗?

说话要从小培养

说话要顾及规矩、礼貌,这个要从小在家里培养!——肖老师

崃按:(1)孩子的培养要及时,父母责无旁贷。(2)成年人自身的说话修养,就没办法靠别人,只能靠自身反省(从“小”处看自己,每个细节都要看清楚),而且要在家庭里反复锻炼自己。

说话的艺术

要掌握说话的艺术。 并不是把话说得清楚,就能够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例如:对人批评时,如果只顾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顾对方的感受,那么,即使说得再清楚,恐怕对方也不能接受,又有何沟通效果可言呢? ————马来西亚中华传统文化中心肖陈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