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学》在《四书》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它是专门讲“实践方法”的一部经典。“实践方法”的具体框架,就是所谓的“三纲八目”。
0.1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0.2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0.3 崃按:依据笔者多年来学习儒家的心得与体验,兹将“三纲八目”归结为“修养”二字或“修身养心/ 养心修身”四字,所谓“修养修养,修八目之身,养三纲之心”。其奥秘处在于“修八目之身,在养三纲之心;三纲之心养,而后八目之身修(修身在养心,心养而后身修)”的“元体验”(即开悟的体验)。论述如下。
1. 养“三纲”之心:
1.1 养“明明德”之心【发菩提心】:是八目的“原始反终,不忘初心”处。八目之实践历程,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开始,到“致知在格物”为止,属于“反求诸己”的“致知”历程;从“物格而后知致”,到“国治而后天下平”,属于“推己及人”的“格物”历程;而“天下平”的最高成就,也就是“明明德于天下”的成就。
1.2 养“亲民”之心【慈悲心】:是八目“时时处处,念兹在兹”的整个过程,不论是“反求诸己”的“致知”历程,还是“推己及人”的“格物”历程,都没有离开“亲民”一步!
1.3 养“止于至善”之心【空性智慧心】:是八目“掘井及泉,心灵出生”的关键时刻。其中奥秘体现在“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这两句话:前者是“反求诸己”的“致知”历程的终点,后者是“推己及人”的“格物”历程的起点;前者与后者的接通处在于“诚意”的“知行合一”:真知必能行。依据刘宗周“诚意之教”,“致知”是“致其所性之知,读书以体验之,不离止者(止于至善)是”,“格物”是“格其反身之物,言行以践履之,不离修者(修身为本)是”,而“诚意”是“诚体本天,意根最微”,其中“意根”是“至善栖真之处,知在此,物亦在此”。
2. 八目:
2.1 格物:是八目的“灵魂”。刘宗周说:格物格的是“至善无恶物之则”,也就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原则——“天理”。所谓“天理”,并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更加不是什么“封建道德”,而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元体验”。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天理”就是“开悟的体验”所触及的“终极维度空间”的“本物”或“物自身”;另一方面,这个“天理”却不是高悬或隔绝的,而是寄寓于“气”中,且周遍流行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须知,“气”指的正是“格物”的生命能量!
2.2 致知:是八目的“眼睛”。上面说“气”是“格物”的生命能量,那么“理”就是“致知”的生命原则。刘宗周所谓“致知在格物”,说的正是“致知”须在“格物”处致得“至善无恶物之则”的“天理”,方是究竟!就“致知”的“心灵眼睛的开启”而言,“天理”的“现”与“良知”的“见”是共时同步的!见现同时!
2.3 诚意:是八目的“本之本”的“无尽历程之元体验(meta-experiences of endless processes)”,为“修身为本”奠定坚实的基础。“致知”的“反求诸己”的无尽历程,与“格物”的“推己及人”的无尽历程,在“诚意”处交汇成“人己不二”、“知行合一”的无尽历程。
2.4 正心:是八目的“太极”,也就是刘宗周所谓的“独体”或“心之太极”。这指的当然是“已正之心”,而不是“未正之心”!这个“意根最微”处的“独体的心”,与“修齐治平”生命境界的“诚体的行”,一个是“内圣”的凝聚,一个是“外王”的拓展,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2.5 修身:是八目的“本”,一切的功夫,为的就是建立这个“身之太极”的“本”!从“格物”处获得的“本物”,由“内圣”的整体时间的元体验,有诸中而形于外,具体彰显为对整个空间的元体验。这个对整个空间的元体验,也就是由“修身为本”此次第之功夫的成熟,而证得了“本身body-in-itself ”(身中身)的元体验!这个由“诚体的行”所彰显出来的“本身”,就是佛家“三身佛”的“身”,就是基督家所谓“三位一体”的“体”!【崃按1: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不妨将“已修之身(本身:接通“本物”的身)”比喻为“圣婴”,那么“悟后起修”,就可以生动具体地比喻为“把圣婴抚养长大”。“齐治平”就是抚养圣婴的方法,“家国天下”就是圣婴长大的环境。】【崃按2:“本身(含摄本心)”也就是“身心合一”的“一”,所以将之命名为“身中身”,这个“身份”就是“士”!相对于“庶人”的“未修之身”,“士”是“已修之身”】【崃按3:这是一个“见天地之大美”的时空,为以下的“三美”奠定稳固的基础】
2.6 齐家:是八目的“小用”,是“诚体之行”彰显出来的“明明德于家人”的层次。具体来说,这是“本身“之拓展而充实为“家齐”的“自美其美”(自度)第一个大我生命境界!【崃按1:“家齐”可比喻为“圣婴的童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身份是儒家所谓的“大夫”身,也就是佛家所谓的“化身佛”(可比喻为“法王孙”),也就是基督家所谓的“圣灵”身】【崃按2:佛家所谓“出家(出三恶道、出六道、出十法界 、出一真法界之家)”,是针对“未修之身”而言,劝世人“放下”;佛家所谓“在家(在诸佛菩萨之家)”,是针对“已修之身”而言,劝世人“提起”】【崃按3:所谓“自美其美”是费孝通的话,指的是“赞美母族文化的殊胜之处”】
2.7 治国:是八目的“中用”,是“诚体之行”彰显出来的“明明德于国人”的层次。具体来说,这是“本身”进一步拓展而充实为“国治”的“美人之美”(度他)第二个大我生命境界!【崃按1:“国治”可比喻为“圣婴的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身份就是儒家所谓的“诸侯”身,也就是佛家所谓的“报身佛”(可比喻为“法王子”),也就是基督家所谓的“圣子”身】【崃按2:佛家所谓“安养国”,指的就是“一真法界”而言,这正是号称“法王子”的法身大士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空啊!】【崃按3:所谓“美人之美”是费孝通的话,指的是“赞美异族文化的殊胜之处”】
2.8 平天下:是八目的“大用”,是“诚体之行”彰显出来的“明明德于天下人”的层次。具体来说,这是“本身”作最大化的拓展而充实为“天下一人”(此“一人”乃“天子”,即“天之肖子”也)的“天下平”的人类物种的生命境界,这就是“美美与共”的最高的大我生命境界!【崃按1:儒家所谓的“大同世界”指的就是这个“充分展现多元文化之美的人类世界”!】【崃按2:佛家所谓的“一切法皆是佛法”,指的就是“明明德于天下”的这个最高的大我生命境界,也就是“华藏世界”的生命境界!】【崃按3:所谓“美美与共”是费孝通的话,指的是“赞美多族文化的殊胜之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