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2

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Georgi Lozanov, 1926-2012)

1.     暗示教学:指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2.     暗示教学理论(Suggestive Teaching Theory)是保加利亚的心理治疗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又称格奥尔基·洛扎诺夫,Georgi Lozanov, 1926-2012)在20世纪60~70年代创立的,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它主要用于语言教学。
3.     洛扎诺夫在1955年用暗示疗法治疗一个疲劳沮丧、记忆衰退的病人,使其恢复并且增长了记忆力。他经过9年的实验研究 ,证实“暗示超常记忆力”的存在 ,因而建立了暗示教学理论和暗示教学法。
4.     暗示教学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不息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
5.     所以教学过程要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充分发展自我。
6.     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者唤起观念的能力,并使观念现实化为行动。威信——使人乐于接受的力量,是决定暗示接受性的主要因素。人在清醒而放松的状态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识的判断能力同时出现。因此,个人知道暗示过程,而且对它采取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增加学习的效率。
7.     但是,可暗示性总是受到反暗示的抵制。凡是在逻辑上、感情上、伦理上与个人相违背的暗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接受新暗示引起心理共鸣,有时要以破除旧暗示为前提。
8.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
9.     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
10.                        各种感官所接受的无意识的知觉,只是外围知觉,不是意识所关注的中心,但以后可以进入注意的中心。从外围知觉得来的信息,可以成为长期记忆的基础。
11.                        暗示教学理论还认为,说话的内容是思想交流的第一平面,说话的语调、节奏、表情、态度是交流的第二平面。听人说话时,注意其内容,是对特定目标作特定心理反应,而语调等等是中心之外的背景,一般只作非特定心理反应。艺术的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诉诸无意识的知觉和非特定心理反应而成为最有力的暗示。
12.                        暗示教学的原则是:①学生要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紧张。②情感调节理智,无意识调节有意识。③设置情景,采用交际性练习,短期内学习大量材料。④借助母语翻译对比。⑤师生相互信任和尊重。
13.                        当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实验成果被翻译成英语的时候,在世界教育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暗示教学法很快风靡全世界。当时,保加利亚教育部非常重视这项研究成果,为了扩大影响,专门创办了一所暗示教学学院,由洛扎诺夫等人负责进行暗示教学法的进一步研究、实验和培训老师的工作。但是这项成果从研究到公布、验证、被认同、推广、发展、完善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
14.                        1993年开始,随着暗示教学发展和成熟,该理论和方法已经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接受并推广、应用,并不断衍生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
15.                        按照洛扎诺夫本人的说法,作为运用暗示教学的教师,他们必须参加至少240学时的训练课程方可真正掌握暗示教学技术。但其中有些非传统的法则,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借鉴,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包括:
16.                        1、教师权威:老师在教学时对所教的专题要象专家一样精通,并且熟练地使用教学方法,课堂上表现出有威望、自信心,但不是冷嘲热讽、盛气凌人或消极地批评学生。
17.                        2、学生幼稚化:让学生以孩子般天真烂漫的、无拘无束的态度进行学习,采用轻松、充满乐趣、自然新奇的方式而非稚气十足的方式活动,如比赛、游戏、身体运动、有节奏的练习等,目的让学生有发挥表演的机会。具体的活动方式有教学歌曲、猜谜、读课文画主题、小组速读竞赛、抽签组词游戏、课文重组游戏等等。
18.                        3、双层面:即教师同时在有(自觉)意识和无(潜)意识两个层面上传递信息,如利用面部表情、姿势、态度、活动方式、环境等变化去达到这个目的。因此,教师应该表现出愉快、自豪、热情、精神饱满的神色,不要愁云满面、怒形于色。
19.                        4、教师说话语调:教师应该生气勃勃、精神焕发、有声有色地讲授课程,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保持他们的兴趣。如利用喜剧的手法表演历史的片段,象艺术家那样夸张地扮演角色,用抑扬顿挫的声音使自己兴奋,使讲授的内容趣味横生,改良学生的精神状态。
20.                        5、节奏:教师以巴罗克等古典音乐为背景,轻柔、平静而有节奏地复述课文,以此来帮助学生学习。所选择的背景音乐比较缓慢、一般是4/4拍,50 75/分,教师伴随着这种音乐讲课,做热情奔放、毫无拘束的游戏,将使学生毫不困难地记牢所学的内容。因为这种音乐作用于正在理解问题的大脑部分,不仅对理解无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放松感官,驱使大脑能够考虑那些可能枯燥、单调、难懂的学习内容,减轻思考的烦恼。
Appendix:
【暗示教学理论】
一.起源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教育家、医学家格奥尔吉·洛扎诺夫(Georgia Lozanov)在本世纪60年代中期经过长时间的医疗实验而创立的。
    1955年洛扎诺夫对一个精神沮丧、极度疲劳、几乎完全丧失了记忆能力的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用暗示的方法消除了病人的心理忧虑,使他不仅恢复了记忆,还产生了超常记忆力。
    作为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医生,洛扎诺夫在开始研究暗示教学法之前就已经在研究催眠、记忆增强和非正常记忆能力领域颇有造诣。在临床医学研究的实践中,他发现有些类似治疗病人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提高正常人记忆力培训中,以此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并把这种方法称为暗示法。
    治疗病人的催眠有明显的区别,因为催眠是施行者把被催眠者控制在睡眠的状态下对其施加影响的诱导过程;而暗示却是使受试者处于清醒的状态下对其施加影响的过程。催眠与暗示同样对增强受试者的记忆有用,而暗示比催眠更容易应用在教学或其他实践活动中。他把暗示应用到教育领域,对知识迁移产生影响的活动称为暗示教学法。

二.基本原理
    洛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法过于强调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理性的作用,而忽视了无意识的、感性的功能,这样不但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导致学生疲劳,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洛扎诺夫遵循协调一致的整体性原则,认为学习过程中不仅有身体的参与,还有大脑;不仅需要大脑左半球,还需要大脑的右半球;不仅有有意识的活动,也有无意识的活动;不仅有理性,也有感性。

三.心理学依据
    扎诺夫的理论基础是:①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②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③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四条心理学上的依据,即:人的可暗示性、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的非注意心理反映、人的潜力。
(一)人的可暗示性
    人的可暗示性,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洛扎诺夫说:“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问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正是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
    (例:我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某一种歌曲或乐曲,一旦它含有某种特定意义或成为某一种事、某一种仪式专用的乐曲或歌曲时,不论人们在何时何地,只要听到这种曲子的声音,就会感受到它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就会意识到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或在举行什么仪式。)暗示教学法正是充分利用了人的可暗示性而产生的。
    人虽然都具有可暗示性,但受暗示性的强弱会因暗示双方(即发出暗示者和接受暗示者)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如果发出暗示者在以上各因素上优于接受暗示者,那么接受暗示者容易受到暗示,反暗示能力较弱;反之不容易受到暗示,反暗示能力强。
    (例:对于一个人刚刚跑完10000米的时候,你跟他说什么他几乎都是听不进去的;跟一个不懂英语的人讲英语,他也是完全听不懂的。)
(二)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
    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即通常人们所说的人的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自觉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人们注意力外围的心理活动。所谓的作诗却不觉得是在作诗,学习而不觉得是在学习,这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表现。无意识又称为副意识或潜意识。无意识心理活动常常是人们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三)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
    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又称为非特定心理反应)。是一种人未注意到的心理反应。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讲课的内容上,这是学生可以注意到的。但是老师的肢体语言(动作、表情)、语调、语速也在悄悄地影响着学生,而这是学生没有注意到,虽然如此,这些影响确是实实在在发生着的。这种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就叫非注意心理反应。
(四)人的潜力
    人的潜力,是指潜藏在人的大脑里和身体里的还未发挥出来的能力。也就是人深藏着还未动用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它都潜藏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深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特定的环境下,在某种强烈的动机、愿望、目的及需要的促使下,它才会显露出来。人的潜力一旦挖掘出来,就可以使人产生超常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暗示教学法恰恰就是为了挖掘人的这一潜力。

四、暗示策略
    洛扎诺夫认为教学中最难克服的是学生的记忆问题。暗示教学法的理论源于无意识心理活动,即一个或一组刺激指向无意识,并被无意识接受。通过无意识接受的信息是长时记忆的基础。这需要学生处于可暗示状态,教师发出适当的暗示。洛扎诺夫在课堂上主要使用六种暗示技术来促进学生无意识心理活动,从而实现高效记忆。
(一)树立权威
    暗示学中使用的权威(authority)是指非直接的威望(Prestige)通过非直接的途径产生信任的氛围和服从的直接愿望,它是树立在学科知识、责任感、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及对人类普遍理解基础上的权威,而不是伪装的、强加的权威。洛扎诺夫指出:“几乎所有暗示方法都以权威为基础——无论是领导者人格的权威、信念的权威还是逻辑或经验的权威。” 但是,在使用权威这一技术时还应注意,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权威的作用不能太明显,因为当学生不知道教师使用的技术时,反暗示防线更容易被突破。
    (例:当信息来源于权威——如著名作家、艺术家或教师时,学生的记忆最强。洛扎诺夫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背诵同一首诗歌:其中一组被告知诗歌出自某著名诗人,而另一组学生并不知作者为何人。实验结果表明,知道作者的小组记忆明显优于另一组。)
    可见权威在暗示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稚化
    稚化(infantilization)这一技术针对成人教学而言。稚化并非消除或弱化成人的生活体验和智力,而是使成人在学习中利用儿童的某些特点(自发性、自信、好奇心、记忆能力)
    成人在学习中常使用原有的经验进行推理。但持续的推理会导致个体记忆的下降,并导致个体疲劳。稚化技术能够帮助成人消除暗示,即将他们从过去受到限制的、不利的暗示中解脱出来。儿童时期,新单词的记忆比成年时期更容易,因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或有意识的努力。意识的被动和身体的放松状态对稚化和增强记忆非常重要。要达到稚化,除了教师的权威和“音乐会”状态,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也很重要。
    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稚化是紧密联系的。当同时使用权威和稚化技术时,因教师和学生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学生更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
(三)双重交流
    交流(doubleplalleness)指来自环境的无意识刺激(如教室的装饰)和教师的教学特色(表情、手势等)对学生无意识心理的刺激。这些边缘刺激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使用双重交流技术可以加强权威,创造稚化情景。因此暗示教学注重教室的布置,例如:在墙上悬挂包含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图画,教师不用刻意要求学生注意。要掌握双重交流技巧,教师不仅需要注意讲授的内容,还要注意讲授的形式。
(四)语调变换
    语调(intonation)是指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它能表现出真实或强调的信息,并且强化言语的内容。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对听者产生不同的效应。当词语以柔和、神圣或命令的声调表达时容易达到暗示效果;低沉的、有节奏的、模糊的暗示可能比直接命令更具影响力。
(五)节奏契舍
    节奏(rhythm)是音乐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台。它也是词语音节的重心和长度的形式的表现。当记忆的内容以词和短语间有适当停顿的形式呈现时,语调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六)假消极
    假消极(concer pseudopassivity)是指接受者在深度放松状态时最容易实现暗示的一种状态。假消极的特征是个体身体放松,但心理活动却处于积极状态。
    在暗示教学的课堂上,假消极主要通过假消极音乐来实现。消极音乐会的“消极”是相对于积极音乐会的“积极”而言的。在积极音乐会上,教师有节奏地朗凄或表演语言材料,背景是古典音乐,学生身体得到放松,仿佛是在参加音乐会,而在消极音乐会上,学生对呈现的材料不予以积极的注意,但是音乐会的假消极却伴随着学生的大量心理内部活动,因此学生并非处于真正的消极状态。

五、优势与不足
    暗示教学法的优点在于为学习者排除心理障碍提供了新的观点和方法、语言教学研究必须涉及如何应对学习环境的外部因素、所提出的使用音乐的原则仍适用于当今的语言教学。
    其弊端在于其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应用,最大的困难在于教师的能力,即使是一些多才多艺的教师有时也不懂使用暗示教学法所采用的某些艺术方面的教学技巧等。

 参考文献:
[1]李志厚.暗示教学法研究:历史、现状与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71-75).
[2]李咏天.暗示教学法与非指导性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探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2-86).
[3]廖坤.洛扎诺夫暗示教学法的技术特点分析[M].比较教育研究,2003,(65-69).

[4]陈瑞生.学重于教:两种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103-10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