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5

人己二足尊

人:相知相惜相厮守(修福)(仁德)=〉《周易-蒙卦》:“君子以果行育德”;《周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庸》:“笃行之”;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行者,知之成也”、“不行,只为不是真知;真知必能行”。人之社会性;人之社会实践。”补天之石“:做个有用的人,弥补社会、时代之不足(治国、平天下)=〉最低限度,弥补家庭的不足(齐家)。与“己”相对之“人”,属于“物”的范畴。


己:自强自立自超越(修慧)(智德)=〉《周易-乾卦》:“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复卦》:”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王阳明“知行合一”之“知者,行之始也”。人之自然性;人之内心修养。”天地之灵气“:培养优美的心灵,弥补个人行为与内心世界的不足(修身、正心)=〉根本的根本,向自己”讨真心“(诚意)。与“人”相对的“己“,属于“心”的范畴。

人己不二:《周易》之”相反相成“之反论式表达(佛学之”双遣“)。刘宗周:”意也者,至善栖真之地。物在此,知亦在此”;格物:”格其反身之物,不离修者是“、”言行以践履之“;致知:”致其所性之知,不离止者是“、”读书以体验之“。=〉格物之”言行践履“就是《弟子规》所说的”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致知之”读书体验“就是《弟子规》所说的”学文“(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之相通之一切人类文化遗产)。这才是今日弘扬传统文化者所应具备的抱负与眼界。“人”与“己”的共同体,属于“心物融合”的范畴。

2016-09-23

巴蛇食象

《山海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白话翻译:有一条大蛇吞食了一头象,三年后才把象骨吐出来。)

2016-09-06

《红楼梦》解读(内容、写作手法)

《红楼梦》的内容解读:

1、“木石前盟”与《好了歌》:主要情节内容包括--(1)“二玉爱情悲剧”;(2)用甄士隐故事来说明《好了歌》的人生启示;(3)这个系列的人物包括 林黛玉、晴雯、妙玉、惜春。

2、“金玉良缘”与《护官符》:主要情节内容包括--(1)“二宝婚姻悲剧”;(2)用贾雨村故事来说明《护官符》的社会现实;(3)这个系列的人物包括 薛宝钗、袭人、凤姐、探春。

3、这双线的内容结构,犹如人体的基因的螺旋结构,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相反相成。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解读:

1、一僧一道的线索(人生如旅):这是第一层的线索。这层线索表现的是一僧一道带着顽石(美玉)穿梭于神界(大荒山)、仙界(太虚幻境)与人间(贾府)之间的一次旅程;书中第一回写的是旅程的开始,最后一回(第120回)写的是旅程的结束。在这个过程中,跛足道人点化了甄士隐、柳湘莲等人。癞头和尚也分别拜访了林黛玉和薛宝钗。

2、一真一假的线索(人生如戏):这是第二层的线索。这层线索通过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对照来反映社会、人生的两个面向。甄士隐的故事基本上在第一回就讲完了,贾雨村的故事却几乎贯穿全书,最后贾雨村还是靠甄士隐点化而觉悟。在这个过程中,贾雨村带出了《护官符》以及四大家族“一枯俱枯,一荣俱荣”的密切关系。

3、一贫一富的线索(人生如梦):这是第三层的线索。这层线索通过刘姥姥三进贾府来看贾府以及四大家族的兴衰。一进贾府:刘姥姥有求于人,这是仰视、手心向上的角度。二进贾府:刘姥姥回来报恩,这是平视、合掌的角度。三进贾府:刘姥姥救护巧姐,这是俯视、手心向下的角度。

2016-09-04

孔子一生主要经历(年代尺)

孔子一生主要经历(年代尺):

1. 圣诞: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庚戌年八月廿七日,孔子圣诞日。


2. 身世:公元前549年三岁丧父,公元前535年十七岁丧母。孔子能够成为文化巨人,靠的是母亲的培养以及自己好学不倦的精神。

3. 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做了一件中国文化史上前无古人的大事:民间办学,成为历史上以教育为事业的第一人。---- 孔子可以说是教师行业的祖师爷。孔子终其一生,教学43年,弟子三千人,贤才七十二人。所以说,孔子是个伟大的教育家。

4. 公元前501 -- 500 年,孔子五十一、五十二岁之际,达到了他一生政治生涯的最高峰:他先后担任了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要职,并陪同鲁定公出席齐、鲁夹谷之会,与强悍的齐国君臣斗智斗勇,取得辉煌的外交胜利。孔子终其一生,关心政治,极力宣传仁道、礼治的政治理念,以挽救当时"礼坏乐崩"的社会。孔子虽然在有生之世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为后人描述的"大同世界"的政治愿景,却在两千多年后给孙中山提供了精神力量。所以说,孔子也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家。

5. 周游列国:公元前497年 -- 484年,孔子55--68岁,为了宣传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带领众弟子,周游卫、宋、郑、陈等国十三年,却始终不得重用,甚至有几次面临生命危险,以及遭受隐士的奚落。但是,孔子仍然保持着乐观、进取的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他教育子路:"君子固穷"。孔子"择善固执"的精神,对他身后二千多年的中国知识分子起着深远的积极影响。所以说,孔子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

6.  整理古籍:公元前494 -- 479 年,孔子68--73岁,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全心全意地投入整理古籍的工作。孔子是五千年中国文化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

7. 逝世: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夏历壬戌年。

2016-09-02

《弟子规》中的“信”篇说了什么?

《弟子规》中的“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说话要谨慎——以诚信的心来说话,不可欺诈,不可说谎,不可多言,不可花言巧语,不讲粗俗话,没弄明白的道理不要说,未经证实的流言不要传播,不要轻易许诺,不要说人是非。说话要讲求沉稳而缓慢一些。
 
2、德行要提升——以诚信的心来学习,观摩借鉴,以提升自身德行。看到好人好事,就要努力看齐,假以时日,务必赶上;看到坏人坏事,就要努力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警。要确立德行修养的目标,注重精神生活方面的提升,不在物质生活方面与人攀比。
 
3、态度要端正——以诚信的心来端正自己自处与待人的态度,才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毁誉。无心之非是犯错,有心之非就是造恶,不可不严于律己。犯了过失,只要真心改过,就能消除负面影响,无碍于自己做个圣贤人的人生终极目标;犯了过失,不但不认错,反而刻意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罪加一等,离开人生的大道远之又远了。不可不知,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