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小小说:《听维摩诘居士一席话》20241004昼0232

小小说:《听维摩诘居士一席话》20241004昼0232

——天来小子与维摩诘的对话


天来小子自幼对宇宙的能量运转充满好奇,尤其是佛法的智慧,令他魂牵梦绕。一次,天来小子在书中读到“提婆达多代表众生的能量,释迦牟尼佛代表出家阿罗汉的能量,维摩诘居士代表在家菩萨的能量,然而,所有能量都未曾离开佛陀象限的无所不在的常寂光土一步!”这一段话,他顿觉震撼,却又深感疑惑。


为了弄清其中奥妙,天来小子决定寻找维摩诘居士,以求真正的解答。


某日黄昏,天来小子在一座古庙前遇到一位慈祥的老人,气度非凡,正是传闻中的维摩诘居士。天来小子行礼拜见,随后直言道:“居士,我读到有关佛法能量运转的论述,说众生、阿罗汉、菩萨的能量运转,皆未离开佛陀象限的常寂光土一步。可我却不明白,这四大象限如何相连?如何能通透一切,却不离开那‘无所不在’?”


维摩诘居士闻言,轻轻一笑,摆了摆手:“小子,你何必如此费心追寻?道理往往简单,却被复杂的思维给遮蔽。你来,我与你讲讲。”


两人进入庙中,维摩诘居士带天来小子在佛像前静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净的香气。居士先开口说道:“提婆达多,代表众生象限的能量,是凡夫俗子的迷惘与轮回之力。释迦牟尼佛,代表的是阿罗汉的修行,是出家求解脱的能量运转。维摩诘,则代表了在家的菩萨,是那种身处红尘,却能体悟大乘智慧的能量运转。你现在看见的,是三种生命形式的不同能量流动,但这一切,终究都未曾离开佛陀象限的常寂光土。”


天来小子愣了愣,问道:“可这三者有这么大的差别,如何能未曾离开?难道能量运转可以跨越不同层次?”


维摩诘居士点头:“能量的层次不同,但其本质却无分别。譬如提婆达多,他的象限虽是众生象限,但其能量终究源自于佛性。他的执念和欲望,也是迷失在常寂光土中的一部分;而释迦摩尼佛,他的能量是修行的解脱之力,这种能量追求的是自我觉悟、离苦得乐,但同样是从佛性之源流出。至于我维摩诘,虽未出家,却不碍我通达菩萨行道,我的能量更重于在家修行的慈悲与智慧,这也是佛性流转的一环。”


天来小子若有所思,问道:“如此说来,无论众生象限、阿罗汉象限还是菩萨象限,能量运转的本源都是同一个——常寂光土?”


维摩诘居士微微一笑,双手合十:“正是如此。无论你是处于哪一个象限,哪一种生命形式,甚至哪一种修行状态,你的能量流转都不会脱离佛陀象限的常寂光土。常寂光,既是清净无染的佛性之光,也是万物能量的源头。众生的执念不过是未觉之光,阿罗汉的解脱是半觉之光,而菩萨的智慧是大觉之光。无论是迷、半觉还是大觉,它们始终未曾离开这光土的怀抱。


天来小子心中豁然开朗,感受到了那股浩瀚的能量流动。他看向维摩诘,问道:“如此看来,世间万物的能量运转,无非是佛性之光的不同显现?”


维摩诘居士缓缓点头,神色庄重:“不错。正如月亮虽有盈亏圆缺,但它始终不离天空。众生、阿罗汉、菩萨,甚至佛陀,都是这光的一部分。这光土是无所不在的,能量运转不过是你心中觉悟程度的不同,最终,所有的能量都会归于清净的佛性本源。你所执着的那些分别,不过是对‘光’的迷失罢了。”


天来小子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原来,万物的能量循环,无论是凡夫还是圣者,都是在同一个宇宙里流转,未曾远离常寂光土一步。


他闭上双眼,默默感受着内心的那股安宁之力,仿佛在这一刻,他的心也融入了那无所不在的常寂光之中。


天来小子轻声说道:“谢谢您,居士。我明白了,顿悟不仅仅是求一个结果,而是在每一个能量流转的当下,找到那未曾离开的佛性。


维摩诘居士微笑道:“正是如此。**不论你是哪一个象限的众生,只要你在当下觉知自己的佛性,就能见到那不离不弃的光土。**记住,觉悟从来不在外面,它就在你心中,它从未离开过。”


天来小子深深鞠躬,心中的疑惑消散。他起身告别维摩诘居士,心怀感激地走出庙门,仿佛每一步都踏在那无所不在的常寂光土之上,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与宁静。


——


在这短短的对话里,天来小子从维摩诘居士处领悟了佛法能量运转的真谛:众生、阿罗汉、菩萨的能量无非是佛性光土的不同显现,终究未曾离开那一片常寂光。顿悟并不遥远,只需在每一个当下,觉知自己的佛性,便已身在佛土之中。(完)


小小说:《听维摩诘居士一席话》20241004昼0232

——天来小子与维摩诘的对话


【提示🔔…… 人体宇宙的四大象限的能量运转。提婆达多代表众生象限的能量运转,释迦摩尼佛代表出家的阿罗汉的能量运转,维摩诘居士代表在家的菩萨的能量运转,众生-阿罗汉-菩萨的能量运转,通通没有离开佛陀象限的无所不在的常寂光土一步!请以活在当下的天来小子与维摩诘居士为主角的中国禅宗小小说来解读这段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