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6

十二生肖 与 十二德 随想对应



一、十二地支佩十二生肖:
一子鼠 二丑牛  三寅虎 四卯兔 
五辰龙 六巳蛇  七午马八未羊
九申猴 十酉鸡   十一戌狗  十二亥猪

二、十二德
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 

1.
一子鼠,容易让人联想到“偷窃”。要想摆脱盗窃的恶名,应该做到“见得思义”,所以,我们把义德归到一鼠身上。

2.
二丑牛,让人联想到《孟子》中《梁惠王》篇。梁惠王不忍心看到将要被杀的牛,因害怕而发抖,所以下令不杀牛。这个故事讲到不忍看到他人受苦之心,所以,我们把仁德归到二牛身上。

3.
三寅虎,一看就是仪表堂堂,凛然不可侵犯,具足威仪之美,所以,我们把礼德归到三虎身上。

4.
四卯兔,据说民间传说,嫦娥偷吃不死药之后,到了天上,被罚化身为玉兔在月宫捣药,这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所以,我们把耻德归到四兔身上。

5.
五辰龙,华族自称“龙的传人”,龙博采众长而加以调和,所以,我们把和德归到五龙的身上。

6.
六巳蛇,《白蛇传》是民间四大传说之一,里面讲述的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所以,我们把爱德归到六蛇身上。

7.
 七午马,《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小说之一,里面讲述关公受曹操赤兔马之赐,只为千里寻兄,所以,我们把弟道归到七马身上。

8.
八未羊,古人怀着感恩的心观察万物,提示后人:羔羊尚有跪乳之恩,人岂可不孝父母?所以,我们把孝道归到八羊身上。

9.
九申猴,《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里面讲述心猿孙悟空常怀不平之心,而且不平则鸣,好打抱不平,本非坏事,然而有时却不免对坏人赶尽杀绝,不留余地,有损慈悲本怀,所以,我们把平德归到九猴身上。

10.
十酉鸡,雄鸡司晨,按时唱晓,所谓“雄鸡一唱天下白”,所以,我们把信德归到十鸡身上。

11.
十一戌狗,犬守夜,尽忠职守,所以,我们把忠德归到十一狗身上。

12.
十二亥猪,《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里面讲述猪八戒贪吃贪睡又贪色,所以猪八戒首戒在贪,所以,我们把廉德归到十二猪身上。


2019-01-24

慈禧太后(1835.11.29 - 1908.11.15)


1. 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绪年间清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2. 排名第三:包括前面与慈安太后的两宫听政,慈禧太后统治清王朝长达47年,在清朝仅次于康熙帝61年与乾隆帝60年。

3.掌权时间在历史上名列前茅:不仅超越唐朝武则天21年、汉朝吕后8年,而且超越大多数帝王。

4. 慈禧太后统治期间:
  • 发动政变两次(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
  • 立皇储两次(光绪帝、宣统帝)
  • 推动变革三次
    • 1861年开始的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
    • 1898年先默许后扑灭的“百日维新”
    • 1901年开始的“庚子新政”,废除科举考试,勉强走向君主立宪


5. 在慈禧太后死后仅三年,清朝覆灭,中华民国成立。


四说四然

1. 去世不用说—必然


2. 来世只是据说—未必然

3. 出世别人说—偶然

4. 今世自己说—应然

2019-01-23

猪年的祝福与启示

生肖猪给我们的三大启示:

启示一:猪与“家”的关系。“家”在《卜辞》里多半指先王、先妣的宗庙。而作为古时最早的房子,它是祭祀或家族开会的场所。而“家”是会意字,宝盖“宀”念mián,表示与房室有关。宝盖下有个“豕”字。“豕”字念shǐ,是猪的统称。“家”字反映举行隆重的祭祀时,是用猪做祭祀品。可见猪在古人心中的地位。用现代语言来表达:猪曾经在后人对先祖“祭如在”的重要仪式中,充当沟通的桥梁,值得我们感恩。此外,马、牛、羊、鸡、狗、猪“六畜”都是生肖,而猪更被誉为六畜之首,因为它和古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猪排在十二生肖最后,作为压阵之物,是名副其实。“六畜之首” 是猪与“家”的第二个关系,让我们觉得猪特别可亲可爱。

启示二:猪与品格修养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家”的概念渐渐改变,猪在华人语言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更加多姿多彩。华人的语言文化中,就连猪的习性和外型也获得各方面鲜明和生动的应用,例如出自《红楼梦》的一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猪一旦肥胖,就要进屠宰场了;人一旦贪求名利,就要迷失精神生命的方向了。这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

启示三:猪与勇敢。在猪获选为生肖的时代,古人对猪的态度与现代人很不一样。《论衡·物势》记载生肖配地支说:“亥,豕也。”“亥”念hài,是地支第十二位。地支“亥”配生肖“豕”。“豕”作为象形字,是猪的最先统称,没有家猪和野猪的区分。野猪强悍、速度快、攻击性强,感受威胁时它会进行攻击。在上古时代,野猪是衡量勇敢的尺码,没有贬义。甲骨文“敢”字,像手持猎叉迎击野猪,以示勇敢之意。这个提示我们要保持生命的原始力量,勇于探索与开创美好的人生。

极大数:10^(10^100)

10^100=1后面跟着100 个0(念: 10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共33个千)

10^(10^100)= 1后面跟着 10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千千千 个0 (怎么念?)



2019-01-17

教育才能成人

Horace Mann (1796 - 1859):
As an apple is not in any proper sense an apple, until it is ripe, so a human being is not in any proper sense a human being until he is educated.


正如苹果,必须是熟了,才是真正意义的苹果,人也必须是受教育了,才是真正意义的人。【没有受教育的人,不是真正意义的人

2019-01-06

慧观:毘缽舍那 Vipassana (vpsn)

  1. 內觀是一個非常單純、活在當下的修行方法,藉由無選擇性的「觀察」,直接體驗身心之中的實相,其中,沒有信仰或想像的成份。
  2. 完整內觀修行必需包含三個部份:五戒(sila),戒除殺、盜、邪淫、妄語和煙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靜,進行第二部份,定訓練心的專注:使心可以穩定持續地專注在某個對象(所緣或業處),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某個程度的專注力之後,就可以進行慧的開發:以高度敏銳的心力,不帶價值判斷地(無分別),客觀地觀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獲得真正的智慧(修慧),這個建構在實際體驗的智慧,其威力遠超過信仰和理智層面的理解,能夠改變身心失衡的行為模式,化解掉潛藏在內心的壓力、不安、恐懼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結。
  3. 換個話說,內觀就是透過實際的體驗,去了知「身」和「心」具有「剎那生滅」、「無常」、「苦」(不滿足)和「無我」(無自主性)的真相。要徹底明瞭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不是經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從實際的層面去觀察看看,在這個「身」和「心」之中,有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
  4. 透過持續的修習,內觀禪修者將發現,所謂的「我」只不過五蘊不斷變遷流動的現象,身體本質上是由而無數的微粒子(kalapa)所組成,這些微粒子無時無刻不在生滅變化,只是純然是波動(wavelet),心理的本質也是不斷剎那生滅,身心其中找不到堅固不變的實體,有了這種體驗之後,「自我」的錯覺才能消解。
  5. 因為觀察的對象(身、心)和現象(無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論上,內觀的修習何時何地皆可進行,但對初學者來說,必須由富有禪修經驗的老師來指導,以及一個最低干擾、適合練習內觀的場地(阿蘭若),這即是禪修中心的作用。
  6.  戒定慧三学:由戒得定,由定开慧。止观不二:止息诸烦恼,慧见妙菩提。


止定:奢摩他 (samatha)

  1. 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
  2. 它的功能則是將心與心所聚集在一起,心念集中專一,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達到身與心的輕安,以進入定境,發起智慧。
  3. 它跟三摩地的差別在於,三摩地是廣義的泛指一切達到心念不動的境界,而奢摩他專指能夠進入禪那的一種修行方法。
  4. 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  
  5. 佛陀曾经教导过许多修定的方法,《清净道论》将之归纳为四十种业处。业处,即心工作的地方。所有四十种业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6. 为什么让心专注于单一的目标就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呢?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工作,他就可能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是生非。如果帮他找一份工作,让他安下心来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会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它就会随顺着自己的喜好,追逐欲乐、飘浮不定。让它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目标,它就能够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从事心灵工作的,教我们如何引导这颗心,善用这颗心,让它朝着好的方向、善的方向发展。
  7. 在经典中,通常将培育到某种高度的定力称为禅定。禅定,即心处于高度专注的状态。一个人若达到禅定的境界,其心能够持续地维持在极度喜悦、快乐、宁静和殊胜的状态一段很长的时间。
  8.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9. 此外,还有一种心虽然专注但层次比较低的定,叫做近行定,意思是接近禅那的定。
  10. 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这些培育定力的方法至今仍然普遍地被教导和实践着。包括许多在家人在内的禅修者依照比库们(注:比库者,比丘也;含“行乞者”、“怖畏者”、“破烦恼者”诸义)的教导,都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禅定境界,亲自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11. 当禅修者在进入禅定的时间内,他的心不会出现任何的烦恼,甚至连杂念都不会生起。其间,困扰性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定力所镇伏。
  12.  戒定慧三学:由戒得定,由定开慧。止观不二:止息诸烦恼,观见妙菩提。

2019-01-05

”防守”之义大矣哉!

1. 守身如玉:
(1)所谓身业三,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自当严守不犯。至于口业四(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业三(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亦皆当严守不犯,方能穷尽“白璧无瑕”之修身义也。依《十善业道经》修行,“守身如玉”者,自不堕三恶道,自得人天福报。此为“人天乘”。
(2)犹有进者,皈依三宝,受持戒律,勤修苦练,“守身如玉”,乃得出离六道轮回之苦,超凡入圣,或为阿罗汉,或为辟支佛,得享“四圣法界”之乐。此为“二乘人”。

2. 防意如城:
(1)须知二乘人虽已出六道轮回而无“分段生死”之苦,然而仍有“变易生死”之扰也。盖二乘人虽已断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未断故也。唯大乘行者依“六度”修行,“防意如城”,乃得断尘沙惑,且破第一品无明,而得以契入“一真法界”也。
(2)一真法界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41个修行位次,无一不需要“防意如城”,方能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于“等觉菩萨”位次,破最后一品无明,而究竟成佛。

人有三性:兽性、人性、佛性/神性

1. 人有兽性: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类,人类不过是动物界的一员,当然具有动物性。(注:标题的“兽性”指的就是“动物性”,不含道德批判之义)

2. 人有人性:从儒学的主流(以孟子为代表)来看,人具有道德自觉性,人有良心,所以“人性本善”,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人性中本具的“善”启发出来而已;从儒学的旁支(以荀子为代表)来看,人先天虽具有动物性而表现出“恶”的行为,但是人有“大清明之心”,可以通过良好的后天教育,改变“恶”的倾向,而成为圣人。

3. 人有佛性/神性:从佛学角度看,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有佛性;从基督教的角度看,人本来就是依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虽然已经堕落了,但是神性依然潜存于人类生命中,所以基督耶稣的救赎才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