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30

听闻“认识佛学(胤潗法师)”的心得记录

听闻“认识佛学(释胤潗法师)”的心得记录

一、 佛陀是人,佛法以人为本。学佛人应该把重点放在解决人的问题,提升人的素质。佛陀是“本师”,佛教是“根本的教育”。==〉从古到今,人类都一直面对精神危机和心灵病态的问题。现今世界所面对的各种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政治乱局、金融风暴、社会乱象乃至于道德沦丧,追根究底,真正指向的正是人类的精神危机和心灵病态。早在2500年以前,佛陀就为我们指出:精神危机和心灵病态的根源在于“三毒”——(1)贪(不知足的执著心态:沉溺在欲望的深渊里,贪得无厌;欲壑难填);(2)嗔(不满意的分别心态:纠缠在愤恨的情绪里,怒火中烧;火烧功德林);(3)痴(不明白的妄想心态:迷失在虚构的幻境里,徒劳无功;万古如长夜)。        除了贪欲、嗔恨、愚痴,更有傲慢、猜疑、不正见等等,干扰着人类的健康心灵,以致人们起惑(三惑)、造业(十恶)、感果(八苦)。  ==〉解救之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悲智双运。慈悲:不麻木(圆通的感应能力);智慧:不盲从(明白的观照能力)。悲智双运,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二、 “佛陀”是梵文的音译词,翻译成中文就是“觉者”的意思。所以学佛必须思考,以期有所觉、有所悟,不能只靠相信,否则就是盲目迷信,而违反佛教的本义了。佛法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可能受到诸如时代、语言、翻译、理解、思想、区域、文化与主张等因素影响,而有了出入,所以身为佛弟子对于不同说法,必须仔细观察、分析、思考、求证,才可决定是否接受。  ==〉身为佛弟子,我们必须确立佛知见:认识无常(缘起),认识因果(四圣谛),认识缘起(四大五蕴),认识实相(三法印)。  ==〉三法印是一切佛共同的观点,一切法的精髓。说三法印,是为了让一切众生了知宇宙人生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而不随流沉迷。佛说法,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不造恶业,免受苦报。

三、印度佛教发展历史上的5个演变阶段:
(1)一味佛教(佛在世时的45年,即:公元前588年——公元前543年)四十五年——这个阶段的佛法,只靠佛陀和弟子们之间口耳相传,心领神会,并没有文字的记录。==〉由于佛教界对于佛陀的出生与入灭年度看法分歧,公元1950年首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办,会中议决:佛陀诞生于公元前623年,成道于公元前588年,入灭于公元前543年。1954年,该会再度会于缅甸仰光,议决佛教国家以佛历纪年,以佛陀入灭年度(公元前543年)为佛历元年。(附注一:公元纪年加543,即佛历纪年,例如:2012+543=2555,公元2012年为佛历2555年)(附注二:佛陀姓氏为“乔答摩”,名字为“悉达多”,出生在北印度(今尼泊尔境内),父亲为“净饭王”(释迦国王),生母为“摩耶夫人”。悉达多出生于公元前623年,16岁结婚,29岁出家,苦行6年,35岁(公元前588年)成道,弘法45年,80岁入灭。)

(2)原始佛教(佛入灭后百年之内,即:公元前543年——公元前443年,佛历1年——100年)一百年——迦叶、阿难等500名弟子在王舍城阇崛山七叶窟会集,复述、记录佛陀生前45年讲经说法的种种内容,是为佛教经典结集的缘起,也是佛陀教育能够传承至今的重要因素。这些第一代佛弟子对于“续佛慧命”的贡献,值得我们这些后代佛弟子给予最高的赞叹。此一阶段的佛教僧团还保持着如同佛陀在世一般的“一味”佛法,思想一致,没有分歧。

(3)部派佛教(佛入灭后一百年到四、五百年之间,即:公元前443年——公元纪元前后,佛历100年——400/500年)约四百年年——原始佛教僧团分裂而成之各教团派别之总称。由于教团诸长老比丘对于制定新戒律看法不同,佛教因而分裂为上座部(反对新戒律)与大众部(赞成新戒律),史称为根本分裂;此后,两部复分裂成二十部或十八派,称为枝末分裂。相对于后来形成的大乘佛教,人们习惯把此一阶段发展的佛教教义(特别是上座部佛学)称为“小乘佛学”。又由于此派佛学是从印度南方传到锡兰(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地区,所以也称为“南传佛教”(巴利文)。

(4)大乘佛教(佛入灭后四、五百年到公元7、8世纪之际,即:公元纪元前后——公元7、8世纪,佛历400/500年——1200/1300年)约八百年——部派衰落,大乘利他思想兴起;公元前1世纪,从部派佛教大众部演化而来。大乘,梵语maha^-ya^na(摩诃衍那),意指大的交通工具。不以个人之觉悟为满足,而以救度众生为目的,一如巨大之交通工具可载乘众人,故称为大乘。 西元前后,除比丘教团外,各地均有在家佛教信徒(居士)团体成立,彼等自称菩提萨埵(梵bodhisattva ,意为求觉悟者,略称菩萨)。菩萨一词于本生谭中,原指佛陀之前身,特用于未达佛果之修道阶段;上述在家信徒特具信心,自信必能成佛,故亦自称菩萨。代表经典:《般若经》、《法华经》、《维摩经》、《华严经》等,此类经典叙述般若空之思想,并以诗歌赞叹佛陀永恒之生命,强调“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思想,并诃斥声闻之希求自度乃不了义,重视六波罗蜜之实践德目,尤其强调布施之重要性。其行动具有社会性、实践性之意义。(附注: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年代:公元67年,佛历610年,正当东汉初年。//          佛教在印度衰微乃至于消亡的年代,正当中国唐朝时候,也正是中国禅宗登峰造极之时,代表着佛教中国化之完成,自此佛教与儒家、道家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合称“儒释道”。)(疑问:中国唐朝玄奘大师前往印度取经时,是否正当印度佛教即将衰微之际呢?)

(5)秘密大乘(伊斯兰教侵入印度,佛教走向没落;公元7、8世纪之际)——又称为怛特罗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金刚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为印度后期佛教的主流。这一系的佛教,有不许公开传授,及充满神秘内容的特征,因而又被称为密教;而相对于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小乘,则被称显教。仪式繁琐。(注:后来此派佛学也传入中国,是为“密宗”。但是完整传承此派佛学者,当属盛行于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的“藏传佛教”。)

三、 “常乐我净”到底是正见,还是颠倒见?依据佛学词典,“常乐我净”有两种解释:(1)四颠倒见,即:凡夫迷惑颠倒,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染”为“净”;(2)涅槃四德,即:修行人在断尽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之后所证得者。 ==〉初学者必须从第一种解释下手,不可好高骛远,执着第二种解释,而轻视第一种解释,因为自己的境界的确与第一种解释相应,而不是与第二种解释相应。——当然,也不可因为自己相应的境界是第一种解释,就排斥第二种解释,以致对于修行的最终归宿茫然无知。

四、 佛教宗旨(四句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四句教,教我们:(1)止恶 / 贪嗔痴;(2)行善 / 戒定慧;(3)净除三毒;(4)三世所教。理论上虽是平淡无奇,但在实践上却实实在在可以让我们奉行一辈子。唐朝鸟巢禅师与大诗人白居易的“八十老翁行不得”公案可为明证。

五、 佛陀说,人的痛苦来源于我执。佛陀也告诉我们,痛苦烦恼是由错误的观念导致错误的行为所造成的。我执,就是一种由错误观念导致的错误行为。人生的本质:苦、空、无常、无我。佛教三法印:(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

六、 无常观。基本观念:人生无常,诸法无常。四大(地水火风)皆空,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无常的观念最殊胜。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破除恒长强大的执著,帮助我们停止追求错误的东西,帮助我们保持理智而避免造诸恶业及遭受苦果。认识无常是建立有价值人生的第一步。因为认识无常,可以帮助我们放下我执。总之,认识无常不但能够帮助我们破除种种的执著与痛苦,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 缘起观。缘起为佛教根本思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认识缘起就能认识无常。缘起性空。

八、 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包括:(一)过去二支因——(1)无明(贪嗔痴等诸烦恼;与下列之 “爱” 、 “取” 二支,同属于 “起惑” / “烦恼障”);(2)行(随烦恼而身语意造作种种恶业;与下列之 “有” 支,同属于 “造业” / “业障”)。        (二)现在五支果——(3)识(随恶业而阿赖耶识入化胎识;与下列之 “名色” 、 “六入” 、 “触” 、 “受” 、 “生” 、 “老死” ,同属于 “感苦” / “报障” );(4)名色(随胎识而初具精神与物质和合的胚胎;苦);(5)六入(随胚胎而形成眼耳鼻等六根;苦);(6)触(随胎儿成熟而出胎接触外境;苦);(7)受(随接触外境而产生种种苦乐的感受与情绪;苦)。   
        (三)现在三支因——(8)爱(随感受与情绪而形成趋乐避苦的强烈欲望;惑);(9)取(随欲望而妄加执取;惑);(10)有(随妄执而存有业报;业)。        (四)未来二支果——(11)生(随业流传而出生;苦);(12)老死(随出生而有衰老死亡;苦)。

九、 四圣谛(双重因果)。苦集灭道。(一)世间因果——(1)苦(世间果):人世间的本质就是痛苦。(2)集(世间因):世人不明缘起性空、苦空无常之真理,迷于贪嗔痴,造作种种恶业。(二)出世间因果——(3)灭(出世间果):灭尽烦恼后的解脱、清静境界,亦即“涅槃”。(4)道(出世间因):通往涅槃的道路,亦即“八正道”。

十、 八正道。(1)正见:正确了解四圣谛(因果关系)。(2)正思维:正当念头。(3)正语:正当的语言(不说话欺骗、伤害人)。(4)正业:正当的行为(奉持五戒)。(5)正命:正当的职业(例如:不贩卖人口、武器、毒品)。(6)正精进:正确的方法努力修习。(7)正念:时时保持意识清晰,观察自己的内心。(8)正定:修习禅定,培养专注与觉醒,启发智慧。 ==〉三无漏学与八正道的关系:(一)戒学——正语、正业、正命;(二)定学——正精进、正念、正定;(三)慧学——正见、正思维。

十一、修行法门:四念处。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1)身念处:观身不净。(2)受念处:观受是苦。(3)心念处:观心无常。(4)法念处:观法无我。

十二、总结。佛教的传播,从地理上来划分,可分为三大体系:(1)南传佛教——巴利文。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地区。(2)汉传佛教(北传佛教)——由梵文翻译为汉语。中国、韩国等地。(3)藏传佛教——藏文。中国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当今世界65亿人口当中,只有4亿人信奉佛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