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弟子规》教育的人文抱负与文化愿景
一、 引言:“文化孤儿”的文化乡愁
我国已故戏剧家郭宝崑先生(1939—2002),在大约20年前曾经感慨地把国人比喻为“文化孤儿”,一针见血地指出国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失离感、一种追索自我的焦虑与一种边缘人的意识。笔者身为我国“末代华校生”[1],对于郭先生“文化孤儿”的洞见,可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1600年前,陶渊明在千古名篇《归去来兮》[2]文中发出了“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慨叹,所指的“田园”不仅是外在的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更是内在的人文修养的“心灵田园”。在此,我们不妨把它进一步引申为“文化孤儿”所上下求索的“文化家园”。笔者之所以从事《弟子规》教育,正是因为内心涌动着一股浓浓的文化乡愁。
二、在狮城新加坡推广《弟子规》教育今正其时
纵观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自1959年成为自治邦,踏上建国之路以来,共经历了四个不同“主导”的阶段:
(1)1959年至1978年属于“生存主导”阶段,华校逐渐式微,乃至于退出历史舞台,其中当以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的合并为最显著的例子。
(2)1979年至1996年属于“效益主导”阶段,我国一方面在全国范围落实了“英文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政策,一方面也从1979年开始在特定范围推行“双语并重”的“特别辅助计划”,至今我国共有“11所特选中学”[3]和“15所特选小学”[4]。
(3)1997年至2011年属于“能力主导”阶段,我国教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上个发展阶段出现的“特选学校”(始于1979年)与“自主学校”(始于1994年),这个阶段推出了“直通车学校”(始于2004年)。
总的来说,“生存”、“效益”与“能力”前三个发展阶段都免不了偏重于“有形生命”和“物质文明”的层面,唯独第四个阶段“价值观”触及了“无形生命”和“精神文明”的层面。从这个角度观察,我们可以说,在我国推动《弟子规》教育,今正其时。
三、在华族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中看《弟子规》教育
华族拥有5000年传统文化的精神资产,以孔子为中心。孔子之前2500年的文化资源流传至今,就是《周易》、《诗经》、《尚书》、《礼记》和《左传》这五部经典,合称《五经》。《五经》是华族传统文化的总源头,值得我们高度的尊重、重视与学习。
孔子之后2500年的传统文化发展,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大流派。分述如下。
(1) 儒家:可以通过“三个时期”和“四个人物”来概括。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儒家”时期,以孔子(公元前551年——479年)和孟子(约公元前372年——289年)为代表。第二个时期是从宋朝到明朝的“宋明理学”时期,以朱熹(1130年——1200年)和王阳明(1472年—1529年)为代表。第三个时期是从民国初年至今的“现代新儒家[6]”时期。
(2) 道家:可以通过“两个时期”和“两个人物”来概括。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道家”时期,以老子(约公元前581年—470年)和庄子(约公元前369年—286年)为代表。第二个时期是“魏晋玄学[7]”时期。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倡、呼唤“当代新道家”,亦是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
《弟子规》教育应该秉持文化传统中“儒释道合一”的大方向、大原则,打破门户之见,抛弃意气之争,带领华族子弟回返人文先哲为我们创建的文化家园,结束“文化孤儿”的流浪生涯。
四、我国华族民间社团应该推动《弟子规》教育
在新加坡,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也有民间社团积极举办与推动《弟子规》教育。虽然不乏质疑与误解的声音,但是《弟子规》教育正在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与认同,也是不争的事实。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今年6月初旬在南洋小学举办的《弟子规》公众讲座,吸引了高达1000人的公众人士前往听讲。
在新加坡中小学,也有一些学校把《弟子规》教育融入正式课程,成为“价值观主导”教育体系之中有机的一环。这自然是最理想的一种做法。但是,对于无法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接触到《弟子规》的众多华族子弟,华族民间社团便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华族民间社团推动《弟子规》教育,实实在在也就是社团对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实质贡献。因为只有社团成员以及华族社群,对于以《弟子规》为代表的文化传统,能够认识、理解、欣赏、认同与回归,我国华族家庭用语英语化的趋势,才能够扭转,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希望我国华族家长在家里多跟孩子讲华语的遗愿,才能够实现。
再者,华族民间社团推动《弟子规》教育,实实在在也就是社团自身的自强运动。因为只有社团成员与华族社群恢复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主动积极地负起自己身为新加坡人的文化使命[11],社团才能够焕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更好地完成社团本身的时代使命。
五、《弟子规》教育的纲领与层次
《弟子规》教育的纲领有二个:(1)“身教为本”——所谓“身教”,指的是“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强调家长必须通过《弟子规》先进行自我教育,然后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来教育子女。《大学》所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弟子规》教育的根本。(2)“心学为本之本”[12]——所谓“心学”[13],就是“心性之学”,也是佛家所谓“内学”。具体内容就是《大学》“八条目”的前半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因为这是“修身”与“身教”的根本,所以把它叫做《弟子规》教育的“本之本”(根本的根本)。
《弟子规》教育的三个层次:纲领是针对有志于从事《弟子规》教育的学校教师、社团义工而言,至于《弟子规》教育的层次,可以用“三层宝塔”来比喻。(1)宝塔第一层是“读诵关”: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到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一开始接触《弟子规》这部经典,都应该老老实实地从第1句到第360句分段[14]“反复熟读”,最好是能够坚持下去,直到“熟读成诵”,能够不假思索地把整部经文背诵出来。这是基本功,是《弟子规》教育扎根生长的阶段。(2)宝塔第二层是“讲解关”:学生熟读经文之后,教师便可以讲解经文的意思。讲解经文时,可以多讲故事,或古代德育故事,或生活所见所闻,或教师本身成长经历,都可以是很好的教材。学生从听教师或同学讲解,到自己能够自信地为人讲解,才算过关。这是《弟子规》教育开枝散叶的阶段。(3)宝塔第三层“实践关”:说得再好,却做不到,一切等于零。能够把《弟子规》的教导一一落实在生活之中,在家孝顺父母,在校恭敬师长,处处为人着想,时时保持一颗诚敬谦和的心,让他人、让自己真正受益,才算是真本事。这是《弟子规》教育开花结果的阶段。
六、《弟子规》教育的常见问题与思想误区:
(1)《弟子规》是不是一种宗教信仰?——《弟子规》属于儒家思想,它不受任何宗教仪式的束缚,可是它的核心信仰“善”与“爱”却是跟一切宗教的教义相通的,任何宗教信徒都可以学习《弟子规》,并且能够因此而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宗教徒。
(2)《弟子规》是童蒙教材,为什么大人也要学习?——《弟子规》虽然是童蒙教材,但是其中包含着做人的大道理。大人如果在小时候没有学过,现在就应该赶快“补课”,就算是学过,也应该认真复习,所谓“温故知新”,也是很有必要的。
(3)《弟子规》是不是过时、落伍的东西?——《弟子规》不只是属于过去时态的“传统文化”,更是属于现在时态与未来时态“文化传统”[15]。《弟子规》所传授的人生道理、做人原则,永远也不会过时,永远也不会落伍。过时与落伍的是人们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偏见与文化自卑症。
七、《弟子规》是一条回归文化家园的道路
从陶渊明发出“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千古慨叹那个时间点,再往前穿越一千年,我们听到了2600年以前的《诗经》[16]所发出的更为深沉、更为焦虑的呼唤:“式微式微,胡不归?”[17]是的,天黑了,是回家的时候了。回家的路在哪里?就在《弟子规》教育。这不只是母族文化的回归,更是个人生命的回归。回归了,才能重新出发,走得更远,走得更潇洒。值得国人深思的是:我们回得去吗?
许多珍爱母族语文,并通过《弟子规》教育用心学习母族传统文化的国人,都会听到自己内心深处清晰的回响:回得去,我们当然回得去!这就是《弟子规》教育的人文抱负与文化愿景。
今年适逢我国独立50周年,我国已经从第三世界国家跃升第一世界国家,正当在文化建设方面力争上游,大力提升国民的人文素养,以期在独立100周年时可以培养出世界级的思想家、作家与教育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此此文衷心祝贺新加坡独立50周年,海南会馆成立100周年。
--------------
作者:黄添崃
地址:BLK 522
JURONG WEST STREET 52 #14-227 S(640522)
手机号:83287198
-----------------
[4] 15所特选小学是:(1990)爱同学校、公教小学、圣尼各拉小学、菩提学校、海星小学、南华小学、南洋小学、公立培群学校、卍慈学校、道南学校;(1992)圣婴小学、宏文学校、光华学校、培华长老会小学、培青学校。
[6] “现代新儒家”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1921年至1949年,代表哲学家为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钱穆;1950年至1979年为第二代,代表哲学家为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第三代是1980年至今,代表哲学家有成中英、刘述先、杜维明、余英时等。(互联网〈百度百科〉资料)
[11] 笔者认为,根据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的构想,我国子民固然要学好英语,因为英语对内是行政语言与全民共用语,对外则是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商业与科技用语,英语涉及我国生存与发展,自然不容忽视,但是我们也要学好自己的母语,要保存自己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笔者大胆再引申一点:每个国人都应该立志成为“双语双文化”人才,虽然大家所能达到的水平高低不同,但是大方向却是一样的。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发展出独具一格的新加坡文化,才能保持国际大都会的活力与魅力。这就是国人的文化使命:自我期许成为“双语双文化人才”,以便为新加坡文化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
[15] “文化传统”好比是一条大河,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条河的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河,并流向大海,才能感受宇宙生命庄严与恢弘的境界。脱离“文化传统”的个人,就好比脱离大河的小水滴,生命很快就会干枯、消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