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学医小小说《访倪海厦》20241009-晨0438

《天来小子问道倪海厦》


在一座现代与古典交融的中医馆里,天来小子心怀敬意地看着前方坐定的倪海厦。这位传奇中医师,以其对古中医学与现代医疗的独特融合而闻名于世。他不仅传承了经典中医的精髓,还将其与西方医学相结合,为数不清的患者带来了重生的希望。今天,天来小子特地前来求教,希望在倪海厦的指导下,走向医者之路的更高境界。


“天来小子,学医之路,贵在三点:基础、实践与仁心。”倪海厦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却透着深厚的力量。


天来小子恭敬道:“老师,您常常强调基础的重要,请问这个基础究竟该如何打牢?”


倪海厦点了点头,慢慢说道:“基础,便是经典中医的核心——《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些都是你必须深研透彻的医理。就像建筑物的根基,医术的根源在于对阴阳五行、气血经络的深刻理解。”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不仅仅是书本,还要理解其中的逻辑与体系,比如六经辨证、四诊合参。阴阳五行不是空泛的哲学,它是看病的工具。你要懂得如何在临床中结合这些理论,才算掌握了真正的中医。”


天来小子听得认真,想到自己曾经在《黄帝内经》中的许多难解之处,似乎豁然开朗。“那么,老师,光是读书是否足够呢?”


倪海厦轻笑道:“当然不够。光读书是‘纸上谈兵’。所以第二点,便是临床实践。中医的精妙之处在于辨证施治,而每个患者的体质、病因都各不相同,必须依靠大量的临床经验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他举了个例子:“比如,我在给一个癌症病人开方时,光凭病名是治不好的。癌症可以是肝、可以是肺、甚至可以是胃,但背后的根源不同。你需要根据病人的舌象、脉象,再结合他的生活习惯、情志变化,才能开出合适的方子。”


天来小子点头称是:“所以,老师您常常强调‘望闻问切’,是为了能从细微之处抓住患者的病机?”


“正是如此。”倪海厦答道,“这就是中医的精髓所在——诊病不仅看表象,更要看整体。你越是多接触患者,越是能在其中发现细微的联系,找到病因,进行根本治疗。”


天来小子心里一动,知道临床实践才是真正的医者炼炉,而自己尚需在这条道路上深耕不辍。


“那么,老师,”天来小子犹豫了一下,问道:“最后一点,仁心,您能否多讲讲?”


倪海厦的神情变得柔和了许多:“医者仁心,是最重要的。没有仁心,所有的医术都是空壳。你要懂得,无论你治好了多少患者,救回了多少生命,最根本的是,你作为一个医者的初心是什么?”


他深深看向天来小子,继续道:“我行医多年,最记得的不是那些难治的大病,而是每一次为患者解困时,他们脸上的感激和重生的喜悦。作为医生,你不能因为疲惫或繁忙就失去了对病人的关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你治的不只是身体,还要关怀他们的精神世界。”


他提到了自己的经历:“我见过许多医者,医术了得,但心浮气躁,往往因一时的疏忽错过了患者的真正病因。要记住,医生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种修行。你心怀慈悲,方能看得深,看得准。”


天来小子肃然起敬:“老师,弟子明白了。基础,是学术的深耕;临床,是经验的积累;而仁心,是医者的灵魂。三者缺一不可。”


倪海厦微微一笑:“你明白就好,学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希望你不仅能学到医术,更能领悟医道的真谛,做一个真正的好医生。”


天来小子从此立下决心,以倪海厦为榜样,脚踏实地,时刻不忘医者仁心。他知道,未来的路虽然漫长,但在经典中研习,在实践中磨砺,在仁心中升华,才能真正走上医者的大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