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1

禅修三关

1、破本参:“不破本参不住山”;人己关;修空观、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

2、透重关:“不透重关不闭关”;敬肆关;修假观、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

3、出牢关:“不出牢关终是迷”;迷悟关;修中观、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2016-08-14

念佛十不求


  一念身不求无病。
  二处世不求无难。
  三究心不求无障。
  四立行不求无魔。
  五谋事不求易成。
  六交情不求益我。
  七于人不求顺适。
  八施德不求望报。
  九见利不求沾分。
  十被抑不求申明。
当知:
1、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2、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3、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4、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5、事易成则志成轻慢。
6、情益我则亏失道义。
7、人顺适则内心自矜。
8、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9、利沾分则痴心必动。
10、抑申明则人我未忘。
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
1、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2、骄奢起必欺压一切。
3、学躐等必未得谓得。
4、愿不坚必未证谓证。
5、志轻慢必称我有能。
6、亏道义必见人之非。
7、内自矜必执我之是。
8、意有图必华名欲扬。
9、痴心动必恶利毁己。
10、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是故大圣化人
1、以病苦为良药。
2、以患难为解脱。
3、以障碍为逍遥。
4、以群魔为法侣。
5、以事难为安乐。
6、以弊交为资粮。
7、以逆人为园林。
8、以市德为弃屣。
9、以疏利为富贵。
10、以受抑为行门。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附录:

十大碍行
四明鄞江(yín)沙门妙协(或妙叶xié)集
   详夫一心平等体性无亏。众生虽缠绵于业识之中。靡不有出尘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彰。一事亏心。万善俱失。成小败广。得者还稀。况乎物欲交倾。死生迁变。递相仿效。易地皆然。使我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舍无数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肉手足。戒忍精进承事知识。不惜身命修行道品。所得法门因兹障碍退其心故。一旦在我而灭。可不痛伤。我今既为释迦之子。不以力争。坐令法界群有永失慧目。甚于割切身肉也。是故我今依经创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人虽不故愿于碍。但于此间或不得已。有一切障碍现前之时。俾我身心先居碍中。而众魔诸恶障碍之境不能侵我。不能障我。譬如金火同炉。火虽欺金。金必成器。其十种大碍之行今当说。
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
三究心不求无障。四立行不求无魔。
五谋事不求易成。六交情不求益我。
七于人不求顺适。八施德不求望报。
九见利不求沾分。十被抑不求申明。
此十种大碍之行摄一切诸碍。惟上智者堪任。中下之人不敢希冀。若有得闻此十句义。于诸碍中一一皆能照察觉悟。省身体道。持之不失。则能入诸魔界不为群魔退转其心。循诸色声不为色声惑乱其志。乃至憎爱利名之境。人我得失之场。我心先居碍中。彼碍岂能为碍。碍若无碍。则于道行尚可直进。何况得于自然无碍之境。道岂不可进哉。譬如高崖之木。虽久旱如焚。尚不改其秀色。何况再泽滂沾而又加于三春之令。岂不敷荣茂实者乎。又如根缺之人。运用虽艰。而于求食之计。有不胜之巧。若以求得之计。移之于求道。岂在碍不能行道乎。当知此碍即是一切众生大善知识。亦是一切众生良佑福田。可以了死脱生。可以超凡入圣。于诸世间所有美味上服金刚珠玉一切众宝。所不能及。是故若非以碍为道。则于非碍反成为碍。何以故。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事易成则志成轻慢。
情益我则亏失道义。
人顺适则内心自矜。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利沾分则痴心必动。
抑申明则人我未忘。
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贪欲生必破戒退道。骄奢起必欺压一切。学躐等必未得谓得。愿不坚必未证谓证。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意有图必华名欲扬。痴心动必恶利毁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是十种过从凡妄生皆名邪见。展转生起无量恶法。遍虚空界。必令众生堕于地狱。岂可于此不生敬慎。若能体兹碍境。识病因缘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了难境界体难本妄。难亦奚伤。解障无根。即障自寂障不为碍。达魔妄有究魔无根。魔何能娆。量事从心。成事随业。事不由能。察情有因。于情难强。情乃依缘。悟人处世。观人妄为。人但酬报。明德无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实。世利本空。欲利生恼。利莫妄求。受抑能忍。忍抑为谦。抑何伤我。
   是故大圣化人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市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如是则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故得之与失自不能知。人奚于中琼森取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为半偈时之遇罗剎。作仙人世之值歌利。瓦石来击之增上慢比丘。木盂为孕之大毁谤嬖女。及鸯屈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佛悉与其记。化令成佛。岂不以彼逆而为吾之顺。以彼毁而为吾之成也。何况时薄世恶。人事异常。于学道人岂无障碍。于今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宝因兹而失。可不惜。诸愚故依经聊述所知。愿勿嫌弃。倘因闻此义故障碍现前。反能勇进于道。可谓得斯旨焉。
                    ——选自《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之十七

2016-08-12

离心缘相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告訴我們,不執著言說相,「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心緣相,你不能想,你念這經文,要去想,錯了,他沒起心動念,你怎麼想法?你只一直念下去。不知道什麼意思,再念下去,念上千遍,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豁然大悟,這裡意思全知道了。這叫佛法,這是不可思議之法。開悟之後,什麼都明白了,什麼都懂了。

2016-08-10

灵魂家园

我们要关照教师内心,使其不会僵化,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完整的意识,使我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灵魂家园。

2016-08-08

怒:奴心

1、奴心:奴隶心,不是主人心;不自主、不自由的生命状态,怎么会不怨怒呢?

2、心奴:妄心之奴,妄心即是奴隶主也;妄心种种造作,无非贪嗔痴慢,杀盗淫妄,天怒人怨。

个性化

1、个性化动作
2、个性化语言
3、个性化心态

标准

1、标准动作
2、标准语言
3、标准心态

祭祖与后代

1、祭祖的真义:契入宇宙大生命的共同体。借外在的礼契入宇宙本体的仁。

2、祭祖的当下:没有祖先,没有后代,只有宇宙大生命共同体的真实体验。

3、祭祖与孝敬:孝则相亲相爱,仁也;敬则互信互知,智也。仁与智,皆宇宙大生命之本体也。

2016-08-07

后代(观实践剧场《一桌二椅》表演后的思考)

对于个人身份认同 (Identity) 与身分完整(Integrity) 的探索与反思:
1、我们是谁的后代?
2、我们一定需要是别人的后代吗?
3、我们又是否需要别人做我们的后代?

净空老法师开示:为什么要祭祖(摘要并融入个人体会)

1、祭祖是一种教育。教导孝敬。
2、孝是大根,敬是大本。孝是孝顺父母,敬是尊师重道。这是人伦的根本,也是一切宗教的根本。
3、孝是以父母为代表,从孝顺父母开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广到对全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老人的关心爱护。这是人类相亲相爱之道。
4、敬是悌道,包括师道,尊重一切师父以及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5、祭祖是提倡与落实孝敬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认真努力去做好这件事。
6、孝敬必须发自内心,从自身做起,修齐治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效果。
7、孝敬教育可以净化人心,让我们看到明日世界的希望。
8、社区可以开办道德讲堂来办为期七天的孝敬教育。
9、祭祖不只是表达了我们对于祖先的感恩之心,更加是传承了我们对于子孙的爱护之情,不可不知。

聶振弢:论万世师表孔子的四条教育原则方法

1、Who 有教无类:现代人强调生存权,孔子强调的是人类的教育权。每个人都应可接受完整的教育。

2、How 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可以把他教育好,连残疾人士,甚至脑瘫患者也可以找到适当方法去教育他。

3、What 孔子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化为核心的全面教育观。先打下人文的根基,再广泛吸收学习知识技能,成就人格的全方面发展。文行并重,学习兼顾。(精彩寓言:以忠信二字来渡过人生的激流险滩。)

4、孔子教育艺术:乐的熏陶。聶老师当场演唱《阳关三叠》、《满江红》(尤以后者动人心弦)。孔子绝粮,依然弹琴,何等人生境界?

聶振弢:仁者,上人也(孔子思想的核心)

1、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上字。仁者,爱人。仁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礼:五伦关系。关系处理好,才有和(本字:龢,与音乐有关),才是中庸之道。河南喜欢说“中”,就是“行”。塞车就是“不行”。煮饭煮不熟煮糊了,都是“不中”。能行不能行,中用不中用。

3、人人做到中庸之道,大同世界就实现了。大同世界就是孔子在2500年前画出来的人类美好世界总蓝图。

4、修齐治平是价值观、价值取向,大同世界是世界观。

5、千古一圣孔子思想的六个核心词:仁、礼、中庸、大同。

2016-08-05

顶天立地(Head in Clouds, Feet on Ground)

1、顶天 (Head in Clounds):个体生命的自我实现层次;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自由意志的庄严国度。

2、立地 (Feet on Ground):群体生命的互助互爱层次;群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慈悲博爱的优雅社会。

3、顶天者,天理也,性天也;立地者,良心也,心地也。合而言之,大写之人也,大人也。

2016-08-03

心性之学

1、心性之学者,心性之觉也。

2、觉心地之厚德载物,觉性天之自强不息。

3、觉大人之顶天立地也。

4、此大人之觉,即《大学》三纲八目之教,亦即《中庸》“孔门传授心法”之密意也。

2016-08-02

我们的老家是极乐世界

我们的老家是极乐世界,不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东西通通不是我的,谁要是跟我争,就通通让给他,我也是欢欢喜喜。就算是身命布施了,也是欢欢喜喜。因为我回老家去了。可以回老家去,只有感恩,怎么会有怨恨呢?

命运的主人,灵魂的舵手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我是命运的主人。(我的头流着鲜血,但绝不低下)(我毫不畏惧)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我是灵魂的舵手。(感恩一切神灵,让我拥有不屈不挠的灵魂)(我毫不畏惧)

by Sir William Ernest Henley (1849-1903)