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6

中国佛教史


中国佛教史
1、东汉时期:初传扎根的200年,依附传统文化。由安世高、支娄迦谶等外来僧人主持译经,史称「古译」。
2、魏晋时期:初具规模的200年,借玄学为桥梁,生动译介般若性空之学。出现译经大师鸠摩罗什,所译之经,史称「旧译」。
3、南北朝时期:渐趋繁荣的169年。佛学出现不同学派,帝王大力扶植,寺院经济与僧官制度成形。出现译经大师真谛,为此时期最有学问的僧人。
4、隋唐时期:鼎盛至极的300年。佛教之中国化完成,中国僧人创建了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佛教宗派。此期出现了空前绝后的译经大师玄奘,所译之经,史称「新译」。
5、宋辽金元时期由盛而衰,明清时期在衰落中日趋世俗化,近代在衰落中又有所革新与复兴。总的来说,后边三个时期佛教对内对外都有一个日趋融合的倾向,逐渐走向禅净密合一、儒释道合一的道路。

2012-08-22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最近阅读钱穆《国学概论》,对于孔子在春秋时代末期的处境,形成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对于孔子名言:“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有了具体的体会。

孔子身处“礼坏乐崩”的时代,却立志继承“周公之礼”,主张“克己复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根据的是什么?根据的就是一个“仁”字。周公之礼,原本是一种整体性的制度、规矩,属于外在的、社会性的范畴,到了孔子这里,却为之补出一个个体性的根据、源头,让它同时属于内在的、心理性的范畴。

所以,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就可以分成“仁”与“礼”两个层次来看:“知其不可”指的是“周公之礼”这个层次,“为之”指的是“孔子之仁”这个层次。

历史演进的结果,恢复周公之礼的愿望虽然“徒成泡影”(钱穆语),但是孔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付出的终身努力,却没有徒劳无功。为了拯救“周公之礼”,孔子为之补充的礼之所以为礼的真精神——仁,却成功地感召了同个时代数以千计的弟子,以及培育、鼓舞了后世两千多年不计其数的炎黄子孙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人民,时至今日,更是传遍了全世界,在更加广大的空间继续发挥着影响。

2012-08-06

佛教行仪(释胤潗法师)

1、礼仪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门艺术。

认识禅修(释胤潗法师)

1、问:什么是禅修?答:禅修是一种心灵的净化、自我的沟通、内涵的培养、身心的平衡、智慧的启迪,以及心灵的提升。(禅:内心同时含摄静态的“止”和动态的“观”)(修: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培养、增进、提升、净化的效果。)

2、问:为什么要禅修?答:因为禅修可以提升我们的专注力、观察力、思考力与意志力。通过精神上的开发和心灵上的修持,让禅修者的内心远离忧虑不安,恢复祥和宁静,体验真实喜悦。禅修对于安定焦虑的情绪,有特殊的功效。

3、禅修分为南传禅修和北传禅修两种。    南传禅修强调:禅修者通过“内观禅”,如实觉察自己身心的实相,而达到止恶行善及破除我执的目的。具体方法: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北传禅修的类别包括:小止观、五停心观(不净观对治贪欲、慈悲观对治嗔恚、缘起观对治愚痴、念佛观对治我执、数息观对治散乱)、参话头(念佛的是谁?)、祖师禅(风动幡动)。

4、禅修要诀:制心一处(遗教经)。将思想专注于一定的观察对象,依照佛教的义理进行思考。

5、禅修步骤(三调):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调息(不加人为控制,自然轻松呼吸)、调心(通过观息、数息来培养觉察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