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8

人学的诚意

1、人类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宗教信仰的“致知“的心灵之旅;

2、又走过了近500年的科学研究的“格物”的探索外在世界的发现之旅;

3、目前,是不是到了把这两个方面的收获融会贯通的时候呢?第一个阶段是仰望苍穹祈求幸福,第二个阶段是俯视大地追求真相,那是专注于“天”的神权阶段与专注于“物”的数据阶段,是不是应该到了专注于“人”的人学阶段呢?人与人之间是不是应该互相理解,建立起人学思考的“诚意”的中道之路呢?健全的人岂不是应该能够仰望、俯瞰与平视吗?多角度的人学思考岂不是更能帮助我们追求真相、接近真理,以及实现人生的真善美的价值吗?

2017-09-25

人类历史三千年来权威之转移

人类历史三千年来权威之转移

1、过去二千多年:宗教权威至高无上。神权主义时代,权威在“天上”,人们必须仰望,以求幸福。Theism: Listen to Bible.

2、过去二百多年:宗教威权受到科学的挑战,日渐低落,人文主义取而代之,成为最高权威。人文主义时代,权威在“心里”,人们“跟着感觉走”,以求幸福。Humanism: Listen to your heart.

3、过去二十多年:人文主义的威权也没落了,大数据逐渐崛起,形成了新的最高权威。大数据时代,权威在“云端技术”,人们依靠智能机器来寻找幸福。Dataism: Listen to Google.

解读:
1、宗教主义到人文主义:从天上(神:易理世界)到人间(心:易象世界)。
2、人文主义到数据主义:从人间(心:易象世界)到数学世界(物:易数世界)
3、人的生命现象真的能够简化为“计算程序”(Algorithms)吗?
4、人文主义的权威代表:政治上的权威代表--选民;经济上的权威代表--顾客;艺术上的权威代表--旁观者beholders;教育上的权威--学生。
5、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宣告了人文主义的终结,也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吗?

2017-09-24

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之行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无他,唯仁之守,唯义之行。
诚心守仁则能化,诚心行义则能变。
变化代兴,谓之天德。(《荀子》,《不苟第三》)

崃按:守仁者,诚意为根也;行义者,修身为本也。细言之,守仁不外乎格物、致知也;行义不外乎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变与不变

1、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或者说,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变动不居,就是外在世界的最大特征。

2、然而,变不是问题。问题是:越变越好,还是越变越不好。

3、我们要怎么确保自己的人生是一个越变越好,而不是越变越不好的旅程呢?我们要怎么掌控变的方向呢?

4、要掌控变的方向,我们就必须对变的动力源、变的规律、变的冲击等等有所认识、领悟并积极应对。

5、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掌握变背后不变的真相或真理。

6、以《大学》的八条目来说,变的枢纽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变得越来越好的结果。

7、诚意是不变的生命的真实本源。正心是不二法门,是变与不变的中道实相。

2017-09-17

三条目之真美善原则

三条目之真美善原则

1、诚意之“真”的原则(性德之真):诚意为根。诚者,真也。一真,一切真。诚意,即是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诗)此乃默契于天,与天地精神独往来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诚意以下之五条目,亦莫不真:心正是真正,身修是真修,家齐是真齐,国治是真治,天下平是真平。      {诚意以上之二条目(格物、致知),即是此“真”字之源头活水:[(1)格物 (断烦恼;至善无恶物之则;人与天/宇宙的关系;外在世界;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物格而后知致,行门而后解门)——“真”根之二系“探索真理”(人是万物之灵。宗教与传统文化所启示之以天人关系为依据的做人原则Timeless Principles)与“追求真相”(人是万物之一。科学文化所揭示的自然界中的万物关系The only constant is change)在此,此乃本诸“理性/本体”;][(2)致知(学法门;知善知恶是良知;内心世界里的五常德;社会上的五常伦关系;致知在格物,解门在行门)——“真”根之二系“恢复真心” (人与自己的关系Identity)与“培养真情”(人与人的关系Relationships)在此,此乃本诸“良知/良心”者也。] }       “真”字乃实现“明明德于天下”大同世界愿景之大本。天理原则之大本。中道原则。

2、正心之“美”的原则(性修不二之美):正心为干。正者,美也。一美,一切美。正心以下之四条目,亦莫不美。身修是美修;家齐是美齐;国治是美治;天下平美平。“美”字乃实现“明明德于天下”大同世界愿景之大中。良心原则之大中。和德(和为贵)原则。

3、修身之“善”的原则(修德之善):修身为枝叶花果。修身以下的三条目,亦莫不善。家齐,家之修与善;国治,国之修与善;天下平,天下之修与善。至此,方足以言“明明德于天下”。“善”字乃实现“明明德于天下”大同世界愿景之大用。善行原则之大用。道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庸行原则。

2017-09-15

力耕五常德心田之善男子、力学五常伦心安之善女人

1、力耕五常德心田之善男子:耕者,更也,自力更生也。心田者,心之官则思也。力耕心田者,坐而言、起而行之真男子之行持也。行门也。明明德之第二个明也,修德之明也。力耕五常德之心田者,外而内者也,善男子而善女人者也,物格而知致者也。修德而性德者也,外明之行而内明之知者也。

2、力学五常伦心安之善女人:学者,觉也,仁之觉也。心安者,吾心安处即吾家也。力学心安者,读书而体验之之善女人之智慧也。解门也。明明德之第一个明也,性德之明也。力学五常伦之心安之善女人者,内而外者也,善女人而善男子者也,致知在格物者也。性德而修德者也,内明之知而外明之行者也。

3、明明德者,性修不二,知行合一也。盖第一个明字,乃性德之明,属解门;第二个明字,乃修德之明,属行门。解行不二者,诚意之意根也,至善栖真之地也,知在此也,物亦在此也。

2017-09-14

身心关系

1、身体价值的高低,由心灵决定。

2、身体是圣殿,如果里边住的是一颗神圣的心灵。

3、身体是臭皮囊,如果里边住的是一颗浑浊的心灵。

2017-09-13

儒佛关系

儒是今生今世的佛

佛是生生世世的儒

儒佛 虽不同 却相通

权威的来源

权威的三大来源:

1、来源于“造物主”:对于宇宙/天理的敬畏意识;对于神的敬畏之心;对于因果报应的警惕心理。--历史上宗教的起源;政治上“君权神授”的观念;祈求来世的天堂=〉 仰望苍穹的千年期盼:天啊,祢在吗?祢听到我的呼唤吗?Timeless Principles(人与天的关系)(以耶稣为代表)(格其反身之物)(法身佛:万物共享的生命本源)

2、来源于“内在世界”:对于心性/良心的反省意识;对于心的反省之心;对于见性成佛的追求心理。--东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实现当下的幸福;反躬自省=〉我?我是谁?谁能告诉我?Identity (人与自己的关系)(以佛陀为代表)(致其所性之知)(报身佛:自受用通法身佛;他受用通化身佛)

3、来源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五伦的实践意识;对于人的实践之心;对于“依众靠众”的觉悟心理。--孔子“未知生 焉知死” /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的启示;“借助五常伦 修炼五常德”的实践历程=〉人哪,请看我一眼,不要对我不理不睬!Relationships (人与人的关系)(以孔子为代表)(诚其意根之意)(化身佛:物物独享的回归途径)

2017-09-12

内在四条目与三身佛

内在四条目与三身佛

1、格物:格其法身佛之本物(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中谛法身德)(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行门之本)(慈悲为本)


2、致知:致其报身佛之良知(般若无知;圆满报身佛)(空谛般若德)(人与自己的关系)(解门之本)(智慧为本)

3、诚意:诚其化身佛之意根(随类现身;千百亿化身佛)(假谛解脱德)(人与自己、万物的双重关系)(悲智双运、解行不二)

4、正心:正其法报化三身之心(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谛圆融)

2017-09-11

内在四条目与张载四句教

1、格物:为天地立心 -- 格本物之物、体万物而不遗之物

2、致知:为生民立命 -- 致良知之知、人人本具之知

3、诚意:为往圣继绝学 -- 诚意根之意、独体之意

4、正心:为万世开太平 -- 正私心之心、偏心之心

2017-09-10

孝道教育

1、孝:根源在于天性中的、纯净纯善的亲爱。父子有亲,亲子关系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因为它建基于天性中纯净纯善的亲爱。

2、眼神:出世三个月之内的婴儿与母亲的纯净纯善的眼神。父母之怀:三年之内保护孩子不受污染

3、父母呼,应勿缓。发自恭敬心的敏感度有了,对一切人也都会应勿缓,自自然然获得众人的恭敬。

4、父母命,行勿懒。发自真诚心的高度责任感培养起来,对一切人委托的一切事,自自然然也都会勤勤恳恳地去做,自自然然也就获得众人的信任支持。

5、父母教,须敬听。一分诚敬,一分利益。用诚敬心聆听教诲的习惯培养起来了,自自然然会从一生中的良师益友的身上获得莫大的精进的资粮。

6、父母责,须顺承。知错难过,善莫大焉。重点在于能够接受他人的反馈与批评。只要培养起这个能力,真的就踏上“圣与贤,可驯至”的人生大道了。

祭祖大典的意义

1、宗庙义:宗,心也;庙,貌也。庙,表德相。孝者,肖也,肖此德相者也。

2、德相义:孝敬之德相、悲智之德相。

3、典礼、仪式义:学习“让”(礼让、忍让、谦让)、学习“退”(身口意三业之“退”;能够退让,才能够真正的进取),放低自己、提高别人,让出一片心灵净土,洗净染污:放出染污已久的清净心。

4、拜六方神:东方父母(亲子关系)、西方终身伴侣(夫妇关系)、南方良师(师生关系)、北方益友(朋友关系)、上方宗教师(天人关系)、下方帮手(主辅关系)

5、百姓祠堂(1960年代开始提倡)=> 万姓先祖纪念堂(名称虽不同,本质精神完全没有改变)。

穿鞋悟道

1、买了一双新鞋,是名牌跑步鞋。穿了觉得很不舒服,开始埋怨。

2、妹妹说: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3、妈妈说:慢慢会适应的。跑步鞋的设计是保护脚的,可以确保脚骨位置正确,不容易受伤。

4、于是,再次感觉,便有了变化:觉得虽然紧一些不太舒服,但是走起路来,感觉脚底像是有个弹簧一样,轻快省力。再过了一会儿,又进一步觉得:在不适感中其实包含了受保护的安全感。

5、穿鞋人悟道:原来,我们对身边人限制自己的自由,总是愤恨地加以反抗、反击,殊不知对方完全是出自一片关怀之心啊!

人生命运前定吗?

1、讲是或不是,都只对了一半,也错了一半。

2、观《了凡四训》,即可明了。

3、凡学习传统文化与学佛的人,都应该用这个标准来考查自己学习是否成功:感觉自己命运一切前定,身不由己,就是学习不成功;感觉自己逐渐掌握命运,开创新局,就是学习成功。

2017-09-09

五条目与五常德

1、格物:格性善之真,仁德也。求真。--法身佛也。

2、致知:致良知之美,智德也。爱美。--报身佛也。

3、诚意:诚意根之善,信德也。改善。--化身佛也。

4、正心:正中道之本,义德也。立真美善之本。--三身之本

5、修身:修庸理之用,礼德也。达真美善之用。--三身之用

男、女之本义与引申义

男:
1、本义:(会意字)力耕农田--重男轻女的古代;
2、引申义:(会意字)力耕心田--追求男女平等的21世纪。
3、修身义:格物者,格此男身“力耕五常德之心田”之物也。

女:
1、本义:(象形字)女子柔顺状--重男轻女的古代;
2、引申义:(会意字“安”+假借字“于女安乎”)力学心安--追求男女平等的21世纪。
3、修身义:致知者,致此女身“力学五常伦之心安”之知也。

总之:
1、古代只有男子掌握国家和社会资源,只有男子可受教育,加上农业时代的特殊环境,造成重男轻女的观念与习俗。

2、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男女都有机会受教育,我们要发挥《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精神,来开创男女平等的新时代,让全人类的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更大潜能,共同为尽未来际的后代子孙开创一个光明美好的新世界。

3、总之,人体虽有男体、女体之不同,然以人身观之,则不碍男身、女身之相通也。此乃男女平等之第一义谛也。

宝黛钗与人生

1、贾宝玉:人性的自觉,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立志做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补天之石”,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佛者,觉也,觉此佛性也。

2、林黛玉:人心的感恩,要懂得饮水思源,要庄严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要把生活内心化,也要把内心生活化。法者,正也,正此心法也。

3、薛宝钗:人身的修持,要通过修身来齐家、治国、平天下,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世人走向大同世界的目的地。僧者,净也,净此身行也。

4、木石前盟:人性与人心的先验/先天关系,属于“内在世界”/“人内关系”的范畴,《大学》八条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皆属于这个范畴。

5、金玉良缘:人心与人身的经验/后天关系,属于“外在世界”/“人际关系”的范畴,《大学》八条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属于这个范畴

2017-09-08

三个人生问题

1、What 什么是人?Who am I?
1.1 人和动物、植物、非生物有什么不同?
1.2 人要怎么对待这个身体及其欲望、情绪、念头?
1.3 人真的可以达到“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中道吗?

2、Why 人是为什么?Why am I here?
2.1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2.2 人有权利选择不要活着吗?
2.3 为什么主张人活着要“以善为宗,以爱为教”?

3、How 人要怎么办?How should I do?
3.1 人要怎么做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
3.2 人要怎么跟他人、动植物、非生物和谐相处?
3.3 人只能从科学和宗教二者之中选择一个吗?

【转载】经典天地:“无所取材”的三种解释

《论语》是国学中之精髓,是经典中之经典,其中蕴含着的思想博大精深,是学习国学必经之津梁,因此对于《论语》的把握与理解是检验人之学识的试金石。《论语》中的一些章节字句需要认真研究体会,这样才可以把握孔子以及其弟子思想的实质,可以相见当日师生间相互讨论的风采。 
        《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章: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⑴ 
         表面并不难理解,但由于后人注释时对一些字词理解不同,便产生不同的说法,令读者无所适从。本章最关键的是最后一句,即“无所取材”,其中的“材”字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对这个字的不同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意见,下面分别加以归纳。 

               一、将“材”解为“哉”,说子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这种解释主要观点是把“材”解释为“哉”,这样“无所取材”就变成“无所取哉”了,前面孔子评价的是子路,而紧接着的这句话就成为子路“没有什么可取的了”,实际上就等于全部否定了子路。 
          这种解释的训诂根据是将“材”字等同于“哉”字。何晏《论语集解》在引用前人的注解时说:“古字‘材’、‘哉’同。”其后许多注本都采纳此说。⑵ 
         何晏说:“一曰材读若哉,子路闻孔子欲浮海便喜,不复顾望孔子之微意。故孔子叹其勇曰过我,无所取哉者,言唯取于己无所取于他人哉。”⑶ 最后一句话含混其辞,不知所云。“言唯取于己无取于他人哉”是什么意思?这里的主语是孔子还是子路?都模糊不清。 
        杨伯峻的观点很明确,他反对将“材”讲解为“裁”的观点,他说:“‘材’,同‘哉’,古字有时通用。有人解作木材,说是孔子以为子路真要到海外去,便说,‘没有地方去取得木材’。这种解释一定不符合孔子原意。也有人把‘材’看做‘剪裁’的‘裁’,说是‘子路太好勇了,不知道节制、检点’,这种解释不知把‘取’字置于何地,因之也不采用。”因此他翻译道:“仲由这个人太好勇敢了,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了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呀!”⑷ 勇敢超过自己,难道就没有什么可取的?逻辑上不通。何况,孔子说这句话时子路是否在场?如果不在,孔子这样说的目的又是什么? 
          刘兆伟说得更直接,他翻译道:“孔子说:‘仲由啊!争强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可取的了。’”⑸ 说孔子认为子路除比自己勇敢外没有什么可取的,实际也是完全否定了子路。 
何新也持这种观点,他说:“取,用也。材,通才,才能。又,材,哉也。‘无所取材’,其他方面没有用。”⑹ 

         二、认为“材”通“裁”,指子路不能剪裁自己 

        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少。朱熹说:“程子曰:浮海之叹,伤天下之无贤君也。子路勇于义,故谓之能从己,皆假设之言耳。子路以为实然,而喜夫子之与己,故夫子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⑺ 没有明确说“材”通假为“裁”,但“裁度”一词则暗示出这一理解。 
         南怀瑾说:“所以孔子说:子路的武功、勇气都超过我,但是他的暴躁也超过我,对于事情,不知道仲裁(无所取材的“取材”就是中肯的判断),不明断,太过偏激了。”⑻ “仲裁”一词也还是把“材”理解为“裁”,虽然南怀瑾先生在括号中加以说明,但“中肯的判断”不也是剪裁取舍吗? 
          方东桥没有进行注释,而在行文中说:“子路听到他老师要带他去海外(高丽)。他心里乐极了。孔子就对他说:‘你比我还要好勇,就是不能裁度事理。’也就是说,子路的勇气超过他老师,但过于暴躁,对事情不能明断。”⑼ 连孔子“浮于海”想要去的地方都知道,不知根据什么。虽然没有明确解释,但可以通过将“材”讲解为“裁度”,就可以知道属于将“材”理解为“裁”的观点了。 
          李泽厚也是这种观点,他翻译说:“孔子说:‘子路比我还勇敢哩,就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⑽ 并表示了对杨伯峻和钱穆翻译的不同意见。很坚持“剪裁”说。 

       三、用本字进行解释,认为是无法获取“桴”材 

        最早提出此说的是郑玄。邢昺疏:“孔子以子路不解微言,故以此戏之耳。其说有二:郑以为,材,桴材也。子路信夫子欲行,故言‘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者’,取于桴材也。示子路令知己但叹世无道耳,非实即欲浮海也。”⑾ 其意是说,孔子是随口一句感叹,并非真的想要出海,而子路信以为真,喜形于色。于是孔子用带有调侃的口吻告诉子路没有地方获取制造桴的材料,暗示子路自己并非真的想要出海。“戏之”语气稍重,实际是轻松调侃。刘宝楠也是引用郑玄的说法,表述不同但意思基本一样:“郑曰:子路信夫子欲行,故言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者,无所取于桴材,以子路不解微言,故戏之耳。”⑿ 
         钱穆先生也采用这种解释,他分析得更为细致,他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转其辞锋,谓由之好勇,过于我矣,其奈无所取材以为桴何?材,谓为桴之竹木。此乃孔子更深一层之慨叹。既无心于逃世,而无所凭借行道之感,则曲折而更显矣。或曰:材与裁同,子路以孔子之言为实然,孔子美其勇于义,而讥其不能裁度于事理。惟乘桴浮海,本为托辞,何忽正言以讥子路。就本文理趣言,当从前解为胜。”钱穆先生的态度很明确,认为将“材”理解为通假“裁”字的解释与全句意思有些扞格。并进一步解释说:“此章辞旨深隐,寄慨遥深。嬉笑婉转,极文章之妙趣。两千五百年圣门师弟子之心胸音貌,如在人耳目前,至情至文,在《论语》中别成一格调,读者当视为一首散文诗玩味之。”⒀ 
        傅佩荣基本采用这种说法,他说:“孔子说:‘由啊!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没有地方找到适用的木材啊!’”解读部分说:“取材:桴需要木材,去哪里找适用的木材呢?这里混合了事实与比喻,显示师生之间共赴理想的相惜之情。”⒁ “混合事实与比喻”的解说很有启发性。 
         康有为则认为孔子说这话是非常认真的,认为孔子以为中国以内没有贤君,要到海外地区去推行仁义教化,要“乘桴浮于海”是真实的想法。可惜当时航海技术不行,依靠木筏是无法到达印度、罗马等国的。认为“无所取材”的“取材”是没有地方获取材料,因此无法远渡重洋。并说:“使当时孔子西浮印度、波斯以至罗马,东渡日本以开美洲,则大教四流,大同太平之道,当有一地早行之也。传教之人,宜出海外,后学当以孔子、子路为法,无惮艰远矣。”⒂ 康有为用自己的心情和近代的思维去理解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好意是可以理解的,但与事实不符,令人难以接受。孔子即使说“浮于海”,也不是想到海外国家去推行仁义道德之主张,因为那时根本没有航海条件,也没有出现任何想要航海的人,因此孔子不可能有如此想法。孔子只是感觉在各国,包括楚国这样的蛮夷之国,推行仁义道德的主张都希望渺茫,因此要脱离黑暗而没有希望的尘世,到海上去漂浮一下寻找点安慰,实际就是发一发牢骚而已。以上是将“无所取材”解释为没有地方没有办法获取制造桴的材料的主要观点。 
          其他说法还有,但不靠谱,只引二例而不详说。如杨润根说:“孔子又说:‘说到我的子路,我认为他的杰出非凡、令人羡慕的勇气已经超过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找到一个比他更为勇敢、对我也更为有用的人才!’”⒃ 是全新的解释,可能是将“材”理解为“才”,当然“材”本来也可以理解为“人才”的才。但将子路抬得很高,认为子路是孔子最有用的人才,那么颜回、子贡等人又该如何评价?而且离开原文随意发挥的做法也很不可取。宿正伯翻译说:“孔子说:‘仲由这孩子勇气可嘉,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他。’”⒄也属于将“材”理解为“裁”的观点,但“孩子”一语显得很轻佻,子路是孔子年纪最大的几个学生之一,只比孔子小九岁。孔子怎么能够称他为“孩子”?即使我们翻译,也不能用这样的词语。 

            四、“无所取材”到底该如何理解 

         归纳一下,以上三说分别是由对“材”字的不同理解决定的。用本字解释则为“没有地方获取桴的材料”;将“材”注解为“哉”则解释为“子路没有什么可取的”;将“材”注释为“裁”则是“子路不知道剪裁自己”或“子路不知道裁度事理”。如果孤立看这一章,那么三种说法恐怕都有道理,令人难以适从,但如果把全章放在整部《论语》中,放在《公冶长》全篇中来思考,再用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以及正常情理来综合判断,就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得出比较合情合理的认识。 
         《论语》各篇章的排列是有内在规律的,是孔子弟子们,特别是几大弟子共同编辑,这种排列法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信息,最起码体现了孔子弟子对前后各章内容意义上的认同。每篇有一个主旨,全篇各章都围绕这个主旨编入排列,那么,在思考每一章内容,尤其是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时,有必要瞻前顾后,看前后几章的内容,用主旋律的观点来思考,基本可以悟出该章的意思。《公冶长篇》的主旨是孔子称赞学生和说明该其如何看待学生。第一章赞美公冶长,虽在牢狱之中,但没有罪过,因此将女儿嫁给他;第二章赞美南容谨慎,把侄女嫁给他;第三章赞美宓子贱是君子;第四章称赞子贡是瑚琏之器,视为国家之栋梁;第五章为仲弓辨别,反驳认为仲弓不善于讲话的观点,意在赞美;第六章赞美漆雕开谦虚谨慎;本章排列在第七(各书分章不同,本文依据邢昺疏),实际是赞美子路的勇敢或者说勇气;第八章通过回答孟伯武的问话,间接肯定、赞美了子路、冉求、公西华各自的才能。根据前后内容的排列,本章孔子不应该对子路有所批评,更不可能全面否定。因此,第二种解释,即认为“材”同“哉”,“子路没有什么可取的”就可以排除了,在意思上我们就难以接受,而且与孔子的人品以及对学生的态度格格不入。孔子从来没有这样全面否定学生,对于子路一直比较喜欢,只不过经常提醒他不要过于简单,遇事要多思考,要懂得运用智慧而已。从前后语言的连接看,当是孔子和子路之间的对话,前后语言是连贯的。 
          把“材”理解为“裁”,讲解为“子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如何裁度事理”,在情理上稍胜全面否定子路说,但如钱穆先生分析的那样:“惟乘桴浮海,本为托辞,何忽正言以讥子路。就本文理趣言,当从前解为胜。”⒅ 前面孔子所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本来是感慨牢骚之言,并不是真的要去“浮于海”。认为子路会跟从自己是从对弟子性格非常了解的角度说的,子路见义勇为,非常勇敢,对于孔子忠心耿耿,因此孔子如此说。子路当然明白老师话语的含义,高兴老师如此相信自己,因此露出高兴的表情。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怎么会忽然调转话题批评子路呢?怎么会说:“子路啊,你勇敢超过我,就是不知道如何剪裁自己!”请问,子路听老师如此说,不高兴应当如何?难道应该愁眉苦脸?应当怎样才算会剪裁自己?才算会裁度事理?因此这样解释前后话语之间不合逻辑。因此这种理解也不可取。 
          这样一分析,那么便只有“没有地方获取制造桴的材料”一说了,即第一种解释正确。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一、“材”本义就是材料的材字,如果用本字能够解释得通,尽量不用通假。很多学者说古时“材”与“哉”相同,但先秦典籍中二字都多次出现,《说文解字》中二字都有,那么二字的关系便肯定不是古今字。从字形、字义看,二字都没有任何相同点,怎么会“同”呢?先看“材”字。许慎说:“材,木梃也。从木才声。昨哉切。”⒆ 很明白,“材”是指树木中直的部分,包括主干和枝干,只要直梃就是材。这是“材”的本义。关于“哉”字,许慎说:“哉,言之闲也。从口。”⒇“哉”是指说话时带出的末尾的声音。与“材”字风马牛不相及,二字相同的用法未见之于其他典籍。最早提出这一说法的不知是谁,何晏《论语集解》用“或曰”,与前面的郑玄说法并列,看来当是汉代人。但二字实不相同,后世学者不详细考察而盲目顺从,一误再误,故此说无论从训诂学还是从情理上均不可从。把“材”理解为“裁”也是用通假来训诂,很多人都没有直接这样讲解,只是在行文中是这种意思。但如前文分析,这样讲解,前后文不顺畅。这样排除之后,我们再看正确的理解和诠释。我们将全章联系在一起通释一下。孔子周游列国到处碰壁,感觉自己的政治主张难以实行,于是发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的感叹,认为能够跟随自己的可能只有子路。“子路闻之喜”,一般都解释为子路不理解孔子的微言,认为是认真的,于是很高兴。这样讲解有点太贬低子路了,子路高兴的是老师对于自己的了解和信任,而不是真的要跟老师漂洋出海,因此子路不可能不高兴。于是孔子才略带调侃的口吻说:“仲由啊,你的勇气超过了我,可惜没有地方获取制造桴的木材啊!”言外之意是,我绝对相信,你是真能跟从我啊,可惜我们无法造出这样的大桴。实际子路和孔子是心照不宣而已。认为子路不理解孔子的话是牢骚,是玩笑,则把子路看得太低了。其实,子路无论怎样理解,其表现都会是“喜”,即高兴。 
          结论:“无所取材”是孔子带有调侃的语言,是对于前面自己说法的委婉否定,是师生之间很轻松很幽默的对话。全句通释则为: 
孔子说:“我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就乘坐木排,到海上漂流去吧。跟随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在勇敢方面超过我,可惜没有地方获取制造桴的材料啊!” 
(注;本文已经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发表,并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复印转载)





2017-09-06

战场、市场、实验场

这个世界啊

过去是 帝国主义 把人当战利品的 战场

目前是 资本主义 把人当商品的 市场

未来是 科学主义 把人当实验品的 实验场

人哪,竟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